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格比喻成植物的句子

解夢佬 0

1. 形容人與植物的句子

1、在古柏叢中攀援而上,實在是清幽極了,空氣里充滿柏葉的清苦味,似乎置身于瓊樓仙閣的香火繚繞之中。

2、蘆葦開花了,蘆花飄飄,白白的,軟軟的,像一簇簇輕盈的羽毛,在風中搖曳。

3、那石巖的縫隙間,生長著參天的古柏,雄偉蒼勁,巍峨挺拔,它們使高山有了靈氣,使一切的生命在它們的面前顯得蒼白遜色。

4、文竹的每根細莖上長的不是一片一片的葉子,而是許許多多纖細的小刺,就像一根根絨乎乎的兔毛,只不過它是蒼翠碧綠的。

5、那青翠欲滴的葉子中,星星點點地冒出幾個白中泛綠的小花蕾,左躲右藏地,好像怕羞的小女孩。

6、白蓮似桃花燦爛綻苞而又雨摧不凋,似牡丹峨然噴放而又出泥不染;似迎春淡雅情深而又果碩不傲。

7、那石榴個個都長得裂開了縫,露出像牙齒似的石榴籽,頂端幾片葉子全攏在一起,像蝴蝶結似的,使它更加美麗。深秋時節,這樹上的石榴全部裂開了嘴兒,好像是一朵朵盛開的鮮花。

8、那密實實、郁蔥蔥的葉子下,一嘟嚕一嘟嚕的葡萄掛滿了架,有的紫紅色,有的青綠色,像瑪瑙,似翡翠。

9、熟透了的石榴,有時會炸開了皮,就像小孩子張大了嘴,露出了整齊的牙齒。

10、一陣風吹過,樹葉沙沙地響著,飄下幾片像飛舞著的彩蝶似的紅葉。

11、迎春花又像用薄金做成的精巧的小喇叭,一朵朵開著,直開到枝的盡頭。

12、蘭花開放了,有的似一只鳳蝶展翅飛來,有的像一排鈴鐺搖動,更有的像雄壯的軍號在吹奏著。

13、那種叫“水晶”的葡萄,長長的,綠綠的,晶瑩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來似的。

14、這千樹萬樹的紅葉,愈到秋深,愈加紅艷,再加上藍藍的天空中,幾朵雪白的云朵相映照,遠遠看去,就像有大火在滾動。

15、一朵朵鮮紅的石榴花掛在樹上,把石榴樹打扮得像含羞的少女。

16、葡萄園內碧云層疊,密匝匝的葡萄,似座座珍珠塔,如堆堆翡翠珠,每一顆葡萄都像一顆又大又光澤的“貓兒眼”,使人口生蜜意,甜沁心脾。

17、早晨,太陽一露出笑臉,太陽花就興沖沖地開放了。一朵叫醒一朵,一朵擠著一朵,你不讓我,我不讓你,蓬蓬勃勃地開滿枝頭。

18、山上長滿了柏樹,一棵樹一個綠浪,層層疊疊卷上去,像一個立體的湖泊。

2. 把自己比喻成植物的作文

我是一棵小草

我常常在夢里夢到我是一棵小草,醒來后我也想我真的是一棵小草就好了。想著想著,我看到我居然真的成了一棵小草。

我很自豪,因為我有頑強的生命力。當暴風雨來臨之時,雖然我毫無招架之力,但是我卻很頑強,我挺直了腰板,向暴風雨宣戰,暴風雨“先生”看到我這麼頑強的樣子,想必也嚇了一跳把!看來暴風雨“先生”可能不甘心,雨越下越大,風也越刮越猛了!我差一點堅持不住,就要屈服了,但我還是憑著自己不服輸的信念讓自己堅持了下來,我抬起頭,充滿自信的望著暴風雨“先生”,“他”想必是被我的自信心震撼到了,雨突然停了,風也屏住了呼吸。我驕傲地仰起了頭,因為我勝利了!

因為我是一棵小草,當太陽公公起床時,我卻還在睡夢中呢!我夢到我自己來到了植物王國,哪里有小蜜蜂、小蝴蝶和花仙子!她們都在翩翩起舞,我在她們眼里只不過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她們不屑的望了我一眼,還惡狠狠地說:“切!就你一棵這麼不起眼的小草,還來參加這麼盛大的舞會,不知羞恥!”我的眼淚差點就要落下來了,我還是強忍住了,并反擊她們說:“是,我是不起眼,可是我有頑強的生命力,你們有嗎?”她們被我反擊的啞口無言。就在這時,我醒來了,我再一次驕傲的仰起了頭,雖然這只是一個夢!

一陣寒風吹來,我知道冬天又要來臨了,我要長眠了,各位先生小姐們,明年春天見!

我自豪,我驕傲,因為我是一棵頑強的小草!

