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藤野先生中那些句子用了修辭
1、東京也無非是這樣。
“也”副詞,“無非”,只不過,不外乎的意思,副詞。這兩個副詞作狀語修飾謂語,有遺憾的語意,表達了失望不滿、厭惡的情緒。
尤其用在文章開篇,為下文的展開作了很好的伏筆。2、也有解散辮子的……實在標致極了。
承前省主語“清國留學生”,極力描述其富有特征的辮子的形象,最后用“標致”評定。又用“實在”為副詞加以強調,更增強了反語的諷刺力量,表達作者對“清國留學生”丑陋的鄙夷和反感。
3、問問精通時事的人……那是學跳舞。“精通時事的人”仍是反語。
這些本應精通學業的留學生,卻精通“時事”,即一些無聊的事,“學跳舞”,不外乎是吃喝玩樂。這與作者懷著尋求救國真理的希望來到日本完全不同。
所以作者極力表達對他們的厭惡。4、大概是物以稀為貴罷。
“大概”副詞,表示測度,不完全肯定,與句末語氣詞“罷”合用,更增加了不敢肯定的語氣。這里,作者以此自比來到仙臺受到接待的原因。
在這幽默自嘲中流露出作為一個弱國國民的辛酸和隱痛。5、居然睡安穩了。
“居然”副詞,表示出乎意料,同“竟然”。在那蚊子叮咬等惡劣居住條件下,居然能安穩入睡,正表現了作者戰勝生活上種種困難的精神。
6、他們的話大概是真的。副詞“大概”,大大減弱了肯定的語氣,表示“留級學生”說的話本不可信,但在某一點上倒被印證了。
這句話不僅表述了作者對“留級學生”的厭惡情緒,也反襯了藤野先生的樸實。7、可惜那時我太不用功,有時也很任性。
這里是作者自抑的寫法,“太不用功”“也很任性”,構成了對藤野先生認真而慈祥態度的反襯。8、日本報紙上……愛國青年也憤然。
作者對一些受軍國主義思想影響的日本青年的荒謬邏輯和愚蠢作法十分憤慨,這里稱他們為“愛國青年”,實際是對他們極大的諷刺。從這一反語中可以感到作者對這些日本青年的憤慨、痛恨之情。
其實也正是作者愛國主義感情的表現。9、中國是弱國……也無怪他們疑惑帝國主義者把弱國的人看作低能兒。
受軍國主義思想影響的日本“愛國青年”用這個反動觀點看待中國留學生,便認為魯迅考試分數在60分以上一定不是自己的能力所及,而是預先得了教員漏泄出來的題目。所以魯迅說:“也無怪他們疑惑。”
這段話表達了魯迅極為憤慨的感情。10、但偏有中國人夾在里邊……還有一個我。
“偏”,偏偏,副詞,表示事實跟所希望或期待的恰恰相反。在那給中國人民帶來災難的日俄戰爭中,清朝政府置國家主權于不顧,然而其中卻又有中國人在里面,或是給俄國人做偵探,卻又被日本捕獲要槍斃,或是圍著看。
這都是作者所不愿看到的,恰恰相反卻看到了。這給予作者極大的刺激。
這一副詞“偏”正表達了作者此時此地難言的苦衷。11、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無法可想!“何嘗”和否定副詞“不”配搭,反問語氣極表憤慨的感情。
“酒醉似的”又用了比喻,表喝采者的失去理智,瘋狂之態。隨即用了破折號,表作者心情沉重,而以“嗚呼,無法可想!”感嘆句,感慨地表明:中國群眾的愚昧落后,說明長期的殘酷的階級壓迫所造成的后果,多麼嚴重。
12、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魯迅原是抱著尋求救國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學醫的。
他說:“我的夢很美滿,預備卒業回來,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一面又促進了國人對于維新的信仰。”但他看了影片以后,學醫的想法有了改變。
他說:“從那一回以后,我便覺得醫學并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于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于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吶喊自序》)。
13、小而言之……;……傳到中國去。這一并列復句的前一分句以“小而言之”,后一分句以“大而言之”各自限定范圍。
這里的“大”“小”是就“新的醫學流傳范圍”而講。“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這個范圍小,因為中國只是世界的一部分。
“大”是為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新的醫學,已經在世界不少先進國家中流傳,再傳到中國,流傳范圍就更大。
所以“大”“小”是從新的醫學的流傳范圍而談的。14、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良心”指代作者拯救祖國于水火之中的高度責任感。
