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境界仿寫句子

解夢佬 0

1. 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的三句話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王國維《人間詞話》

第一境界:晏殊《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鳳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籠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第二境界:柳永《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辛棄疾《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峨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王國維的形象比喻不只是針對學術研究或藝術創造的歷程,實際上就是對人生奮斗的綜述與總括。

第一境界以西風刮得綠樹落葉凋謝,表示當前形勢相當惡劣,而他也只有他能爬上高樓,居高臨下高瞻遠矚,看到遠方看到天盡頭,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說明他能排除干擾,不為暫時的煙霧所迷惑。他能看到形勢發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爭的主要矛盾。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礎。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決心,只有具備了這個條件才會有第二、第三境界。

第二境界是描述如何為此決心而努力奮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終不悔”。就是說盡管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還要堅持奮斗,繼續前進,為了事業一切在所不惜。在這個世界上干什麼都沒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創新,也要善于等待。這是執著的追求,忘我的奮斗。

第三境界是指在經過多次周折,經過多年的磨練之后,就會逐漸成熟起來,別人看不到東西他能明察秋毫,別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領悟慣通。這時他在事業上就會有創造性的獨特的貢獻。這是功到事成。這是用血汗澆灌出來的鮮花,是用畢生精力鑄造的大廈。

也有不經過自己努力成功的,那是少有的,偶然的,不可靠的。機遇是存在的,但要能認識它及時抓住它,既使這樣成功還得通過努力奮斗。路都是人走出來的,人生不會處處有綠燈。

2. 用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中說到的人生三種境界為話題寫大作文

詩意地生活 太陽每天東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過,我們都在看似平靜的生活里奮力地拼搏.若說詩意地生活,在我看來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馬扎羅之雪時的浪漫,不是梭羅獨居瓦爾登湖畔的寂寞.而是在紛繁現世之中,留一方凈土種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奮斗,直至收獲人生一片金黃麥田.這種生活的詩意正是王國維《人間詞話》中人生三境界. 理想.是第一層境界: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是理想點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塵埃,是理想讓我們一眼望斷天涯,開始追尋之旅.泰戈爾曾說:我詩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中有理想才會奮力去追詩意的天堂.詩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個理想,不論它是黯淡還是光輝,也不論它是渺小還是偉大,若無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開出絢爛,夏日的星辰如何閃爍銀輝,人生之路,如何揚帆起航,沖得一片詩情到碧霄? 奮斗.是第二層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鳳棲梧》中訴說對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詩意,等待奮斗去實現理想.現世中,詩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奮斗的斧劈開理想的石,卷起干層浪來比萬丈豪情.昔秦始皇定下一統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穩扎穩打,步步為營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南制百越,收為象郡.奮斗的腳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終于待得麾滅六國,橫掃中原的壯觀場面.奮斗讓理想熠熠生輝,讓人生之路越走越寬,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瀟灑自由,躊躇滿志,擎起人生一片艷陽天.這等人生,誰人敢說不詩意?! 收獲.是第三層境界: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當奮斗之泉澆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獲的季節.這一片金黃的麥田,折射出一段閃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論這麥田?±是大是小,也不說這收獲是否等值,只要是收獲,便已是一種結果,成功了,便收獲鮮花與掌聲,失敗了,便收獲一段經驗幾多教訓,然后從頭再來.就像國學大師季羨林曾說: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詩,你的成功與失敗都是那片片詩情,點點詩意.收獲,是收獲理想,收獲奮斗,收獲一段詩意的人生. 我們的生活雖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邁,但理想讓它明亮,奮斗讓它真實,收獲讓它有一片金黃的款款詩意. 用執著打破命運的鎖,把生活活出詩意,種下理想,不懈奮斗,相信終會有?°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的收獲。

3. 人生的三種境界.詩句

人生三境界 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中引三首宋詞描述了人生的三種境界,故稱人生詞三境界. 第一種境界的詩句引自晏殊的《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慕輕寒,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

