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表達人際關系的句子

解夢佬 0

1. 儒家言論中關于人際關系的句子

『1』子曰:“太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2』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3』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4』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

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

籩豆之事,則有司存。”『5』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處,犯而不校。

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君子人與?君子人也!”『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8』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10』子曰:“好勇疾貧,亂也。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馀不足觀也已!”『12』子曰:“三年學,不至於谷,不易得也。”

『13』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14』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15』子曰:“師摯之始,《關睢》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16』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17』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18』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19』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

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21』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乎溝恤。

禹,吾無間然矣!”『1』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

明日遂行。『2』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

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斯濫矣。”『3』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4』子曰:“由,知德者鮮矣。”『5』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6』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期倚於衡也;夫然后行!”子張書諸紳。『7』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8』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9』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0』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11』顏淵問為邦。

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

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

鄭聲淫,佞人殆。”『12』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3』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14』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15』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16』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17』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18』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9』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20』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21』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22』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23』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24』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25』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26』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27』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28』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29』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30』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31』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32』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

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33』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

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2. 儒家言論中關于人際關系的句子

『1』子曰:“太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2』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3』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4』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

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

籩豆之事,則有司存。”『5』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處,犯而不校。

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君子人與?君子人也!”『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8』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10』子曰:“好勇疾貧,亂也。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馀不足觀也已!”『12』子曰:“三年學,不至於谷,不易得也。”

『13』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14』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15』子曰:“師摯之始,《關睢》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16』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17』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18』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19』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

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21』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乎溝恤。

禹,吾無間然矣!”『1』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

明日遂行。『2』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

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斯濫矣。”『3』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4』子曰:“由,知德者鮮矣。”『5』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6』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期倚於衡也;夫然后行!”子張書諸紳。『7』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8』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9』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0』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11』顏淵問為邦。

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

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

鄭聲淫,佞人殆。”『12』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3』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14』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15』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16』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17』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18』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9』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20』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21』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22』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23』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24』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25』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26』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27』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28』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29』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30』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31』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32』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

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33』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

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3. 孔子在《論語》里提出了所提倡的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這是什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語出于《論語·顏淵篇》,是孔子經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華之處.中國的《論語》就如同西方的《圣經》一般,是對一個民族或一個區域文化的概括和統領.《論語》分二十篇,其中的《顏淵篇》主要講述了孔子對“仁”和“恕”的解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孔子所強調的是,人應該寬恕待人,應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現.“恕”道是“仁”的消極表現,而其積極表現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所闡釋的仁以“愛人”為中心,而愛人這種行為當然就包括著寬恕待人這一方面.《論語》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這句話所揭曉的是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原則.孔子所言是指人應當以對待自身的行為為參照物來對待他人.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切勿心胸狹窄,而應寬宏大量,寬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系,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人生在世除了關注自身的存在以外,還得關注他人的存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切勿將己所不欲施于人. 以上所理解的“人”是廣義的,是指大眾,然而《論語》誕生的那個時代“人”的定義通常是指狹義那方面,也就是指士以上的人,和“民”是相對而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面寫著的是“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這是在同一句話中敘述的,很明顯這里的“民”是指被剝削階級,勞動人民.用現在的語言來說,狹義的“人”是指奴隸主,即剝削階級,而“民”是指奴隸,即被剝削階級,所以這句話當然也就可以理解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種人際關系原則適用于剝削階級,而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的關系卻未必如此.這種理解并非無稽之談,也并非完全不具可能性,然而,眾所周知,孔子是鼎力推崇“仁”之士,此處的“人”應當是指廣義的. 孔子所道出這麼一句話并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理.若凡事都從這個原則出發的話,很多事情都會卡在中間,難以前進.倘若兩人舉槍對峙,生命危在旦夕,甲為正,乙為邪,這時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則,豈不慘哉!甲當然不會想被殺掉,難道就不殺不想被殺的乙了麼?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條件,一定環境下才適合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條,然而在現實中許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條,一切以個人利益為中心,只顧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無論是在處理人際關系,還是政治關系方面都應當毫不猶豫地認識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條經久不衰的人際關系原則的重要性.。

