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中訪友 優美句子品析
文章簡介 這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好奇心的散文。
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朋友”,與“朋友”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在敘述方式上,本文獨具匠心。
一讀題目,觸發思緒的便是作者到山中去拜訪一位老朋友了。但讀到文章的第3自然段時,讀者才恍然大悟,原來作者要訪的是古橋、樹林、山泉、溪流、瀑布、懸崖……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
通篇以這樣的方式敘述,使讀者也進入到畫面中,進入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們每一位讀者的,于是倍感親切。作者根據表達的需要,還恰當地變換敘述人稱,對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時用第三人稱敘述,有時感情強烈了又以第二人稱稱呼,從而使情感表達得更加充分。
本文想象豐富、新奇,有浪漫色彩。如,“我腳下長出的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頭發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流淌。”
作者把自己想象為一棵樹,使樹與“我”融為一體。又如,“你好,陡峭的懸崖!深深的峽谷襯托著你挺拔的身軀,你高高的額頭上仿佛刻滿了智慧。”
想象中,懸崖似乎成了一位智者。由此可見,想象使景物栩栩如生,靈氣飛揚。
同時,作者還采用比喻、擬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筆生動活潑,而且,也很好地表達了對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讀著這篇散文,絕不會有呆板、陳腐的感覺,你會強烈地感受到那種詩一樣的韻律和情懷,你會時時為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所打動,時時為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激情所感染。
真的,如果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過語言文字,想想那充滿詩意的畫面,你就會進入作者所描繪的美好境界。 本文作為本組“感受自然”的第一篇課文,目的一是通過感受作者描繪的境界,體會他一路上的好心情,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二是學習作者通過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情感的方法,并積累語言。
本課的重點是感受作者對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編輯本段][編輯本段]詞句解析 ①走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梔子花的氣息。
“撞了個滿懷”,形象地寫出了沐浴在令人心曠神怡的和風中的那種感覺。因為風中含著“露水”,所以特別滋潤心脾;也因為風中含著梔子花的氣息,所以在滋潤中還帶著一絲甜蜜。
這“走出門”后給作者的第一感受,就不同尋常,說明了“山中訪友”之行充滿了好心情。同時,也間接地點明山中訪友是在初夏的一個早晨。
②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把“老橋”比喻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寫出了橋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無聞為大眾服務的品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橋的贊美和敬佩。
③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鳥兒不是在啁啾,而是在“呼喚我的名字”;露珠也不是在晨光中閃亮,而是在“與我交換眼神”。
一聲“呼喚”,一個“眼神”,這種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自己和鳥兒、露珠這兩位朋友間的默契和情誼。 ④我腳下長出的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頭發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流淌。
這是作者走進樹林,靠在一棵樹上產生的聯想。樹為人友,人為樹友,人和樹已融為一體。
這是多麼奇妙的一種境界!從這些聯想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樹之間的那種“知己”情誼,那種走進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⑤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誦著一首首小詩,是邀我與你唱和嗎?你好,飛流的瀑布!…… 這一組句子是寫“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內容一致,結構相似,是一組排比句,同時運用擬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間的那種深厚情誼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采用第二人稱,讀來倍感親切、熱情。 ⑥在它們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這短暫而別有深意的儀式;捧起一塊石頭,輕輕敲擊,我聽見遠古火山爆發的聲浪,聽見時間隆隆的回聲。
這句中,“它們”指的是落花和落葉,“儀式”指的是落花、落葉從枝上掉下并融入泥土的過程。時間雖然短暫,卻有深意。
因為“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大自然就這樣在循環中生生不息,于是便引出了“捧起一塊石頭……”這一層,因為石頭就是由火山爆發的巖漿凝結而成,在普通的石頭身上也有著大自然輪回變化、生生不息的足印,所以從石頭的輕輕敲擊中可以聽見“遠古火山爆發的聲浪,聽見時間隆隆的回聲”。
從“一朵落花”“一片落葉”“一塊石頭”中,作者感受到了時間的變遷,生命的輪回。可見,作者是用心在感受。
幽徑:隱蔽、僻靜的小路。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波光明滅:水波忽明忽暗的樣子。 唱和:一個人做了詩或詞,別的人相應作答。
津津樂道:很感興趣地談論。 吟詠:“詠”的基本意思是指有節奏地誦讀詩文。
“吟”往往跟“詠”連在一起,含義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古人有一說,動聲叫吟,長言叫詠。
2.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山中訪友中:感受深刻的或優美的句子,并說說
1山中訪友:對句子的理解:
①走出門 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 風中含著露水和梔子花的氣息。
“撞了個滿懷”,形象地寫出了沐浴在令人心曠神怡的和風中的那種感覺。因為風中含著“露水”,所以特別滋潤心脾;也因為風中含著梔子花的氣息,所以在滋潤中還帶著一絲甜蜜。這“走出門”后給作者的第一感受,就不同尋常,說明了“山中訪友”之行充滿了好 心情。同時,也間接地點明山中訪友是在初夏的一個早晨。
②啊 老橋 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把“老橋”比喻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寫出了橋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無聞為大眾服務的品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橋的贊美和敬佩。