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無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第二種境界的詩句引自柳永的《鳳棲梧》: 獨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種境界的詩句引自辛棄疾的《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娥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由王國維的三境界論,推崇的很多,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劃分法:知之、好之、樂之;豐之愷認為:“物質、精神、靈魂”這是人生三層境界;有人認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為自己、為家庭、為社會;也有人說為知、為己、為人;有人認為理想、事業、愛情;還有人形象地比喻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等等,林林總總,琳瑯滿目。

掩卷思之,漫漫的人生歷程,是個復雜而多變的過程,對于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看法,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文就“看山看水”的三境界而剖析一下。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這種境界是針對孩子說的,初識世界,純潔無瑕,一切都是新鮮的、陌生的,眼睛看見什麼就是什麼,你告訴他這是山,他就認識了山;告訴他這是水,他就認識了水,不會故意認錯,以致說1是1,2是2,丁是丁,卯是卯。

有一個小故事很能說明這點:一群大人在進行智力競賽,主持人說“6”“9”不掉頭,就出了個題:“6+9=?”,大家都在想,智力競賽題目決不會就字面那麼簡單,結果誰都不敢立即搶答,而是苦苦思索。突然,一個6歲的小女孩爭著說等于15,人們都向她投去異樣的目光,直到主持人宣布小寶貝的答案正確時,人們才收回目光,并責怪自己的思想太復雜了,錯過了搶答的時機。

這里說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凡事不必太刻意。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這種境界是針對中年人說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閱歷的增多,人們的思想也變得越來越復雜了,尤其是在物欲橫流的社會,爾虞我詐,互不信任,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孩提時代相比,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不再輕易相信眼前的一切,而是用心、用腦去認識這個世界。發現這個世界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感覺到社會并不那麼單純,現實也并不那麼美好,經常是黑白顛倒,是非混淆,無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難行,好人無好報,惡人活千年。

進入這個階段,人是激憤的,不平的,憂慮的,疑問的,警惕的,復雜的。人不愿意再輕易地相信什麼。

此時,人們看到的山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山,水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水了,叫做看山感慨,看水嘆息,以致出現了許許多多借古諷今,指桑罵槐,指鹿為馬的故事。有些人,站在這山望著那山更高;沐在此水,又想到那水更凈,欲壑難填,永遠也沒有滿足的境地。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是針對那些走過大半輩子或經歷太多事件的人而言,在經歷了種種事件,看過了形形色色的人或事,有了一種曾經滄海的感覺,茅塞頓開,回歸自然。

也許經歷了太多,人的境界也高了,不再會為無謂的事或無傷大雅或不可能實現的事而傷腦費神。任爾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朗月。

面對蕪雜世俗之事,一笑了之,這個時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他們更明白,更懂得,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事物,明白如果跳出是非圈子,以觀棋者、看戲人的角度來看事物,也許事情會簡單許多,正如蘇軾所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王國維所道“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人們都希望能到達人生的最高境界,即這第三境界,體味那戰勝自我,超越極限后一覽眾山小的勝利感,然而在這自我提煉、自我實現的過程中,許多優秀的品質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悠悠歲月中,我們都是匆匆過客,所有的故事都沒有結果而結果,我們只有從容走過,無需彷徨,無需猶豫,無需茫然。

我們應當往第三種境界發展,這才是人的最高境界,“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任天外云卷云舒。”人從煩惱和執著中來,應到無煩惱無執著處去。

其實凡事看開一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人生如棋”,“棋如人生”,不正說明了人應當看戲者,觀棋者嗎。也許別人是對的,但我們也沒有錯,很多事情都無法挽回,再偉大的事情最終也成云煙,所有瘋狂之后總歸于平靜,我們除了平靜又能怎樣呢?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對一切,平靜珍惜一切。

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面對人生的大起大落,看透秋云春夢,接受世事無常。正如徐志摩《再別康橋》的人生境界:“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