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0年烏魯木齊市高中招生考試語文試卷
2010年新疆烏魯木齊市中考語文試題 【試卷滿分:150分 考試用時:150分鐘】 準考證號: 姓名: 座位號: 第Ⅰ卷(共35分) 一、(本大題共5小題,共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澎湃(pài) 執拗(niù) 繁弦(xián)急管 叱咤(chà)風云 B.機械(xiè) 蓬蒿(gǎo) 渾身解(xiè)數 繁花嫩(nèn)葉 C.羈絆(bàn) 嫌惡(wù) 鋒芒畢露(lòu) 玲瓏剔(tī)透 D.貯(zhù)蓄 熾(chì)痛 咬文嚼(jiáo)字 秩(zhì)序井然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松弛 籠罩 粗制濫造 家諭戶曉 B.安詳 旁騖 一反既往 興高采烈 C.懊悔 煩燥 翻來覆去 睡眼惺忪 D.斑斕 追溯 永往直前 眼花繚亂 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A.“新疆大發展,我們怎麼辦?”“首府大跨越,我們怎麼干?”烏魯木齊人已把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當做實現首府跨越式發展的不二法門。
B.6月11日世界杯足球賽在南非開賽以來,球迷們天天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每場比賽結束后仍對球星的表現評頭論足,強聒不舍,盡情享受著體壇的“豪門盛宴”。 C.今年年初以來,大蒜、綠豆等農產品大幅漲價,瘋漲速度令人嘆為觀止,由此也催生出“蒜你狠”“豆你玩”“玉米瘋”等一系列網絡新詞。
D.面對我市多年來冬季大氣污染嚴重的狀況,市政府下大力氣整治,終于妙手回春。據2009年環境監測顯示:優級天數增加,重污染天數減少。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大理與麗江市云南省兩座風格截然不同的旅游城市,但它們的風景與文化卻同是天下聞名的。在大理,人們體味的是 ,感受的是 ;在麗江,人們探尋的是 ,重現的是 。
A.氣韻深厚的文化 風花雪月的浪漫 前世江南的繁華 生命意義的圣地 B.風花雪月的浪漫 氣韻深厚的文化 生命意義的圣地 前世江南的繁華 C.生命意義的圣地 前世江南的繁華 風花雪月的浪漫 氣韻深厚的文化 D.前世江南的繁華 生命意義的圣地 氣韻深厚的文化 風花雪月的浪漫 5.與下列課文有關的內容,搭配不正確的一項是 A.《傷仲永》——《臨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宋代 B.《智取生辰綱》——《水滸》——施耐庵——元末明初 C.《故鄉》——《朝花夕拾》——魯迅——現代 D.《蚊子和獅子》——《伊索寓言》——伊索——古希臘 二、(本大題共3小題,共12分,每小題4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6-8題。 上海世博會與低碳科技 2010年上海世博會把“低碳世博”作為辦會目標之一,實現世博園區的低碳排放。
即世博園區內客運交通工具“零排放”;建筑和照明二氧化碳排放減少30%;園區內雨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100%,雨污水綜合利用率達到30%以上;工程廢棄物和垃圾100%回收利用,資源化利用達到50%以上。 世博園區的規劃以“和諧城市”為主要理念,參照適宜步行距離和宜人尺度進行設計。
4個大型綠地公園和其他綠地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其中采用了具有生態凈化功能的濕地系統以及其他水體修復技術。 世博會大規模應用太陽能技術。
大量的太陽能電池安裝在中國館、世博中心、主題館等建筑的屋頂、玻璃墻面上,與建筑融為一體。太陽能發電系統總裝機容量為4.6兆瓦,是園區內使用量最大的綠色能源,也遠大于歷屆世博會太陽能應用的規模。
據計算,該系統年平均發電量約為408萬千瓦時,可減排二氧化碳3330噸。 世博園區內60%-70%的室外照明采用半導體(LED)照明,其中景觀照明部分80%以上由LED擔當。
園區照明還從亮度上進行了分區分級。 世博會場館通過江水冷卻水系統,直接從黃浦江取水,經加藥控制微生物和藻類生長后,作為冷卻用水供水源熱泵機組使用,使用后的溫水排入黃浦江。
