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優美句子

解夢佬 0

1. 有關物候的知識語句

節氣,物候與諺語把地球公轉的軌道(3600)分成24個弧段,每150為一個節氣.于是便有了如下的二十四節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至二暑連,秋處露春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氣又可以分為四類,表示寒來暑往變化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個節氣;象征溫度變化的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五個節氣;反映降水量的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個節氣;反應物候現象或農事活動的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氣. 下面是一首流傳于北方的節氣歌:立春陽氣轉,雨水雁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種麥,谷雨種大田;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芒種開了鏟,夏至不納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白露正割地,秋分無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嚴;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由引可見節氣與人們的生產生活聯系之密切."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物候.所謂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按一定的季節時令活動,這種活動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它包括三個方面:各種植物的發芽,展葉,開花,葉黃和葉落等現象;候鳥,昆蟲以及其他動物的飛來,初鳴,終鳴,離去,冬眠等;一些水文氣象現象,如初霜,終霜,結冰,消融,初雪,終雪等.我國古代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節氣.冬去春來,從小寒到谷雨這八個節氣里共有二十四候,每一候都有一種花卉綻蕾開放,人們把花開時吹來的風叫做"花信風",于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說法.為了準確形容,人們在二十四候每一候內開花的植物中,挑選一種花期最準確的植物為代表,將其稱之為這一候的花信風.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薔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棟花.二十四番花信風不僅反映了花開與時令的自然現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這種現象來掌握農時,安排農事.下面是我國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中總結出的有關植物物候的諺語:桃花開,燕子來,準備谷種下田畈.柳樹發芽暖洋洋,冷天不會有幾長.荷花開,秧正栽.菊花黃,種麥忙.桐子樹開花,霜雪不再落.九盡楊花開,農活一齊來.柳絮亂攘攘,家家下稻秧.梅子金黃杏子肥,榴花似火桃李墜,蜓立荷角作物旺,欣欣向榮見豐收物候是大自然最直接的語言,候鳥,昆蟲的出沒分明是在告訴我們時令的變遷:家燕驚蟄始見,立冬南飛;蟬驚蟄始鳴,白露絕鳴;蟋蟀清明初鳴,秋分終鳴;大雁清明始現,秋分絕見;蟾蜍清明出現,寒露不見;青蛙春分初鳴,秋分終鳴.有關動物物候的諺語也不少:狗貓換毛早,冬季冷得早.畫眉多藏糧,大雪下得長.麻雀囤食要落雪.狗進灶,雪就到.豬銜草,寒潮到.青蛙呱呱叫,正好種早稻.布谷布谷,種禾割麥.黃鸝唱歌,麥子要割..癩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穩.蚯蚓爬上路,雨水亂如麻.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螞蟻壘窩要落雨.燕子低飛要落雨.魚跳水,有雨來.龜背潮,下雨兆.泥鰍靜,天氣晴.氣象活動對我們的影響可謂細致,所以人們又總結到:冬雪是麥被,春雪是麥鬼.麥蓋三場被,枕著饅頭睡.冬至大白霜,來年谷滿倉.冬天有濃霜,必有好太陽.春霜不隔宿,隔宿就要賴.三朝迷霧發西風,若無西風雨不空.春霧有雨夏霧熱,秋霧轉涼冬霧雪.晨霧即收,旭日可求;晨霧不收,細雨不休.大霧不過三,過三十八天.露水重,天氣晴.霜夾霧,旱得井也枯.霜后南風連夜雨.。

2. 關于物候的詩句,

池塘生春草,池柳變鳴禽。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黃栗留鳴桑葚美,紫櫻桃熟清涼風。

花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可惜庭中樹,移根作漢臣。只為來時晚,開花不及春。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曰荷花別樣紅。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陰晴。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吹落楊花春事了,小池新綠兩添痕。浴蠶時節寒猶在,村落人家半掩門。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山來。

