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句子不是比喻

解夢佬 0

1. 怎樣的句子才算比喻句

如何判別比喻句

有“好像”“像”“是”一類詞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判斷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句,關鍵要看句子里是不是在“打比方”。

有的同學一看到含有“像”、“好像”“仿佛”等詞語的句子就認為一定是比喻句,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在小學語文課本中,以下“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一、表示比較 1.江上的輪船像一葉葉扁舟。(《南京長江大橋》) 句中的“輪船”和“扁舟”是同一類事物,通過比較,突出長江水的浩大。

2.奶奶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高大,這樣美麗。(《賣火柴的小女孩》) 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現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情況下的比較。

3.他還是像過去一樣喜歡打乒乓球。這句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

二、表示舉例 1.“你騙誰,像你這樣的大官會沒有錢?”(《“你們想錯了”》)句中用“像”字引出方志敏作為例子,說明凡是當官的就一定有錢。

2.“像您這樣的高個兒干不了這重活兒……”(《挑山工》)句中用“像”字引出“我”作為例子,說明凡是“高個兒”都當不了挑山工。

3.“老師就像我們的媽媽一樣”句中的“像”字引出我只是把老師看成媽媽,而并非是比喻句。

三、表示猜測 1.珊迪聽了,目不轉睛地看著我,好像表示感激。(《小珊迪》)句中的“好像”前后不涉及兩項事物,只是表示猜測。

2.小麗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愛的草塘》)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測,是為了加強語氣,說明估計的準確性,只是猜測而已。

3.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兒見過。這句中的“好像”也是表示推測、判斷,不是比喻。

2. 這些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小學的語文教學,課標中明確指出,不要在教學中強調各種修辭的名稱,重要的是讓學生理解感悟其表達的效果。

但在實際的教學以及測驗中,我們卻會經常遇到辨別修辭,指出修辭方法等等的題目,因此面對這樣的問題時,我們的老師就要給學生一個相對正確的答案或相對充分的理由。以下這些句子就是老師們存在爭議的句子: 1、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2、心里像油煎一樣難過。 3、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樣。

4、腿里像灌了鉛一樣。 5、眼里像摻進了沙子。

6、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7、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

判斷這些句子到底是不是比喻句,我們得來分析一下比喻句的構成。《漢語語法修辭詞典》上說:“被比事物、比喻事物和相似點是比喻的三個基本要素。”

基于此點,以上八句,有的本體并沒有出現,有的本體或喻體不是“事物”,有的本體與喻體之間并沒有相似點,因此,有不少老師認為這些句子不是比喻句,本人也持這一觀點。 但是,也有的老師認為它們是比喻句。

理由是本體是客觀存在的,沒有的可以給補出來。如:句1心里指心里復雜的滋味;句6急指著急時表現出來的樣子等等。

本人不贊成補本體的做法。如果碰到這樣的句子,你這樣補,他那樣補,那麼構成明喻的重要理論就失去了它的指導意義。

這些句子作者的著眼點都不在比喻,句1句3著眼于通感,句2著眼于夸張,句456著眼于比較,句7著眼于擬人。 語文的學習向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教學中遇到這樣的句子,教師的重點還是應放在分析它們的表達效果上。

3. 有比喻詞而不是比喻句的句子有哪些

有比喻詞而不是比喻句的句子有哪些?

一、表示比較的

1、她還像過去一樣愛打球。

2、奶奶從來沒有像現在這復樣高大美麗。

3、小明長得很像他爸爸。

4、老師像媽媽一樣關心我們。

二、表示舉例

1、像你這樣健壯的人應該去當運動員。

2、像雷鋒這樣的人值制得我們好好學習。

三、表示猜測:

1、她好像看出了我的心百事。

2、我好像在哪里見過你。

3、他臉色蒼白,好像是病了。

四、表示想像

1、天邊的白云,仿佛被涂上了五彩繽紛的顏料。

2、霧天的樹林仿佛披上了半透明的輕紗。

3、這塊大石頭好像是從天外飛來度的一樣,高大突兀,人問們把它叫做“飛來石”。

五、一些表達感覺的句子可以歸入通感,也不是比喻句(就比喻和通感這兩種修辭手法的爭論很多,讓人有無所適從之感。)

1、我的心像打翻了五味瓶。

2、我的腿像灌了鉛一樣沉重。

3、聽了老師的夸獎,我的心情像吃了蜜一樣,甜滋滋的答。

4. 打比方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啊

'這個句子是不是打比方的說法?” 這是《秋天的香山公園》里的一個句子。

我不假思索地答道:“這當然是打比方。”王老師又接著問:“那是不是比喻句呢?” “是呀,當然是比喻句,這不是把香山的楓葉比著彩蝶嗎?”我又肯定地回答。

我這樣解釋道:“我認為比喻就是打比方,比喻是一種修辭手法,而打比方是一種說明事物的方法。” “不是不是!比喻和打比方是不同的,一個完整的比喻包括本體、喻體和比喻詞三部分。

而打比方可以沒本體和喻體的。”教高二年級的熊老師反駁道。

回到家,我再在網上查了查,有一條我比較認同: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用具體、形象的、為人們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生疏的事物或深奧的道理,使自己的表達更加生動、明白。這兩種修辭方法都是重在兩個事物的相似方面。

比喻是一種修辭格式,一般由本體(所說的事物)、喻體(用來做比的事物)、喻詞(用來連接本體和喻體的詞語)三部分構成。比喻要求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它們必須有相似點。

“打比方”在使用中不象比喻那樣正規,在口語里我們使用的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