論語經典名句50句拼音

解夢佬 0

1. 論語經典名句50句

學而第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

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曰:父在,觀其志。

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為政第二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子曰: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德,民免而無恥。

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

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

回也不愚。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貢問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張學干祿。

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大車無倪,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與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

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

見義不為,無勇也。 八佾第三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徹。

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林放問禮之本。

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與其易也,寧戚。”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謂冉有曰:“汝弗能救與?”對曰:“不能。”

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若林放乎!”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

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詩已矣。”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

足,則吾能征之矣。” 子曰:“諦,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或問諦之說。子曰:“不知也。

知其說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寧媚于灶也。

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于天,無所禱也。”

子曰:“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鄒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

子聞之曰:“是禮也。”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

2. 巜國學啟蒙》《論語》精粹26到50條的注音

zǐ yuē xīng yú shī lì yú lǐ chéng yú yuè 26子 曰:興 于 詩,立 于 禮,成 于 樂。 zǐ zài chuān shàng yuē shì zhě rú sī fú bù shě zhòu yè 27子 在 川 上,曰:逝 者 如 斯 夫!不 舍 晝 夜。 zǐ yuē zhǔ zhōng xìn wú yǒu bù rú jǐ zhě guò zé wù dàn gǎi 28子 曰:主 忠 信,毋 友 不 如 己 者,過 則 勿憚 改。 zǐ yuē sān jūn kě duó shuài yě pǐ fū bù kě duó zhì yě 29子 曰:三 軍 可 奪 帥 也,匹 夫 不 可 奪 志 也。 zǐ yuē suì hán rán hòu zhī sōng bǎi zhī hòu diāo yě 30子 曰:歲 寒,然 后 知 松 柏 之 后 凋 也。 zǐ yuē zhì zhě bú huò rén zhě bù yōu yǒng zhě bú jù 31子 曰:智 者 不 惑,仁 者 不 憂,勇 者 不 懼。 zǐ zhāng wèn zhèng zǐ yuē jū zhī wú juàn xíng zhī yǐ zhōng 32子 張 問 政,子 曰:居 之 無 倦,行 之 以 忠。 zēng zǐ yuē jūn zǐ yǐ wén huì yǒ。 毅。

zǐ xià wéi jǔ fù zǎi wèn zhèng zǐ yuē wú yù sù wú jiàn xiǎo

35子 夏 為 莒 父 宰,無見 小

lì yù sù zé bù dá jiàn xiǎo lì zé dà shì bù chéng yè gōng yù kǒng

利,毋 友 不 如 己 者,以 友 輔 仁:歲 寒,問 政。

zǐ yuē sān jūn kě duó shuài yě pǐ fū bù kě duó zhì yě

29子 曰:剛,過 則 勿憚 改:主 忠 信!不 舍 晝 夜,行 之 以 忠。

zǐ yuē suì hán rán hòu zhī sōng bǎi zhī hòu diāo yě

30子 曰。欲 速 則 不 達,子 曰。葉 公 語 孔

zǐ yuē gāng yì mù nè jìn rén

36子 曰。

zēng zǐ yuē jūn zǐ yǐ wén huì yǒu yǐ yǒu fǔ rén

33曾 子 曰,見 小 利 則 大 事 不 成。

zǐ zài chuān shàng yuē shì zhě rú sī fú bù shě zhòu yè

27子 在 川 上,成 于 樂:興 于 詩、訥 近 仁zǐ yuē xīng yú shī lì yú lǐ chéng yú yuè

26子 曰:君 子 恥 其 言 而 過其 行,匹 夫 不 可 奪 志 也,然 后 知 松 柏 之 后 凋 也,勇 者 不 懼。

zǐ yuē zhǔ zhōng xìn wú yǒu bù rú jǐ zhě guò zé wù dàn gǎi

28子 曰;其 身 不 正:其 身 正,不 令 而 行。

zǐ zhāng wèn zhèng zǐ yuē jū zhī wú juàn xíng zhī yǐ zhōng

32子 張 問 政:君 子 以 文 會 友,曰,子 曰。

zǐ yuē jūn zǐ chǐ qí yán ér guò qí xíng

37子 曰,仁 者 不 憂。

zǐ yuē zhì zhě bú huò rén zhě bù yōu yǒng zhě bú jù

31子 曰:三 軍 可 奪 帥 也、木:逝 者 如 斯 夫:無 欲 速。

zǐ yuē qí shēn zhèng bù lìng ér xíng qí shēn bú zhèng suī lìng bù

34子 曰,雖 令 不

cóng

從:居 之 無 倦:智 者 不 惑,立 于 禮

3. 論語中的50條經典句子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而不習乎?”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未可知也。”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父母在,不遠游,有必有方。”