野人無歷曰,鳥啼知四時:二月聞子規,春耕不可遲;三月聞黃鸝,幼婦憫蠶機;四月鳴布谷,家家蠶上簇;五月鳴雅舅,苗稚厭草茂 。

3. 描寫物候的詩句

農諺

春不種,秋無收。

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掛起。

五月端午晴,爛稻刮田膛。

寒露無青稻,霜降一齊老。

有水才有谷,無水守著哭。

水庫是個寶,防旱又防澇。

稻田水多是糖漿,麥田水多是砒霜。

人靠飯養,稻靠肥長。

肥田長稻,瘦田長草。

土肥長谷,豬肥長肉。

萬物土里生,全靠兩手勤。

只要功夫深,土里出黃金。

好種長好稻,壞種長稗草。

三年不選種,增產要落空。

好兒要好娘,種田要好秧。

作物不好胡搭配,亂點鴛鴦要吃虧。

氣象農諺

麥秀寒,凍煞看牛囝。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

桃花落在塵土里,打麥打在泥漿里;桃花落在泥漿里,打麥打在塵土里。

臘雪不烊,種田人飯糧;春雪不烊,斷脫人肚腸。

日出胭脂紅,無雨也有風。

日落西北滿天紅,不是雨來就是風。

日出貓迷眼,有雨不到晚。

東方日出白,就要有風發。

月著蓑衣,天要下雨。

半夜無星,大雨快臨。

要知明天熱不熱,就看夜星密不密。

烏云接日頭,半夜雨稠稠。

日落烏云洞,明朝曬得背皮痛。

天上起了鯉魚斑,明天曬谷不用翻。

天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

棉花云,雨快淋,缸爿云,曬人。

東南風,干松松;東北風,雨祖宗。

東風急溜溜,半夜雨稠稠。

西風剎南腳,泥頭曬勿白。

立夏東南百草風,幾日幾夜好天公。

小暑起燥風,日日夜夜好天公。

五月南風落大雨,六月南風海要枯。

虹高日頭低,明朝著蓑衣;虹低日頭高,明日曬得背皮焦。

東虹日頭西虹雨。

雷打立春節,驚蟄雨不歇;雷打驚蟄后,低地好種豆。

南天霍西(閃電)火門開,北天霍西有雨來。

東霍霍(閃電),西霍霍,明朝仍舊干卜卜。

小暑一聲雷,黃梅倒轉來。

早霧一散見晴天,早霧不散是雨天。

霧里日頭,曬破石頭。

六月里迷露,要雨到白露。

三朝霧露發西風,若無西風雨不空。

早晨落雨飯后停,飯后下雨不得晴。

雨前麻花(小雨)落勿大,雨后麻花落勿停。

一落(下雨)一個泡,落過就好跑;一落一個釘,落煞落勿停。

蛇過道,大雨到;蛇上樹,有大雨。

雞啁風,鴨啁雨,螞蟻攔路要落雨。

蜻蜓成群繞天空,不過三日雨蒙蒙。

河底泛青苔,必有陣雨來;煙囪不出煙,一定陰雨天。

正月八,二月八,小貓小狗全凍煞。(寒潮來臨)

八月南風二日半,九月南風當日轉,十月南風轉一輪。

清明有雨正黃梅,清明無雨少黃梅。

端午落雨還好熬,初六落雨爛脫瓦。

夏至三朝霧,出門要摸路。(多雨)

正月二十不見星,瀝瀝拉拉到清明。

雨打黃梅頭,四十五天無日頭,雨打黃梅腳,車水車斷黃牛腳。

未秋先秋,踏斷蠻牛。(干旱需戽水)

4. 關于物候的詩句

詩人與物候 詩歌中最早反映物倏見于《詩經》。

如《豳風o七月》: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 八月其獲,十月隕籜。

…… 八月剝棗,十月獲稻。 …… 九月肅霜,十月滌場。

物倏現象,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春天花香烏語,草木滋生,雷驚蟄伏,應時而出。一到冬天,草木凋落,昆蟲蟄伏。

任何生物都不例外地要適應外界環境、溫度、光照以及食物,土壤、水分等條件。宋代詩人歐陽修《鳥啼》詩云: 窮山候至陽氣生,百物如與時節爭。

花深葉暗耀明日,日暖眾鳥皆嚶鳴。 候至日暖,萬類生物與時爭開,眾鳥皆鳴。

花鳥草木是有生命的東西,它們對季節變化非常敏,它們的生長發育,直接反映自然季節的變化。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16歲時,寫了一苜膾炙人口的《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又吹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首詩開頭兩句揭示了物候學上兩個重要規律:第一,植物的榮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環變化;第二,這種循環變化是隨著氣候為轉移的,春天一到,萬物就要復蘇了。

宋代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從鴨子戲水,感知春江水曖,也揭示了,凡花木向陽而茂,背陽而衰,凡鳥禽暖而出,寒而伏,物候與氣候,其相關切。 明末學者黃宗羲說:"詩人萃天地之清氣,以月、露、風、云、花、鳥為其性情,其景與意不可分也。

……常人未嘗不有月、露、風、云、花、鳥之詠,非其性情,極雕繪而不能親也。"詩人和常人的區別就在于能否萃天地之清氣,知花香鳥浯之性情。

我國古代杰出的詩人,一方面關心民生疾苦,一方面又熱愛大自然,善能領會鳥語花香的暗示。南宋大詩人陸游很多詩詞反映他留心花香鳥語,細致觀察物倏變化的詩句。

他在《初冬》詩說: 平生詩句領流光,絕愛初冬萬瓦霜。 《枕上作》: 臥聽百舌語簾櫳,已是新春不是冬。

《夜歸》: 今年寒到江鄉早,末及中秋見雁非, 八十老翁頑似鐵,三更風雨采菱歸。 這些詩句,大都是詩人晚年在浙江紹興家鄉時作的,反映他年老不論是在新春或初冬,還是三更風雨都夙興夜寐,無時不刻不在觀察物候的情景。

他不但留心觀察物候,而且還用鳥類預告農時。陸游在《鳥啼》詩云: 野人無歷日,鳥啼知四時; 二月聞子規,春耕不可遲; 三聞聞黃鸝,幼婦憫蠶饑; 四月鳴布谷,家家蠶土簇; 五月鳴雅舅,苗稚憂草茂。

