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滸傳里表現魯達愛憎分明,見義勇為,扶危濟困,嫉惡如仇的句子有
魯達的性格特點
(1)愛憎分明,見義勇為,扶危濟困,嫉惡如仇。
魯達這一性格是貫穿始終的。
從他對待金家父女和鄭屠的不同態度就可以充分看出。當他傾聽了金家父女對鄭屠的血淚控訴后,就非常同情關心他們,主動贈送銀兩,親自保護他們逃離虎口。而對鄭屠則怒不可遏,當即就要去打死他。由于史進、李忠的竭力勸阻才暫時按下心頭怒火。金家父女逃離虎口后,魯達來到鄭屠肉鋪,以買肉為名,當眾戲弄鄭屠,殺他的威風,激他與自己斗打。
在“拳打”時,對鄭屠采取“應口”要打,“討饒”也要打的不調和態度,三拳便將他打死,為民除了害。魯達與金家父女素不相識,與鄭屠也無個人恩怨,他的作為充分表現了他愛憎分明的立場,見義勇為的高貴品質和對受壓迫者扶危濟困,對壓迫者嫉惡如仇的性格特點。
(2)慷慨大方,重義疏財。
了解了金家父女的不幸遭遇后,雖然自己與他們非親非故,卻馬上主動提出要給金老盤纏讓他們回東京。當李忠不爽利地只摸出二兩銀子時,魯達便認為李忠不仗義,將那二兩銀子丟還他。
(3)率直粗礦,勇而有謀,膽大心細。
為了防止店小二去追趕,一向暴躁的魯達,竟在店門口“坐了兩個時辰”,“約摸金公去得遠了,方才起身。
2. 有關嫉惡如仇的名言有哪些
烈士之所以異于恒人,以其仗節以配誼也。
寧以義死,不茍幸生,而視死如歸。為善則預,為惡則去。
嫉惡如仇讎,見善若饑渴。—唐·韓愈激濁揚清,嫉惡好善。
—唐·吳兢貞觀政要·任賢立身一敗,萬事瓦裂。—唐·柳宗元火不侵玉。
—唐·劉禹錫烈士之所以異于恒人,以其仗節以配誼也。—唐·劉禹錫修身絜行,言必由繩墨。
—宋·王安石君子出處不違道而無愧。—宋·歐陽修寧以義死,不茍幸生,而視死如歸。
—宋·歐陽修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唐·李百藥北齊書為善則預,為惡則去。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源潔則流清,形端則影直。—唐士窮乃見節義。
—唐·韓愈不畏義死,不榮幸生。—唐·韓愈名聲之善惡存乎人。
—唐·韓愈。
3. 在離騷中哪五句體現屈原豪情壯志的句子
從離騷詩句可知屈原的高尚品德的具體表現有:(1)舍己為君(上句譯詩,下句原詩)非怕自身遭殃兮,怕皇朝失國土! 豈余身之殫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2)正直不阿我知道直諫會惹禍兮,但骨鯁必須吐.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3)忠誠無私請讓蒼天作證兮,我永是王的忠仆.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 (4)寧死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情寧肯暴死拋尸兮,也不肯如此歹毒.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5)胸襟開闊,能忍辱負重我屈心抑志兮,我吞怨忍辱.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6)不忘別人恩義保清白慷慨死兮,報答先王眷顧.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離騷》中表現屈原憂國憂民、熱愛祖國的句子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離騷》中表現屈原堅持真理、現身理想的句子是:亦作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中表現屈原嫉惡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離騷》中表現屈原剛正不阿、一身正氣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離騷》中表現屈原潔身自好、自我完善的句子是: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