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祁門山小調這首歌曲,有沂蒙山小調這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宣布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兩首民歌之一的曲子,沂蒙山小調誕生于山東省臨沂市費縣薛莊鎮白石屋村,位于蒙山高峰望海樓腳下。
《沂蒙山小調》與《茉莉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中國優秀民歌,《沂蒙山小調》成為沂蒙大地的主題形象。
沂蒙山的民歌和沂蒙山的歷史文化一樣悠遠而古老,《沂蒙山小調》誕生于白石屋村,也在沂蒙山銀座天蒙旅游區里面,是1940年的時候由駐沂蒙山區抗大文工團團員李林和阮若珊等人采集創作的《反對黃沙會》。
后來在1953年秋,山東軍區政治部文工團的副團長李廣宗、研究組組長王印泉、樂隊隊長李銳云重新修改記譜,將原來歌詞中的抗日主題,改為歌頌家鄉的主題,就成了《沂蒙山小調》。
在1999年的時候,費縣縣委、縣政府在《沂蒙山小調》誕生地建立了紀念碑、紀念亭,記載《沂蒙山小調》誕生的過程,用以啟示后人奮發向上。
天蒙山景區不能錯過的景點有沂蒙山小調活態博物館、望海樓、玉皇宮、360°全景索道、林海滑道等共一百多個景點。
《沂蒙山小調》抒發的是在烽火連天的戰爭歲月人們對家鄉的熱愛和贊美之情,也表達出了沂蒙山區美麗的自然風光,歌頌了黨和人民的魚水之情。
沂蒙山附近的景點非常多,有竹泉村旅游度假區、智圣溫泉度假村、沂蒙紅色影視基地、紅石寨、馬泉休閑園、地下螢火蟲水洞、沂水地下大峽谷、天上王城、蒙山、孟良崮戰役紀念館、沂蒙山革命根據地、天馬島、蘭陵國家農業公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