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句子總飽含的感情或表達

解夢佬 0

1. 現代文閱讀怎麼分析句子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分析句子作用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從內容看:根據不同的文體,句子的作用在記敘文中,點明主旨或表達作者的主要感受;在議論文中,表達中心論點及分論點;在說明文中,集中揭示說明對象的特征或事理.有的句子還交代了原因或者之所以這樣說的依據.從結構看:在文章不同的位置,句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總提的作用、總結的作用、承上啟下的作用、標志文章思路的作用.總之,它們可以顯示文章的基本框架,概括文章最基本的內容.從藝術效果看:文學作品中,有些句子還有升華中心,渲染、烘托氣氛的作用.閱讀現代文,想充分理解句子的作用,要抓好十種句子的分析.抓首句.一個語段往往是獨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轉承的作用.抓中心句.分析時要從大量的擴展句和敘述句中抓住中心句.抓轉承句.有的語段有幾層意思,為的是層次間連貫緊湊,中間常有轉承句或轉承詞.抓點睛句.抓警句.抓修辭句.抓矛盾句.語段中有些句子,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卻寄寓了深刻的用意.例如,《孔乙己》最末一段中的“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此句表面上看來矛盾,實際上是絕妙好辭,揭示了孔乙己悲劇命運的必然性.抓感情句.語段中有些句子明顯的表達出作者的喜怒哀樂和對事物的褒揚貶抑.抓描寫句.文學作品中那些刻畫人物、表現環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現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氣氛的作用.抓尾句.尾句或概括總結上文,或留下余地讓人思索,或飽蘸筆墨抒發感情.在段落中怎樣理解句子的作用:讀解語段(重點語段,中心句訓練)理解段落功能.一個段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義,所有段落的意義圍繞一個中心,構成一篇文章的完整的意義.段落按表達方式可以分為敘述性段落、議論性段落、說明性段落、描寫性段落和抒情性段落.段落的安排體現了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脈絡、構思的特點、中心的表達,因此在閱讀時,正確理解段落的功能,把握段落的作用,可以幫助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寫作特點;可以提高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可以提高閱讀、寫作能力.理解段落結構.段落有時被稱為段落層次,也叫“意義段”或“結構段”,段落層次往往由幾個自然段組成.結構是指文章的內部構造和組織安排材料的方式.文章安排段落結構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最基本的是“縱式”和“橫式”兩種.在記敘文、說明文中,“縱式”結構常表現為以時間的推移或作者認識的發展為順序來安排層次;“橫式”結構表現為以空間的轉移或材料的歸類為線索來安排段落結構;有些比較復雜的文章,常采用“縱橫交叉”的結構方式.議論文的“縱式”結構表現為各個段落層次之間或層次內部的遞進關系,使意思由淺入深地逐層深入;“橫式”結構表現為各個層次之間的并列關系,以事物的各個側面分別論述,以揭示事物的本質.理解段落意思.特別是概括段落的內容要點,是閱讀的一項基本功.一般可按以下步驟來操作.首先要通覽全文,從整體上把握段落的總體內容,然后從全文著眼,逐段閱讀,確定重點內容,最后根據用途和要求,把內容要點組成有條理的文字.。

2. 怎麼才能寫出飽含感情的作文

真實生動 感動人心

——如何使作文語言飽含感情

人常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要想打動人、感染人,就要考生在作文中能夠自由地表達真情實感,以我手寫我心,用自己的心靈之火去點燃別人的心靈之火。要使作文語言飽含感情,僅僅有深切的情感體驗是不夠的,還要善于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和技巧。

方法一:用詞本色,情動于衷

語言并不是有文采才是最美的,最適合表達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語言才是最美的。樸實無華的真摯情感不加以任何的雕琢,就達到了語言表達的高境界,讓人讀來回腸蕩氣,韻味悠長。如《早》片段:“嗒嗒,嗒嗒”的聲音,伴著疲勞的節奏,母親又早起了。習慣性地扭開那盞臺燈,繼續工作了。不停地在一臺縫紉機上加工一副手套,一副一角二。沒有深厚的知識素養,沒有精明的商業頭腦母親能做的便只有這個了,而對于這幾乎沒有要求的工作,所需的只有時間了。所以對于母親來說“早”特別重要,它像是救濟我們的觀音給予我們孤單倆母子在陌生城市生存的法寶。這段文字采用了一種客觀冷靜的陳述方式來寫母親,而且緊緊扣住了一個“早”字。但直白的語言照樣傳達出真情實感:那縫紉機日復一日的“嗒嗒”聲、那“一副一角二”低廉的勞動力價值,不僅寫出了母親的勤勞也道出了城市生活的艱辛;也正因為語言質樸無華,文章顯得特別真實感人。