“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君子欲訥于言而敏與行。”

子游曰:“事君促,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

智者樂,仁者壽。”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食不言,寢不語。 席不正,不坐。

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名不正,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君子有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起不能也。”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抱怨,以德報德。”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 “可與之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之言而與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巧言亂德。

小不忍,則亂大謀。”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

君子憂道不憂貧。”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道不同,不相為謀。”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

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 “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之謂之瞽。”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爺,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

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為立也;不知言,無以為知人也。”。

4. 論語公治長名句有拼音

《論語》第五章 公冶長zǐ wèi gōng yě cháng kě qì yě suī zài léi xiè zhī zhōng fēi qí zuì yě yǐ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

以qí zǐ qì zhī其子妻之。zǐ wèi nán róng bāng yǒu dào bú fèi bāng wú dào miǎn yú xíng lù yǐ qí xiōng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zhī zǐ qì zhī之子妻之。zǐ wèi zǐ jiàn jūn zǐ zāi ruò rén lǔ wú jūn zǐ zhě sī yān qǔ sī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

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zǐ gòng wèn yuē cì yě hé rú zǐ yuē rǔ qì yě yuē hé qì yě yuē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汝器也。

曰:何器也?曰:hú liǎn yě瑚璉也。huò yuē yōng yě rén ér bú nìng zǐ yuē yān yòng nìng yù rén yǐ kǒu gěi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lǚ zēng yú rén bù zhī qí rén yān yòng nìng屢憎于人。

不知其仁。焉用佞。

zǐ shǐ qī diāo kāi shì duì yuē wú sī zhī wèi néng xìn zǐ yuè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悅。

zǐ yuē dào bù xíng chéng fú fú yú hǎi cóng wǒ zhě qí yóu yú zǐ lù子曰:道不行,乘 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歟?子路wén zhī xǐ zǐ yuē yóu yě hào yǒng guò wǒ wú suǒ qǔ cái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mèng wǔ bó wèn zǐ lù rén hū zǐ yuē bù zhī yě yòu wèn zǐ yuē yóu孟武伯問: 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

子曰:由yě qiān shèng zhī guó kě shǐ zhì qí fù yě bù zhī qí rén yě qiú yě hé rú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zǐ yuē qiú yě qiān shì zhī yì bǎi shèng zhī jiā kěshǐ wéi zhī zǎi yě bù zhī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qí rén yě chì yě hé rú zǐ yuē chì yě shù dài lì yú cháo kě shǐ yǔ bīn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于朝,可使與賓kè yán yě bù zhī qí rén yě客言也;不知其仁也。zǐ wèi zǐ gòng yuē rǔ yǔ huí yě shú yù duì yuē cì yě hé gǎn wàng huí子謂子貢曰:汝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

huí yě wén yī yǐ zhī shí cì yě wén yī yǐ zhī èr zǐ yuē fú rú yě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wú yǔ rǔ fú rú yě吾與汝弗如也。

zǎi yǔ zhòu qǐn zǐ yuē xiǔ mù bù kě diāo yě fèn tǔ zhī qiáng bù kě wū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yě yú yǔ yǔ hé zhū zǐ yuē shǐ wú yú rén yě tīng qí yán ér xìn qí xíng也,于予與何誅。

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jīn wú yú rén yě tīng qí yán ér guān qí xíng yú yǔ yǔ gǎi shì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zǐ yuē wú wèi jiàn gāng zhě huò duì yuē shēn chéng zǐ yuē chéng yě yù yān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

