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對梵靜山的感受的句子

解夢佬 0

1. 贊美秋游的句子

1、帶著幾分沉重來到市內的莫愁湖,湖上百島俊秀,水天一色。

陽春白雪島上,白雪樓、陽春臺隔水相望,仿佛莫愁再現;蘭臺宮內歌舞升平,襄王把酒行樂,再現楚國風韻。下里巴人島上,男耕女織,捕魚狩獵,山歌爛漫,情也陶陶。

軍事野戰島,槍炮隆隆,殺聲陣陣,驚險刺激,引人入勝!幾分的滄桑和沉重不知不覺地融化在這湖光山色中…………2、行走在秋色的山野間,見到的、聞到的都是清爽和成熟的氣息。漫山遍野的紫紅、青綠、金黃,怡神養目,給人以無限的遐想——每一片葉子都是一個金燦燦的微笑、每一粒果實都是一個實誠誠的快樂!……3、選勝登臨幾度違,初晴但見鳥紛飛。

縱情山水何須酒,寄傲琴書不用媒。野草萋萋垂夜露,青煙裊裊動晨炊。

秀山不減春時盛,翠漫三秋綠葉肥。芳林獨步秀山秋,四面嵐煙起暮愁。

嶺翠猶能資遠眺,湖污怎復見蘭舟!經聲不起禪關靜,小鳥時鳴澗壑幽。放眼乾坤驚世變,紅塵滾滾幾堪儔。

……4、山行四五里,有兩山如屏中開。其左者有一石壁高約百尺,下接流泉,上負青松,雖同質而黑白有間,似潑墨于巨幅之上,益增莽蒼之色,蓋因石上生苔之故;其右者紅楓遍布,間有松柏之枝虬然而長青,梧桐葉黃而未凋,紅似火,青如黛,黃者耀然如金,如玉帶數環,各不混雜,依山而上,層層疊疊,如洛神凌波,長裙迤邐,云蒸霞蔚,若佛光映照,蘊寶其中。

……5、看著滿山遍野的酸棗,聞著沁人心扉的花香,一種久違的感覺在心中蕩漾,依然是那麼的熟悉,那麼親切,那麼歡欣,那麼陶醉……在觀賞花景之時,還能親身體驗采棗之樂,重溫兒時的快樂,讓人流連忘返。……6、古老的六朝古都,氤氳的江南秀色,金秋十月,秋風送爽,正是秋游玄武湖的好時機。

曾經的王朝禁地,時人可望而不可即。遠望鐘山如屏,水色怡然;行堤橋相連、水榭樓臺間,曲徑清幽,處處彰顯著山水城林的景色相融,卻又不失皇都的雍容華貴。

沐浴過唐風宋雨,承載了明清浮華,一簾秋夢籠幾世盛衰,如今只留下淡淡的歷史遺痕。……7、一峰雄起秀山幽,滿目青蒼翠欲流。

寺下湖光親白鷺,窗前樹色惹斑鳩。尋花拜石穿千柳,倚檻聽泉化百愁。

沉醉不知歸路遠,芳林日暮鳥相投。金秋又到秀山游,杞麓煙波一望收。

驟雨初停生薄霧,騷人重訪嘯丹丘。蒼松老作擎天柱,故地新撐拔地樓。

梵院無僧門自閉,滿山碧翠為誰留。……8、深秋的大洪山層林盡染,楓樹披“紅裝”,櫟樹、銀杏換“黃衣”。

野菊一叢叢、一簇簇、黃橙橙、金燦燦的散滿山坡崖畔。到處野果累累,取之不盡。

不愧為休閑勝地,身心疲憊的時候,在千年古寨訪古,在溫泉中浸泡,在鴛鴦溪漂流……大自然賜予你無盡的享受。……9、秋游山野,滿目收獲的是成熟。

樹葉兒紅了,脫離了綠色的稚嫩,花兒結出了果實,脫離了嬌麗的性情。登高遠眺,田野是黃燦燦的一片,好不養眼!漫步在成熟和清香的氣氛中。

金色的秋葉飄飄而舞,一片片一叢叢,五顏六色的野花點綴其中,雖不規則,但在藍天、白云、飛鳥的襯托下,一幅秋高氣爽的《金秋圖》還是徐徐地展現在了人們的眼前。……10、累了,湖畔的條椅小憩,在碧波綠柳的秋韻里,聞著荷葉的芳香,讓疲憊的身軀盡情舒展。

