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優美的句子賞析

解夢佬 0

1. 描寫家鄉的句子及賞析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

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5.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

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

8.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9.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

1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

11.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

12.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

1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

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

2. 魯迅的《故鄉》句子賞析

1、“蒼黃的田地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瑟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

作者寫在船上遠望之景物,只寥寥幾筆就渲染出故鄉沉寂荒涼的氣氛,幾襯托了悲涼的心境,也暗示了當時的社會狀況。 2、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 在這幅“神異的圖畫”'中,寄托著作者對理想中故鄉的愛與眷戀。

這一幅明凈美好的畫面在篇末又一次重現,則更有力地襯托了作者的美好的“愿望”。 3、“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

這句話寫出了故鄉的蕭瑟與凄涼,反映出了當時統治下社會的黑暗與人民困苦的生活,也為下文寫閏土臉上那凄涼的神情而做鋪墊。 擴展資料: 《故鄉》是現代文學家魯迅于1921年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

小說以“我”回故鄉的活動為線索,按照“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的情節安排,依據“我”的所見所聞所憶所感,著重描寫了閏土和楊二嫂的人物形象。 從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農村破產、農民痛苦生活的現實;同時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勞苦大眾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縛,造成純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隔膜,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強烈不滿和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愿望。

魯迅的《故鄉》中寫了三個“故鄉”:一個是回憶中的,一個是現實的,一個是理想中的。第一個是“過去時”的,第二個是“現在時”的,第三個是“未來時”的。

小說突出描繪的是現實的故鄉。 回憶中的“故鄉”,“我”回憶中的故鄉是一個帶有神異色彩的美的故鄉。

現實的“故鄉”用這樣一句話概括,這個“故鄉”的具體感受:它是在現實社會生活的壓力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鄉”。這時的“故鄉”是由三種不同的人及其三種不同的精神關系構成的。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故鄉。

3. 魯迅的《故鄉》句子賞析

1、“蒼黃的田地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瑟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作者寫在船上遠望之景物,只寥寥幾筆就渲染出故鄉沉寂荒涼的氣氛,幾襯托了悲涼的心境,也暗示了當時的社會狀況。

2、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在這幅“神異的圖畫”'中,寄托著作者對理想中故鄉的愛與眷戀。這一幅明凈美好的畫面在篇末又一次重現,則更有力地襯托了作者的美好的“愿望”。

3、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這句話寫出了故鄉的蕭瑟與凄涼,反映出了當時統治下社會的黑暗與人民困苦的生活,也為下文寫閏土臉上那凄涼的神情而做鋪墊.

4、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指新的希望的想象和憧憬。希望好比地上的路,他告訴人們,只有空想而沒有追求,希望便無所謂有,有了希望且去奮斗,希望便無所謂無。人們都向著希望前進,就會迎來新生活。

5、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村莊 我的心不禁悲涼起來了。

離鄉--回鄉, 村莊更加蕭索 風雨如磐暗故園 心境黯淡 故鄉沒有成為“新”鄉讓魯迅倍感悲戚。

4. 描寫家鄉的句子及賞析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 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5.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度大庾嶺>> 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雜詩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8.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薩蠻>> 9.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漫書五首>> 12.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1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5. 《故鄉》的好句評析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

對比手法,肖像描寫,寫出了中年閏土的生活艱苦,精神上的壓迫,與少年閏土作對比,反映了當時農村在帝國主義經濟侵略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下經濟凋敝,農民生活日趨艱苦的主題。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⑵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這少年便是閏土。我認識他時,也不過十多歲,離現在將有三十年了;那時我的父親還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個少爺。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⑶。這祭祀,說是三十多年才能輪到一回,所以很鄭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講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個忙月(我們這里給人做工的分三種:整年給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長工;按日給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種地,只在過年過節以及收租時候來給一定人家做工的稱忙月),忙不過來,他便對父親說,可以叫他的兒子閏土來管祭器的。

