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托爾斯泰主要內容

解夢佬 0

1. 【名人傳中托爾斯泰傳的主要內容】

《托爾斯泰傳》:托爾斯泰兩歲喪母,九歲喪父,青少年時代的托爾斯泰,不僅常為思想苦惱,還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絕望. 1851年,托爾斯泰來到高加索,群山環抱的清明環境使他紛亂的大腦清醒過來.第二年,他創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個地主的早晨》等優秀作品.俄土戰爭期間,托爾斯泰曾親臨戰場,常常處于危險之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他仍然寫出了《塞瓦斯托波爾紀事》那樣令人激賞的作品.這一時期的托爾斯泰是比較充實而快樂的. 1862年托爾斯泰結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創作出了震動19世紀整個小說界的巨著:《戰爭與和平》與《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爾斯泰是苦惱的:他本人擁有地位和財富,但他時常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難安;他同情下層民眾,又對他們缺乏信心.因此,他厭倦自己的生活,決心和自己的社會決裂,他又得不到人們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獨的.八十二歲的時候,他選擇了出走,并病死于一個小火車站上.。

2. 《托爾斯泰傳》主要內容

《托爾斯泰傳》主要講述了托爾斯泰的一生,主要有以下幾階段: 1、托爾斯泰1828年8月出生于圖拉省克拉皮文縣的亞斯納亞·波利亞納。

他家是名門貴族,遠祖從彼得一世時獲得封爵。托爾斯泰一歲半喪母,九歲喪父。

1841年他的監護人姑母阿·伊·奧斯堅—薩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監護。于是他全家遷到喀山。

2、托爾斯泰1844年考入喀山大學東方系,攻讀土耳其、阿拉伯語,準備當外交官。期終考試不及格,次年轉到法律系。

1847年3月退學,回到亞斯納亞·波利亞納。這是他母親的陪嫁產業,他的漫長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在這里度過。

3、1849年11月在圖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職,實際上卻周旋于親友和莫斯科上流社會之間。漸漸對這種生活和環境感到厭倦,1851年,托爾斯泰來到高加索,俄土戰爭期間,托爾斯泰曾親臨戰場,在危險環境中,他寫出了《塞瓦斯托波爾紀事》那樣令人激賞的作品。

4、1851年4月底隨同服軍役的長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參加襲擊山民的戰役,后作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隊中服役兩年半。在各次戰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軍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優秀品質,加強了他對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對農奴制的批判態度。

5、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其成名作:自傳體小說《童年》、《少年》,這些作品反映了他對貴族生活的批判態度,“道德自我修養”主張和擅長心理分析的特色。從中篇小說《一個地主的早晨》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義貴族立場主張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莊園試驗失敗的過程。

6、1862年托爾斯泰結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夠時間與精力創作出了震動19世紀整個小說界的巨著:《戰爭與和平》,這是其創作歷程中的第一個里程碑。 7、1873~1877年他經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說藝術已達爐火純青。

8、托爾斯泰是苦惱的:他擁有地位和財富,但他時常為自己的富裕生活感到羞愧難安。他同情下層民眾,又對他們缺乏信心。

因此,他厭倦自己的生活,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獨的。八十二歲的時候,他選擇了出走,并病死于一個小火車站上。

擴展資料: 《托爾斯泰傳》的社會影響: 《托爾斯泰傳》作者是法國思想家羅曼羅蘭,羅曼·羅蘭把托爾斯泰的一生比喻為“八十二年的生命為戰場的戰斗”。 “生命的全部力量,所有罪過和德行都參與了這場既光榮又具有悲劇性的混戰。

——一切罪過,除了一種,就是他窮追不舍,即使到了最后的避難所也不肯放過的謊言。” 他有一個最美最溫馨的名字,就是“我們的兄弟。”

他表示,“一百年前,俄羅斯一位偉人為我們這一代點燃了一支最純真的火炬,照亮了我們的青春。”他,就是列夫·托爾斯泰。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托爾斯泰傳。

3. 名人傳中托爾斯泰傳的主要內容

《托爾斯泰傳》 小說家;托爾斯泰兩歲喪母,九歲喪父,青少年時代的托爾斯泰,不僅常為思想苦惱,還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絕望。

1862年托爾斯泰結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創作出了震動19世紀整個小說界的巨著:《戰爭與和平》與《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爾斯泰是苦惱的:他本人擁有地位和財富,但他時常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難安;他同情下層民眾,又對他們缺乏信心。

因此,他厭倦自己的生活,決心和自己的社會決裂,他又得不到人們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獨的。

八十二歲的時候,他選擇了出走,并病死于一個小火車站上。

4. 《名人傳》里的《托爾斯泰傳》的主要內容(200左右).