“良心發現”意思是一想到藤野先生對自己的期待,對中國的希望,便受到鼓舞和激勵,增加了向黑暗作斗爭的勇氣。15、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文字。
“正人君子”反語,諷刺那些為軍閥政客張目而自命為“正人君子”的文人,實際是反動無恥的文人。作者從棄醫就文,改變想法后,便以“文藝”為武器與反動政府及其反動文化從事不懈的斗爭。
惡,厭惡。疾,痛恨。
2. 描寫藤野先生的句子
1 . 世上本沒有路人走的多了也就成了路。
2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象緋紅的輕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3 .他所改正的講義,我曾經訂成三厚本,收藏著的,將作為永久的紀念。不幸七年前遷居的時候,中途毀壞了一口書箱,失去半箱書,恰巧這講義也遺失在內了。責成運送局去找尋,寂無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還掛在我北京寓居的東墻上,書桌對面。
4 .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于是點上一枝煙,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5 .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象緋紅的輕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6 . 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迭大大小小的書。
7 . 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的;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有一回上火車去,致使管車的疑心他是扒手。
8 .我拿下來打開看時,很吃了一驚,同時也感到一種不安和感激。原來我的講義已經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
9 . 他的臉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說話,但竟沒有說。
10 . 叮囑我將來照了寄給他,并且時時通信告訴他此后的狀況。
11 . 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12 .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并不為許多人所知道。
17 .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17 .經過的年月一多,話更無從說起,所以雖然有時想寫信,卻又難以下筆,這樣的一直到現在,竟沒有寄過一封信和一張照片。從他那一面看起來,是一去之后,杳無消息了。
17 .有時我常常想:他的對于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
3. 藤野先生中魯迅的形象
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引起下文 關于《藤野先生》的主題思想,近年來在教學和研究中論爭頗為熱烈。
有說主要是以作者思想感情的演變為線索,愛國主義好比一條紅線貫穿全篇,主題不在寫藤野先生;有說主題思想即是藤野先生的優秀品質,表現作者的愛國主義精神是次要的;有的將此二者等同一律,認為主題思想既是歌頌藤野,又是記敘自己的愛國主義思想歷程的。 任何作品的主題,都是和題材緊密聯系在一起,并且寓于一定的題材之中的。
《藤野先生》的題材,總起來說,就是作者留學仙臺期間的生活片斷,包括:初到仙臺的生活狀況;與藤野先生相識和先生幫助自己修改講義的情形;學習期間兩件難忘的事:試卷風波和“電影”事件,還有“惜別”等等。結論得從對作品的具體分析中引出來。
且讓我們沿著作者的思路,看看文章寫了什麼和怎樣寫的吧。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櫻花爛熳的上野公園里,看到的是一群胸無救國之志、反以標志著民族壓迫和封建統治的“辮子”為榮、渾渾噩噩的“大清”牌紈绔子弟的丑惡表演,留學生會館的門房,本來值得去買幾本書的,卻也被他們弄得一團糟!魯迅抱著“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志向渡海而來,沒料到東京竟也像南京那樣烏煙瘴氣。