我的父親允許了;我也很高興,因為我早聽到閏土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紀,閏月生的,五行缺土⑷,所以他的父親叫他閏土。他是能裝〔弓京〕捉小鳥雀的。

我於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閏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親告訴我,閏土來了,我便飛跑的去看。他正在廚房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 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這可見他的父親十分愛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許下愿心,用圈子將他套住了。他見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沒有旁人的時候, 便和我說話,於是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

我們那時候不知道談些什麼,只記得閏土很高興,說是上城之后,見了許多沒有見過的東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鳥。他說:

“這不能。須大雪下了才好。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麼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 …”

我於是又很盼望下雪。

閏土又對我說:

“現在太冷,你夏天到我們這里來。我們日里到海邊撿貝殼去,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⑸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賊麼?”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豬,刺猬,猹。月亮底下,你聽,啦啦的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

我那時并不知道這所謂猹的是怎麼一件東西——便是現在也沒有知道——只是無端的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兇猛。

“他不咬人麼?”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見猹了,你便刺。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來,反從胯下竄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我先前單知道他在水果電里出賣罷了。

“我們沙地里,潮汛要來的時候,就有許多跳魚兒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兩個腳……”

阿!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

可惜正月過去了,閏土須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廚房里,哭著不肯出門,但終於被他父親帶走了。他后來還托他的父親帶給我一包貝殼和幾支很好看的鳥毛,我也曾送他一兩次東西,但從此沒有再見

閱讀感受:插敘,回憶與少年閏土相識相交及親密的友誼,自然環境描寫和人物描寫,再現回憶中的故鄉,色彩明麗,故事神奇,對少年閏土的肖像描寫,寫出了他的健康活潑,純樸天真,分別寫了雪地捕鳥,海邊撿貝殼,月夜看瓜,月下刺猹,海邊看跳魚5件事,對閏土的語言描寫的四個省略號表明他心中有無窮無盡的稀奇事,說也說不完。說話脫口而出,滔滔不絕,表現他活潑開朗,聰明機靈,動作描寫,敏捷勇敢,對“我”建立了純樸的友誼,親密無間,對生活:熱愛生活,農村生活知識豐富,無憂無慮,快樂天真。寫出了少年閏土健康活潑,純樸天真,聰明勇敢,珍重友誼的小英雄形象。