書由羅曼·羅蘭(法國) 著 《名人傳》,又稱《巨人三傳》,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家、小說家、劇作家、社會活動家羅曼??羅蘭寫的,它包括《貝多芬傳》、《托爾斯泰傳》、《米開朗琪羅傳》三部“英雄傳記”。

傳記里的三人,雖然一個是音樂家,一個是雕塑家兼畫家,另一個是小說家,各有自己的園地,三部傳記都著重記載偉大的天才,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為尋求真理和正義,為創造能表現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獻出了畢生精力。 創作時期《名人傳》創作于二十世紀初期,無論在當時是在后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沒有拘泥于對傳主的生平做瑣屑的考述,也沒有一般性地追溯他們的創作歷程,而是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了他們為追求真善美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羅曼·羅蘭稱他們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可以說是為我們譜寫了另一闋“英雄交響曲”。

中文翻譯早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名人傳》就由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譯成中文,一流的傳主、一流的作者加上一流的譯者,使這部作品很快即成為經典名著,時至今日仍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二十世紀的前半期是人類歷史上風云激蕩也苦難深重的時期,羅曼·羅蘭創作《名人傳》,傅雷先生翻譯《名人傳》,都是有感而為,是要從這些偉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戰斗的勇氣。

傅雷先生說,“在陰霾遮蔽了整個天空的時候”,他從《名人傳》中得到的啟示是:“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對于讀者那麼,對于今天的讀者來說,《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呢?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里,《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多是尷尬,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我們寧愿去贊美他們的作品而不愿去感受他們人格的偉大。

在《米開朗羅羅傳》的結尾,羅曼·羅蘭說,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上去頂禮。

在那里,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恒。

以后,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斗的勇氣”。對于我們的時代,這實在是金石之言。

《名人傳》非常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斗。

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斗。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

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

我們周圍的空氣多沉重。老大的歐羅馬在重濁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

鄙俗的物質主義鎮壓著思想,阻撓著政府與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以死。

人類喘不過氣來。——打開窗子罷!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

《名人傳》寫作目的崇高,創造精神世界的太陽,呼吸英雄的氣息,使人們在痛苦、失望的現實中獲得心靈上的支撐。《名人傳》洋溢著一股旺盛的激情。

每一個閱讀《名人傳》的讀者首先都會強烈地感受到作品中無法抑制的熱情,都會為羅蘭那極富感召力的語言而怦然心動。 《托爾斯泰傳》:托爾斯泰兩歲喪母,九歲喪父,青少年時代的托爾斯泰,不僅常為思想苦惱,還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絕望。

1851年,托爾斯泰來到高加索,群山環抱的清明環境使他紛亂的大腦清醒過來。第二年,他創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個地主的早晨》等優秀作品。

俄土戰爭期間,托爾斯泰曾親臨戰場,常常處于危險之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他仍然寫出了《塞瓦斯托波爾紀事》那樣令人激賞的作品。

這一時期的托爾斯泰是比較充實而快樂的。1862年托爾斯泰結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創作出了震動19世紀整個小說界的巨著:《戰爭與和平》與《安娜·卡列尼娜》。

但是,托爾斯泰是苦惱的:他本人擁有地位和財富,但他時常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難安;他同情下層民眾,又對他們缺乏信心。因此,他厭倦自己的生活,決心和自己的社會決裂,他又得不到人們的支持。

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獨的。八十二歲的時候,他選擇了出走,并病死于一個小火車站上。

答案補充 《托爾斯泰傳》:托爾斯泰兩歲喪母,九歲喪父,青少年時代的托爾斯泰,不僅常為思想苦惱,還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絕望。1851年,托爾斯泰來到高加索,群山環抱的清明環境使他紛亂的大腦清醒過來。

第二年,他創。

5. 【名人傳的主要內容介紹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的主要內容

貝多芬傳法國大革命爆發之時,貝多芬遇見莫扎特,并相互交流,又拜海頓為師.慢慢地,貝多芬耳朵的聽覺越來越衰退,直到他再也不能隱瞞了,貝多芬耳聾的程度是逐漸增加的,但沒有完全聾,可以說,幾乎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聾后寫的.盡管如此,但他從未放棄過音樂.面對這麼大的困難,貝多芬卻毫不動搖,這需要用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啊!米開朗基羅傳米開朗基羅的一生是坎坷的,1475年3月6日,米開朗基羅在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卡普雷塞出生.他經歷了“苦難”,但他最終成為了一位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筑家和詩人.現存也有著他精美絕倫的作品:《哀悼基督》、《大衛》、《垂死的奴隸》、《被縛的奴隸》和《摩西》……他的成名可以說是踏踏實實的去奮斗,腳踏實地的學習,以無窮的精力永遠追求藝術上的盡善盡美.托爾斯泰傳托爾斯泰兩歲喪母,九歲喪父,青少年時代的托爾斯泰,不僅常為思想苦惱,還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絕望.俄土戰爭期間,托爾斯泰曾親臨戰場,常常處于危險之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他仍然寫出了《塞瓦斯托波爾紀事》那樣令人激賞的作品.這一時期的托爾斯泰是比較充實而快樂的.1862年托爾斯泰結婚了,他厭倦自己的生活,決心和自己的社會決裂,他又得不到人們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獨的.八十二歲的時候,他選擇了出走,并病死于一個小火車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