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對仗是什麼意思

解夢佬 0

1. 寫詩詞講對仗,對仗是什麼意思

對仗也就是對偶。

律詩頷聯和頸聯的各自出句和對句,規定必須字數相同,詞性相同,結構相對稱,意思相并列,相對或相反,這就是對仗。如:“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上面的“千尋”,“一片”是數量詞相對,“鐵鎖”和“降幡”為名詞性詞組相并列。

“沉”和“出”為動詞相并列,“江”和“石”名詞并列。“底”和“頭“一下一上,方位性名詞相對。

1.工對,不僅詞性,結構,字義相同或相列,相對,而且所詠事物細類也相類或相對。如:“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茅亭”和“藥院”都是房子。

“花”和“苔”都是植物,“影”和“紋”都是印跡。2.寬對,比較多的律詩的對仗,只是詞性,結構相同,而所寫的具體事物及其細類并不相對,這種對仗稱為“寬對”,如:“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舊”和“鄉”,“空”和“翻”,詞性都不同,但這卻是一首名篇。3.流水對,有些對仗出句意思并沒有說完,從語法意義上說,還不能算是獨立的句子,需要和對句和在一起,才能表達完整的意思。

這種對仗就叫流水對。“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4.借義對,請看“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就字面的意思來說,出句中“尋常”即“平常”的意思,和對句中的“七十”并不能相對。

但“尋常”還有一義,古代以八尺為“尋”,十六尺為“常”,借用這一義,就變為數量詞,可以和“七十”相對了。5.諧音對:有的律詩,字意本不相對,但其中某一個字和另一個字同音或近音,這另一個字義相對,也可用來對仗。

如:“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稀”“掃”和“稀”本不對仗,但“掃”與“少”近音,諧音。故借來對仗。

2. 古詩中,詩句對仗是什麼意思

詩詞中的對偶,叫做對仗。古代的儀仗隊是兩兩相對的,這是“對仗”這個術語的來歷。

對偶又是什麼呢?一般來講對偶,指的是兩句相對。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對句。

對偶的一般規則,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對偶是一種修辭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齊的美。漢語的特點特別適宜于對偶,因為漢語單音詞較多,即使是復音詞,其中的詞素也有相當的獨立性,容易造成對偶。對偶既然是修辭手段,那麼,散文與詩都用得著它。例如《易經》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易·乾文言》)《詩經》說:“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這些對仗都是適應修辭的需要的。但是,律詩中的對仗還有它的規則,而不是象《詩經》那樣隨便的。這個規則是:

⑴出句和對句的平仄是相對的;

⑵出句的字和對句的字不能重復①。

因此,象上面所舉的《易經》和《詩經》的例子還不合于律詩對仗的標準。

對聯(對子)是從律詩演化出來的,所以也要適合上述的兩個標準。例如下面這副對子:

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出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這里上聯(出句)的字和下聯(對句)的字不相重復,而它們的平仄則是相對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②。

就修辭方面來說,這副對子也是對得很工整的。“墻上”是名詞帶方位詞,所對的“山間”也是名詞帶方位詞。“根底”是名詞帶方位詞③,所對的“腹中”也是名詞帶方位詞。“頭” 對“嘴”,“腳” 對“皮”,都是名詞對名詞。“重”對“尖”,“輕”對“厚”,都是形容詞對形容詞。“頭重”對“腳輕”“嘴尖”對“皮厚”,都是句中自對。這樣句中自對而又兩句相對,更顯得特別工整了。

例如: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3. 對仗 是什麼意思

對仗,中古時詩歌格律的表現之一。詩詞中要求嚴格的對偶,稱為對仗。對仗主要包括詞語的互為對仗和句式的互為對仗兩個方面。對仗多用于駢文。

對仗又稱隊仗、排偶。它是把同類或對立概念的詞語放在相對應的位置上使之出現相互映襯的狀態,使語句更具韻味,增加詞語表現力。對仗有如公府儀仗,兩兩相對。對仗與漢魏時代的駢偶文句密切相關,可以說是由駢偶發展而成的,對仗本身應該也是一種駢偶。