6. 200多字的美文,帶100多字的賞析.快

1●都市的繁華迷亂了我的眼睛,找不到了自己,可故鄉依在.縱使你在某個城市開心快樂的生活著,但在心靈深處,總有一條無形的東西牽引著你,一頭在故鄉那邊,一頭結固地栓在心底,一扯就痛.特別是久別故鄉的人,也特別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故鄉這杯酒就愈香醇,故鄉的影像就愈清晰,香醇的不想醒來,清晰的叫人心疼.“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就是因為這縱使走到天涯海角也解不開的鄉情和鄉愁,才讓漂泊的我們得以慰藉,讓流浪的心不再孤寂.【賞析】這段話表達了我對故鄉的牽掛和羈絆.即使城市如此繁華,故鄉依然在我們心中長存.故鄉是我們的根,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成長印記.這段話用語優美抒情,恰到好處,富有感染力,讓我們都對故鄉的那點心緒都被撥動了.引用“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借用詩句表達了天涯海角都扯不斷我們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多處使用對偶,語勢加強,表達了作者對故鄉深深的依戀之情.2這時的河邊已是一首歌了.一擔一擔的苞谷插得尖尖的,擱在河灘上.一擔一擔的谷子壘得滿滿的,擱在河灘上.還有一捆一捆的黃豆、一筐一筐的小米都如畫地擱在河灘上.要收工了,一天的勞累與辛苦,都得痛痛快地跳進河里,洗掉、搓掉、揩掉.健康的肌腱,壯實的胸脯,都赤裸裸的呈現在你的視野里,是一尊尊誘惑人心的雕塑.縱使原始粗獷,但極具柔和嫵媚,沉醉得沒有一絲邪念.上了年紀的人,都有一個上了年紀的故事,那令人艷羨的經歷,像女人割禾的鐮刀,深深地鏤刻在心里.因此,當年輕人的玩笑隨水而飄時,他們只是偶爾插上一句補補白,盡管嘴角的笑意一直未消,可心里卻在思忖、盤算.從前田是別人的地是別人的,奔波忙碌了一輩子也養不活家糊不了口,而今苞谷已倒滿了一樓,谷子已壘齊了屋檐,黃豆綠豆等五谷雜糧也滿柜滿桶,明天的谷子應該昨放?得再立一個小倉了!想著就一聲招呼,幾十條漢子都光溜溜的上得岸來.賞析:這段話行文優美,如流水般娓娓道來,好一幅熱鬧的秋收圖:苞谷、谷子、黃豆、小米、河灘、年輕人、老人.景美人更美.人是快樂的,因為豐收;景是歡欣的,因為人的愉悅.情景交融,這一幅秋收的景象因而更加美不勝收.作者筆調優美,語言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選擇一些代表性的事物展現了獨特的秋收之美,“這時的河邊已是一首歌了”又與標題《秋收散板》呼應3在低低的呼喚聲傳過之后,整個世界就覆蓋在雪白的花蔭下了.麗日當空,群山綿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條流動的江河.仿佛世間所有的生命都應約前來,在這剎那里,在透明如醇蜜的陽光下,同時歡呼,同時飛旋,同時幻化成無數游離浮動的光點.這樣的一個開滿了白花的下午,總覺得似曾相識,總覺得是一場可以放進任何一種時空里的聚合.可以放進詩經,可以放進楚辭,可以放進古典主義也同時可以放進后期印象派的筆端——在人類任何一段美麗的記載里,都應該有過這樣的一個下午,這樣的一季初夏.——席慕容《桐花》賞析:這段話運用生動優美的筆觸描繪了桐花盛開的美景,視覺與聽覺相結合,動靜結合,充滿了生機和動感.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把繁華盛開的場景比作流動的江河,把陽光比作醇蜜,將這幅景象刻畫得美不勝收.最后的排比句,語勢加強,讓人感受到桐花盛開時噴發的生命力,仿佛整個山坡都被桐花覆蓋了,生命的張力無限延伸. 而作者的想象則充滿了浪漫的夢幻.青春有時候極為短暫,有時候卻極為冗長.我很知道,因為,我也曾如你一般的年輕過.在教室的窗前,我也曾和你一樣,凝視著四季都沒有什麼變化的校園,心里猜測著自己將來的多變化的命運.我也曾和你一樣,以為,無論任何一種,都會比枯坐在教室里的命運要美麗多了.那時候的我,很奇怪老師為什麼從來不來干涉,就任我一堂課一堂課地做著夢.今天,我才知道,原來,他也和今天的我一樣,微笑著,從我們年輕飽滿的臉上,在一次次地重讀著那我們曾經經歷過的青春呢.——席慕容《窗前的青春》賞析:讀完這段文字總是很感動,有一點惺惺相惜的默契和共鳴的驚喜感,深深地在心底回響.我凝視著手中的筆,想什麼時候自己也能像席慕容一樣寫出這樣一行行淡淡的熨帖的溫柔的文字;我凝視著前方的黑板,想是不是有一天自己也能走上這一方講臺看講臺下一雙雙明亮的雙眼.這首精致小巧的散文詩,更是讓我百讀不厭:“原來,他也和今天的我一樣,微笑著,從我們年輕飽滿的臉上,在一次次地重讀著那曾經經歷過的青春呢”.原來,講臺上或年輕或年邁的老師們,也曾經歷著和我一般絢爛張揚的青春呢;原來,有一天,我也會像他們一樣成熟而穩重呢.人站得高些,不但能有幸早些領略到希望的曙光,還能有幸發現生命的立體的詩篇,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這詩篇中的一個詞、一個句子或者一個標點.你可能沒有成為一個美麗的詞、一個引人注目的句子,一個驚嘆號,但你依然是這生命的立體詩篇中的一個音節、一個停頓,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這足以使你放棄前嫌,萌發為人類孕育新的歌聲的興致,為世界帶來更多的詩意.——《站在歷史枝頭微笑》●賞析:站在歷史枝頭,可以看得更高更全面,第二人稱來寫,顯得更加親切,又更能。

