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解夢佬 0

1. <中庸>

《中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中庸》和《大學》都是儒家經典的組成部分。關于《中庸》的作者,司馬遷、鄭玄、程頤、朱熹等人都認為是子思所作。孔門中子思就有二人,一個是孔子的弟子原憲,字子思。另一個是孔子的孫子孔伋,字子思。古今學者都認為是后一個子思,因前一個原憲無績可述。

子思,姓孔,名伋,字子思,孔子的孫子,孔鯉的兒子,魯繆公的老師,后代尊為“述圣”。是戰國初年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

子思小時候就很有志向。有一天,孔子獨自長嘆,子思就問孔子,是擔心子孫不能承繼祖業而有辱祖先呢?還是羨慕堯舜之道而恨自己不能像他們一樣呢?孔子說: “你小孩子哪里知道我的志向。”子思回答說:‘“我經常聽您說,做父母的劈柴,兒子不能負擔,這就叫不肖。我每想到這里就很害怕,而不敢懈怠。”孔子聽后,高興的說:“你能說出這樣的話,我就不再憂愁了,祖業不廢,大概可以昌盛了。”

子思雖是孔子的孫子,但并沒有正式入門、親受孔子的教誨。孔子大子思68歲,在子思兒童時期孔子就去世了。他跟孔子的弟子曾參學習,頗得孔子思想的真傳。他繼承并闡發了孔子的中庸之道,著成《中庸》一書,收在《禮記》中。

子思是儒家的一位大家。他先承孔子,后傳孟子。子思是儒家里承前啟后的人物,它不僅在學業上著有《中庸》,而且他的思想通過他的門下傳給了孟子,孟子繼承并有所發展,成為儒家的“思孟學派”。

子思的著作《中庸》在宋代的時候被學者程頤、朱熹從《禮記》中抽出來,和孔子的《論語》、孟子的《孟子》、曾參的《大學》合稱為“四書”,成為儒家的經典著作。

子思也受到封建社會皇帝的尊崇,宋徽宗在1102年封其為“沂水侯”。1267年加封為“沂國公”,升為“四配”,和顏回、曾參、孟軻同列,位在孟子之上。

2. 什麼是中庸

本指中正、平和。

以后引申為符合中庸之道的道德修身境界的一種原則。儒家認為人們的道德修養能達到致中的境界,那麼天地萬物均能各得其所,達到和諧的境界了。

《荀子.王制》:“公平者職之衡也,中和乾聽之繩也。”楊倞注:“中和謂寬猛得中也。”

《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宋葉適《中庸》:“古之人,使中和為我用,則天地自位,萬物自育;而吾順之者也,堯舜禹、湯、文、武之君臣也,夫如是,則偽不起矣。”。

3. 中庸是什麼意思

宋朝臨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時也對中庸作了極高的評價。

他說:“中庸之德至矣,而其義微矣。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義;以戒懼謹獨,明執中之道;以中和,明體用之一貫;以位育,明仁誠之極功。”

朱熹對這一章也有極高的評價。他在《中庸章句》中說:“右第一章。

子思述所傳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實體備于己而不可離,次言存養省察之要,終言圣神功化之極。蓋欲學者于此反求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楊氏所謂一篇之本要是也。” 當然,他們不可能像我們今天這樣明確地指出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就是自我修養、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自我完善,以求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誠、至仁、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2.理論基礎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

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于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

“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

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于“‘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

這就是圣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于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天道與人道合一 天道就是誠,人道就是追求誠。

這就是原天以啟人,盡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與天道相吻合。

《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鄭玄說:“言誠者天性也,誠之者,學而誠之者也。”孔穎達說:“此經明至誠之道,天之性也。

則人當學其誠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為而誠,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殺信著四時,是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學此至誠,是人之道也。

不學則不得,故云人之道。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者,此復說上文誠者天之道也。

唯圣人能然,謂不勉勵而自中當于善,不思慮而自得于善,閑暇而自中乎道,以圣人性合于天道自然,故云圣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此復說上文誠之者,人之道也。

謂由學而致此至誠,謂賢人也。言選擇善事而堅固執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誠也。”

按照鄭玄和孔穎達的解釋,中庸之道的天道與人道合一為兩種類型:一是圣人的天人合一,二是賢人的天人合一。圣人的天人合一是本能的天人合一。

賢人的天人合一是通過學習而達到的天人合一。應該說,還有凡人的天人合一。

《中庸》說:“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可以說,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圣人,學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賢人,困而知之、勉強而行之的是凡人。不論是圣人、賢人,還是凡人,都能達到至誠、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

惟困而不學者不能致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2)天性與人性合一 天道與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將天性與人性合一。

天性是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應該是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達到了那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創制天下的大綱,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曉天地化育萬物的道理,才能達到中庸之道。

(3)理性與情感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還表現在理性與情感的合一。人們的喜怒哀樂是人的自然屬性,是情感的表現,為了追求與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誠、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對情感加以約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4)鬼神與圣人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還包括了鬼神與圣人合一。《中庸》第二十九章:“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征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謬,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質證于鬼神沒有疑問,就算是懂得認識了天;等到百代以后圣人出來也不會有疑問,就算是認識了人。

說明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中的天包括鬼神,人則包括圣人。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含有圣人合一。

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總稱。所以古人的天的要領里也包含了死人(祖先)的成分,天字本身就是大人站在天下,頭頂藍天。

(5)外內合一 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