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提高教學質量
上埇中學 王會燕作為一名中學英語教師,我在英語教學中遇到了很多令人頭疼的難題。
我所帶的學生都來自農村,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基礎很弱,有的學生甚至一個單詞都讀不出來更別說是一句完整的句子。那麼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成績呢?我認為首先應該營造寬松、活躍的課堂氣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使他們從枯燥的英語課堂中走出來。下面談談本人的幾點看法。
在英語教學中,課堂氣氛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所在, 一節枯燥、乏味的課堂課堂氣氛只能使學生昏昏欲睡,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創造一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用,從而激發興趣,學得主動,學得有效。
活躍的課堂氣氛體現在學生的積極舉手發言、組對練習、分組討論等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操練方式,也體現在學生積極的、獨立的思維活動。只要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這樣的課就是活躍的課。
活躍課堂效果的檢驗,就看學生在課堂上是否有活動的時間、是否有表現的機會、是否有成功的體驗。要使課堂活躍起來就必須做到凡是學生能表達的讓學生自己去說,凡是學生能動手的讓學生自己去做,凡是學生能思考的讓學生自己去想。
為了使學生在英語課堂上能活躍起來,使課堂教學取得最佳效果。我們老師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加強理論學習,增加教育底蘊要組織一堂活躍的英語課,教師要有足夠的教育理論儲備,要掌握目前課程改革的要求,要正確處理知識與能力的關系。
我們都知道知識是培養能力的基礎,能力又是獲取知識的途徑。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以知識為中心,教師講得多,學生活動少,課堂氣氛沉悶。
而現代教學是運用啟發式、開放式、探究式、任務式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師生關系學生活動多,教師講得少,課堂活躍。大量的學生活動,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學會協作,豐富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培養了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二、熟練教學材料,做好教學設計一堂英語課是否活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備課是否充分。要使自己的教學設計合理,教師首先要熟悉教學內容,了解學生實際。
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提出不同的要求、安排不同的任務、做出不同的評價,做到因材施教,這樣才能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不同的學生各有所得,課堂自然活躍。其次要思考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做好時間分配。
最后設想活動步驟,活動方式,活動人員以及活動評價。正確的、恰當的評價是維持活躍課堂的重要措施。
不正確的和不恰當的評價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使課堂死水一潭。三、靈活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形成最佳課堂氣氛的重要保證。
教學方法的恰當選擇與發揮,是教師創造性與教育藝術性表現的主要形式。一個教師在挑選各種具體情況下的最佳教學方法的能力越強,那麼他的教學技巧與技能就表現得越姻熟、越新穎,課堂氣氛就越活躍,教學效果當然也就越顯著。
教有定則,但教無定法。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和實際條件,個人的教學風格和特長,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
一法為主,多法配合,靈活地運用各種手段,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上每一分鐘的作用。在處理知識與技能的關系上,對重點、難點、關鍵性的知識,要精講多練,引導學生拓寬思路,廣開言路,使課堂氣氛既熱烈又嚴肅,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既掌握了知識,又發展了語言運用能力。
在處理新舊知識上,要善于利用已學過的知識來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從而產生正遷移,同時也要善于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復習舊知識,使新舊知識相互滲透,形成整體。另外,還要利用直觀教具或電化手段,來輔助教學,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運用,強化對所學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理解,強化記憶,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四、調整時間分配,多做生生活動生生活動即Students to students的活動,主要包括:pair work, group work, discussion, interview,retelling,等。
在教學設計中,多考慮生生活動,多安排生生活動。許多老師喜歡安排師生活動,主要原因是教師自己的指令不明確,學生自主活動不能開展,沒有教師的帶領活動無法進行。
本人以為師生活動主要起示范作用,不宜太多。現代教育強調教育的差異性,要提供給學生多種選擇,適應個性發展需求。
因此要多組織生生活動。還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
同時在學生自主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觀察、體驗、探究、發揮潛能,培養合作精神。五、調用一切資源,創設真實情景采用情景教學,使學生如身臨其境是十分重要的。
把鉛筆盒子或幾個練習本靠在黑板上,當作貨架,移過一張課桌作為柜臺,就可以表演交易情景。帶一副聽診器,拉過兩把椅子,就成為醫務室。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聯系教材內容組織教學。這樣學生會覺得學得實際,學得有用。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高漲,課堂自然就活躍起來了。六、運用科學手段,開展媒體教學眾所周知,運用多媒體教學能活躍課堂氣氛。
PowerPoint, authorware, flash等系統制作出來的課件,呈。
2. 關于質量的句子有哪些
1、寧肯少些,但要好些。——列寧
