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解夢佬 0

1.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有哪些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對農村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建設,最終實現把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要求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生產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中心環節,是實現其他目標的物質基礎。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廈,經濟就是這幢大廈的基礎。如果基礎不牢固,大廈就無從建起。

如果經濟不發展,再美好的藍圖也無法變成現實。 生活寬裕,是新農村建設的目的,也是衡量我們工作的基本尺度。

只有農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農村建設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 鄉風文明,是農民素質的反映,體現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

只有農民群眾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學,形成家庭和睦、民風淳樸、互助合作、穩定和諧的良好社會氛圍,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事業蓬勃發展,新農村建設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潔,是展現農村新貌的窗口,是實現人與環境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

社會主義新農村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應該是臟亂差狀況從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農民安居樂業的景象。這是新農村建設最直觀的體現。

管理民主,是新農村建設的政治保證,顯示了對農民群眾政治權利的尊重和維護。只有進一步擴大農村基層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讓農民群眾當家做主,才能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真正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

【經濟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經濟建設,主要指在全面發展農村生產的基礎上,建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政治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治建設,主要指在加強農民民主素質教育的基礎上,切實加強農村基層民主制度建設和農村法制建設,引導農民依法實行自己的民主權利。

統籌城鄉發展,就是把農業和農村經濟放到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全局中統籌部署;就是把農村社會事業放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統籌安排,充分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帶動作用,使城鄉居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就是打破以二元結構為基本特征的城鄉分治格局,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最終形 成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的體制和機制,建立起城市和農村互補互促、共同進步、平等和諧的經濟社會發展新格局。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政策措施上確立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指導方針;決定把農村的發展放到整個經濟社會發展中考慮,在財政、政策方面向“三農”傾斜,幫助農民開辟多種收入渠道,讓農民得到更多更大的實惠,從而把重點實現城鄉發展的和諧、工農業發展的和諧落實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偉大實踐中。

【文化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文化建設,主要指在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體現農村地方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豐富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會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社會建設,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公共事業投入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農村的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加強農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以期實現農村幼有所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愿望。

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政策措施上確立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指導方針;決定把農村的發展放到整個經濟社會發展中考慮,在財政、政策方面向“三農”傾斜,幫助農民開辟多種收入渠道,讓農民得到更多更大的實惠,從而把重點實現城鄉發展的和諧、工農業發展的和諧落實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偉大實踐中。 統籌城鄉發展,就是把農業和農村經濟放到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全局中統籌部署;就是把農村社會事業放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統籌安排,充分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帶動作用,使城鄉居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就是打破以二元結構為基本特征的城鄉分治格局,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最終形成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的體制和機制,建立起城市和農村互補互促、共同進步、平等和諧的經濟社會發展新格局。

新農村建設的出發點———增加農民收入。調整農業結構,擴大農民就業,加快科技進步,深化農村改革,增加農業投入,強化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爭實現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盡快扭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

2. 如何加強鄉村文明建設

抓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是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現實要求。

黨的十七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為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指明了努力方向。黨中央一直強調,要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引導廣大農民群眾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

所以,認真貫徹中央關于“三農”工作的總體部署,努力開創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下面通過結合XX鎮政府工作的實際,結合我鎮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現狀進行分析,就如何在新形勢下加強和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做如下闡述。

一、新形勢下應大力加強和改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十七大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推進新時期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結合上,作出全面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我國農村人口占絕大多數,農民問題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根本問題,廣大農民群眾始終是黨執政的重要基礎,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始終是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

改革開放以來,廣大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精神文明建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我鎮經濟社會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主要表現在:1、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經濟綜合實力位列XX區鄉鎮前列。2、科教文衛建設步伐不斷加快。

幾年來,我鎮堅持以財政X%投入教育,共擠撥出XX多萬元,用于學校危房改造、教學設備添置、農村教師補貼等。群眾的醫療條件進一步改善,各村普遍設立衛生所(室),農村衛技人員定期開展技術培訓,農村缺醫少藥現象基本消除;有線電視進入千家萬戶,鎮區覆蓋率達XX%以上;計劃生育工作朝著規范化軌道邁進;農村環境衛生得到很大改善,逐步完善環境衛生整治長效機制,建立了垃圾填埋場,鎮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垃圾清運、填埋;鎮區居民自來水使用率達X%。

