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用比喻引出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解夢佬 0

1. 文中引古賢之名室證實陋室不陋,有什麼作用

《陋室銘》課文分析 【作家作品】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

字夢得,作品集為《劉賓客集》他的一些詩歌反映了作者進步的思想,其學習民歌寫成的《竹枝詞》等詩具有新鮮活潑,健康開朗的顯著特色,情調上獨具一格。語言簡樸生動,情致纏綿,其代表作有《烏衣巷》、《秋詞》等。

【結構整理】 課文的題目叫“陋室銘”。銘,就是記載,在器物上刻字,表示永不忘記,后來便逐漸發展成一種文體。

常常在金屬器物或碑石上刻寫文字,用來記述生平、事業、功德,表示紀念,或是記物寓意,表示勉勵或警戒之意。作者給他的陋室作銘,就是要就陋室表達一種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一、結構梳理 第一部分:以山水作類比,引出陋室。 第二部分:描寫陋室的特點 第三部分:引用孔子的話,總結全文,表現作者甘居陋室,不以為陋的高尚情懷。

二:重點段落分層 第二部分: 1、描寫陋室的自然環境優美,烘托陋室不陋。 2、寫室中往來人物不俗,襯托陋室不陋。

3、寫陋室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襯托陋室不陋。 【課文解析】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運用什麼修辭手法? 運用比喻、對偶,以虛襯實,以山水引出陋室。

2、“斯是陋堂,惟吾德馨。”這兩句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陋室”二字扣題。

“德馨”二字統領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強語氣。

這兩句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卻了室陋,另一層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為陋室增光添采。 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是寫什麼? 寫陋室幽雅的恬靜的自然環境。

4、“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寫什麼? 寫陋室來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樣的高雅。

5、“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幾句寫什麼? 寫室中事。

可見主人高雅脫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6、“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這兩句寫什麼? 運用類比,引古賢之名證實“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 7、“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寫什麼? 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

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8、本文哪句話能提挈全篇大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9、作者怎樣引出本篇的主旨? 用比興手法引出本文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統領全篇。 10、“諸葛樓”、“子云亭”與“陋室”有什麼關系? 作者將自己的陋室比作諸葛孔明南陽的茅草廬、楊雄成都的子云亭,是自況、自慰和自勉。

11、陋室環境如何?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是極寫陋室屋門內外的美景。一“綠”一“青”,把陋室映襯得格外的別致幽雅。

12、陋室人員如何?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既無“白丁”,那當然都是“鴻儒”了。這就顯示出室中人之高雅不俗。

13、本文哪些地方運用類比,有何作用? 課文開頭以山水作類比,說明山水出名是因為有龍有仙,由此得出陋室因主 人德馨“而不陋”的觀點。后文又以諸葛廬、子云亭作比,旨在表明作者以古代名賢自況。

類比的運用,突出了主題,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14、本文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高潔傲岸和安貧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