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雨巷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從詩句中哪些詞語能夠看得出來
雨巷表達了詩人飄忽不定的愁悶和徒勞追求的空虛孤寂之情.
展讀《雨巷》,我們被引進了一種夢幻曲般的朦朧飄忽的境界,全詩以其優美低沉徐緩的曲調,抒發了詩人極端的憂愁和追求無著的失落之情.它是詩人美麗憧憬與虛幻追求的藝術顯現.這首詩中的“我”,是一位沉醉于感情追求的青年,他常常孤身一人,彷徨在江南悠長的雨巷,等待著一位姣好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這是一個美麗的形象,但同時又被詩人賦予愁苦的色彩.她的內心充滿“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默默地走近”,然而又終于從身邊飄然而過,令我失望,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是個夢,難以覺察,不可捉摸,“他”就是這樣既彷徨,又在彷徨中追求著、追求著……但“我”無能為力,只有無限的惋惜,只能遠遠地目送“她”“到了頹圮的籬墻,走盡這雨巷”.最后,在“雨的哀曲里”,“她”的一切,統統像輕煙薄霧似的消失在朦朧之中,一去不返.只留下“我”的追求無著的惆悵,“我”的絕望地嘆息,從而使本已低沉的詩的基調進一步蒙上一層感傷的情緒,更加凄清和愁怨.
詩中的抒情主人公具有悲劇感和孤獨感,因為他所期待的象征著理想的美麗姑娘只是一個像夢一樣的朦朧的形象.由于抒情主人公的吟唱和含有象征意義的姑娘的形象,都與一個內涵豐富意境深遠的詩歌意象(悠長而寂寞的雨巷)緊緊相扣,這就使得全詩從內容到形式都染上了象征派詩歌的風格特點.然而,由于詩中傳達出來的那些感情體驗是以真實的日常生活的細節做底子的,因而該詩又擺脫了象征派詩歌(如為戴望舒所崇敬的法國詩人威爾倫的作品)常有的不可捉摸的神秘意味.《雨巷》中那陰暗狹窄的小巷,連綿不斷的雨絲,是江南小鎮梅雨時節司空見慣的普通景色,可是詩中出現的“撐著油紙傘”的“我”和“一個結著愁怨的姑娘”卻并非真實生活的具體寫照,而是充滿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這些并非實指的虛幻的形象,既清晰又朦朧,既明快又深沉,隱隱約約,若有若無,使讀者深切領悟到詩人飄忽不定的愁悶和徒勞追求的空虛孤寂之情.除了受到象征詩歌藝術的影響,《雨巷》借鑒中國古典詩詞藝術的痕跡也很明顯."春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是南唐中主李王景的名詞.戴望舒吸收了舊詩詞中描寫愁情、創造意境的方法來表現悵惘傷感.
2. 《雨巷》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什麼
感情基調是凄清、哀怨和惆悵。
《雨巷》是中國詩人戴望舒1927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雨巷》中,詩人用象征性的意象及意象群來營建抒情空間,傳達內心情感,并且融會了中國古代詩歌,尤其是晚唐五代纖弱婉約詩詞的藝術營養。
不僅如此,這首詩在藝術上的成功之處還在于它的和諧的音律美。 《雨巷》創設了一個富于濃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在這里,詩人把當時的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這里沒有聲音,沒有歡樂,沒有陽光。
而詩人自己,就是這樣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獨者。他在孤寂中懷著一個美好的希望。
全詩(節選)如下: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擴展資料:詩的開頭一節“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寫的是梅雨季節江南小巷中的一個場景。 細雨蒙蒙中,“我”懷著一種落寞、惆悵的情緒和一絲微茫的希望,撐著油紙傘在悠長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獨行,“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著愁怨的姑娘”。
詩開頭點明了詩的主旨是抒寫詩人追尋的“希望”。被蒙蒙細雨籠罩的“雨巷”“悠長、悠長”,沒有盡頭,暗示希望的迷蒙渺茫。
“獨自”、“寂寥”暗示了詩人知音難覓,孤獨彷徨。希望逢著的是那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
這“姑娘”是誰,結著什麼樣的愁怨不得而知。這是寫詩人對人生理想的追求,還是寫詩人對愛情的渴盼,也不得而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雨巷。
3. 雨巷這整首詩抒發了一種什麼樣的情感
運用了象征手法
表達了詩人既惆悵又苦悶的情感
文中的姑娘就是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他崇高的理想,但現實是殘酷的
文中的姑娘就是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他崇高的理想,但現實是殘酷的
在這里,詩人把當時的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這里沒有聲音,沒有歡樂,沒有陽光。而詩人自己,就是這樣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獨者。他在孤寂中懷著一個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種美好的理想出現在自己面前。詩人筆下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詩人知道,這美好的理想是很難實現的。她和自己一樣充滿了愁苦和惆悵,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夢一樣從身邊飄過去了。留下來的,只有詩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現實中彷徨,和那無法實現的夢一般飄然而逝的希望!