③走進這片樹林 鳥兒呼喚我的名字 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鳥兒不是在啁啾,而是在“呼喚我的名字”;露珠也不是在晨光中閃亮,而是在“與我交換眼神”。一聲“呼喚” 一個“眼神”,這種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自己和鳥兒、露珠這兩位朋友間的默契和情誼。
④我腳下長出的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頭;發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流淌。
這是作者走進樹林,靠在一棵樹上產生的聯想。樹為人友,人為樹友,人和樹已融為一體。這是多麼奇妙的一種境界!從這些聯想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樹之間的那種“知己”情誼,那種走進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3. 山中訪友好詞好句好段感想
1、我腳下長出的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頭發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流淌。
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渴望與樹融為一體,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感。從這些聯想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自然之間的那種“知己”情誼。
2、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誦著一首首小詩,是邀我與你唱和嗎?你好,飛流的瀑布!
用了排比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大自然的美,表達了作者和大自然的親切之感。
3.走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梔子花的氣息。早晨,好清爽!
這句話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作者愉悅的心情和沐浴在令人心曠神怡的和風中那種感覺。
4.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把。
把“老橋”比喻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寫出了橋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無聞為大眾服務的品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橋的贊美和敬佩。
望采納.
4.
課后問題第三題:讀讀下面的句子,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再從課文中找出類似的句子,并抄下來.(1)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2)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作者為什麼把進山看景說成“山中訪友”?設題意圖是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展開想像,進入課文所描寫的情境.第1問主要是讓學生抓住作者所描寫的景點,理清思路.第2問主要是引導學生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寫作技巧.關于第1問,要引導學生通過抓關鍵詞來回答.作者在山中拜訪的“朋友”是自然界的各種景物,如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懸崖、落葉、小花、陣雨、螞蟻、歸鳥等.課文為什麼以《山中訪友》為題?從哪些描寫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著深厚的感情?讓學生細致深入地讀文,找出描寫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著深厚感情的有關語句,讀讀體會,再組織交流.老橋——“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樹——“是我的知己”,“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樹”;山泉——“要我重新梳妝”;溪流——邀我“唱和”;瀑布——“雄渾的男高音多麼有氣勢”;懸崖——“挺拔的身軀”,“高高的額頭上仿佛刻滿了智慧”;白云——“讓天空充滿寧靜、變得更加湛藍”;云雀——談“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這一花一樹,一鳥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們能跟我們說話,能跟我們交流,它們成了我們的朋友.作者進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訪友”.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把“老橋”比喻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寫出了橋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無聞為大眾服務的品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橋的贊美和敬佩.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鳥兒不是在啁啾,而是在“呼喚我的名字”;露珠也不是在晨光中閃亮,而是在“與我交換眼神”.一聲“呼喚”,一個“眼神”,這種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自己和鳥兒、露珠這兩位朋友間的默契和情誼.。
5. 讀《山中訪友》有感作文
春風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報春。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聲有色,有情有意。今天,我讀了一篇課文《山中訪友》,它讓我領略了大自然的風姿,讓我更加喜愛大自然……。
《山中訪友》主要講作者去拜訪山里的“朋友”老橋、鳥兒等。他把大自然當作自己的朋友,贊美它們。
贊美大自然。《山中訪友》描繪了大自然的風采,我們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啊!我們不應該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然而,至今有多少見利忘義的人下正在大自然的五彩裙上畫黑點呢?大自然是我們的生態之母,我們的種種生活方式都離不開大自然。
記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們去一個密林玩,差一點就迷路了,幸好看見了樹木蘊含的奧秘,我們才得以回來,這不是大自然給我們的恩賜嗎?我們亂砍伐樹木,不但是大自然的悲哀,還是人類愚昧無知的行為的損失!只有樹木,才能抵擋洪水,有多少村莊被洪水沖毀了,這不能怪大自然,因為災難是我們人類造成的!破壞大自然種種事件還不能引起人類的反思嗎?希望大家了解大自然,體會大自然的心聲,通過《山中訪友》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呼吁:不要破壞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