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表達詩人思念家鄉的句子

解夢佬 0

1. 請問在春夜洛城聞笛中表達作者思念家鄉感情的詩句是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賞析 (一) 這首詩寫鄉思,題作《春夜洛城聞笛》,明示詩因聞笛聲而感發.題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點出季節及具體時間.起句即從笛聲落筆.已經是深夜,詩人難于成寐,忽而傳來幾縷斷續的笛聲.這笛聲立刻觸動詩人的羈旅情懷.詩人不說聞笛,而說笛聲“暗飛”,變客體為主體.“暗”字為一句關鍵.注家多忽略這個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說:“……‘誰家’、‘暗飛聲’,寫出‘聞’時的精神狀態,先聽到飛聲,蹤跡它的來處,卻不知何人所吹,從何而來,所以說是暗中飛出.”(《唐人七絕詩淺釋》)可為一種理解.因為不知笛聲來自何處,更不見吹笛者為何人,下此“暗”字,自是十分確當.這里“暗”字有多重意蘊.主要是說笛聲暗送,似乎專意飛來給在外作客的人聽,以動其離愁別恨.全句表現出一種難于為懷的心緒,所謂以主觀寫客觀.此外,“暗”也有斷續、隱約之意,這與詩的情境是一致的.“誰家”,意即不知誰家,“誰”與“暗”照應.第二句著意渲染笛聲,說它“散入春風”,“滿洛城”,仿佛無處不在,無處不聞.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觀感覺的極度夸張.“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勻、遍布.笛聲“散入春風”,隨著春風傳到各處,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即為“滿洛城”的“滿”字預設地步;“滿”字從“散”字引繹而出,二者密合無間. 為什麼聞笛聲詩人會觸動鄉思呢?第三句點出《折柳》曲.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來歸也折柳.據說“柳”諧“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長安灞橋即為有名的送別之地,或云其地楊柳為送行人攀折殆盡.《折楊柳》曲傷離惜別,其音哀怨幽咽.晉太康末,京洛流行《折楊柳》歌,有“兵革苦辛”之詞.北朝《折楊柳歌》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蹀坐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大約都是據曲意填的歌詞.所以,詩人聽到這《折柳》曲,便引起客愁鄉思.一般說,久居他鄉的人,白天還沒有什麼,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鄉.在春秋季節,人們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為全詩點睛,亦即“聞笛”的題義所在.三,四兩句寫詩人自己情懷,卻從他人反說.強調“此夜”,是面對所有客居洛陽城的人講話,為結句“何人不起故園情”作勢.這是主觀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卻更見“我”感觸之深,鄉思之切. 短短的一首七言絕句,倒頗能顯現李太白的風格特點,即藝術表現上的主觀傾向. (二) 洛城就是現在河南的洛陽,在唐代是一個很繁華的都市,稱為東都.一個春風駘蕩的夜晚,萬家燈火漸漸熄滅,白日的喧囂早已平靜下來.忽然傳來嘹亮的笛聲,凄清婉轉的曲調隨著春風飛呀,飛呀,飛遍了整個洛城.這時有一個遠離家鄉的詩人還沒入睡,他倚窗獨立,眼望著“白玉盤”似的明月,耳聽著遠處的笛聲,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楊柳》曲,它屬于漢樂府古曲,抒寫離別行旅之苦.古代離別的時候,往往從路邊折柳枝相送;楊柳依依,正好借以表達戀戀不舍的心情.在這樣一個春天的晚上,聽著這樣一支飽含離愁別緒的曲子,誰能不起思鄉之情呢?于是,詩人情不自禁地吟了這首七絕. 這首詩全篇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這笛聲不知是從誰家飛出來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并不準備讓別人知道他,卻不期然而然地打動了許許多多的聽眾,這就是“誰家玉笛暗飛聲”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風滿洛城”,是藝術的夸張,在詩人的想象中,這優美的笛聲飛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聽到了.詩人的夸張并不是沒有生活的依據,笛聲本來是高亢的,又當更深人靜之時,再加上春風助力,說它飛遍洛城是并不至于過分的. 笛聲飛來,乍聽時不知道是什麼曲子,細細聽了一會兒,才知道是一支《折楊柳》.所以寫到第三句才說“此夜曲中聞折柳”.這一句的修辭很講究,不說聽了一支折柳曲,而說在樂曲中聽到了折柳.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種習俗,一個場景,一種情緒,折柳幾乎就是離別的同義語.它能喚起一連串具體的回憶,使人們蘊藏在心底的鄉情重新激蕩起來.“何人不起故園情”,好像是說別人,說大家,但第一個起了故園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嗎? 熱愛故鄉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自己從小生于斯、長于斯的故鄉,作為祖國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于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表達作者思念家鄉感情。

2. 描寫游子思念家鄉的詩句

翻譯: 慈祥的母親在孩子即將遠行的時候,忍著內心的悲傷,一針 一線為其縫制衣服,深怕他受涷著涼,一方面又擔心他不知 何年何月才能回來相聚,母親這份慈愛與關切,真不是我們 微小的心意所能報答. 賞析: 這首游子吟是藉著游子感恩之心,來表達母愛的偉大.上帝 無法照顧到每一個人,所以才創造出母親.母親關愛子女, 呵護子女,完全是出自於天性,毫無保留、毫無怨言,就像 游子吟里的慈母,把自己的愛心與期盼,完全溶入一針一線 里,讓人讀了好似一股暖流通過心底.我們只要體會出這番 意境,把感恩的心付諸行動,就不枉費詩人的一番苦心了 回答者:清風良子 - 高級。

3. <逢入京使>中一方面寫出對故鄉的思念,另一方面也寫出詩人開闊,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故園東望路漫漫”,寫的是眼前的實際感受。

詩人已經離開“故園”多日,正行進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東邊的家鄉長安城當然是漫漫長路,思念之情不免襲上心頭,鄉愁難收。“故園”,指的是在長安的家。

“東望”是點明長安的位置。 “雙袖龍鐘淚不干”,意思是說思鄉之淚怎麼也擦不干,以至于把兩支袖子都擦濕了,可眼淚就是止不住。

這句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表現思念親人之情,也為下文寫捎書回家“報平安”做了一個很高的鋪墊。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這兩句是寫遇到入京使者時欲捎書回家報平安又苦于沒有紙筆的情形。

“逢”字點出了題目,在趕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馬倥傯,交臂而過,一個繼續西行,一個東歸長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長安,正好托故人帶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無紙筆,也顧不上寫信了,只好托故人帶個口信,“憑君傳語報平安”吧。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這兩句詩,作者處理得很簡單,收束得很干凈利落,但簡凈之中寄寓著詩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頗有韻味。岑參此行是抱著“功名只向馬上取”的雄心的,此時,心情是復雜的。

他一方面有對帝京、故園相思眷戀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現了詩人開闊豪邁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