失望、痛苦、厭惡、忿懟和急切地要求學到本領以報效祖國的強烈愿望,種種萃于一身的復雜心緒,都包容在這感觸良多的一句話里面了。遠大的抱負與灰色的環境之間形成了尖銳的矛盾,不得不離此他去了。
所以,“待到在東京的預備學校畢業,我已經決意要學醫了”。跟令人生厭的東京告別,一到仙臺,頗受了“優待”:不但學校不收學費,還有教職員為食宿操心;當然,更使他高興的,是從此“聽到許多新鮮的講義”了。
就在這時,魯迅認識了解剖學教授藤野嚴九郎先生。 以上,寫的是與藤野相識之前,自己的生活環境與思想狀況。
接著,便轉入記敘的重點:直接寫藤野了。 作者通過初見時藤野的相貌、穿著、聲調,尤其是為“我”添改筆記、修正血管畫圖和鼓勵“我”大膽解剖尸體等真切感人的細節描寫,正面贊頌了藤野先生樸實厚道、待人以誠、忠于學術、潛心研究等優秀品質和個性特征。
藤野對“我”的關懷,表現出一位治學嚴謹的學者和循循善誘的教師的特點,與前面所寫的以“物以稀為貴”為出發點的職員們,形成一種對照。這之后,具體地敘寫了仙臺經歷中兩件終生難忘的事件:試卷的風波和電影的教訓。
這兩件事可以說是“穿插”的;但絕非與寫藤野“無關”。這里用受了狹隘民族主義、軍國主義毒害和嫉妒心很重的部分日本青年,來反襯藤野先生的正直無私、心胸廣闊的品德,通過對比,藤野的形象顯得更高大了。
時事影片事件的侮辱和刺激,從此“我的意見卻變化了”:毅然決然棄醫從文,這樣自然只好與藤野先生“惜別”了。“惜別”這個細節,寫得格外婉切動人,學生的“慰安他的謊話”和先生的凄然的嘆息,以及接受邀約,贈送相片與臨別叮囑等等,有限的文辭之中蘊含著無限的深情!離開仙臺之后,仍然沒有離開寫藤野先生,不過改變了角度:寫先生對“我”的影響,寫“我”對先生的眷念,寫“我”從先生身上得到的啟示和汲取的“勇氣”和力量。
──總之,寫了埋藏在“我”心中的“永久的紀念”。 可見,全文實如標題所示,自始至終是寫藤野先生的。
歌頌和懷念藤野先生的優秀品質是全篇的中心內容。全文依照與藤野相交的經過記敘,自然地形成三大部分:結識藤野之前的情況,結識藤野之后的種種,與藤野惜別以后的懷念。
文章是順著到仙臺之前、到仙臺之后、離別仙臺之后的時間次序記敘的。 然而,這篇作品在思想的容量上,比上面說的要豐富得多,它的主題思想也不止于對藤野個人的贊頌和懷念。
如果我們進一步思索一下:藤野先生為什麼能如此關懷愛護一個中國學生?是什麼力量決定了魯迅與藤野之間如此深厚的情誼?形成這種情誼的根基是什麼?為什麼魯迅對藤野先生特別感激在心?我以為這是作品所告訴我們的更為深刻的內容,是作品的主題開掘得更深之所在,自然也就成為我們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更需探究的地方。 作者在嚴謹的結構和精練的文字里,偶或直接點明,更多是委婉透露:藤野對魯迅這個異域學生的特殊關懷和精心培育,是基于對他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同情和尊重,或者不妨說,是魯迅的救國救民的抱負吸引了、感動了藤野先生。
這在文章直接記敘藤野的那些細節里雖未大事鋪陳,可是,這個唯一的中國留學生發憤圖強的精神,表現在學習上的不用說了,就是生活上,比如睡覺不畏蚊蟲叮咬、吃飯能喝下難以下咽的芋梗湯的艱苦生活,作為老師的藤野,即便未曾目睹,也不會從不耳聞。 事實上,魯迅逝世之后,藤野回憶起當年的學生時,就有這樣的印象:盡管他身在異鄉,卻不以為苦。
可見他是看到了這個青年為了使國家復興,不惜艱苦奮斗的志氣的。透過一些細節的含蓄的描寫,我們不是可以窺見藤野的思想了麼?文章在記敘了與藤野的交往以后,更有一段明白地寫出了藤野先生的思想動機的話,便是:“他的對于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
4. 《藤野先生》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和解釋
/link?url=kajPkffHTESwOnJdG14FgaIYbkuxJB8pIpS_Cl0zGQ0tSPkPS08V6Vy6NeyzQ9nNVH88dMDG6LxPsKjKsSQ1MXDwoJuy16C3QkCrS5rtnyi1、東京也無非是這樣。
《藤野先生》是以“東京也無非是這樣”開篇的。 本文最初發表時,用“舊事重提之九”作副題。
作為“舊事重提之八”的是《瑣記》,結尾部分談到自己在南京水師學堂肄業,又轉至礦路學堂畢業,“爬上天空20丈和鉆下地面20丈,結果還是一無所能,學問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了,所余的還只有一條路:到外國去”。于是,在《藤野先生》的開頭,就寫了上面已引的那一句。