擴展資料

對仗要求

一、工對

近體詩中用得很工整的對仗,稱為工對。要做到對仗工整,一般必須用同一門類的詞語為對,如名詞中天文、地理、時令、器物、服飾等同一意義范疇的詞。

二、鄰對

近體詩對仗中的一種。在詩或對聯中,用詞義的門類相鄰(或比較接近)的詞為對,叫作“鄰對”。所謂門類接近,就比如“天文類”跟“時令類”相對,“器物類”跟“衣飾類”相對,“地理類”跟“居室類”相對等等。

三、寬對

近詩體對仗中的一種。它與工對是相對的概念。與工對相對而言。寬對是一種很不工整的對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詞的詞性相同,即可構成對仗。這樣的對仗,一般稱之為“寬對”。寬對要比鄰對的要求再寬一些。如一般以名詞對名詞、以形容詞對形容詞便可以。

四、借對

修辭中對仗一種,也稱為假對。它通過借義或借音等手段來達到對仗工整的目的。一個詞有兩種以上的意義,詩人在詩中用的是甲義,但是同時借用的它的乙義或丙義,來與另一詞相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對仗

4. 對仗 是什麼意思

對仗

詩詞中要求嚴格的對偶,稱為對仗。對仗主要包括詞語的互為對仗和句式的互為對仗兩個方面。

詞語對仗的要求是:詞義必須同屬一類,如以山川對山川,以草木對草木等;詞性必須基本相同,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等;平仄必須相對,即以平對仄或以仄對平;結構必須對稱,即以單純詞對單純詞,以合成詞對合成詞;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對。

句式的對仗,主要是句子的結構相同,如以主謂短語對主謂短語,以動賓短語對動賓短語等。

對仗可使詩詞在形式上和意義上顯得整齊勻稱,給人以美感,是漢語所特有的藝術手段。

5. 對仗工整的句子叫什麼句

指一對或一組結構相似的句子.它形式整齊,音韻和諧,節奏協調,氣勢貫通,適合于加強語勢、強調語義,表達豐富的感情,能給讀者以深刻、鮮明的印象.對偶句、排比句、反復句都屬于整句.王11丫4級2009-11-22駢句是從駢體文這種文體中得來的稱呼,除聲韻上的講究外,它與對偶句無大的差別.只是常把“對偶”算修辭手法,不算文體.有時候,駢句相對會長一些.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駢文是與散文相對而言的.其主要特點是以四六句式為主,講究對仗和聲韻,因句式兩兩相對,猶如兩馬并駕齊驅,故稱駢體.在聲韻上,講究運用平仄,韻律和諧,修辭上注重藻飾和用典.駢句通常都是對偶句,但很少人把修辭手法中的對偶稱作駢句.1駢句,指的是結構相似、內容相關、行文相鄰、字數相等的兩句話,跟對偶相似,只是不像對偶那樣在音韻上有嚴格的要求.2駢句就是字數相同、意思相對的兩個相接的句子,不僅講究對偶,而且講究聲律對偶句沒有對聲律的要求.駢句這個詞語在現代文閱讀的賞析里是極少提到的,一般都說是對偶.。

6. 對仗是什麼意思

基本解釋

1. [antithesis;match both sound and sense in two poetic lines]∶[律詩、駢文等] 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義的虛實做成對偶的語句

2. [wage war] 〈方〉∶交戰

詳細解釋

1. 謂當廷奏事。古時皇帝坐朝聽政,必設儀仗,百官當廷言事,無所隱秘,故稱。《舊唐書·蕭至忠傳》:“舊制,大臣有被御史對仗劾彈者,即俯僂趨出,立於朝堂待罪。” 宋 王溥 《唐會要·百官奏事》:“百官及奏事,皆合對仗公言,比日以來,多仗下獨奏。宜申明舊制,告語令知,如緣曹司細務及有秘密不可對仗奏者,聽仗下奏。”

2. 左右分設、相對而立的仗衛。 清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引 萬柘坡 《金鰲玉蝀橋》詩:“曉來濃翠東西映,也算蛾眉對仗班。”