7. 求對魯迅《故鄉》中句子的賞析

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別了二十余年的故鄉去。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阿!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 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我的故鄉好得多了。

但要我記起他的美麗,說出他的佳處來,卻又沒有影像,沒有言辭了。仿佛也就如此。

于是我自己解釋說:故鄉本也如此,--雖然沒有進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涼,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變罷了,因為我這次回鄉,本沒有什麼好心緒。 我這次是專為了別他而來的。

我們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經公同賣給別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須趕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別了熟識的老屋,而且遠離了熟識的故鄉,搬家到我在謀食的異地去。 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門口了。

瓦楞上許多枯草的斷莖當風抖著,正在說明這老屋難免易主的原因。幾房的本家大約已經搬走了,所以很寂靜。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親早已迎著出來了,接著便飛出了八歲的侄兒宏兒。 我的母親很高興,但也藏著許多凄涼的神情,教我坐下,歇息,喝茶,且不談搬家的事。

宏兒沒有見過我,遠遠的對面站著只是看。 但我們終于談到搬家的事。

我說外間的寓所已經租定了,又買了幾件家具,此外須將家里所有的木器賣去,再去增添。母親也說好,而且行李也略已齊集,木器不便搬運的,也小半賣去了,只是收不起錢來。

"你休息一兩天,去拜望親戚本家一回,我們便可以走了。"母親說。

"是的。" "還有閏土,他每到我家來時,總問起你,很想見你一回面。

我已經將你到家的大約日期通知他,他也許就要來了。" 這時候,我的腦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②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這少年便是閏土。我認識他時,也不過十多歲,離現在將有三十年了;那時我的父親還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個少爺。

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③。這祭祀,說是三十多年才能輪到一回,所以很鄭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講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

我家只有一個忙月(我們這里給人做工的分三種:整年給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長年;按日給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種地,只在過年過節以及收租時候來給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稱忙月),忙不過來,他便對父親說,可以叫他的兒子閏土來管祭器的。 我的父親允許了;我也很高興,因為我早聽到閏土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紀,閏月生的,五行缺土④,所以他的父親叫他閏土。

他是能裝弶捉小鳥雀的。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閏土也就到了。

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親告訴我,閏土來了,我便飛跑的去看。他正在廚房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這可見他的父親十分愛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許下愿心,用圈子將他套住了。

他見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沒有旁人的時候,便和我說話,于是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 我們那時候不知道談些什麼,只記得閏土很高興,說是上城之后,見了許多沒有見過的東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鳥。他說: "這不能。

須大雪下了才好。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什麼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閏土又對我說: "現在太冷,你夏天到我們這里來。

我們日里到海邊檢貝殼去,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⑤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 "管賊麼?"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里是不算偷的。

要管的是獾豬,刺猥,猹。月亮地下,你聽,啦啦的響了,猹在咬瓜了。

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 我那時并不知道這所謂猹的是怎麼一件東西--便是現在也沒有知道--只是無端的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兇猛。 "他不咬人麼?" "有胡叉呢。

走到了,看見猹了,你便刺。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來,反從胯下竄了。

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我先前單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賣罷了。 "我們沙地里,潮汛要來的時候,就有許多跳魚兒只是跳,都是青蛙似的兩個腳……" 阿!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 可惜正月過去了,閏土須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廚房里,哭著不肯出門,但終于被他父親帶走了。

他后來還托他的父親帶給我一包貝殼和幾支很很看的鳥毛,我也曾送他一兩次東西,但從此沒有再見面。 現在我的母親提起了他,我這兒時的記憶,忽而全都閃電似的蘇生過來,似乎看到了我的美麗的故鄉了。

我應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