意思是說:到外國以后又怎樣呢?“東京也無非是這樣。” 撇開和上一篇的關系來說,這一句話作為獨立成篇的散文作品的起句,也因它的劈空而來,在結構藝術上顯示出獨創性;又因它的提示全段,在意思表達上有其深刻性。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起句劈空而來,文意引入東京,卻又立即歸結到東京留學生活中所見景象的否定。這就是關于辮子和跳舞的見聞。
關于辮子,散文里寫了留學生的盤辮與散辮。速成班的清國留學生盤著大辮子,成群結隊出入于上野公園櫻花叢中,以游逛為務;或者是解散辮子,扭動脖子,以丑為美。
關于跳舞,敘述留學生會館每到傍晚,就“滿房煙塵斗亂”,以為時髦。這些留學生留而不學,深為魯迅所厭惡。
這種奇怪的現象,表明了東京不足留戀。從憧憬到驚怪,從追求到厭惡,種種思緒都用“東京無非這樣”寥寥七個字表現出來,并且也為得識藤野先生于仙臺作了鋪墊。
如果把“東京也無非是這樣”移到第三節,置于“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之前,那也完全可以讀通,且還變得容易讀懂。但是,這樣一來,就有兩個不同了: 第一,這一句就不再是提示東京觀感的話,而是與“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合成過渡性的語言,既不能加強過渡作用,又失去了劈空抓來、就勢擲去的藝術力量。
第二,這一句變換了位置,雖然也能在敘述辮了與跳舞之后略見對此表示的厭惡之情,但是這種感情既已減弱,文章也失去了原來的短促嘆息的情緒,東京不可久居的急迫感也不能在開卷之時就傳達給讀者。 開篇的一句,實在是寓新奇于平淡的傳神之筆。
記敘仙臺的藤野先生而從東京的“清國留學生”寫起,使人不覺得兜圈子,而感到應該這樣由外圍進入中心,這句“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也是萬不可2、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這個比喻的本體是盤著辮子,把學生制帽高高頂起,喻體是形成一座富士山,揭示了這些人既不想剪除辮子又怕外國人嘲笑的心理和效忠滿清王朝的政治傾向,顯示了這些“清國留學生”附庸風雅、庸俗丑陋、腐朽糜爛的精神狀態。
3、實在標致極了。 “實在”是“的確”的意思,“標致”本義是指相貌、姿態美麗,而且是多用于形容女人的,用來形容“清國留學生”,便是一種諷刺了,表現他們外表華美,精神空虛的特點。
用“實在”修飾“標致”,增強了這一反語的諷刺力量,更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這群頑固維護清王朝統治的“遺少”的鄙夷和反感。同時,還以“上野爛漫的櫻花”之美來反襯這群“清國留學生”之丑。
如果改為“實在丑極了”,就顯得太直露,失去了嘲諷意味。 4、我到現在還記得這名目。
由東京到仙臺途中見聞的記敘,當然應當力求簡要,百來個字,卻把日暮里寫得很突出:不知怎地,我到現在還記得這名目。 關于這些話,在一些研究分析文章里有著兩種截然相反的理解。
有的以為,魯迅“對日暮里,聞其名而憂祖國之衰”,有的以為,魯迅見其名而“產生預感,軍國主義的日本總有一天要沒落,像日落西山”。 我們對兩說都不敢茍同。
“聞其名而憂祖國之衰”,這里所說的由“聞”而“憂”,不是廣泛意義上的憂國憂民,而是有特定的內容的;也就是說,由“日暮”之名而想到祖國的處境,以“日暮”比擬“祖國之衰”。當時的祖國誠然是衰弱的,魯迅也誠然為之憂慮,但是,“我以我血薦軒轅”的青年魯迅,怎麼會認為祖國日暮途窮了呢?須知此時他的反清革命的熱情正熾呀! 若說是由此一地名而預感到“軍國主義的日本總有一天要沒落”,那無異是說,魯迅在留日時期已經對社會發展規律有所認識,已經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趨勢有所明白。
留日時期的魯迅,還沒掌握馬克思主義,怎麼會有這種預見?而且,當時日本正是明治維新之后不久,剛剛由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日落西山的征象何曾明顯出現? 在日暮里的地名問題上,我們大可不必去求什麼微言大義。魯迅記住了這站名,我的蠡測是:在以“日出之國”名世的國度里,竟有“日暮”的地名,所以容易被記住。
5、其次卻只記得水戶了。 提到水戶的話,只有一句:其次卻只記得水戶了,這是明的遺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水戶的所以被記住,原因已經寫明白:“這是明的遺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有的同志以此作《藤野先生》的主旨乃是表現愛國主義思想的一證,有的同志雖然不承認主旨在表現愛國主義思想上,卻也認為這一句是說明了這一點的,亦即“顯然是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