3. 指舊體詩文的詞句相對偶。 清 沉德潛 《說詩晬語》卷下:“對仗固須工整,而亦有一聯中本句自為對偶者。”蔡元培 《國文之將來》:“舊式的五七言律詩與駢文,音調鏗鏘,合乎調適的原則;對仗工整,合乎均齊的原則,在美術上不能說毫無價值。”王力《龍蟲并雕齋文集·語言與文字》:“對仗,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虛詞對虛詞。”

4. 交戰。《太平天囯資料·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朱錫琨北伐回稟》:“有妖數千在 歸德 城邊東門,分作三路,忽然而來對仗。” 蔡東藩 《清史通俗演義》第四二回:“巧值 王囊仙 韋七綹須 ,至 南籠 與 清 軍對仗,兩路夾攻,把 勒保 圍住。”

詩詞中要求嚴格的對偶,稱為對仗。對仗主要包括詞語的互為對仗和句式的互為對仗兩個方面。

對仗多用于駢體文。

對仗:中古時詩歌格律的表現之一。對仗又稱隊仗、排偶。它是把同類或對立概念的詞語放在相對應的位置上使之出現相互映襯的狀態,使語句更具韻味,增加詞語表現力。對仗有如公府儀仗,兩兩相對。對仗與漢魏時代的駢偶文句密切相關,可以說是由駢偶發展而成的,對仗本身應該也是一種駢偶。

對仗的要求

格律詩對仗的具體內容,首先是上下兩句平仄必須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對的句子句型應該相同,句法結構要一致,如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述補結構對述補結構等。有的對仗的句式結構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對。再次,要求詞語所屬的詞類(詞性)相一致,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詞語的"詞匯意義"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詞,它們所屬的詞義范圍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宮室、服飾、器物、動物、植物、人體、行為、動作等同一意義范圍內的詞方可為對。對仗的運用有寬有嚴,因而出現各種不同類型,有工對、鄰對、寬對、借對、流水對、扇面對等。在內容上則有言對、事對、正對、反對等名目。

詞語對仗的要求是:詞義必須同屬一類,如以山川對山川,以草木對草木等;詞性必須基本相同,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等;平仄必須相對,即以平對仄或以仄對平;結構必須對稱,即以單純詞對單純詞,以合成詞對合成詞;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對。

句式的對仗,主要是句子的結構相同,如以主謂短語對主謂短語,以動賓短語對動賓短語等。 對仗可使詩詞在形式上和意義上顯得整齊勻稱,給人以美感,是漢語所特有的藝術手段。

格律詩對仗規則: (1)出句和對句的平仄是相對立的; (2)出句的字和對句的字不能重復。 因此,像《易經》和《詩經》的例子還不合于律詩對仗的標準。上面所舉毛主席《長征》詩中的兩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才是合于律詩對仗的標準的。

7. 兩兩對仗的意思是什麼

律詩的特點如下:1、兩句一偶.律詩的另一個特點是對仗.對仗也叫對偶.律詩的句子要求兩兩成偶,成偶的兩個句子叫一個偶句,偶句的兩個句子除了平仄對仗外,用詞(就是意思)也要對仗.絕句中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就是兩兩對仗,此詩為七律,每句七言,一共八句,兩兩成偶構成四個偶句,二、四、六、八句尾字皆押平聲韻,除了尾聯沒有用對仗,其他各聯全都用了對仗.平仄格式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很顯然,這首詩符合律詩的所有特點.2、律詩的對仗1)平仄對仗.平仄對仗是指讓句子的平仄聲音聽起來有相反的效果.如“虎踞龍盤” 與“天翻地覆”,分別是“仄仄平平”和“平平仄仄”,還有上面的“飲茶粵海”和“索句渝州”,聽起來聲調正好相反,一個在上句、一個在下句,這就是平仄對仗.絕句這首七律,每個偶句間上下都是平仄相反的,對仗極為嚴密.2)詞義對仗.詞義對仗是指律詩偶句的上下兩個句子在同一位置上所選用的詞語意思要麼相反、要麼相關.“黃鸝”對“白鷺”屬語義相關對仗,“鳴翠柳”對“上青天”都是形容詞加名詞,語義正好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