3、積極構建集約型小康村和省級文明村建設。目前已有1個村通過了省級文明村驗收、3個村通過市級文明村驗收;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蔚然成風。

全鎮100%實行尸體火化。小城鎮建設成績顯著。

按照“高標準、高起點”為方案,實施舊村鎮改造新村建設,鎮容鎮貌煥然一新。4、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群眾治安滿意率不斷提高。

從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深化農村改革的要求來看,我鎮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總體來說是好的,有成效的。但還存在著一些不相適應的地方,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加以改進和整治。

第一、農村環境衛生亟需建立長效機制。雖然我鎮大力治理“臟亂差”現象,狠抓村鎮的改舊建新,實施改水、改路、改廁,農村的環境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多數農民的生活居住條件得到改善,但總體水平不高,部分村落仍然存在著臟亂差問題,這嚴重地影響了村民的生活質量,也影響了我鎮的整體發展速度,主要原因是鎮村兩級財政困難,缺乏投入資金。

第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有待提高。部分農村文體生活比較單調,有的農民把喝酒、打麻將、玩撲克當作休閑娛樂的主要活動。

第三、精神文明建設投入不足。鎮政府每年在垃圾清運、環境衛生整治上的投入大量資金。

鎮村兩級財政困難,財力投入不足,影響到諸如鄉村水泥路的鋪設等項目的順利實施,開展創建活動難度較大。 我們既要看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成效,增強發展信心,又要看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存在薄弱環節,增強責任感。

新形勢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出的新的標準、新的要求,需要我們積極尋找新方法、新舉措,努力加強和改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有效途徑。 二、講求實效,扎實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搞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構建農村和諧社會,有利于統籌城鄉協調發展。

在新的形勢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要適應農村經濟生活和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我們要緊緊圍繞農村穩定、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目標,調動和保護農民的積極性,通過抓好精神文明建設,調節各種利益關系,努力排除改革與發展前進中遇到的各種障礙,促進社會公平、公正,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要切實從解決農民群眾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從解決農民群眾的實惠問題入手,激發廣大群眾參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性,務求實效,扎實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一)以人為本,以文明道德塑造人。

1、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為重點,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制定目標責任,整合資源,構筑合力,凈化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進行結對幫扶,著重在服務上下功夫,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始終不渝地把精神文明建設的目標、任務同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結合起來,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解決思想問題。

2、以建立健全管理體系為根本,加快文明村創建步伐。一是廣泛開展“十好文明家庭”、“文明戶”等以家庭為單位的評先創優活動。

二是在農村誠信建設上下功夫,廣泛開展文明戶、文明村的推廣活動。 (二)以人為本,以創建活動引導人。

在新形勢下,只有切實加強和改進農村精神。

3.

文化作為人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載體,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活動.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概括起來為三個方面:一是與發達國家相比,居民文化需求滿足程度低,農村文化設施和文化活動匱乏;二是適合農村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得不到滿足;三是某些農民以麻將打發時間,賭博、迷信等不良風氣乘虛而入.這些問題的解決,主要牽涉到三個主體,一是國家,國家一方面應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為農村文化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應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建設,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供良好的物質載體和社會氛圍;二是企業,文化企業應在提供適合農村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問題上有所貢獻,這也牽涉到文化產業的發展問題;三是農民,農民應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因為農民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體.。

4.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精神文明建設,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科學教育事業。

在知識2113經濟時代,精神文明在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現,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發展提供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的5261精神支柱和堅強的智力支持的作用越來越成為人們的共識。因此,農村黨支部在日常工作中,為了實現農村的全面進步4102和發展,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農村各項工作的切入點,促進農村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發展。

總體說來,加強1653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是:第一,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農村“內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迫切需要。第二,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

第三,加強農村精神文容明建設,是提高農民群眾生活質量的重要前提。第四,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也是當前我國農村全面發展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