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兒借古比喻今的句子

解夢佬 0

1. 結合上片借物起興,下片托古喻今的內容,分析摸魚兒這首詞融貫全篇

此詞直接繼承了楚辭香草美人的比興寄托手法,用男女之情來隱喻現實斗爭,并構成了整體性的象征意蘊。上片以惜春、留春轉而怨春表現他對南宋王朝“愛深恨亦深”的矛盾心情;下片以陳皇后的失寵比況自己的現實處境,以玉環飛燕預示小人的結局。全詞筆致婉曲,寄托遙深,言在此而意在彼,令人回味無窮。

原文 譯文對照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恨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迷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樓,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2. 辛棄疾的摸魚兒是怎麼借景抒情的

主要運用了擬人修辭手法。如“匆匆春又歸去”“春且住”“怨春不語”等語皆是。

筆法前片全用比興,后片化用典故。比興之法可以暗喻象征,化用典故可以借古諷今。

《摸魚兒》的藝術手法是極為含蓄的,但作者的傷時憂國情懷卻是可以觸摸得到的。盡管它婉而不露,沒有直指國政,卻讓當年的宋孝宗讀了心中不快,因為說到底,這首詞還是碰了南宋時弊的痛處

摸魚兒

辛棄疾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恨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迷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樓,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3. 辛棄疾《摸魚兒》采用了什麼傳統表現手法上片表達詞

這首詞委婉曲折,一變辛詞常見的豪放,反映出辛棄疾藝術風格的多樣化。對于中國古典文學來講,含蓄的追求是一大特點。作者忌將自己的思想感情正面道出,而讀者也當力棄作品的表象,而去深入體味。這種藝術的形成大概與傳統思想中的儒道影響不無關系。儒家倡禮,主張以禮節制人的情志,否則,過激的言行便會擾亂社會秩序。因此在表達的方式上,反對露己直言,反映到文學創作中,就提出了溫柔敦厚的標準。道家倡無為,主張擺脫一切束縛、包括語言文字。只要體道自然,則天下大治。因此在表達方式上,有無言之教一條,否定言語的交流功能。而它反映在文學上,就產生了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審美。我們看到,盡管儒道兩家思想各異,但有趣的是,它們卻殊途同歸,促進了古典詩詞含蓄美的藝術追求。意在言外、玩味不已。辛棄疾此篇《摸魚兒》是很有代表性的一首,值得一讀。它表面看來,是作者在傷春吊古,但實際上是作者將自己的憂國之情隱藏在春殘花落,蛾眉遭妒的描寫之中。筆法前片全用比興,后片化用典故。比興之法可以暗喻象征,化用典故可以借古諷今。委曲讀來,意思層層深入,摧人淚下。

在前片中,作者心緒不寧,是哀惋,是嘆惜,更是一種迷惘與無可奈何。萬紫千紅的春,離我匆匆而去,一時萬樹枝頭,落花飛紅。這凋零衰敗的景色本就夠慘淡的了,它怎麼能再經得起風風雨雨的幾次摧殘呢?花是春天的象征,我生怕花落春去,而希望花兒遲開晚放,但這只不過是我的一廂情愿,一種幻想而已。然而盡管如此,我仍心有不甘,向春反問:“你且留步!聽說海角天涯并無你的歸處,你能去哪里呢!”春默默無語、依舊悄然離去。如果說,在人間還有什麼春的痕跡,那只有畫檐蛛網上沾著些的柳絮,給我們一絲慰藉。

后一片中,作者憤懣不平,是控訴,更是一種詛咒。據史書載,長公主在漢武帝繼位上起了很大作用,因此漢武帝立其女阿嬌為皇后,是為陳皇后。但陳皇后卻驕貴宮中,終于因妒武帝寵妃衛子夫,“挾婦人媚道”,事發被廢,貶居長門宮。司馬相如《長門賦序》里說,長門宮內的陳皇后整日愁悶悲思,聽說司馬相如文章天下最工,便送去百斤黃金,求一篇解愁辭賦,即這首《長門賦》。后來漢武帝看到此賦,遂有所感悟,又寵幸了陳皇后。這個《序》多少有點夸張其事,目的不外乎吹噓相如才筆。因為在歷史上,陳皇后自廢后,沒有再度被漢武帝親幸的事。正象《長門賦序》的作者敢于不拘泥故事真偽一樣,辛棄疾此處也來了個大膽生發,將前二事按自己的想象融合,加以改造。他說,被冷落的陳皇后,本已有了與漢武帝重聚的希望,但是由于遭到武帝身邊爭寵人的妒恨,致使佳期無望。這個時候,縱使陳皇后千金買得相如的生花妙筆,也難將自己的脈脈真情傳遞過去。不過,在此也要對那些離間妒者一個嚴正警告:不要太得意忘形了,你們的下場不會比楊玉環、趙飛燕好到哪里!要知道,雖然她們在歷史上都是寵極一時的人物,但結局卻是一樣的。一個縊死馬嵬坡下,一個廢為庶人后自殺。

《摸魚兒》作于一一七九年,距辛棄疾北方起義,南歸宋朝已過去了十六個年頭。而南宋國勢日衰,政權腐朽,收復中原的希望渺茫,使得辛棄疾的報國之心漸漸灰冷下來。他熱愛自己的祖國,卻又對它失望。他在這首詞中,以春喻國,期望春天長駐久留,不忍它風雨飄搖,殘零敗落。但是國如殘春,匆匆離去。他不愿面對這個可怕的現實,然而他又怎麼能回避得了呢?他的濟世之志,救國理想都寄托在南宋王朝的復興上面:可是事與愿違,眼見都落了空,心中是異常的苦痛和矛盾。他愛而不成則生恨心,他恨權奸當道、蒙蔽君主、不思恢復失地,反而排擠抗金志士。自投奔南宋以來,辛棄疾從未獲得信任重用,初則浮沉于下級僚吏,后又展轉于江西、湖北、湖南地方官。他也曾寫《美芹十論》《九議》兩文上奏朝廷,論議抗金方略、反對議和偏安,但是有投無應。故此,在詞的下片中他以長門陳皇后自比,痛陳蛾眉遭妒之憤,并詛咒妥協偷安的權臣,其命運將一如玉環飛燕。他們既害了國家,最終也就害了自己。

詞的結句最沉痛無比,作者仿佛陷入絕望的哀思。他有抗金的決心,有殺敵的本領,卻沒有報國的機會。空耗著自己的生命,虛度著自己的年華,百無聊賴、閑愁最苦。他無法解脫交織在心中的這種壓抑、也最怕在煙柳夕陽中登樓遠眺。因為那落日殘陽的光景,太象南宋目前江河日下的危弱形勢,叫人看了心腸斷裂。

《摸魚兒》的藝術手法是極為含蓄的,但作者的傷時憂國情懷卻是可以觸摸得到的。盡管它婉而不露,沒有直指國政,卻讓當年的宋孝宗讀了心中不快,因為說到底,這首詞還是碰了南宋時弊的痛處。

4. 借古諷今的詩句

江南春絕句

千里鶯啼綠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

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

人道是、

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崩云,

驚濤裂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

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

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

談笑間、

強虜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

多情應笑我,

早生華發。

人間如夢,

一樽還酹江月。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六國論》文中最后一句“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