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叔本華中的經典句子

解夢佬 0

1. 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到底想說的哲理是啥子

《人生的智慧》于1851年發表。叔本華在書中闡釋了自己的人生哲學,逐一探討關于人性、人格、地位、榮耀、名聲等長久困惑人類心靈的問題,認為有智慧的人應該以超然而明智的態度對待世務。

在這本書中他以“優雅的文體”,暫時撇開了唯意志論的悲觀主義人生哲學,從世俗的角度探討了人生應遵循的原則。自此他的理論開始越來越受重視,1860年9月他病逝,像是一個超前的智者,叔本華的孤獨到人生的最后才被矚目,叔本華對自己說:“記住,你是一個天才,天才必然超越時代,不被人理解,你不屬于這個時代。你的書是為后人寫的。所以天才必將獨守寂寞。你千萬不能為了某些東西,而放棄這些你要堅持的東西!”叔本華哲學思想被認為是柏拉圖的觀念論康德的認識論、吠陀的泛神論及厭世觀四者的融合。其中討論的話題眾多,內容樸素深刻,十九世紀末的很多大思想者,大都從中汲取了營養,尤其是尼采,對叔本華的理論一直情有獨鐘。更有好事者認為,尼采某種程度上是繼承了叔本華的衣缽,雖然二者哲學的最終結果不一樣,但都是唯意志論的大哲人,都認為意志才是世界的本質。同時,叔本華的生存空虛學說也奠定了其悲觀主義哲學的基礎。收集于本書的這些代表性的論文只占叔本華全部哲學著作的一小部分,在這里對這些精選出來的文字再喋喋不休的談論未免顯得有些妄自菲薄,我們所能做的惟有用心來讀它。

這本讓叔本華在晚年時終于名聲鵲起的名著,先不說它的思想魅力,單單是敘述之靈動,比喻之形象,就已經讓人讀起來手不釋卷。曾經讀過尼采的一些作品,覺得他的語言是詩人化的,而叔本華呢,我想說是“錢鍾書式”的。很贊同卡夫卡的評價,“叔本華是一個語言藝術家,僅僅因為他的語言,我們就應該無條件地讀他的著作了。”

該書一共分為六章,分別論述了人的基本劃分、人所擁有的財產、人所展現的表象、建議和格言,以及人生各個階段的問題。而這六章,其實都是談怎樣快樂生活的智慧。

人生這個問題,從來都是那些哲學家們傾其一生所思考的問題,這個問題似乎沒有答案,或者說,沒有真理。毋庸置疑,人生是哲學家們永恒的課題。常常一個人陷入沉思的叔本華,在這本《人生的智慧》中,他闡述了自己對于人生的見解,這些見解,又是何等的“智慧”!

“要過最輕松愉快的生活莫過于頭腦簡單。”這是他所引用古希臘劇作家索福克勒斯的話,可是“頭腦簡單”的人生,不過是空有一具行尸走肉的形骸罷了。人之所以為人,就在于他不是簡單的牛奶加面包,或者“食有魚,出有車”,就可以解決的。每個人都會有或高或低這樣那樣的追求,這些追求是人們產生產生痛苦的源泉,叔本華所堅持的,人生即是意志(意欲)的體現,意志是無法滿足的淵藪,因此也就產生了痛苦。

既然人生肯定有所追求,追求又必然會有痛苦,那麼就有了在痛苦中一如既往地追求意欲的人生。亞里士多德所說的,“理性的人尋求的不是快樂,而只是沒有痛苦。”人們認為的叔本華哲學是“悲觀主義”哲學,也即在于它先承認人生的痛苦,然后用睿智的生活方式,盡量避免那些痛苦。

在他看來,人生的快樂(或者說沒有痛苦)都是屬于精神上的東西,是否快樂不在于物質如何充足,而在于思想是否豐富。這跟孔子的“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是一樣的道理。所以在書中,叔本華也就指出,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的思想會赤裸裸地表露出來。思想豐富的人可以非常自由,異常歡愉,而思想匱乏的人則會百無聊賴,不知所措。他認為人是孤獨的,一個人,要麼是孤獨,要麼就是庸俗。也許有些人不贊同這個觀點,但我還是覺得,一個人,至少其思想是孤獨的。

作為社會中的人,當然離不開一定社會,離不開社會上的許多人、許多事。諸如名譽問題,財富問題,交往問題,處世問題等等,這些他都作了淋漓盡致的論述。關于這些問題,一直不喜歡那種說得如何如何,否則就會怎麼樣怎麼樣的教導,哪怕他苦口婆心,哪怕他諄諄告誡,我都會覺得煩躁。這本書卻完全不一樣,他只是表達自己的思想,你可以接受,也可以否定。思想是自由的,他在論述自己的觀點時,不會把想法強加與你,可你慢慢讀下去,又會心悅誠服地接受了。

2. 如何評價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

現在欣賞到大師級的文字、音樂,常常由衷的發出敬佩的感受。人類的感情中,嫉妒是很普遍的,羅素說過,女人對世界上所有其他女人都有可能產生嫉妒,男人則通常對同行的男人產生嫉妒;幸好,上帝還賦予了人類另外一種高尚的感情,那就是敬佩。希望自己能夠多發展敬佩這種感情,也許將來會有時間和意愿去欣賞藝術、美術、雕塑之類的內容,但就目前而言,書籍、文字可能是最容易得到,內涵也最豐富的藝術形式。

