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表達劉禹錫高潔品質的句子

解夢佬 0

1. 寫出陋室銘中直接表現作者性格和品質的句子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

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有多深,有了龍(居住)就成為靈異的(水).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往來談笑的有淵博的學者,沒有粗俗的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讀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使雙耳受到擾亂,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云的玄亭.孔子說:“(雖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在這里居住,)還有什麼簡陋的呢?”

句句翻譯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水不在于有多深,有了龍就成為靈異的(水).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苔痕碧綠,長到階上; 草色青蔥,映入簾里.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往來談笑的有淵博的學者,沒有粗俗的人.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讀佛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沒有奏樂的聲音使雙耳受到擾亂,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云的玄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說:“(雖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在這里居住,)還有什麼簡陋的呢?”

2. 陋室銘中劉禹錫有怎樣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從主題看,《陋室銘》通過對居室 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銘》一文表現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不追求聲色娛樂的生活態度。

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流露出作者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發展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有用韻的特點。

劉禹錫所作散文簡練深刻,自成一家。《陋室銘》是他的一篇傳世杰作。

從題目看,作者是在贊美陋室,為陋室作銘,其實不然,作者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本文運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通過對陋室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貧樂道的思想感情,表現了作者不慕富貴,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節操。

立意 從立意看,《陋室銘》以襯托手法托物言志。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寫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為"德行",從而自然地達到了抒懷的目的。

表達了作者潔身自好、不慕富貴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以及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感。 主題思想 全文81字,可說是字字寫陋,又字字透著不陋。

開篇16字,為全文寫不陋奠定了基調。“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從表面看來,“仙”與“龍”是為山、水增色彩,實則是喻陋室之主。

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卻那般富有充實:“鴻儒”、“金經”、“素琴”,不單從交往、學習、愉悅幾方面描寫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就是“鴻、金、素”三字內涵之豐富,也是與陋無緣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芬芳四溢的香氣形容其高尚的思想品德,這就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的不是榮華富貴(無絲竹之亂耳),也不是功名利祿(無案牘之勞形),而是心之潔,趣之雅,德之馨。

作者將其陋室比作“諸葛廬”、“子云亭”,樹立榜樣,意在自勉,更表現出了作者安貧樂道之心,所以說“何陋之有”。 這篇銘文運用托物言志的表現方法,通過贊美簡陋的居室,表達了作者不慕榮利,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態度,保持高尚節操的愿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從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就是直接描寫陋室的詞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也讓人體會不到一點“陋”意,給人更多的則是郁郁蔥蔥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滿了勃勃生機。真是陋室不陋。

全文僅81字,有三層意思。第一層(第1~3句),運用類比點明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以“山”、“水”喻“室”,以“仙”、“龍”喻“室主”,點明文章主旨“惟吾德馨”,陋室不陋。第二層(第4~7句),描寫居室環境、來往客人、日常生活,揭示“德馨”的內涵:幽美清雅的環境,反映室主人寧靜淡泊的心境;學問淵博的來客,表明室主人高雅脫俗的情懷;恬然自適的生活,則表現主人安貧樂道的情趣和對世俗生活的厭棄,從而點明了“德馨”是“陋室不陋”的原因。

第三層(第8~9句),把自己的陋室與“諸葛廬”、“子云亭”相比,并以孔子的話結束全文,含蓄的表達了作者以君子自況的高雅情趣,與開頭“惟吾德馨”遙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