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頌表達作者情感的句子賞析

解夢佬 0

1. 黃河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黃河頌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題的抒情詩,此詩亦是詩人對黃河唱出的頌歌,詩人用澎湃的熱情地謳歌了黃河的宏偉氣勢、源遠流長,對中華民族的孕育和巨大的保護作用,歌頌了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表達了中華兒女的堅強決心和一往無前的勇氣。

擴展資料:

《黃河頌》當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題的現代詩。它是一首頌詩,著眼于“歌頌”,在結構上與組詩第一章《黃河船夫曲》是緊密相承的。《黃河船夫曲》描寫:“烏云滿天,驚濤拍岸,黃河的船夫,在暴風雨中搏戰,經過千辛萬苦終于到達了彼岸。這象征著我們偉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驚濤駭浪般的重重困難,終于取得輝煌的勝利。”

于是在第二章《黃河頌》中,詩人作為時代的歌手出現,他站在高山之巔,代表祖國英勇的兒女,向著黃河唱出了頌歌,用澎湃的激情熱情地謳歌了黃河的宏偉氣勢、源遠流長,對中華民族的孕育和巨大的保護作用,并表達了學習黃河精神,鑄就像它一樣偉大堅強的決心。全詩以英勇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表達了保衛黃河,保衛中國的思想感情。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黃河頌

2. 黃河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黃河頌》詩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頌黃河,實際上是歌頌我們的民族,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雄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黃河,保衛中國。她旋律激昂,音樂壯闊,氣勢磅礴,熱情深切,充滿了強烈的沖擊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歌頌了黃河氣勢宏偉,歷史源遠流長。

詩中雄奇的想像與現實圖景交織在一起,組成一幅壯闊的歷史畫卷,歌唱苦難與抗爭,刻畫黃河的形象,反映中華民族英雄兒女抗戰的真實場面。冼星海稱贊它“充滿美,充滿寫實、憤恨、悲壯的情緒,使一般沒有渡過黃河的人和到過黃河的人都有一種同感。在歌詞本身已盡量描寫出數千年來的偉大黃河的歷史了”。

《黃河頌》開篇明確“歌頌黃河”的主題,展示了黃河的偉大堅強。歌頌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黃河保衛了中華民族,黃河還將激勵著中華民族。最后尾聲部分號召我們學習黃河的精神。

擴展資料

作者簡介:光未然,原名張光年,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湖北省光化縣人。中共黨員,1935年畢業于武昌中華大學中文系。早年從事抗日救亡文藝活動。1936年開始發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著有歌詞《五月的鮮花》,組詩歌詞《黃河大合唱》,論文集《風雨文談》、《青春文談》、《光未然戲劇文選》、《江海日記》《向陽日記》《文壇回春紀事》《光未然詩存》和一部詩歌集,論文《新時期社會主義文學在闊步前進》等。1913年11月1日生日,卒于2002年1月28日。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黃河頌

3. 黃河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黃河驚濤澎湃,具有恢弘的氣勢,而且它源遠流長、九曲連環,仿佛象征了我們中華民族曾經有過的榮辱興衰。每一個看到它的人都會為之而感動。在抗日戰爭期間,我國著名詩人光未然跟隨抗日戰士行軍到了黃河岸邊,看到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寫下了歌頌黃河母親的豪邁頌歌《黃河頌》。今天,我們將一起學習這首詩歌,不但要領會它的內涵,還要學會朗誦,像詩人一樣熱情地歌頌我們偉大的母親——黃河!

作者借歌頌黃河來歌頌中華民族,以激發中華兒女的愛國豪情,號召中華兒女學習黃河偉大堅強的精神,保衛黃河,保衛中國。

4. 給《黃河頌》中的精妙語句做賞析

1.黃河以它英雄的氣魄(“英雄”一詞賦予黃河以人的精丹風貌,寫出了黃河磅礴的氣勢,同時也奠定了全文的情基調。)

2.偉大而又堅強!(指出黃河的象征意義,明確了歌頌黃河的原因——它代表我們民族堅忍頑強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3.望黃河滾滾。(此句中的“望”字,一直統領到“把中原大地/劈成東南兩面”。同時為下文的“頌”黃河蓄勢。)

4.劈成東南兩面。(詩人著重寫黃河的額動態,把黃河的氣勢表現得十分充分。)

5.啊!黃河!(用“啊”領起,充滿激情。)

6.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把黃河比喻為“中華民族的搖籃”非常貼切,因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哺育了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