3. 有關象征剛正的植物的詩句及賞析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皆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 水上或陸地上的草木及花,受人喜歡者特別的繁多。東晉陶淵明偏愛于菊;自李唐王朝以來,世上的人都特別的喜歡牡丹;可是我獨獨喜愛蓮花的出自于淤泥而不沾染污穢的高潔,它經過清水的洗滌,顯得純凈而不妖媚。

它內心通達而外形剛直,不像藤蔓四處蔓延,也不像枝干四處縱橫。香氣遠而清純芬芳,亭亭玉立如在水佳人,只可以遠遠的欣賞而不可以肆意的褻玩也。

我比喻菊,是花中的隱居避世之人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貴之人也。

而蓮花呢?是花中的君子也。噫!(感嘆詞,在此作助詞,以加重語氣)愛菊之人,陶淵明死后很少聽到。

愛蓮之人,與我同樣所好的又有幾人?(幾人又作何人)而愛牡丹之人呢,適合于大多數人也。 (葉依青) 【賞析】 宋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理學家周敦頤來星子任南康知軍。

周敦頤為人清廉正直,襟懷淡泊,平生酷愛蓮花。 周敦頤來星子后,在軍衙東側開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種植荷花。

周敦頤來星子時已值暮年(55歲),又抱病在身,所以每當公余飯后,他或獨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賞花品茗,并寫下了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愛蓮說》。《愛蓮說》雖短,但字字珠璣,歷來為人所傳誦。

一年以后,周敦頤由于年邁體弱辭官而去,在廬山西北麓筑堂定居講學。他留下的蓮池和那篇《愛蓮說》,一直為后來者珍視。

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調任南康知軍,滿懷對周敦頤的仰慕之情,重修愛蓮池,建立愛蓮堂,并從周的曾孫周直卿那兒得到周敦頤《愛蓮說》的墨跡,請人刻之于石立在池邊。朱熹作詩道: 聞道移根玉井旁,花開十里不尋常; 月明露冷無人見, 獨為先生引興長。

賞析《愛蓮說》,其重點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這是全文的中心題意。 古人寫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懷,同樣的一句話,都有二層意思,一層喻物,一層抒懷。

同樣,“出淤泥而染,濯清蓮而不妖”也有第二層抒懷意思。隱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高尚品格。

實際上,他說的意思就是:官場黑暗,要在官場上保持自已高潔的品格,就如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那麼難。這也是他為官的經驗總結,因為他不想同流合污。

而“濯清蓮而不妖”,不過是作者的一種良好愿望罷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獨蓮而能為,彌足可貴也。

這也是作者的感嘆吧,因為在大環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獨善其身的,除了逃避與遠離。或者如他那樣兢兢業業的守著自已的一份志節。

周敦頤的《愛蓮說》從“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眾”。開篇深沉大氣,既點明了《愛蓮說》之蓮也屬水陸草木之花,也點明了蓮的可愛,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罷了。

這為他下文的“予獨愛蓮”埋下了順理成章的伏筆。如此開篇,出筆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

接下去周敦頤并沒在甚蕃里糾纏,只是直接縮景,一句“晉陶淵明獨愛菊”,更加明確了題意,陶淵明可以愛菊抒懷,我怎不可獨愛蓮呢? 接下句“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像是重復,但實為加深語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讓對比感更為強烈,為其求蓮之高潔鋪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頤本人獨愛蓮與晉陶淵明的愛菊避世不同,為保持一份高潔,寧愿終老南山。

他要在塵世中當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這種在污世保持清白與獨自避世求真的心態,與眾人皆羨富貴(牡丹)的從眾心態是有著思想境界上本質的區別的。

這為愛蓮說所要表達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鋪墊。 下句周敦頤就直接進入了正題“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中通外直,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寫蓮之語,愛蓮之心,喻蓮之志,可謂一氣呵成,看似是對蓮的直觀描寫,其實字字句句皆是借蓮之表像傾訴心衷也。

此運筆之老到,實讓人嘆為觀止。可說通篇讀者都無一絲喘息之機。

語言超凡脫俗,而回味卻是雋永綿長,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頤先用花進行比喻,讓花的特性喻人,雖平淡,但比喻帖切,讓人讀來也別有一番滋味。

“予謂菊,花之隱者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節“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可謂渾然一體,不著絲毫痕跡。

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將陶淵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榮華富貴的心態描寫的淋漓盡致,而無一言直接指責。 周敦頤通過這樣的對比,將自已比喻為君子。

君子難為,猶勝于避世也。從這一點來看,周敦頤有些孤芳自賞的意思。

不過周敦頤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發出了深沉的感嘆“菊之愛,陶之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是的,滾滾紅塵,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晉有陶淵明,可現在卻聽都沒聽到還有人會這樣做的。

或是像我一樣的,在塵世中能相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