4. 在論語十則中哪些句子可以體現孔子對君子的要求

其一,“君子不器”.孔子認為作為君子必須具備多種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樣,而應“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其二,君子要重視自我修養.孔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里仁》)在孔子看來,作為君子就必須重視仁德修養,不論在任何條件下,都不能離開仁德.同時曾子認為,君子重視仁德修養還必須注意三個方面的規范:一是“動容貌,斯遠暴慢矣”;二是“正顏色,斯近信矣”;三是,“出辭氣,斯遠鄙倍矣”(《泰伯》).也就是說,君子要嚴肅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臉色,注意自己的言辭.只有這樣才能使人對你尊敬,信任,溫和.同時,孔子還認為“君子泰而不驕”(《子路》);“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衛靈公》);“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亡不已知也.”“君子疾得世而名不稱焉.”“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衛靈公》)即作為君子應心境安寧而不傲慢,態度莊重而不與人爭吵,能合群而不結黨營私;君子要重視提高自己,在有生之年對社會多做貢獻.只有這樣才能稱得上君子的修養.其三,君子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孔子認為,君子除了自我修養,還要重視用“戒、畏、思”幾項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季氏》)這些思想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對君子的要求,概括起來有三點:一是要隨時注意戒除個人的欲念;二是處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無忌憚;三是認真處理,隨時嚴格要求自己.其四,君子要重義避利,追求道義.孔子認為,君子和小人之間的差別還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態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認為,“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衛靈公》)“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里仁》)也就是說,作為君子只有重視道義,追求道義,才能與小人區別,才能真正體現君子的精神.同時,孔子還認為,君子必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所謂:“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先行其言而后從之.”(《為政》)其五,君子不黨.孔子認為,君子之見的交往應該做到“周而不比”;《論語·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二不周.同時還要“和而不同”;《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一種和諧的共生關系;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5. 求論語中關于人際關系的話

1、不恥下問;不以向學問比自己差的或職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論語·公治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終。《論語·先進》:"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不亦樂乎;《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現在常用以表示事態發展到極頂的程度,也表示"淋漓盡致"的意思。

4、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擔任那種職務,就不考慮那方面的事情,語出《論語·泰伯》

5、從心所欲;隨自己的心意,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論語·為政》:"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6、當仁不讓;語本《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于師"朱熹注:"當仁,以仁為之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后來泛用"當仁不讓"表示遇到應該做的事,就要積極主動地去做,不應該推委。

7、惡衣惡食;粗劣的衣食。《論語·里仁》:"士致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8、發憤忘食;用功學習,努力工作,忘記了吃飯。《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爰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奮。

9、犯上作亂;犯上:觸犯長上;作亂:指造反。《論語·學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10、割雞焉用牛刀;宰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費大力氣或大材不能不用。《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也作"殺雞焉用牛刀"。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兒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語出《論語·衛靈公》。

12、好行小惠;惠:同"慧",聰明。原指好耍小聰明。《論語·衛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后也指愛施小恩惠。

13、后生可畏;后生;年輕人,后輩;畏:這里指敬服。年輕人很容易超過老一輩,他們是可敬畏的。《論語·子罕》:"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后多用此稱贊有志氣有作為的年輕人。

14、誨人不倦;誨:教導。教人時不嫌疲勞。形容教導特別耐心。《論語·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5、惠而不費;惠:施惠,給人以好處;費,耗費。施惠于人,自己又無所耗費。《論語·堯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后來常用以形容有實利而不多費錢財。

16、家喻戶曉;家家戶戶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論語·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程注"圣人設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戶曉也。"

17、見義勇為;看到了爭議的事情就奮勇地去做。語本《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

18、舉一反三;比喻從懂得的一點,類推而知道其他的,形容善于類推,能觸類旁通。語本《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19、理屈詞窮;利用站不住腳,無話可說。《論語·先進》:"是故惡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詞窮,而取辯于口以御人耳。

上一篇120字左右

下一篇比喻眼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