人言農家苦,望晴復望雨, 樂處誰得知,生不識官府。 陸游在《禽聲》又云: 布谷布谷天未明,架犁架犁人起犁。

那清脆的布谷聲聲,似乎在催促人們趕快春耕,免誤農時。 杜甫晚年進入四川,對于杜鵑鳥的分布有研究,他在詩中說: 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 涪萬無杜鵑,云安有杜鵑。

我昔游錦城,結廬錦水邊, 有竹一頃余,喬木上青天, 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其猶可撲滅。

《尚書盤庚上》 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周易乾》 池之竭矣,不云自頻?泉之竭矣,不云自中?《詩經大雅召旻》 莫赤匪狐,莫黑匪烏。

《詩經邶風北風》 風馬牛不相及。《左傳僖公四年》 枳句來巢,空穴來風。

戰國楚宋玉《風賦》 金以剛折,水以柔全;山以高陊,谷以卑安。晉葛洪《抱樸子廣譬》 水性自云靜,石中本無聲。

如何兩相激,雷轉空山驚。唐韋應物《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 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

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 葵藿傾太陽,物性固莫奪。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乾坤有精物,至寶無文章。

雕琢為世器,真性一朝傷。唐韋應物《詠玉》 花落未須悲,紅蕊明年又滿枝。

宋晏幾道《南鄉子》 彩云易散,皓月難圓。明馮夢龍《警世通言錢舍人題詩燕子樓》 冰厚三尺,不是一日之寒。

《金瓶梅詞話》第九十二回。

5. 物候的詩句

包含物候知識的詠物詩

梅花

〔北周〕庾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里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提示:當農歷十二月中旬的時候,已經感覺到梅花應該凋殘了。不相信今年入春已很久了,梅花還沒有開放,于是都來雪里尋梅。樹枝搖動,掛在樹上的冰凌也墜落下來,伸出手攀看高處的梅枝感到非常寒冷。如果早知天寒尋梅而不得,該多穿一點衣裳,現在徒然受寒,真令人懊悔。

詩人原居南方,梅花開得較早,留仕北朝后,居住北方,仍然在臘月下雪天去尋梅,哪知花還沒有開,卻飽受了冰雪嚴寒之苦。看來,物候現象的來臨決定于緯度,南北差異比較明顯。

竹下殘雪

〔唐〕羅隱

墻下濃陰對此君,小山尖險玉為群。

夜來解凍風雖急,不向寒城減一分。

提示:墻下竹子的濃陰里有一片殘雪,而高險的小山上為白雪環繞。夜里解凍的東風雖然很急,但環境的嚴寒酷冷卻一點也沒有減。

“墻下”與“小山”空間相錯落,“濃陰”與“玉”色調上相映襯,形象地反映了高下差異會影響物候現象。

〔唐〕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提示:曾經追逐東風,猶如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那時正是繁花似錦的春日,人們在樂游原中游玩。怎麼會到深秋的季節,已是夕陽斜照,秋蟬哀鳴的景象了。

詩歌從盛春到暮秋,寫柳的季節變化,反映隨時節推移的氣候變化和這種變化對植物的影響,這便是物候知識。

6. 關于物候的詩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早春天氣,鴨子最先感知春江水暖,嬉戲水中。

“天寒水鳥自相依,十百為群戲落暉。過盡行人都不起,忽聞冰響一齊飛。”(秦觀《還自廣陵》)晚冬時節,水鳥相依,一聲冰響,群鳥驚飛。鴨子與小鳥同是春天的使者。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水檻遣心》)詩中出現的三種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黃熟時的節令特點。

黃巢《題菊花》說:“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菊花凋零,蝴蝶斂跡,雖不著一“秋”字,秋令的陣陣涼意卻撲面而來。

至于李白的《塞下曲》,則把讀者引向另一個世界:“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五月正值仲夏,在內地早已是百花凋謝之日,而地處西北邊塞的天山(祁連山)仍舊積雪覆蓋,無楊柳與花草,表明在黃河流域海拔超過四千多米的地方,既無夏季又無春秋的特點。由此不難看出內地跟塞外氣候的差異之大。

7. 關于物候的詩句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其猶可撲滅。《尚書 盤庚上》

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周易 乾》

池之竭矣,不云自頻?泉之竭矣,不云自中?《詩經 大雅 召旻》

莫赤匪狐,莫黑匪烏。《詩經 邶風 北風》

風馬牛不相及。《左傳 僖公四年》

枳句來巢,空穴來風。 戰國 楚 宋玉《風賦》

金以剛折,水以柔全;山以高陊,谷以卑安。 晉 葛洪《抱樸子 廣譬》

水性自云靜,石中本無聲。如何兩相激,雷轉空山驚。 唐 韋應物《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

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 唐 孟浩然《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

葵藿傾太陽,物性固莫奪。 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乾坤有精物,至寶無文章。雕琢為世器,真性一朝傷。唐 韋應物《詠玉》

花落未須悲,紅蕊明年又滿枝。宋 晏幾道《南鄉子》

彩云易散,皓月難圓。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錢舍人題詩燕子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