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析句子的表達效果答題模式

解夢佬 0

1. 中考閱讀中句子的表達效果怎麼答題

分析句子的表達效果是中考現代文閱讀的常考題型。

首先,要仔細讀題,明確句子的類型以及本題的考點。

常見的考點有:1.分析修辭及其藝術效果,常考的六種修辭是:比喻、排比、設問、反問、擬人、夸張,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分析不同修辭的表達效果

2.分析特殊句式的表達效果,如倒裝句;

3.描寫類的句子,首先判定是屬于人物描寫還是環境描寫,再根據不同的描寫內容,具體分析其所體現的人物的特征、個性、品質,環境的特點及其作用等。

2. 現代文閱讀賞析句子答題模式

本人認為下列內容對相關知識的概括非常全面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詩歌鑒賞——規范答題步驟 一、分析意境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題步驟 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

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

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具體。

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例如: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詩寫于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后,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

(步驟一) 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 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

(步驟三) 二、分析技巧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

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 答題步驟 (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這手法是怎樣運用的。(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早行 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此詩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參考答案:主要用了反襯手法。(步驟一) 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

(步驟二) 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步驟三) 三、分析語言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

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

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筆調婉約、簡練生動…… 答題步驟:(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參考答案: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步驟一),“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步驟二)。

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驟三)。 四、煉字型 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 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

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答題步驟:(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麼?。

參考答案:同意。 看,在詩中指回望。

(步驟一) 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此字讓我們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步驟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盡其所有致地表現了離別的酸楚。(步驟三) 五、一詞領全詩型 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 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答題步驟:(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 參考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

(步驟一) 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步驟二) 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步驟三) 小結:(1)表達的。

3. 分析句子、段落、作用的答題格式有哪些

一、分析句子答題格式

(1)從句式入手

1.疑問句,吸引讀者,制造懸念

2.設問句,提醒注意,引發思考

3.反問句,加強語氣

4.感嘆句,抒情強烈。

答題格式:這是個。。。.句,表達了。。..(作用)。

(2)、從修辭角度入手

答題格式:運用。。。.的修辭手法,寫出了。。..的特點,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從用詞角度入手

答題格式 :“。。..”一詞,寫出了。。。的特點或內容,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4)、從語句所在位置入手

從結構上統領全文、引出下文的。。.、為下文。。..做鋪墊等;

在中間語句的作用一般是結構上承上啟下、照應、伏筆;

結尾的語句,作用一般是深化中心,升華主題,照應題目或開頭,使結構嚴謹等。

二、分析段落答題格式

(1)開頭語段的作用

1.開篇點題,點名時間、地點,點明題旨(內容-主旨);

2.營造氣氛,渲染氛圍,奠定感情基調;(內容)

3.引出下文,總領全文,為下文做鋪墊,設置懸念,埋下伏筆,照應后文,與下文形成對比,欲揚先抑(結構);

4.如果首段連續發問,那麼首段還兼有引人入勝或發人深省(引起讀者思考)的作用;如果開篇連續感嘆,那麼首段還兼有強烈的抒情作用(內容)

(2)結尾語段的作用

1.總結全文,歸結主旨,卒章顯志;(內容)

2.暗示主題,強化情感,深化或升華主旨;(內容)

3.委婉含蓄,意在言外,發人深思;(內容)(言有盡而意無窮,有這樣作用的段落,往往這一句很含蓄,一眼看不透,即有點“看不懂”)

4.呼應標題,呼應開頭,首尾圓潤,使文章渾然一體。(結構)

(3)中間語段的作用:

1.過渡,承上啟下;(結構)

要求分析如何承上,如何啟下;如果后文圍繞中間某點寫,作用是領起后文;如與前文中間某點呼應,其作用是照應前文

2.襯托,對比,鋪墊;(表達)

如果描寫的物象并非主要物象,而是次要物象,且與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和情感上一致,其表達作用就是正面襯托、烘托、鋪墊;如果描述的次要物象與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達作用就是反襯、對比

3.擴展思路,豐富內涵,具體展示,深化主題或照應前文。

三、分析作用答題格式

1.舉例子:具體真切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2.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使說明的內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復交叉的現象。

3.列數字:具體而準確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4.作比較:突出強調了被說明對象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5.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辭方法中的比喻。生動形象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7.畫圖表:使讀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觀形象地說明的事物的**特點。

8.作詮釋: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9.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生動形象。

10.引資料:能使說明的內容更具體、更充實。用引用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征,增強說服力,如引用古詩文、諺語、俗話。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