方法二:善用修辭,表情達意

恰當地使用修辭手法,可以使感情的表達顯得鮮明和生動,帶給人非同一般的感受。如《難題》片段:難題就好比當初唐明皇賜給楊貴妃的一抹白凌。唐明皇明明如此深愛著楊貴妃,最終卻選擇了白凌。誰能肯定唐明皇不會后悔?誰能說唐明皇不會日夜流淚?只因他是皇帝,在江山之下,只能淚往心里流;在眾人請求下,無奈只能做出絞痛心扉的選擇。在那一刻,他如此想拯救心愛的人,但又如此無奈,最終也只能求得保全她的全尸。他的選擇保住了外殼,卻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但誰又能說你若為唐明皇不會做出如此選擇?“難題”是一個比較寬泛、抽象的概念,在這里,作者把“難題”比作“唐明皇賜給楊貴妃的一抹白凌”,并還原馬嵬事件那麼一段歷史事實,不僅比喻新穎、獨特,而且寫盡了唐明皇內心的猶豫和彷徨,突出了“難題”之“難”,取到化抽象為具體、以情動人的表達效果。

方法三:細節描寫,以少勝多

生活中的細節往往稍縱即逝,如果抓住了這些生動細節并加以合理表達,往往會起到以小見大、以少勝多的作用,產生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如《父親的根》片段:這時候,父親最忙,一天幾次往田邊跑,晨曦里,看幾回,夕陽下,又看幾回。他走上田埂,彎腰捋一束稻穗兒,攤開手掌吹吹,而后一粒粒地數著:“一、二、三……”一抹落日灑在他臉上,那眼神,就像自己的孩子即將呱呱落地時那樣陶醉。這段文字中,父親一天幾次往田邊“跑”,無論晨曦還是夕陽一回又一回“看”,既是動作描寫也是細節描寫;尤其是父親一粒粒地數著:“一、二、三……”這個細節,把一個農民對稻谷、對土地的那種刻骨銘心的愛,表達得淋漓盡致。這遠比議論抒情來得扎實和生動。

方法四、寄情于景,含蓄蘊藉

文似看山不喜平,有時候還可以把情感寄托在具體的形象或事物上,使文章變得含蓄蘊藉,意味深長。如《留住深閱讀》片段:燭影搖曳,深讀著那“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那墨色的詩行流動成卷起千堆雪的黃河,仿佛看見一個戎裝女子臨河眺望,耳邊也似乎響起木蘭的幽幽長嘆聲。再深讀,更覺萬里黃河幻化成了沉沉暮靄,蘭舟催發,戎裝女子化作一介書生,羽扇綸巾,對著紅顏知己無語凝噎,“今宵酒醒何處”的詞句便從記憶的水面浮顯。再深讀,又覺沉沉暮靄化作了夕陽古道,衰柳長堤,一對癡情男女,閣淚汪汪長吁氣,那“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夢也難尋覓”的曲調便在耳邊回響,那鶯鶯別張生時的無限愁情,頓浸心間,令燭火也黯然失色,由不得我不想起遠方的親友,由不得我不憶起那一次次屬于自己的悲歡離別。這段文字借助聯想和想象,把“深閱讀”切換成幾幅色彩逼真的畫面:黃河邊木蘭長嘆圖、楊柳岸柳永無語凝噎圖、古道邊鶯鶯惜別圖,營造出一種全新的境界,不僅感情充沛而且特別耐人尋味。

總之,感情真摯是文章的生命和血肉,只有從生活的浪花中尋找感動,并用生花妙筆加以表達,就能讓思緒在筆下肆意流淌,就能讓真情在紙上縱情歌唱。

希望對你有幫助,請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