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形容人生的句子

解夢佬 0

1. 有關莊子寫的人生境界的名言

1、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莊子.齊物論》

翻譯:最有智慧的人,總會表現出豁達大度之態;小有才氣的人,總愛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計較。合乎大道的言論,其勢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讓人聽了心悅誠服。那些耍小聰明的言論,瑣瑣碎碎,廢話連篇。

2、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莊子.大宗師》

翻譯:天久旱無雨,河水干涸了。許多魚被困在河中灘地上,它們親密地互相依靠著,嘴巴一張一合地吐著唾沫,來潤濕它們的身體藉以延緩生命,等待大雨降臨,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這里暗喻世人應忘掉生死,而游于大道之鄉。成語"相濡以沫"也作"以沫相濡"源出于此。

3、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莊子.駢拇》

翻譯: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錯方向,大的迷惑能夠使人喪失本性。說明純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義則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傷性亂世的。

4、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于內者無位而不怍。——《莊子.讓王》

翻譯:知足的人,不為利祿而去奔波勞累;明白自得其樂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憂懼;講究內心道德修養的人,沒有官位也不感到慚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會超脫。

5、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圣人貴精。——《刻意》

翻譯:多數人看重利,廉潔之士注重名聲,賢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2. 莊周說過關于人生名言警句的含意

謀無主則困,事無備則廢。 類別:智慧

天地與我并存,萬物與我為一。 類別:真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類別:人生

獨善其身者,難成大事。 類別:真理

節飲食以養胃,多讀書以養膽。 類別:讀書

莫逆于心,遂相與友。 類別:友誼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類別:人生

天地與我并存,萬物與我為一。 類別:理想

小人甘以艷。 類別:友誼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類別:時間

獨善其身者,難成大事。 類別:理想

同類相從,同聲相應,固天理也。 類別:友誼

3. 老子或莊子關于人生哲學的名言及其分析

致虛極守靜篤。 ——《老子》十六章

虛、靜都是形容心境原本是空明寧靜的狀態,只因私欲與外界的干擾而變得不安。所以老子勸導人們不爭功名,不求私欲,讓心靈回復自然的狀態,順從自然的法則。

老子哲學主張人力不可違背自然,不論為人處事或者治國,都要順其自然。這一點貫穿全書,如,

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第九章

這是告訴人們適可而止本事天然法則,不能知進而不知退、善爭而不善讓。但要注意,此處“身退”并不是要人作隱士,只是要人功成而不有,不自我膨脹,不把持,不露鋒芒,不咄咄逼人。

又如,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八十章

此處原是老子“小國寡名”的政治理想的體現,從中也可以看出老子的人生哲學,即順從自然。他認為在當時,自給自足的田園式生活是最符合自然規律的,所以描繪出一幅各家各戶自得其樂的美好圖景。

這一點在《莊子》中也有相似的體現: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詞句出自于莊子中的寓言,說干涸的河道中有兩條小魚正在相濡以沫,但莊子認為這種“仁愛”并不值得倡導,因為魚的本性是應該在廣闊的江湖中自由的生活著的,人類使江河干枯本來就違背了自然。

以上只是老莊中的幾句,但分析不是抄襲,拋磚引玉,希望樓主滿意。

4. <莊子>中有哪些句子體現了生命這個主題

莊子生死哲學的本體意蘊[轉貼] 在中國哲學中,對生死問題的注重莫過于莊子。

莊子哲學實質上就是一種生死哲學。歷來對莊子生死哲學的探討皆局限在較淺層次的揭示和羅列上,充其量不過是把其歸結為一種自然主義對生死的超越境界,很少去發掘作為生死哲學的深層本體意蘊。

針對這個問題,筆者認為,莊子的生死哲學只是淺表層次,莊子是通過對生死問題的思考來揭示“道”的本質、作用以及世界萬物的產生,也就是說,生死問題是莊子哲學體系建構的基點。莊子生死哲學充分表達了莊子思想的本體關切:生死與世界的創生同步,生死與“道”有其內在的一致性,對生死的超越即是對“道”的認同。