2、全世界沒一個質量差、光靠價格便宜的產品能夠長久地存活下來。——徐世明
3、質量是維護顧客忠誠的最好保證。——杰克·韋爾奇
4、產品質量是生產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威廉·戴明
5、品率預定為85,那麼便表示容許15的錯誤存在。——菲利普·克勞斯
6、對產品質量來說,不是100分就是0分。——松下幸之助
7、世紀是生產率的世紀,21世紀是質量的世紀。——約瑟夫·朱蘭
8、克服自己消極的、鉆牛角尖的扭曲的思想方式,便能增加效率,提高自尊心。——伯恩斯
9、工作中最重要的提高效率。——約·艾迪生
10、效率是做好工作的靈魂。——切斯特菲爾德
11、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地辦事。——歌德
12、培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葉圣陶
13、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盡快過去,這樣你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于丹
14、如果說金錢是商品的價值尺度,那麼時間就是效率的價值尺度,因此對于一個辦事缺乏效率者,必將為此付出高昂代價。——培根
15、技術教育是手工勞動的升華,它能把手工勞動的效率提高到最高程度。——威·格拉德斯通
3. 怎樣快速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擴大學生閱讀量
在平常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有意識的要求學生看一些課外讀物,組織安排一些文學業余活動,讓各年級的小學生,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逐漸提高他們的閱讀總量。低年級的學生,老師可以講一些童話故事、神話故事、寓言故事……等,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積累一些原始素材。到了三年級,讓學生逐步接觸一些現代文學作品,如魯迅、郭沫若、巴金等文學大師的短篇文章,并在班級中開展一些相應的文學活動,包括敘述故事情節,說感受,討論問題等,加強學生對內容的記憶。高年級的學生,要求適當高一點,讓其慢慢接觸一些中國現代和古代的文學名著以及外國文學經典名著,為以后學生持續閱讀打好基礎。我們讓學生閱讀的目的,在于讓其汲取更多的文學養分,而不是去增加學生學習以外的負擔,為此,我們必須得保證學生課外閱讀的質與量。
(1)要求學生有目的、有選擇的讀書。由于小學生所處的特殊年齡階段、使得他們辨別能力和事非的能力有限,在要求閱讀時,要加以正確引導,不然學生凡是厚一點的書就看,看不懂的書也看,不該看的書也拿起來看,反正是老師要求讓看。這樣既加重了學生地負擔,不但給學生的學習帶來負面影響,而且效果也不會好的。
(2)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每個學生都用一本專用的筆記本,在平時閱讀中將自己認為精彩的句子,優美的修辭,好的用詞……可以摘錄下來,在空閑時可以拿出來琢磨琢磨,以加深記憶,循序漸進,閱讀中積累一些原始的東西。
(3)引導學生學會和掌握利用工具書解決一般性的問題,例如不會的字詞,不懂的生活常識用語等。教師經常注意本班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的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一些相關的文學活動,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地使他們的思考問題能力與判斷力得到發展,同樣學生在閱讀中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發展,再不會因為區區二三百字的閱讀小短文而皺眉頭,咬筆頭了。我們也在教學閱讀中不會因提中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老虎吃天,無處著手,總不見大的效果。同時學生由于在閱讀活動中積累了足量的文學素材,在作文時也不會沒頭沒尾,流水帳,錯字錯詞亂句子了,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二、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人所有行為的原始動機,也是人產生活動行為的意識源、學生會不會去自動閱讀一些課外讀物,接觸一定量的課外有益讀物,歸根結底他們有沒有一種原始的閱讀動機,是否具有這方面的意識,這正是我們最值得思考的地方。哪我們如何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使其形成一種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
第一、教師平時注意提高自身文學素養,靠自身的影響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日常語文教學活動中隨機應變,善于綜合運用文學常識,使課堂教學充滿情趣,也使學生因教師豐富的文學知識,流利的口才等現象產生一種敬重老師,羨慕老師“卓越出眾”才華的心理反映,這種心理反映效果在無形中不自覺地起到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作用,這也是小學生“愛模仿”天性的必然。
第二、開展多種相關的班級或學校大型的文學活動。開展和舉行一些如:講故事比賽、演講比賽、摘錄筆記評比、速擬提綱、復述比賽、心得體會交流活動等,由易而難,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開展一些不同類型的活動,更有效的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圍繞小學生天生愛表現的特點,讓每個學生都有參加的機會。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最大限度的激起學生的表現欲,強烈的表現欲促使學生產生一種自我主動閱讀意識,這就是我們所期望出現的,也正是激起學生閱讀興趣的重點所在。
第三、多表揚,肯定他們閱讀的成績。如果條件允許,進行一些必要的物質獎勵。這也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一個方法,說起來容易,平常做起來就難。切忌因為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出現的小錯誤,小過失而批評、指責,小學生逆反心理強,這樣會使學生閱讀興趣受到影響。
三、明確目標,持之以恒。
根據各年級各班的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的閱讀計劃,并堅持做到。及時總結交流,讓學生發作文形式匯總成簡單的學習材料,貯存加工成學生自己的知識。學生一時的興趣激起來比較容易,要使興趣常有,卻是件難事。只有讓學生鉆進閱讀中,讓其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學生自己就會主動閱讀。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要有目標,有計劃地組織一些高質量的閱讀活動,并長期進行下去,到那時,學生的閱讀能力一旦有長足的進步,就會作文中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無形之中也帶動了作文的進步。
我是接著剛才你的追問回答的!
