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耳濡目染與 耳聞目睹的區別
區別在于:耳聞目睹著眼于親自聽到、看到;耳濡目染著眼于經常聽到、看到。
耳聞目睹只指看到聽到,不一定受到影響;耳濡目染則表示聽慣、看慣,在很自然的情況下受到影響。這兩個成語不能替換使用。
拓展資料: 耳濡目染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ěr rú mù rǎn,形容聽得多了,見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響 。 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目濡耳染,不學以能。
" 宋·朱熹《與汪尚書書》:"耳濡目染,以陷溺其良心而不自知。" 宋俞文豹《吹劍四錄》:"恐數十年后老成雕喪,后生小子,不知根柢,耳濡目染,日變而不復還。
" 明 宋濂《題湯處士墓銘后》:"此固天佑善人,理當報施者如是,抑亦家庭之間耳濡目染之所致也。" 魯迅《書信集·致母親》:"這大約因為常與大人在一起,沒有小朋友之故,耳濡目染,知道的事就多起來。
" 郭沫若《少年時代·我的童年》:她基本上沒讀多少書,但她單憑耳濡目染,也認得了一些字,而且能夠背出一些簡單的古詩。 耳聞目睹,讀音ěr wén mù dǔ,釋義:親耳聽到,親眼看見。
耳濡目染是指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濡:沾濕;染:沾染。)
形容見得多了聽得多了之后,無形之中受到影響,指受好的影響。強調受到了影響; 而耳聞目睹是指親耳聽到,親眼看見。
形容親身見證,千真萬確。強調了事情是真實的,而并無指明一定受到了影響。
綜上所述,這兩個詞語不能替換使用。
2. 辨析并造句:耳聞目睹|耳濡目染
耳聞目睹
釋 義 親耳聽到,親眼看見
示 例 魯迅《吶喊·一件小事》:“我從鄉下跑京城里,一轉眼已經六年了,其間~的所謂國家大事,算起來也很不少。”
耳濡目染
解 釋 濡:沾濕;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分句;指不知不覺地改變
示 例 她完全沒有讀過書,但她單憑~,也認得一些字,而且能夠暗誦得好些唐詩。(郭沫若《少年時代·我的童年》)
3. “耳聞目睹和耳聞目染”有什麼不同嗎
“耳聞目睹”出自《資治通鑒•唐紀睿宗景云二年》:“ 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睹。”
這句話的意思是強調親身經驗的重要性。“聞”是聽見的意思;“睹”是看見的意思。
“耳聞目睹”是表示親耳聽到,親眼看見。魯迅在《吶喊•一件小事》中也用到了這個成語:“我從鄉下跑京城里,一轉眼已經六年了,其間耳聞目睹的所謂國家大事,算起來也很不少。
” “耳濡目染”出自韓愈給房啟作的墓志銘《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這篇文章開篇就講到房啟出身顯赫,曾祖和祖父都作過宰相,父親官至秘書少監,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為人處事受到熏陶,品才卓越。所謂“公胚胎前光生長食息,不離典訓之內,目撟耳染,不學以能。
” “濡”是沾濕的意思; “染”是沾染的意思。“耳濡目染”指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郭沫若在《少年時代•我的童年》中寫道:“她完全沒有讀過書,但她單憑耳濡目染,也認得一些字,而且能夠暗誦得好些唐詩。”其中的“耳濡目染”指的受到從生活中點滴影響的意思。
“耳濡目染”重在表示影響,而“耳聞目睹”則重在表示親歷。
4. 耳濡目染什麼意思
耳濡目染的意思是: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出自】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目濡耳染,不學以能。”
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就是不學也能慢慢掌握能力。
【示例】她完全沒有讀過書,但她單憑耳濡目染,也認得一些字,而且能夠暗誦得好些唐詩。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分句;指不知不覺地改變
【近義詞】耳聞目染、耳習目染、耳熟能詳、目擩耳染、見聞習染、目染耳濡、潛移默化、耳染目濡、耳熏目染、耳聞目睹、近朱者赤
【反義詞】置若罔聞、充耳不聞
擴展資料
1、耳濡目染的近義詞
耳熟能詳
【解釋】指聽得多了,能夠說得很清楚、很詳細。
【出自】宋·歐陽修《瀧岡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詳也。”
我聽的慣了,所以了解的很詳細。
【例子】有的成語即使你不懂,聽得多了,耳熟能詳,也就會用了。
【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指聽得多了
2、耳濡目染的反義詞
置若罔聞
【解釋】置:放,擺;若:好像。放在一邊,好像沒有聽見似的。指不予理睬。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寧榮兩府上下內外人等,莫不歡天喜地,獨有寶玉置若罔聞。”
【例子】想不到他面對此事竟然熟視無睹,置若罔聞。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5. 耳濡目染和潛移默化的區別
1、從明暗性來看。從字面來看,“潛移默化”中的“潛”與“默”暗示這種影響是看不到的,無形的;“耳濡目染”則是可見可聞的,比如:藝術或音樂對我們的熏陶。
2、從修飾主體看。“潛移默化”修飾的主體大多是物或事,而“耳濡目染”修飾的主體大多是人,如:我的哥哥經常一邊彈吉他,一邊唱歌,耳濡目染我也學會了彈吉他。
3、從修飾的側重點來看。“耳濡目染”往往指技能方面,而“潛移默化”往往指性格、習慣。
4、從詞性來看。“耳濡目染”是中性詞,而“潛移默化”往往只修飾到的方面,如道德風尚。
擴展資料:
濡:沾濕;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形容見得多了聽得多了之后,無形之中受到影響,指受到好的影響。
耳濡目染是指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濡:沾濕;染:沾染。) 形容見得多了聽得多了之后,無形之中受到影響,指受好的影響。強調受到了影響;而耳聞目睹是指親耳聽到,親眼看見。形容親身見證,千真萬確。強調了事情是真實的。
潛移默化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qián yí mò huà,意思是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覺受到感染、影響而發生了變化。出自北齊《顏氏家訓·慕賢》:“潛移默化,自然似之。”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耳濡目染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潛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