擴展資料

《黃河大合唱》是現代詩人光未然于1939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此詩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題的抒情詩,此詩亦是詩人對黃河唱出的頌歌,詩人用澎湃的熱情地謳歌了黃河的宏偉氣勢、源遠流長,對中華民族的孕育和巨大的保護作用,歌頌了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表達了中華兒女的堅強決心和一往無前的勇氣。

全詩語言奔放,意境開闊高遠,氣勢磅礴,充滿力量,讀來一氣呵成,激情澎湃,給人以強烈的精神震撼。

創作背景

1938年11月武漢淪陷后,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劇三隊,從陜西宜川縣壺口附近東渡黃河,轉入呂梁山抗日根據地。途中親臨險急流、怒濤漩渦、礁石瀑布,目睹黃河船夫們與狂風惡浪搏斗的情景,聆聽了悠長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號子。次年1月抵達延安后,醞釀并寫出了《黃河大合唱》組詩。此詩即為組詩八章中的第二篇。

主題思想

《黃河頌》當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題的現代詩。它是一首頌詩,著眼于“歌頌”,在結構上與組詩第一章《黃河船夫曲》是緊密相承的。《黃河船夫曲》描寫:“烏云滿天,驚濤拍岸,黃河的船夫,在暴風雨中搏戰,經過千辛萬苦終于到達了彼岸。

這象征著我們偉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驚濤駭浪般的重重困難,終于取得輝煌的勝利。”于是在第二章《黃河頌》中,詩人作為時代的歌手出現,他站在高山之巔,代表祖國英勇的兒女,向著黃河唱出了頌歌,用澎湃的激情熱情地謳歌了黃河的宏偉氣勢、源遠流長,對中華民族的孕育和巨大的保護作用,并表達了學習黃河精神,鑄就像它一樣偉大堅強的決心。

全詩以英勇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表達了保衛黃河,保衛中國的思想感情。

層次結構

詩人開篇就以呼告的手法直接稱讀者為“朋友”,這是詩人抒發感情的需要,直接揭示黃河形象和它所表現出來的民族精神,點明“歌頌黃河”這一主題。之后是“望”中所見,描繪了黃河波濤澎湃、“濁流宛轉”、浩浩蕩蕩的氣勢。

接著分三個層次贊頌黃河:贊頌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贊頌黃河的歷史貢獻,像一道天然屏障保衛著中華民族;指出黃河的地理優勢,贊頌黃河對中華民族精神的滋潤。最后由實到虛,歌頌黃河地域寬廣,澤及眾生,并代表中華兒女發出要向它學習的誓言。

接下來由“我”落筆,由“我”的“望”引出對黃河形象的描寫,一直統領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而所“望”的內容,既有寫實的成分,也有雄奇瑰麗的想像,條理清楚,章法謹嚴:先是近鏡頭特寫——“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

再是俯瞰全景式的總寫——“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然后是縱向描寫黃河的流向——“從昆侖山下/奔向黃海之邊”;最后橫向展開到黃河流域兩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可以說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為下文的“頌”作了很好的鋪墊。

參考資料:黃河頌-百度百科

5. 黃河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黃河頌》詩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頌黃河,實際上是歌頌我們的民族,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雄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黃河,保衛中國。

她旋律激昂,音樂壯闊,氣勢磅礴,熱情深切,充滿了強烈的沖擊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歌頌了黃河氣勢宏偉,歷史源遠流長。 詩中雄奇的想像與現實圖景交織在一起,組成一幅壯闊的歷史畫卷,歌唱苦難與抗爭,刻畫黃河的形象,反映中華民族英雄兒女抗戰的真實場面。

冼星海稱贊它“充滿美,充滿寫實、憤恨、悲壯的情緒,使一般沒有渡過黃河的人和到過黃河的人都有一種同感。在歌詞本身已盡量描寫出數千年來的偉大黃河的歷史了”。

《黃河頌》開篇明確“歌頌黃河”的主題,展示了黃河的偉大堅強。歌頌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黃河保衛了中華民族,黃河還將激勵著中華民族。

最后尾聲部分號召我們學習黃河的精神。 擴展資料作者簡介:光未然,原名張光年,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

湖北省光化縣人。中共黨員,1935年畢業于武昌中華大學中文系。

早年從事抗日救亡文藝活動。1936年開始發表作品。

194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著有歌詞《五月的鮮花》,組詩歌詞《黃河大合唱》,論文集《風雨文談》、《青春文談》、《光未然戲劇文選》、《江海日記》《向陽日記》《文壇回春紀事》《光未然詩存》和一部詩歌集,論文《新時期社會主義文學在闊步前進》等。

1913年11月1日生日,卒于2002年1月28日。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黃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