一、生死與世界的創生 莊子在《應帝王》里描寫了一個“渾沌之死”的故事: 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于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

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

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莊子·應帝王》,以下凡引《莊子》,只注篇名) 帝儵帝忽為了給渾沌以人的七竅以報其恩德,結果反而導致了混沌的死亡,這個寓言有著深刻的涵義。

它說明渾沌之死是因為“有”(七竅)的產生,“有”意味著宇宙渾沌虛無狀態的終結。因此可以說,渾沌之死是世界產生的前提,渾沌不死將沒有宇宙沒有世界,渾沌即是“無”,七竅則是“有”,渾沌悲劇的誕生即是世界的誕生,即無中生有。

渾沌之死意味著人的生存空間的確立,然而人的產生僅靠儵忽二帝人為鑿竅是不行的,渾沌的悲劇就是人為的悲劇,人的生死只不過自然的造化而已。 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宗師》) 莊子認為,天地賦予我形體來使我有所寄托,賦予生命來使我疲勞,賦予暮年來使我享受清閑,賦予死亡來使我安息,所以以我生為樂事的必然以我死為樂事。

既然生死、形體、勞佚、安息都是天地賦予我們的,所以生則樂生與死則樂死是我們的職責,是自然的造化,人的產生只是順應自然的結果。故子來在“喘喘然將死”之時發出上述感慨后又說: 今大冶鑄金,金踴躍曰:“我且必為鏌铘!”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

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為大爐,以造化為大冶,惡乎往而不可哉! (《大宗師》) 造物者是鑄造的工匠,人不過是他所鑄造的物件而已,一切應順乎自然,否則便被視為“不祥之金”或“不祥之人”。

造物者不僅創造了人,而且也創造了物。物的創生在天地人之后。

莊子認為: 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體。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猶其有物也。

猶其有物也,無已! (《知北游》) 這是說,不要因為生,就把死的也生起來;不要因為死就連生的也死掉。死生并非是對立的,不是有生就不能有死,有死就不能有生的,而是有它們共同之處。

有比天地還更早地產生的物體嗎?物的產生不能在物之前,產生物的即非物。況且產生萬物的非物(即道)它生化萬物是無窮無盡的。

為什麼“道”能化生萬物,創造人類與世界呢?因為作為“道”的本身是不生不死的,“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大宗師》)。作為“道”,它又是: 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大宗師》) 一句話,“道”之所以能成為產生宇宙、生化萬物、神鬼神帝的本體,是由于它的超越生死,以自己為本根,先天地而存在,即是客觀存在的又超驗神秘的根本性質所決定的。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在莊子哲學里,世界、人類與物的產生過程實質上是渾沌之死到天地人物化生的過程,即由死到生的過程,也是由無(渾沌)到有的過程,其根源可以上溯到道的本體。由死而生、由無到有的過程實質上就是道的歷程,莊子進一步論證了道生萬物、有生于無的合理性。

萬物出乎無有,有不能以有為有,必出乎無有,而無,有,一無有。 (《庚桑楚》) 萬物出于無有,有自身是不能產生有的,一定得出于無有,有與無在無有中得到了統一,莊子最終還是把萬有歸結為“無”即“道”。

值得注意的是,莊于對宇宙人類萬物的產生的論述過程始終與生死問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渾沌之死帶來了世界的創生,借將死的子來道出人的產生是自然的造化,要求生則樂生、死則樂死,物的產生只是不生不死的道的作用。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莊子在對生死問題的思考與超越的基礎上建構了自己的本體論,從而確立了“道”的權威。

二、生死與道的同一性 《莊子》通篇談生死,對人生的終極問題進行深刻的哲學運思。在莊子看來,生死作為世界萬物永恒的規律,它本身卻是難以把握的,它的歸宿就是那難以言傳的道。

莊子認為: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故曰:“通天下一氣耳。”圣人故貴一。

(《知北游》) 在莊子眼中,生與死循環相繼,不斷變化,誰也難以把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