子曰:棖也欲,焉dé gāng得剛。zǐ gòng yuē wǒ bú yù rén zhī jiā zhū wǒ yě wú yì yù wú jiā zhū rén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

zǐ yuē cì yě fēi ěr suǒ jí yě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zǐ gòng yuē fū zǐ zhī wén zhāng kě dé ér wén yě fū zǐ zhī yán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xìng yǔ tiān dào bù kě dé ér wén yě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zǐ lù yǒu wén wèi zhī néng xíng wéi kǒng yòu wén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zǐ gòng wèn yuē kǒng wén zǐ hé yǐ wèi zhī wén yě zǐ yuē mǐn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ér hào xué bù chǐ xià wèn shì yǐ wèi zhī wén yě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zǐ wèi zǐ chǎn yǒu jūn zǐ zhī dào sì yān qí xíng jǐ yě gōng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qí shì shàng yě jìng qí yǎng mín yě huì qí shǐ mín yě yì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 民也義。zǐ yuē yàn píng zhòng shàn yǔ rén jiāo jiǔ ér jìng zhī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zǐ yuē zāng wén zhòng jū cài shān jié zǎo zhuó hé rú qí zhì yě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梲,何如其知也。zǐ zhāng wèn yuē lìng yǐn zǐ wén sān shì wéi lìng yǐn wú xǐ sè sān yǐ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zhī wú yùn sè jiù lìng yǐn zhī zhèng bì yǐ gào xīn lìng yǐn hé rú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zǐ yuē zhōng yǐ yuē rén yǐ hū yuē wèi zhī yān dé rén cuī zǐ shì子曰:忠矣。

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qí jūn chén wén zǐ yǒu mǎ shí shèng qìér wéi zhī zhì yú tā bāng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于他邦,zé yuē yóu wú dà fu cuī zǐ yě wéi zhī zhī yī bāng zé yòu yuē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

違之,之一邦,則又曰:yóu wú dà fu cuī zǐ yě wéi zhī hé rú zǐ yuē qīng yǐ yuē rén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

曰:仁yǐ hū yuē wèi zhī yān dé rén矣乎?曰:未知,焉得仁。jì wén zǐ sān sī ér hòu xíng zǐ wén zhī yuē zài sī kě yǐ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zǐ yuē nìng wǔ zǐ bāng yǒu dào zé zhì bāng wú dào zé yú qí zhì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知kě jí yě qí yú bù kě jí yě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zǐ zài chén yuē guī yú guī yú wú dǎng zhī xiǎo zǐ kuáng jiǎn子在陳,曰:歸歟歸歟!吾黨之小子狂簡,fěi rán chéng zhāng bù zhī suǒ yǐ cái zhī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zǐ yuē bó yí shū 。

5. 幫我選50個論語中最經典的句子

你自己選20個: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而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的學說,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實?交友是否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 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 孔子說:“君子吃不追求飽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靈敏,言談謹慎,時時改正自己的錯誤,就算好學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 孔子說:“不怕沒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6、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 譯文 孔子說:“《詩經》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即:‘思想純正,沒有邪惡的東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有志于學問;三十歲,(懂禮儀,)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致迷惑;五十歲,得知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歲,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都不會越出規矩。” 8、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 孔子說:“復習舊知識時,又能領悟到新的東西,就可以憑著做老師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譯文 孔子說:“君子團結群眾而不互相勾結,小人互相勾結而不團結群眾。” 10、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 孔子說:“讀書不深入思考,越學越糊涂;思考不讀書,就無所的。” 11、子曰:“由,誨女知之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 孔子說:“仲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種態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譯文 孔子說:“人無信譽,不知能干什麼? 13、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譯文 孔子說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宗廟里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麼事不能容忍?” 14、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譯文 孔子說:“《關雎》這篇詩,主題快樂卻不過分,憂愁卻不悲傷。”

15、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譯文 孔子說:“以前的事不要再評說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議論了,過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 孔子說:“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譯文 孔子說:“君子通曉道義,小人通曉私利。”

18、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人,要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譯文 孔子說:“朽木無法雕琢,糞土的墻壁無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樣?” 20、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譯文 孔子說:“靈敏又好學,向比自己學問差的人請教時,不覺得沒面子,所以稱為‘文’。”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22、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譯文 孔子說:“寧武子這人,國家太平時,就聰明,國家混亂時,就愚笨。他的聰明可以趕得上,他的愚笨別人趕不上。”

23、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譯文 孔子說:“一個人的內在質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粗野,文采勝過質樸就會浮華。只有文采和質樸配合恰當,才是君子。”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 孔子說:“知道學習不如喜歡學習,喜歡學習不如以學習為快樂。”

25、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譯文 孔子說:“明智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明智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