一縷清風,吹開了湖底如煙的往事,耳畔,仿佛響起了戰鼓雷鳴聲,那是東吳水師在湖中操練。感受著歲月銹蝕的古韻,尋覓那一段失落的千年遺夢,現在卻已化作歷史的煙塵,飄向那無際的天邊,而麗日中的湖水,依然不減當年的風姿。

……11、石徑苔滑古寺深,重來秋雨洗纖塵。一峰秀出千秋盛,百鳥嬌啼四季春。

淡淡煙霏親梵宇,涓涓細水醒心神。松針滿地誰來掃,午困隨心臥白云。

日午蟬聲勝鳥音,置身不覺亂詩魂。翩翩蝶影穿花過,颯颯松聲動耳聞。

老桂無人花自落,蒼松有歲鶴常臨。壁間多少詩聯語,煙雨時親拂曉昏。

……12、秋色的田野里,金濤碧浪中映襯著收獲的笑容,鐮波陣陣,勤勞的農民揮灑著喜悅的汗水。金色的陽光下,金色的土地、金色的收獲、金色的臂膀……仿佛一夜間,大地上就塑滿了勤勞的神像。

只有在這個季節里,人們才真正地和大自然融合了,領會到了大自然的真諦。或許真的是天知人意,我感覺:秋高——好像是大自然特意在為人們制造更廣闊的勞動空間;氣爽——好像是大自然伸出的涼爽手臂,在為田間勞作的人們擦拂著臉上的汗水。

……13、秋風掃落葉時節,容易讓人感受到一種凄涼,特別是我在閑暇之余,很自然地想起很多,想起和她一起十幾年的緣份如同這秋冬來臨,無情飄散,憂傷的思念隨風隨景游蕩在視覺的盡頭……憂郁的時候出去走走,換一種風景也就換一種心情了吧,選擇深秋時節外出,真能夠感受到一種不一樣的風景。……14、秋色的山野上,枝梢勁翹,掛滿了成熟的果實。

紅的棠果、紫的葡萄、黃的甜梨……大山沉醉在了五彩繽紛的秋色之中。或許真的是地曉人情,秋色——歷練了大地兒女的成長;秋香——哺育了大地兒女的成熟。

……15、秀甲滇南果不同,一山碧翠綠蔥蔥。拔云時見松間鼠,枕石常聞梵院鐘。

蕉葉無心留宿雨,靈山有意隱真龍。尼郎勝景春常在,留待余來嘯九空。

古柏森森入九空,秋來猶見。

2. 關于黃果樹,梵凈山,婁山關的總結作文500字

今年暑假,爸爸媽媽說帶我看看彌勒佛的家是什麼樣的。帶著好奇的心情,我們出發了。

原來,彌勒佛的家是貴州的佛教名山 —梵凈山,山腳下朝上一眼看去,梵凈山云霧繚繞、若隱若現,就像西游記里神仙們住的山一樣。爸爸開玩笑的說:“走,上山找神仙去!”于是,我們一行人就向大山深處前進了,走近大山,才感覺到梵凈山的雄偉、巨大。

行走在上山的路上,路邊的野花隨風飄搖,時不時還有小鳥在頭頂上嘰嘰喳喳。我們走走停停,累了就休息一會,互相鼓勵著來到了山上的第一個景點:蘑菇石。它上大下小,因為形狀就像一顆大蘑菇而得名。在蘑菇石的旁邊還有一塊大石頭叫 “鯉魚銜月”,聽導游姐姐說這塊石頭在中秋時節,月圓之時,只要你找到合適的位置,就可以看到月亮從鯉魚嘴里慢慢吐出的景象哦!

我們繼續向山頂走去,不過接下來的路就沒那麼好走了,窄得只能過一人,陡得只能手腳并用了!經過了千辛萬苦,我們終于到了海拔 2494米的老金項,擦著滿頭的汗水,從山上往下看,蘑菇石成發小石子,人成了小螞蟻,看都看不清嘍!

我通過了自己不懈的努力,成功的征服了梵凈山,這讓我明白了,無論做任何事,一定要堅持到底,勝利才會向我們招手!