采用江水源熱泵技術,與燃氣供熱相比,年運行一次能耗可減少40%-60%,年運行費用可降低50%-70%,年運行能耗節省約5740兆瓦時,折合約1000噸標準煤,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600噸。 世博會使用各類新能源汽車超過1000輛,其中園區內的零排放車約500輛。
世博園核心區域的世博中心、演藝中心、主題館、中國館和世博軸,都建設了屋面雨水回收系統,對雨水加以收集利用,預計可節約自來水100多萬立方米。此外,主題館還建成了亞洲最大的垂直綠化墻。
這些主流或前瞻性的生態建筑技術,均會對減排或捕獲二氧化碳發揮重要作用。 世博會許多展館的主體演繹也包含了低碳的內容。
五大主題館之一的“城市星球館”就是專為探討城市人居與地球自然環境之間如何健康互動而設立的;中國國家館還把節能減排作為展示主題加以精彩演繹;城市最佳實踐區更是匯聚了全球諸多城市先進的低碳科技實踐。 上海世博會大量應用的一系列低碳科技創新成果,一方面為實現低碳世博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也為低碳科技的加速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選自《科學》2010年第1期,有刪改) 6.下列不完全屬于“低碳科技”的一項是 A.濕地和水體修復等環境凈化技術。 B.太陽能、電動車等清潔能源技術。
C.房屋雨水收集系統等生態建筑技術。 D.展館中關于低碳的主體演繹技術。
7.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世博園核心區域的一些建筑都修。
2. 為什麼我用手機空間發表不了說說
可以先嘗試清理IE緩存之后再重新嘗試看看。清除IE緩存的具體操作方法如下:1.啟動InternetExplorer。2.在“工具”菜單上,單擊“Internet選項”。3.在“常規”標簽里的“Internet臨時文件”下;4.單擊“刪除文件”并勾選“刪除所有脫機內容”,然后單擊“確定”。5.單擊“刪除Cookies”,然后單擊“確定”。6.在“歷史記錄”下,單擊“清除歷史記錄”,然后單擊“是”。7.單擊“確定”完成。看看行不行
【QQ:563632109很高興為您解答】可以到空間設置—其他設置—個人中心設置—在我的動態更新那一欄打√設置。也有可能是騰訊更新空間的緣故。因為前段時間我也有過類似情況。過段時間就會好的。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樓主采納】
可以到空間設置—其他設置—個人中心設置—在我的動態更新那一欄打√設置。也有可能是騰訊更新空間的緣故。因為前段時間我也有過類似情況。過段時間就會好的。希望可以幫到你。 請采納評分下
3. 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第三單元的重點句子有哪些
《窮人》對課文重點句子的理解。
①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 “這樣做”是指收養西蒙的兩個孤兒,把他們扶養成人。
桑娜探望西蒙,意外地發現西蒙已經病故,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 一個還不會說話,另一個剛會爬。面對西蒙的悲慘遭遇,桑娜本能地把兩個孤兒抱回了自己的家。
“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與“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看似矛盾,實際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窮人、關心窮人的善良品質。②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麼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忐忑”是指心神不定。
“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兒后,面對自己的五個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緊張、擔憂,她不知道丈夫會說什麼,覺得自己這樣做給丈夫增加了負擔,覺得對不起他;她擔心丈夫突然回來,不知道怎麼告訴丈夫自己把孤兒抱回家的事。