4. 怎樣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在如火如荼的教改熱潮中,一談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我們往往先談到的是如何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方面下功夫,教師高效率地上好每一堂課非常重要,但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是一個緩慢的、漸進的過程,是一個既有聽說讀寫,又有生活和情感體驗的綜合的過程,就像一個人練氣功一樣,并非一朝一夕能有強身健體之效,所以,要使學生學好語文,就要明白下面幾個問題。
學生的語文素質差在哪些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總抱怨學生讀到六年級,還不會閱讀,作文表達不通順,書寫潦草,認為學生基礎差,能力弱,其實導致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是他們在平時學習中缺乏對語文這門課程的興趣和熱情,缺乏良好的學業習慣和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缺乏學習的主動精神。所以,如果說學生語文成績差,那也是長期積累的結果,而并非與成績優秀的學生在智力水平上有多大差異。
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有哪些缺失?重課內文本教學而輕課外的素質培養是其一,對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習慣、方法、態度常常不滿意,可又始終把它們放在語文教學比較次要的位置,平時雖有要求但沒有足夠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去引導和培養學生,也沒有把它們作為評價學生語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重課外閱讀檢查而輕對閱讀內容和方法的指導是其二,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要求往往過于統而大而話之,學生沒有讀書興趣,迫于老師要求,為完成任務多敷衍了事,有很多學生甚至根本不讀書,有的是為交差而抄書,達不到任何讀書目的。
課堂教學重主導作用而輕主體活動是其三,很多時候我們依然流于傳統的教學形式,學生依然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磨滅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課堂教學重知識教學而輕能力訓練是其四,教學目標的設置和內容的安排也是大而全,唯恐有遺漏和疏忽之處。
重課堂教學而輕生活體驗是其五,新教材為語文教學安排了較為豐富的語文活動,但教學過程中常常不能很好地實施,更不要說在課外引導學生觀察和感受生活,寓教于樂。 我們怎麼教語文? 我常常告誡自己,要用一百次的努力去點燃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我們要學會怎樣煸情,學會在激發閱讀和寫作的興趣和熱情上下功夫,這種努力需要長期堅持,直到學生愛學語文、樂學語文、主動學語文。
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培養一刻也不能放松,我們要用百般的耐心去誘導和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聽課、筆記、觀察、思考、閱讀、寫作等學習品質,這種養成教育比教給他們知識和方法更重要,更需要寺之以恒和耐力。 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認識生活,豐富情感體驗,積累語文素材,同時,讓閱讀成長生活的一種需要,要加強對課外閱讀內容和方法的指導,把生活感受和閱讀體驗結合起來,變成閱讀和寫作的血液,教師要做個有思想的人,也要引導學生做個有思想的人,孔子是個教育家,首先因為他是一個思想家。
課堂教學要著力營造民主平等、和諧活躍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教學目標的設計要始終突出能力訓練和方法指導,能力點的訓練設計要有點石成金之功,方法指導要有舉一反三之效,以達到提高聽說讀寫能力,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目的。
教學內容要注重優化,找準教學重點和切入點,要有所教有所不教,使課堂教學有的放矢,切忌面面俱到。 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是一個無序的發展過程,知識能力、興趣愛好、習慣方法隨時隨地都能獲取和得到培養,但教師的語文教學過程和對一個人培養卻是一個系統工程,從課內到課外,從基本素質培養到能力訓練,從因材施教到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在目前教學改革中,以上諸方面都需要我們有明確的指導思想和獨到的教學技藝。
5. 怎樣提高小學畢業班語文教學質量
小學語文成績提高也不難,最主要的是看老師是否有責任心和愛心。
老師教是一方面,學生學就更重要。因此,必須在老師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的同時,要建立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老師還要多和學生談前途、理想教育,讓學生聽老師的課,按老師的要求去學習。只有做到這些,學生的成績才能提高。學生成績提高了,那麼也說明老師的教學質量高了。不知您是否贊同我的論點。因為,內因是關鍵,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