3. 寫《荷塘月色》(選段)的賞析(可以按句子來做賞析)

雖然當時對文中作者的內心深處的感受不是十分明了,可卻迷迷糊糊地久久地沉醉于那幽靜,神秘,優美的荷塘月色當中。

文中的開頭并沒有直接描寫荷塘的月色,而是說作者“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雖然當時語文老師也曾跟我們分析了作者當時寫下這篇文章的文化背景,多多少少也讓我們了解到了作者的處境。可能就是因為“心里頗不寧靜”這個原因吧,所以才自然而然的想起了“日日走過的荷塘”。于是就有了去看那“另有一番樣子”的荷塘的渴望了。

作者在此時仍然沒有著筆寫他的荷塘月色,而是在去荷塘的路上抒發了自己的內心感觸。“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在蒼茫的月光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得是個自由人。”從中可以看出此時的作者才是真實的原本的他。沒有任何修飾,也沒有任何虛偽,只“覺得是個自由的人”。在當是的情形下想做回真實的自己可不是一句話兩句話的事,因為有些事往往是身不由己、也有些是逼不得已而為之。所以趁著“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這個時候,“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唯一要做的就是“且受用這無邊的荷塘月色好了。”

作者由此筆鋒一轉,很自然的把讀者引到了古畫一般的荷塘月色上來。

“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葉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零星的白花”,“裊娜的”或“羞澀的”,“如明珠”,“如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作者一開始便用了豐富的比喻的手法和擬人手法從不同的角度對荷葉、荷花進行了形象地描繪。總體上給人一種清新高貴的感覺。

“微風過處”,“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非常形象地從嗅覺引起聽覺的、聯想。當描寫葉與花的顫動時,“像閃電”,像“一道道凝碧的波痕”。此時葉子底下“脈脈的流水遮住了,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荷塘描寫后,接下來的就是月光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一個“瀉”字,大本來靜止的月光寫出了動感來了,給人一種想“月光浴”的浪漫情調。“薄薄的青霧”,“牛乳”、“輕紗的夢”,似真似幻,亦真亦幻,巧妙地給荷塘月色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接下來描寫灌木落下的“班駁的黑影”如“鬼一般”,楊柳“稀疏的倩影像畫在荷葉上”。“光與影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雖然寥寥幾筆,卻能從不同方位、不同程度給讀者帶來了不同的感官沖動與享受。

從荷塘寫到月光,再從月光寫到荷塘的四面,層層開展層層推進。雖然作者對荷塘四周的楊柳、遠山、還有燈光,甚至蟬聲蛙聲都沒有詳細的描寫,可能是心情因素吧。因為從作者的“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當中看出有一種“往事不堪回首”的味道。

文章的結尾作者用了“采蓮”的事來結束。從荷塘想起采蓮,再而想起《采蓮賦》和《西洲曲》來: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就這樣,整篇文章在如詩如歌如畫般的音調中落下了帷幕。

4. 《金色花》 泰戈爾 這篇文章給你的感受是

《金色花》是印度著名作家泰戈爾的一首散文詩,詩歌運用想象的手法,借助金色花抒發詩人對母親的熱愛之情,表達詩人對家庭及人類美好和圣潔天性的贊美。

但是細細品味,總感覺有很多意猶未盡之處。 撲朔迷離的《金色花》 《金色花》從假想寫起,“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讓年幼的“我”張開幻想的翅膀,把“我”的天真、頑皮,“我”和母親的真摯情感,都充分地展現了出來。

文中的“我”隨心所欲,可以變成自己想變的金色花,就像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精靈。這個小精靈有著無所不能的神性,可以隨意變化,可以“笑哈哈的在風中搖擺”,在“樹葉上跳舞”,還能挑逗母親,“匿笑”她找不著“我”時的可笑神情……最后一動意念,又變成人了。

文中小主人公的所作所為有無限的自由,似真似幻,詩中洋溢著一種撲朔迷離的神秘之美。 一些仔細地讀過《新月集》的人,特別是讀過其中《家庭》、《海邊》、《來源》、《孩童之道》、《孩子的世界》等詩篇的人,心中都會有一個共同感覺,那就是覺得詩中那些抒情的小主人公似乎都有些撲朔迷離。

他們與其說是生活在現實世界中,倒不如說是生活在云端里,大海邊。他們是人,但是更像是“神”。

詩作中均有一種朦朧的神秘色彩彌漫其中。泰戈爾之所以把這些孩子寫得似神非神,神人合一,并非是他故弄玄虛,而是與泰戈爾的宗教情結有關。

《金色花》就是他這種宗教情結的突出表現。 宗教情結的歷史根源 20世紀初期的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

政治上遭受壓迫,經濟上受到剝削,這個古老國家的人民陷入貧窮、愚昧之中。在這個苦難的民族中,宗教一直是他們精神的母體,甚至生活中的每個細節,都與宗教有關。

佛教是印度的國教,因此對印度的文化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這是個盛產宗教與神的民族,也是個盛產哲學家與思想家的民族。

泰戈爾自幼生長在濃郁的宗教環境中,基本上承襲了印度古代奧義書和吠檀多哲學中“梵我同一”思想,是一個有神論者,崇信神靈,相信宗教的作用。在泰戈爾的世界中,宗教情結是其思想中的主要征候,同時他又是一個哲學家和一個詩人。