但是她寧可讓丈夫揍一頓,也要收養孤兒。課文真實地展現了桑娜此時的心理活動。
透過桑娜的心理活動,讀者能充分感受到生活給桑娜帶來的壓力,感受到桑娜熱愛丈夫,同情孤兒,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的心靈。激起讀者對桑娜今后命運的關心。
補充:省略號的連續運用,表明桑娜當時的心理活動的時斷時續,逼真地寫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4、學習最后一層。
齊聲朗讀通過兩人的對話和漁夫的表現,你又體會到了什麼?教學提示:一定要抓住人物的心理與語言、神態加以理解,對理解人物的方法進一步加深。③……桑娜沉默了。
“沉默”是不做聲的意思。桑娜與漁夫對話時先后兩次“沉默”。
第一次是桑娜與漁夫同時沉默。漁夫回家了,漁網也撕破了,面對剛剛從死亡線上掙扎回來的丈夫,桑娜不知道如何告訴丈夫收養孤兒的事,所以選擇了沉默。
而漁夫還沉浸在與海浪搏斗的恐怖中,心里尚存余悸,看到桑娜沉默了,所以也不說話了。第二次是桑娜把西蒙死去的消息告訴了丈夫,她在等待丈夫的決定,所以又沉默了。
桑娜的兩次沉默,都反映了桑娜善良的心地。④漁夫皺起眉,他的臉變得嚴肅、憂慮。
“嗯,是個問題!”他搔搔后腦勺說,“嗯,你看怎麼辦?得把他們抱來,同死人呆在一起怎麼行!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快去!別等他們醒來。”“皺起眉”“臉變得嚴肅、憂慮”說明漁夫感到問題很難辦。
“搔搔后腦勺”說明他正在認真考慮,形象地說明漁夫覺得問題嚴重。“嗯,你看怎麼辦?”這是漁夫在征求妻子的意見。
“得把他們抱來,同死人呆在一起怎麼行!”這是漁夫做出的初步決定。“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熬”,是忍受(疼痛或艱苦的生活)的意思。
說明漁夫為了撫養鄰居的孩子,準備過更艱苦的日子,準備付出更多的辛勞。“快去!別等他們醒來。”
漁夫怕孩子醒來受驚,催促桑娜去抱孩子。這段話細致地描寫了漁夫做出決定前后思考的過程,說明他與妻子桑娜一樣,有著一顆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⑤但桑娜坐著一動不動。“你怎麼啦?不愿意嗎?你怎麼啦,桑娜?”“你瞧,他們在這里啦。”
桑娜拉開了帳子。文章的懸念終于消除,讀者懸著的心也終于放下了。
丈夫的理解,使桑娜沉浸在激動、興奮和快慰中。這“一動不動”的動作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她當時的心情,收到了似平靜又不平靜的效果,讀來給人以回味的余地,顯示出作者高超的藝術表現能力。
《別餓壞了那匹馬》對課文重點詞句理解:①我上小學五年級那年,學校不遠處的書攤是我放學后流連忘返的地方。“流連”是留戀不止的意思。
“流連忘返”寫出了“我”酷愛看書的程度。殘疾青年也正是從“我”在書攤前流連忘返的情景,發現了“我”對知識的追求,以及身無分文的無奈。
這是他一直幫助“我”、想方設法給“我”看書機會的原因。②我回頭去看愣在輪椅上的他和他手里的那本書,書頁中分明多了幾張毛票。
“書頁中分明多了幾張毛票”,那是父親利用翻書的機會,悄悄夾在書里的。父親知道,青年是靠擺書攤養家糊口的,生活也不容易。
所以他不光忍痛打“我”,讓“我”認識到:做人不能只為自己著想,也要為別人著想,同時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明對青年的關心。③他先是一愣,繼而眼睛一亮,笑著對我說:“過來,讓我看看你的馬草。”
他認真地看過馬草后,沖里屋叫道:“碧云,你出來一下!”青年獲悉“我”馬草不好賣的消息,為了繼續幫助“我”,打算通過說謊買“我”的馬草。句子具體寫出了青年做決定的經過。
“愣”字表明青年突然明白馬草并不好賣。“眼睛一亮”表明他想出了既能幫助“我”又不易讓“我”發覺的主意。
青年之所以“認真地看過馬草后”,才讓碧云收下馬草,是想讓“我”產生錯覺:青年家真的有馬,而且正缺馬草。這樣“我”就不覺得他是為了幫助“我”而故意這麼做。
這段言行與神態描寫烘托出青年關心“我”的良苦用心。④“別別別……”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雙手拼命地搖著輪椅,想擋住我的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