而小學語文主要分為:基礎知識、閱讀和作文三大塊。基礎知識必須要背要記,因此學生們都努力去背誦、記憶,那麼要提高就不難了。閱讀理解很關鍵,老師的引導很重要。同時還要去學生多看書,看了學讀后感。作文要多寫多練,讓學生每周寫1~2篇大作文,堅持每天記日記。老師針對差生進行面批,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組織學生辦班報,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熟悉一位語文老師,她教了2年時間,把一個班的語文成績,從班平不到80分提高到班平90.6分,使得該班在全校前20名的占了16名。
6.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在小學教學中語文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努力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才能提高其他各科的成績,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小學生識字、看書、閱讀、寫作能力,另外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教師要有愛崗敬業的精神,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有精彩的課堂表現,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一、觀念新、素質高的語文教師隊伍是提高教學質量前提。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一句 “至理名言”足可以看出教師在教學中占有著不可估量的地位。
教師教學觀念的新舊、素質的高低制約著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也制約著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對于用全新思想觀念鍛造的課程標準和教材,教師在實施過程中,如果教師觀念不新,素質不高,那是很難與現在的課標、教材相匹配的,預期的教學目標更是很難達到。
因此教師要樹立新理念,體驗新教材,走進新課程,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同時還應自覺加強自身業務學習,苦練基本功,提高自身語文素質。 作為教師,面對新課標,我們應牢牢樹立現代教育的四大觀念: 一是樹立新的學生觀,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二是樹立新的發展觀,三位目標整合;三是樹立新的知識觀,選擇、探索、質疑、創新、實踐;四是樹立新的課程觀,開發課程資源。
二、實效性強的課堂教學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 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主渠道,也是實施教學計劃的主要陣地,其質量的高低是決定著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
課堂教學效果如何,關鍵又在于備課,因此教師備課要做到四有:腦中有課標 胸中有教材 心中有教法 目中有學生。因為備好課是搞好語文課堂教學的基礎之基礎,根本之根本。
教師只有深入了解學生、鉆研教材、精 心設計課堂教學思路,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花大 力氣在備課上,在動筆備課前至少要做到三個明確:明確學生的知識底細,明確每篇課文的訓練重點,明確每節課的教學目標。
只有知道學生該學什麼,才能弄清楚自己該教什麼,否則,閉著眼睛捉麻雀,只是無效勞動而已。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授人以漁,可享一生。”
二十一世紀的語文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環境下的課堂教學,教學中我們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更要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學生語文能力的形成不是自發的,而是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培養,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又不能僅靠傳授,關鍵還是要在課上進行訓練,因此,語文課上必須讓學生多聽、多讀、多說、多寫,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利用每一節語文課,巧設計,善挖掘,循循善誘,循序漸進,學生就會在不斷積累語文知識的前提下,形成語文能力,在任何情況下(包括各級各類的考試)以不變應萬變,切實提高語文成績。 教師上課要尊重“四為主”原則: 就是以教師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參與為主環。
1、圍繞一條線索: (1)以事情發展順序為線索,就是按照事情的發生,發展,經過和結果的順序。如《落地的紅棗也不能吃》。
(2)以時間順序為線索,就是把事情發展過程中比較明顯的時間寫出來,并敘述在此時間內發生的內容.如《一定要爭氣》,重點記敘了童第周在中學讀書和在歐洲留學兩個時期的事. (3)以地點變換的順序作線索,以寫景,參觀訪問過程為內容的文章一般用地點變化順序作線索,敘述時要寫清每個地點上的事情。如《參觀人民大會堂》不僅按參觀順序來寫,而且以參觀者每到一處的蹤跡開頭,點明參觀的地點,再抓住每一處所見所聞具體描述。
(4)以具體的事物為線索,如寫《一個蘋果》把傳來傳去的蘋果作 為線索,圍繞蘋果敘述了感人的事。 (5)中心事件為線索.中心事件在文章中起主干作用,圍繞它來寫一些相關的事,如《養花》圍繞中心事件養花寫了為什麼養花,養什麼花,怎樣養花,怎樣勞動獲得豐收,怎樣享受勞動成果,養花有何樂趣等。