作為一個詩人,泰戈爾因此從詩人的形象思維出發,把梵描繪成一種人格化的神。在他看來,人不會對任何不能與之實際交往的東西發生興趣,只有梵成為一種有形象的、看得見摸得著的神,人才會敬仰和熱愛它。

所以,在他的詩歌中,梵不是抽象的形式,而是以有形的形式出現的。《金色花》中,小精靈一樣的孩子不就是梵的一種具現嗎? 就是因為泰戈爾從小生活在濃重的宗教氛圍中,后來又受歐洲資產階級泛神論的影響,所以他很容易接受歐洲資本主義社會“自由、平等、博愛”的人道主義主張。

因此他在頌神的同時,又宣揚一種“泛愛”思想,把這種“愛”作為實現美好理想,達到“人神合一”、和諧一致的途徑。在這里,“泛神”和“泛愛”是緊密結合的,但“泛愛”是基礎,又是要達到的目的。

正是這種“結合”所呈現出來的不同表現,構成了他詩歌的神秘主義色彩。遍觀泰戈爾散文詩,可以處處感覺到濃厚的、神秘的宗教氣氛。

《金色花》的解讀 我們當然可以僅從凡間、凡俗的主題來解讀《金色花》這首詩,認為這篇文章只是寫出了孩子的天真活潑調皮,但那樣畢竟流于淺俗,而且與泰戈爾詩作原有的意義期待不甚切合;我們只有從泰戈爾的宗教情結入手,深入泰戈爾的思想深處來進行探討,才能得以把捉詩人思想脈搏,感受到他心靈的悸動。讓我們關注一下詩中的意象金色花:印度圣樹,木蘭花,屬植物,開金黃色碎花,譯名亦作“瞻波伽”或“占博伽”。

金色花是印度圣樹上的花,是受到人們尊敬的花朵。“金色花”這個意象不僅贊美了孩子的可愛,還可以象征母親喜愛孩子、孩子回報母愛的心愿。

又因為金色花是印度圣樹上開著的花,所以詩人吟詠此花,就含有對神的虔敬。這就使得詩歌具有強烈的神秘性和崇高性。

《金色花》中的孩子,他有著花一般美麗的外表、活潑鮮靈的身姿、溫馨襲人的花香,還有點調皮,但他心靈圣潔,高尚無邪。在他的心靈里,在他生活的世界里,處處都是愛和美。

而另一個重要人物形象——媽媽,她的沐浴、禱告、讀書、拿燈到牛棚去、講故事等,這些平凡、瑣細的家務事以及對神的虔誠、對文化生活的執著,都是通過孩子的口述表現出來的。這里不僅可以看出她的慈祥可愛,而且也可以看出她精神的豐滿高大;同時,我們還可以從孩子的一切嬌姿中看出這位媽媽也是很美麗的。

媽媽那沐浴與披肩長發的身形,那禱告與讀書的造型是多麼的美。孩子是一位天使,媽媽也是一位天使。

孩子和媽媽是詩中的主體形象,而一系列意象組合和高度凝練的典型事例,便使得孩子和媽媽的形象得到升華,美麗而偉大;也使得詩的生動有趣畫面和深遂意境得到完美的統一。詩篇洋溢著真摯的母愛和純潔的童心,是美與愛的結晶,更是泰戈爾宗教情結的外化。

詩作中,泰戈爾的“梵我合一”、“神人合一”不再是超然與外之物了。他創造的仍然是人,是充滿七情六欲卻又具有人類美德于一身的新人。

這是泰戈爾的追求,也是所有大藝術家的追求。較之同時代別的。

5.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情感問題

荷塘月色》是中國著名文學家朱自清任教清華大學時所寫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學語文教材而廣為人知。

本文寫于1927年7月,正值“四·一二”蔣介石背叛革命之時。曾參加過“五四”運動的愛國知識分子朱自清,面對這一黑暗現實,他悲憤、不滿而又陷入對現實無法理解的苦悶與彷徨之中。

懷著這種孤獨苦悶的心情,寫下了《荷塘月色》這篇文章。另有同名菜品。

首先,說明作者的思緒變化:不靜到求靜到得靜到出靜,回歸現實,高于現實。 帶著淡淡的憂愁走出家門,趁月色出來散心,順著幽靜的小路一路走來,自然而然地來到了日日經過的荷塘邊,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

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樣的美,比之白天又別有一番風致。荷葉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象荷葉隨風起舞時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點綴其間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讓人想起她“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