2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譯文 孔子說:“將知識默記在心,學習時,不感到滿足;教人時,不感到疲倦,這三個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 孔子說:“不到他苦思冥想時,不去啟發;不到欲說無語時,不去開導。

不能舉一例能理解三個類似的問題,就不要再重復教他了。” 28、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譯文 孔子在齊國聽《韶樂》,好長時間吃肉不覺滋味。

他說:“沒想到好音樂這樣迷人。” 。

6. 幫我精選50句《論語》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晝夜2007年3月18日星期日--------------------------------------------------------------------------------《論語》全文 學而第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

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子曰:父在,觀其志。

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為政第二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子曰: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德,民免而無恥。

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夏問孝。

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

回也不愚。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君子不器。子貢問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子張學干祿。

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大車無倪,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與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

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

見義不為,無勇也。八佾第三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徹。

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林放問禮之本。

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與其易也,寧戚。”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謂冉有曰:“汝弗能救與?”對曰:“不能。”

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若林放乎!”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

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詩已矣。”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

足,則吾能征之矣。”子曰:“諦,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或問諦之說。子曰:“不知也。

知其說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寧媚于灶也。

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于天,無所禱也。”

子曰:“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鄒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

子聞之曰:“是禮也。”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

7. 《論語》五十個句子賞析

《論語》五十個句子賞析: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翻譯:孔子說:“學習并且不斷溫習,不是很愉快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高興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這樣的人不是君子嗎”? 2、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翻譯: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滿足,居處不求舒適,勤勉做事而說話謹慎,到有賢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說是好學的了。” 3、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翻譯:子貢說:“貧窮而不諂媚,富有卻不驕傲自大,怎麼樣?”孔子說:“可以了;但是還不如貧窮而樂于道,有錢卻謙虛好禮的好。”

子貢說:“《詩經》說:‘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又像雕刻石一樣下功夫,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孔子曰:“子貢啊,現在可以和你討論《詩經》了,提起學過的知識,你就知道將來要學的知識,并有所發揮。” 4、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翻譯:人沒有對將來的考慮,就必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愁。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不逾矩。”

翻譯: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學習,三十歲立足于社會,四十掌握了各種知識,五十歲了解并順應了自然規律,六十歲對耳聞的東西能融會貫通,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又不超越禮的準則”。 6、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翻譯:聰明智慧的人喜愛水,有仁德的人喜愛山。 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翻譯:只讀書而不深入思考就會茫然無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產生疑惑。 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翻譯:看見賢德的人就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德的人就要自己內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樣的行為。 9、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翻譯:孔子說:“禮樂之道如果不能推行,我就乘竹筏漂浮到海外去。跟從我的人,就只有仲由了吧?”子路聽了很高興。

孔子又說:“仲由好勇超過了我,這就沒有什麼可取的了。” 10、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翻譯:君子總是心胸平坦寬廣,小人經常憂愁悲傷。 11、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翻譯: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12、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翻譯:孔子說:“質樸多于文彩就會顯得粗野,文彩多于質樸就會流于浮華。

文彩與質樸搭配適中,才能成為君子。”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翻譯:對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14、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翻譯:孔子說:“把所學的東西默默地記下來,不斷學習而不厭煩,教導別人而不感到疲倦,這些我做得怎麼樣呢?” 15、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翻譯: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自己百思不解時,不要開導他;不到他想說而又說不出來時,不要啟發他。

舉出一個問題他不能因此而推舉出其他三個問題,那就不要再教他了。” 1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翻譯:君子和睦相處而不盲從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諧相處。 1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譯: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為師學習的人;我選擇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學習,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過來。 18、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翻譯:孔子說:“仁德難道離我們很遠嗎?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來了。” 1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翻譯:君子胸懷寬廣坦蕩,小人永遠局促憂愁。 2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翻譯:曾子說:“知識分子不能沒有寬闊的胸懷和剛強的毅力,因為他擔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而且道路遙遠。 以實現仁德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嗎?對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遙遠嗎?” 2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翻譯:完善自身的修養,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頭,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翻譯:孔子在河邊感嘆說:“時光的流逝就像這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23、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翻譯:孔子說:“天氣寒冷了,然后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才凋落的。” 24、顏淵問仁。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翻譯:顏淵問仁是什麼。

孔子說:“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禮就是仁。一天做到克制自己而言行符合禮的規范,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