4. 雨巷這首詩表達了什麼情感
這首詩寫于1927年夏天。當時全國處于白色恐怖之匯總,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后的幻滅與痛苦,心匯總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
《雨巷》中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別比喻了當時黑暗的社會,在革命中失敗的人和朦朧的,時有時無的希望。這些意象又共同構成了一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表達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5. 《雨巷》的文章主旨,體現的思想感情以及表現的手法
整首詩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富有美感卻又充滿著濃重憂傷的抒情意境。
現在讓我們走進這首詩歌,一起感受詩歌的意境。 首先第一段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江南梅雨季節小巷深處的陰沉圖景:悠長寂寥的巷子,綿綿不盡的細雨,灰蒙蒙雨簾中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的抒情主人公。
在這樣的環境里,詩人心中懷著一點朦朧的希望,想遇上一位丁香一樣的姑娘。這究竟是怎樣一位姑娘呢,我們繼續往下看,她既有丁香一樣的色彩和芬芳又憂愁抑郁。
她與詩人一樣“冷漠,凄清又惆悵”。哀傷的心情和寂寥的雨巷相融合,使詩中凄涼的意境更加突出。
(2、3)終于,詩人期待的姑娘如夢幻般的出現了,她美麗結著愁怨。,默默地“走近”,投出了“太息一般的眼光”(4)等詩人跟蹤而去,姑娘卻象夢幻一樣消失在雨的哀曲里了(5,6)在最后一節里除將“逢著”改為“飄過”之外,詩句與音節與第一節完全一樣,詩人低回詠唱中疊往復,一個失意者的孤獨和惆悵躍然紙上。
作者的感情是低沉的,感傷的,但他并沒有放棄追求,仍在繼續希望著,追求著。 意象的解析 1、雨巷。
作者幼小時住在杭州大塔兒巷8號。他小學、中學走的都是長長的青石板路。
這是種優美的意境。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蒙蒙的細雨,意境更是充滿了朦朧美。
2、油紙傘。這是件真實的雨具,作者并沒有做過多具體的描寫。
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這樣寫的好處是一方面免得喧賓奪主,落俗套。
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傘的迷夢意境。因為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秘、迷蒙的特點。
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圍,撐一傘風雨獨立消魂的形象。
把它放在獨特的環境中就能產生奇特的意象。 3、丁香。
整首詩說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來源于“丁香”兩字。美麗的事物總是和姑娘聯系在一起。
丁香一樣的姑娘,丁香一樣的憂愁,為什麼要選用丁香? 明確:丁香形狀象結,開在暮春時節,開花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征著美麗、高潔和愁怨。《雨巷》中寫“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詩李景詞“丁香空結雨中愁(《攤破沙 浣溪沙》)全詞是: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 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回首碧波三峽望,接天流 李商隱有詩: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獨自愁。
丁香花開花在暮春時節,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
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總之,丁香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征。
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
所以,以丁香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 分析丁香姑娘的象征含義 在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是重要的一個意象,雨巷、油紙傘、丁香等意象都是為了表現女子的形象而服務的。
那麼詩中的“丁香一樣的姑娘”象征著什麼? 明確:詩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的一個姑娘,但這個姑娘同時又帶著淡淡的憂愁,正如作者所說的“丁香一樣的憂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時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連這最后的一點希望也消失了。
“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舊彷徨在這雨巷,仍舊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般的/結著愁怨的姑娘。
“詩人將丁香般的姑娘寫得那般清雅,凄美、飄渺、哀怨,使這個雨巷包含了豐富的內容,象征著詩人對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現了空虛、幻滅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詩人寂寞心靈的痛苦歌唱,詩人把美好生活虛擬成了丁香般的姑娘。
詩人明明看到了她,卻又無法走近她,象夢一樣來,又象夢一樣地飄逝。藝術特色 1、變幻文法結構,經過巧妙組合,實現由散文到詩的轉化。
《雨巷》令人嘆為觀止的是作者絕妙地切割散文式長句而又渾然天成組成了現代詩的神形兼備的能力。以第一節為例: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如此排列即成了散文。
2、復沓句式的妙用。 以第三節為例“象我一樣”“象我一樣地”第四節“象夢一般地”“象夢一般地凄婉迷茫”等連貫上下句式,可以說是詩歌內在的巧妙拉長,形成了詩歌回環疊唱的效果,使閱讀時有起勢—強調—飛躍的遞進效果。
復沓也表現在《雨巷》首尾兩節上,從而使詩歌節奏顯得整齊和諧。 3、詞的重疊運用。
有時在同一行詩中,如“悠長,悠長”,有時在兩行詩的隔開處,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時在詩節的分開處,如二、三節間的“彷徨”。 詞的重疊把時值相同的頓復沓化了,從而形成了舒緩悠揚的節奏。
《雨巷》在音節運用上又是靈動、變化而富有生命力的。 4、詩歌的押韻 《雨巷》共7節,每節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長,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詩行中反復出現使得音節舒緩悠揚。
5、不但使用“ang”的韻尾、用音節的舒緩悠揚來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而且在修辭。
6. 雨巷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雨巷所表達的情緒是多重的:
1、現實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
在這里,詩人把當時的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這里沒有聲音,沒有歡樂,沒有陽光。而詩人自己,就是這樣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獨者。他在孤寂中懷著一個美好希望惶惶不安的人和無法實現的理想這個蘊涵有時代特征的悲劇主題,
2、表現這是一個富于濃重的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雨巷》中,姑娘的形象帶有悲劇色彩,抒情主人公――游子的形象(孤獨的游子形象貫穿在戴望舒的全部作品中)也帶有悲劇色彩。他的追求是那樣高潔,帶著理想化的色彩。他所期待的姑娘,既有深沉的內心世界,又有嫵媚的魅力;既是姣好的,又是在磨難面前不彎腰的。然而,他自己又是那樣地不易被人理解,他既不十分知道自己,也不是很深地理解對方;也許他期待的永遠是心中的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