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常常被叔本華的比喻引得忍俊不住,雖然這本書完成的時代在叔本華的后半生,但在這本書中,叔本華常常表現的像個自負的孩子,對自己的生活方式異常熱烈的表示支持,用自己的哲學思想為個人的生活作了最好的注解。舉幾個讓人非常耳目一新的見解:

痛苦和無聊是人生幸福的兩個死敵。每當人們遠離其中的一個,就靠近了另外一個;一個人對痛苦的感受能力與對無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一個人對與人交往的熱衷程度,與他智力的平庸和思想的貧乏成正比。人們在這個世界上,要麼選擇獨處,要麼選擇庸俗,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亞里士多德說過,理性的人們追求的不是快樂,而是沒有痛苦。亦即:所有的快樂,其本質是否定的;而所有的痛苦,其本質確實肯定的。舉個例子,哪怕你平常生活的90%都是順利的,你很少感受到這些順利給你帶來的快樂,即使有,也只是轉瞬即逝;但只要有些微的痛苦,比如說牙疼、損失少許錢財,這個痛苦都會時時的拜會你,給你帶來深刻的印象。因此,快樂只是表象,無法持久,這是由人的本性決定的,世上人們都去追求快樂,感官上的,情欲上的,權利上的,但殊不知,只有痛苦是持久的。因此,與其追求快樂,不如避開痛苦。

獨處的好處,一個人只有感知能力非常豐富,對別人的依賴性很少,才能從獨處中自得其樂,而獨處對于天才而言,則更是必需的部分。一個無法忍受,無法從獨處中獲得快樂的人,其思想和智力,都是貧乏的,是這世上大多數庸俗的人的一部分。想想你可以避開的哪些俗不可耐的人,你一定會好好享受獨處的好處。

哲學家,是探索人類靈魂的先行者,是人類思想文明的開拓者,他們的思想往往遠遠領先于他們的時代,不被當時所理解,但最終真理就是真理,即使過了幾百年,也會被重新認定;所以也有一種說法,在當代就被大家贊揚的杰出人物,往往死后會被遺忘。因為天才就是引領人類的火把和旗幟,他們永遠前行在大多數人的前面!

3. 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一書中說人要麼孤獨要麼庸俗,到時現在的社會是

叔本華的形而上學構建于兩個基礎概念之上:一是表象和意志雖然是同一的,并且共同構成世界,但意志是決定性的,任何表象都只是意志的客體化;二是意志永遠表現為某種無法滿足又無所不在的欲求。于是世界本質就是某種無法滿足的欲求,所以從邏輯上說,它永不可能被滿足。

所以如果不能滿足的欲求是某種痛苦,那麼世界就無法擺脫其痛苦的本質。人們只是永遠試圖使自己的欲求滿足,但這種滿足卻更加證明和顯現了意志本身,這被叔本華認為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所以他認為無論一個人是樂天派還是悲觀派,都不能擺脫根本上的痛苦,樂天派只是對現實的躲避,是自我欺騙所造成的假象。所以對悲觀主義的懷疑者們只能從叔本華的形而上學上進行爭論而不是爭論悲觀主義本身。

4. 人生的智慧就是快樂的源泉名言解釋

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讀后感悟頗深,與這些絕美的哲學智慧風景一起,讓眼睛旅行,讓心靈沉靜。

一、每個人的生命終其一生都是具有相同的性質。生命就好象一個題目上發揮不同的內容而已。任何一個人決不能超出他的個性。

二、心性不高的人的幸福和快樂的唯一的源泉就是他的感官嗜好,充其量過一種舒適的家庭生活,與低級的伴侶的在一起俗不可耐的消磨時光。教育對這類凡夫俗子也未能擴大他的精神價值。人的最高、永恒和豐富的快樂實是他的心靈…心靈的快樂又主要依賴我們心靈的能力。

三、愚人終其一生還是愚人,即使在樂園中被生活的智慧所包圍。他也難于脫離愚人的個性。

四、人的健康實甚過任何其他幸福,我們真可以說一個健康的乞丐要比疾病纏身的國王幸福的多。一種平靜的歡愉的氣質,快快樂樂的享受非常健全的體格,理知清明,意欲溫和,心地善良,這些都不是身份與財富所能代替的。

五、一個具有理知的人在完全孤獨的時候,沉浸在自己的思想和遐思中,其樂也無窮。然自世俗的快樂,劇場,游覽,娛樂…并不能使愚人免掉煩惱。

六、我們看到許多人螞蟻一樣,整天忙忙碌碌,忙著不停的聚集財產。除了只知道搞錢以外,其它便一無所知,這種人的心性既空白一片,結果是對任何其他事物的影響便麻木不仁。他們對理知的高度幸福既無能為力,就只有沉迷在聲色犬馬中。任意揮霍,求得片刻的感官享受。如果幸運的話,他奮斗的結果,得到了巨大的財富,死后留給繼承人,或者亂花一通。像這種人的人生,看起來雖然煞有其事和具重要感,實際上就和其他蠢子一樣,愚昧的度其一生而已

七、幸福基于人的精神,精神的好壞與健康息息相關。

八、健康是成就人類幸福最重要的成分。只有最愚昧的人才會為了其他幸福犧牲健康。不管他的幸福是功、名、利、祿、學識,還是過眼煙云似的的感官享受,世間沒有任何事物比健康來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