(6)以事物特點的幾個方面為線索,如《說茶》一文,介紹了我國是茶的故鄉,介紹了茶葉的種類,喝茶的好處以及茶具的質地和造型。 2、理清兩種方法: 一是教法——以讀代講,點撥引導。
應試教育注重的是如何讓學生學會現成的知識,強調對完整知識體系的學習和掌握。表現在語文教學中,則是教師過分強調對課文的理性分析,忽視了讓學生從整體上對課文內容的欣賞和感悟,忽略了對學生的美讀指導。
一篇優美的文章往往在這樣的理性分析下變得支離破碎,導致學生喪失了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以讀代講,點撥引導,目的是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學生,讓學生學會讀書,學會思考,學會表達。
擺脫無味的理性分析,讓學生主動活潑地學好語文。 二是學法——自讀自語,教師引導。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語文課的教學也應該遵循這一閱讀的規律,在新的課程標準所要求的范圍之內,圍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讓學生在反復的閱讀中。
7.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優秀論文
一、營造和諧課堂
語文課內容較多,知識面廣,傳授的信息量大,而語文課節有限,必須向四十分鐘要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我認為,在良好的氣氛、情緒和心境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高,思維就活躍,從而對知識的理解就快。只有做民主的教師、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才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創新能力的前提條件。我總是把微笑帶進課堂,蹲下來看學生,為學生創設一種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敢于展開想象的翅膀,體驗學習中的樂趣,增強創新意識。
二、重視識字教學
識字教學是語文學科的基礎,也是閱讀理解的基礎,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教學中,我這麼想也就這麼做。對教材中出現的每一個生字詞,我都會嚴格要求學生掌握好。相信很多語文老師對識字教學都有自己很好的一套方法,其中一點我認為比較有效果的做法是教學以后幫助學生記憶生字。一是要求學生認真抄寫,在培養學生的書寫習慣的同時,我還要求學生養成邊抄邊記字的習慣。聽寫是學完生字(詞)必然要做的事情,而且每次聽寫后我會馬上或很快就批改好發回給學生,及時地檢查他們有沒有改正錯別字,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是很重視、很認真地對待聽寫的,他們也會努力把生字記牢。同時培養學生書寫的基本功,課堂上注重對學生書寫的有效指導,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平時的生字書寫,我都會向學生說明:老師只要求你做作業先要有認真的態度,然后力求正確。如果哪一課的生字書寫不過關,涂改嚴重,我就讓學生重寫一遍,經過我的嚴格要求,現在我班的作業、卷面字跡較工整、清晰。
三、培養學生養成思考的習慣
本人現在所教的是四年級,課堂上學生集體回答問題比較多,這樣課堂氣氛既熱鬧又可以節約時間,但慢慢我發現在學生中出現了類似南郭先生的人物,不愛開口也不愛思考。教學上過多的集體回答顯然存在弊端,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提高,更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影響了以后中、高年級的教學實施。為了培養學生養成愛思考的習慣,使課堂上更多的學生大膽回答問題,我嘗試了兩點做法。
1、改變過多的整體回答為個別回答。課堂的教學形式本來就應該豐富,個別提問有利于檢查教學的效果,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所以在課堂上多給學生個別回答的機會。
2、給后進生更多的發言權。培養學生積極動腦回答問題的習慣,我覺得難點在于訓練后進生。后進生上課一般不善于觀察,不善于思考。因此對后進生更要設法使他學會動腦子,這就要給后進生發言權。后進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時心虛,聲音小,說錯了,又遭同學笑,下次就更不敢舉手發言了。不說也就不想,不動腦子。所以輔導后進生學會動腦子,就要設法使后進生開口,敢講話,會回答問題。我的做法是課前就把要回答的問題先告訴后進生,并教他們如何回答。由于后進生先學一步,心中有底,上課時就敢于舉手發言,回答時聲音也大了。有了自信心,說的積極性就高了,慢慢養成了動腦思考回答問題的習慣,也可促進中等生,優等生。
四、培養學生閱讀積累的習慣
低年級的學生知識面較窄,但在學習生活中他們有很多可以拓寬視野,吸收知識的機會,我在教學中非常注重。
以綱為本,我先從課文入手,要求學生每課都要背誦,篇幅短的要求背全文,長的要求背誦他們自己喜歡的段落或有好詞好句的段落。因為有班干部或者小組長的檢查督促,所以我并沒有增加自己的工作量。
我認為學習知識要靠平時的積累,學生們只有通過積累知識,才能運用知識,學習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我們教師應該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多積累課外知識。
作為教師都應該為孩子的成長費心思,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多嘗試和多反思,我想信我們的工作一定能更出色,同學們一定能學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