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表達向周圍人學習的句子

解夢佬 0

1. 《論語》十則中表明要虛心向周圍人學習的句子是:

論語十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 子乎?”(《學而》) 學習需要不斷復習才能掌握。

學了知識,按時復習,這是愉快的事。這里既有學習方 法,也有學習態度。

朋,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是一種樂 趣。

人家不了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這是講個人修養問題。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

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3、子曰:“學而不思則閏;思而不學則殆。”

(《為政》) 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這里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孔于說:“子路,教給你正確認識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 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這段說的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

5、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麼叫“文”呢?”孔子說:“他聰敏而又愛好學刁,并 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

因此用‘文’做他的謚號。”這里借回答于貢的問話, 借題發揮,教育弟子要勤學好問。

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這一則是孔子的自述,講的是學習態度和方法。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里,不 斷積累知識。

“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誨人不倦”,講 的是教學態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

孔于一生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他說:“對我來說,有 什麼呀?”表現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 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

這里說的是只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老師。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雍也》) 孔子說:“(對待任何事業和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 為樂的人。”這段主要講學習的三個層次,只有以之為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孔子站在河邊嘆道:“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講的是珍惜寶貴 的時光。 10、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衛靈公》) 孔于說:“我曾經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問題, (但并)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這一段講躬身實踐的重要性。

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也高興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被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復習過了呢?” 孔子說:“在溫習就知識后,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有危險。”

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孔子說:“看見賢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相似。”

孔子說:“幾個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們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

把現實‘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到死為止,不也很遙遠嗎?” 孔子說:“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樹是酒后落葉的。” 子貢問到:“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呢?”孔子說:“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1.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過的知識時常去復習,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君子的所為嗎? 這里有一個固定句式:不亦。

乎。譯為:不也是。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 2.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 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復習過呢 "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后,能有新體會,新發現,憑借這一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有害.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