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橋在北京市宣武區東部正陽門外,古時候是供天子到天壇、先農壇祭祀時使用的,所以稱為天橋,后經多次改建,至1934 年全部拆除,橋址不復存在,之后是作為北京的一個地名存在。
清《光緒順天府志》記載:“永定門大街,北接正陽門大街,井三。有橋曰天橋。 ”,還有清末民初的著名詩人易順鼎在《天橋曲》寫下“酒旗戲鼓天橋市,多少游人不憶家”,表明當時天橋的繁榮景象。
天橋原有漢白玉石橋一座,橋下是小河龍須溝,范圍包括正陽門大街,經過東西珠市口向南,天壇壇門的西北方向,在永定門以北的地區,之后形成十分有京味的天橋市場。
在解放前,有很多藝人在天橋附近“撂地”,就是在地上畫個白圈作為演出的場地,當時的雜耍是天橋市場的一個特色,項目繁多,技藝高超,比如拉弓、舉刀、抖空竹空竹、舞叉、耍中幡、硬氣功等。
天橋地區是指珠市口以南,永定門以北,東臨天壇,西至先農壇,當時天橋是平民區的代表,百姓可以購物,看雜耍,還可以品嘗一些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