荷花又是形態各異的:“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用上“裊娜、羞澀”二詞,在作者的眼里荷花儼然已是仙子一般了。

作者用細致的工筆和絕妙的比喻,對荷葉的形神、荷花的資質進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繪,荷花、荷葉的優美形象似已展現眼前。 這還不是最美的,一縷“微風”讓這副極美的荷花圖動了起來:“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霎時,荷香如歌,似有若無,花葉顫動,流波溢彩,葉、花、形、色、味渾然一體。

人也在微風中全身心地沉醉在這荷塘美景之中了。 而這似乎還不夠極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葉下的流水被密密的葉子遮住了,不能看見,而葉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卻在 “靜靜地瀉”著,一個“瀉”字,化靜為動,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動感;“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一個“浮”字又突出了霧的輕飄朦朧。葉子和花在薄霧籠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如夢似幻。

月色迷蒙柔和、薄霧輕籠飄浮,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滿月而有淡淡的云霧,給人的感覺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時的心境,卻是恰到好處。作者在這里無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悅。

“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畫在荷葉上。” 楊柳的倩影不是 “投”在荷葉上,作者偏偏用了一個“畫”,仿佛是一位繪畫高手在潑墨揮毫,精心描繪一般,使投在荷葉上的影子貼切自然、美麗逼真,富有情趣。

“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月色清淡,黑白相間的光和影猶如和諧的旋律,荷香縷縷,水乳交融,作者如此細膩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癡如醉! 這美麗的景色可以讓作者忘記自己的憂愁了吧?但是“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都沒有。”

作者還是無法擺脫那一縷愁緒,淡淡的哀愁與淡淡的喜悅相互交織,給優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朧的輕紗,清幽淡雅、安謐柔和、朦朧和諧,荷塘與月色融為了一體! 讀著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幽徑上走著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綠的荷葉,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霧繚繞的荷塘便又展現在眼前。

一 以真言寫真景 《荷塘月色》描寫了哪些景物呢?文題標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歷代詩文中寫荷塘的不少,寫月色的更多。

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絕對區別于其他的“荷塘”、“月色”。這里的荷塘不會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為作品鮮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動真實地再現了特定環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發的真摯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讓讀者感到真實親切。

先看對荷葉的描寫:“葉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們拋開特定的環境,用“青翠的玉盤”來比喻荷葉行嗎?當然行,而且表現力還相當強。

這樣的描寫既繪出了荷葉的色,又表現了荷葉的質,還狀摹了荷葉的形。然而這種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細雨中,絕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

夜不辨色,更難辨質,月色中所見的荷葉,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態,與裙十分相似,更賦予葉子一種動感美。 寫荷花,原文連用了三個比喻:“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荷花嬌艷華貴,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詩人楊成里的《蓮花》詩中就有“恰如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淡妝”的句子。

朦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剛出浴的,朦朧之感恰當好處。相反,若不是在朦朧的月色中,而將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幾分牽強。

文章這樣描寫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

6. 通感和比喻的區別 比喻與通感的區別

通感是比喻的一種。

比喻就是打比方,它是用某些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喻想要說的某一件事物,以便表達得更加生動鮮明,它的表現形式是“本體+喻詞+喻體”。暗喻和借喻不過是這一形式的變格使用。比喻重在“喻”,即通過喻體來表現本體,在形式上必然要涉及甲乙兩種事物。所謂“相似點”也只能是甲乙兩種事物的共同特征。如“無邊的草原是這樣平展,就像風平浪靜的海洋”一句,“海洋”所以能表現“草原”,是因為它具有“一望無際”和“平展”這一特點,而這一特點必須是“草原”也具備的。再如“半空中掛著一條兩尺來寬的白帶子,隨風飄動”一句,“白帶子”之所以能表現“瀑布”,是因為他具有“白”而“寬”的特點,而這一特點也必須是“瀑布”所具有的。

通感又叫移覺或聯覺,它是將一種感官感覺的事物通過另一感官表達出來的辭格。它只有本體而沒有喻體和相似點。其表現形式為“本體:甲感覺乙感覺如“突然是綠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滿幽情的樂曲”,本體是“草坂”,它不可能具有“幽情”的特征。但“綠茸茸的草坂”不僅僅是“幽情”,二者給人的感覺很強烈,一經溝通,“充滿幽情的樂曲”悅耳動聽之聲,使“綠茸茸”的感覺也觸手可及。又如“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麼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一句,本體“熱帶的天氣”不可能具有“響”的特征,但“熱帶的天氣”不僅“亮”而且“響”,溫度覺與聽覺一經溝通,其“毒”倍增,“叫人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