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名言名句”是什麼意思
“名言名句”的意思是:指為人類發展做出貢獻的,富有知識的名人所說的能夠讓人懂得道理的一句較為出名的話。
廣泛上來說就是有意義,向人們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話。 讀音:míng rén míng yán。
關于的書的名言名句:讀書何所求?將以通事理。——張維屏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朱熹讀書對于智慧,就像體操對于身體一樣。——愛迪生有時候讀書是一種巧妙地避開思考的方法。
——赫爾普斯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養,同時也不可能有什麼鑒別力。——赫爾岑關于事業的名言名句:除了能造福于人類的工作之外,世上再也沒有什麼事業能真正而永久的名聲了。
——查·薩姆納有遠大志向而腳踏實地,有障礙失敗而不言放棄,這樣堅持下去,不會成功也會獲益無窮。——方海權學校要求教師在他的本職工作上成為一種藝術家。
——愛因斯坦關于自由的名言名句:道德是自由的保衛者。——斯米茨不自由,毋寧死。
——帕特里克·亨利紀律是自由的第一條件。——黑格爾自由只有通過友愛才得以保全。
——雨果甘心做奴隸的人,不知道自由的力量。——貝古代的名言名句: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
(陳子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觀眾器者為良匠,觀眾病者為良醫。
(宋·葉適)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三國演義》)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古詩詩話)。
2. 名人名言短句及意思
難道是字數短一點的名人名言嗎?
我找了幾個,你看看吧:
讀書是好的,但必須記住,書不過是書,要自己動腦筋才行。——高爾基《在人間》,意思是我們不要盲目地去讀,要動腦筋地去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吸收知識。
批評是一門科學。——《普希金全集》第七卷,意思是我們要接受批評,不要逃避,因為有了批評,我們才能不斷地進步,不會落后的。
學問是光明。——高爾基《淪落的人們》,意思是我們要學知識,再窮再累我們也要學,知識會給我們帶來光明的!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意思是金子寶貴,可金子卻買不來時間,說明了時間是最寶貴的,我們要珍惜時間,不要虛度光陰。
還要文言文的!!!
好,給你幾個吧
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譯】
君子莊正自重而不與人爭奪,與人友善,團結友愛卻不相互偏袒。
【注】
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朱注》:莊以持己曰矜。然無乖戾之心,故不爭。和以處眾曰群。然無阿比之意,故不黨。
《正義》:矜易于爭,群易于黨,故君子絕之。
黨;偏私,偏袒。
群;與人和善相處,而團結眾人。
【解】
這是孔子提倡的一種儒家的處事態度和哲學。君子尊重自己而不侵犯別人,所以他們的態度莊重而不與人爭斗;君子團結友愛而不互相偏袒,所以他們能夠合群而不與人勾結。
《八佾》:“君子無所爭。”
《述而》:“陳司敗曰:‘吾聞君子不黨。’”
《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以上這些說的是相近的意思。
在今天我們可以將之看作是一種社會應該提倡的高尚人格的體現。作為一個正直而有操守的人,其在思想上是應該做到如上所說的——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并且這里強調的不是說個人的行為上的固持,而思想上的“矜”。這也是我們一向強調的,“慎”的一個具體的表現。更是中華民族,追尋“淳善”的一個很好的途徑,而這個過程,就是被我們稱之為“教化”的了。
3. 什麼名言名句的含義是你不了解我就別亂說話
不飽食以終日,不棄功于寸陰
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花兒還有重開日,人生沒有再少年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辦事.
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
辛勤的蜜蜂永沒有時間的悲哀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于節約時間
普通人時間就是生命只想到如何度過時間,有才能的人設法利用時間
時間就是生命
浪費合理安排時間,就等于節約時間
時間是所有支出中最奢侈最昂貴的
時間是一切財富中最寶貴的財富
時間是偉大的導師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來曰苦短,去曰苦長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歲去弦吐箭
4. 關于名言的概念
格言、諺語、名言和警句
(一)關于四個詞的概念。《現代漢語詞典》對四個詞的解釋是通俗易懂的。現在摘錄如下——
格言:含有勸戒和教育意義的話,一般較精練,如“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名言:著名的話。如至理名言。
諺語:在群眾中間流傳的固定語句,用簡單通俗的話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警句:簡練而涵義深刻動人的語句。
(二)四者之間的關系
1. 四者都是有一定涵義的話,四者都是被廣大群眾接受認可并相對固定下來的話。
2. 四者不同點在于,各有表達上的側重點和特點。諺語主要強調它的出處來自名間,出自百姓之口,經過廣泛流傳而固定的語句;警句著重表達含義深刻生動,使人特別注意而告誡的句子,強調“警”就是使人特別注意;名言是著重從言論的知曉度來說的,它是著名的,因此名言也常說成“名人名言”,往往名言不僅言論著名,且大家一般知道這句著名的話是誰說的;格言是含有教育意義的話,和警句相似,所以一般把格言和警句連起來合稱“格言警句”。
(三)關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諺語”嗎?
嚴格說來,這句是名言不是諺語,因為“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先由三國時董迂所說(見《三國志 魏志》)。雖然這句話引用很廣泛,但是非常奇怪,人們引用說明道理往往忽視了它的出處,所以許多人以為它來自民間,故許多人常在引用此語時灌之以“古語曰”、“有俗語曰”、“人們常說”之類的說法,連宋代大學者朱熹也沒有提及此語之出處,只說“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朱子讀書法》)看來,董遷之名不“著”,已經為后人所忘記,于是才把它當做了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