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描寫父母的句子

解夢佬 0

1. 詩經里描述親情的句子

《葛 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

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莫莫。

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歸寧父母。

這是一首女子準備回家探望爹娘的詩。其中還描寫了當時婦女生活的一些方面。

《凱 風》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甚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這是一首兒子頌母而自責的詩。

2. 描寫父母的名句

“兒行千里母擔憂”,“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父有慈恩,母有悲恩。

世間所高莫過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須彌。

父母惟其疾之憂。 ——孟武伯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游

有難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子夏

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子曰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子曰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子曰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母稱兒干臥,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格言集錦》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

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你自己選吧呵呵~~o(∩_∩)o。

3. 描寫父愛的詩句

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詩經》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 婦不順也.〖南北朝〗顏之推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格言聯璧》。

4. 詩經中描述老師和家長關系的句子

《詩經·衛風·木瓜》 原文: 投我以木瓜, 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 報之以瓊瑤。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 報之以瓊玖。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翻譯: 你將木瓜投贈我, 我拿瓊琚作回報。 不是為了答謝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將木桃投贈我, 我拿瓊瑤作回報。 不是為了答謝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將木李投贈我, 我拿瓊玖作回報。 不是為了答謝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注釋: 1.木瓜: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薔薇科,果實長橢圓形,色黃而香,蒸煮或蜜漬后供食用。按:今粵桂閩臺等地出產的木瓜,全稱為番木瓜,供生食,與此處的木瓜非一物。

2.瓊琚(jū居):美玉,下"瓊玖"、"瓊瑤"同。 3.匪:非。

4.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5.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賞析】 《詩經·大雅·抑》有“投我以桃,報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報李”便成了,成語,比喻相互贈答,禮尚往來。比較起來,《衛風·木瓜》這一篇雖然也有從“投之以木瓜(桃、李),報之以瓊琚(瑤、玖)”生發出的成語“投木報瓊”(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詩話》就有“投木報瓊,義將安在”的記載),但“投木報瓊”的使用頻率卻根本沒法與“投桃報李”相提并論。

可是倘若據此便認為《抑》的傳誦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錯而特錯了,稍微作一下調查,便會知道這首《木瓜》是現今傳誦最廣的《詩經》名篇之一。 對于這麼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語句并不復雜的先秦古詩,古往今來解析其主旨的說法居然也有七種之多(據張樹波《國風集說》統計),實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按,成于漢代的《毛詩序》云:“《木瓜》,美齊桓公也。衛國有狄人之敗,出處于漕,齊桓公救而封之,遺之車馬器物焉。

衛人思之,欲厚報之,而作是詩也。”這一說法在宋代有嚴粲(《詩緝》)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詩古微》)等人支持。

與毛說大致同時的三家詩,據陳喬樅《魯詩遺說考》考證,魯詩“以此篇為臣下思報禮而作”,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意見與之相同。從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贈答說”開始流行,《詩集傳》云:“言人有贈我以微物,我當報之以重寶,而猶未足以為報也,但欲其長以為好而不忘耳。

疑亦男女相贈答之詞,如《靜女》之類。”這體現了宋代《詩》學廢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

但這一說法受到清代《詩》學獨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際恒的批駁,《詩經通論》云:“以(之)為朋友相贈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現代學者一般從朱熹之說,而且更明確指出此詩是愛情詩。平心而論,由于詩的文本語義很簡單,就使得對其主題的探尋反而可以有較大的自由度,正如一個概念的內涵越小它的外延越大,因此,輕易肯定否定某一家之說是不甚可取的。

有鑒于此,筆者傾向于在較寬泛的意義上理解本詩,將其視為一首通過贈答表達深厚情意的詩作。 《木瓜》一詩,從章句結構上看,很有特色。

首先,其中沒有《詩經》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這不是沒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變成“投我木瓜(桃,李),報以瓊琚(瑤、玖);匪以為報,永以為好”,一樣可以),而是作者有意無意地用這種句式造成一種跌宕有致的韻味,在歌唱時易于取得聲情并茂的效果。

其次,語句具有極高的重疊復沓程度。不要說每章的后兩句一模一樣,就是前兩句也僅一字之差,并且“瓊琚”、“瓊瑤”、“瓊玖”語雖略異義實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考證也是同一屬的植物.其間的差異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間的差異那樣并不大。

這樣,我們不妨說三章基本重復,而如此高的重復程度在整部《詩經》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來就像唐代據王維詩譜寫的《陽關三疊》樂歌似的,——自然這是《詩經》的音樂與文學雙重性決定的。 你贈給我果子,我回贈你美玉,與“投桃報李”不同,回報的東西價值要比受贈的東西大得多,這體現了一種人類的高尚情感(包括愛情,也包括友情)。

這種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贈的東西及其價值的高低在此實際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義,表現的是對他人對自己的情意的珍視,所以說“匪報也”。“投我以木瓜(桃、李),報之以瓊琚(瑤、玖)”,其深層語義當是:雖汝投我之物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實貴逾瓊琚(瑤、玖);我以瓊琚(瑤、玖)相報,亦難盡我心中對汝之感激。

清牛運震《詩志》評此數語云:“惠有大于木瓜者,卻以木瓜為言,是降一格襯托法;瓊瑤足以報矣,卻說匪報,是進一層翻剝法。”他的話并非沒有道理,但顯然將木瓜、瓊瑤之類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實,其他解此詩者似也有此病。

實際上,作者胸襟之高朗開闊,已無衡量厚薄輕重之心橫亙其間,他想要表達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 在 樓上的,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5. 詩經里有一首描寫父母之愛很偉大的原詩上一什麼啊~~

詩經·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之恥。

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

民莫不?b,我獨何害。 南山律律,飄風弗弗。

民莫不谷,我獨不卒 蓼(lu音陸):長大貌。 莪(e音俄):莪蒿。

譯文: 那高大的植物是莪蒿吧,不是莪蒿,是青蒿。 可憐的父母親啊!為了生養我受盡勞苦。

那高大的植物是莪蒿吧,不是莪蒿,是牡?,可憐的父母親啊!為了生養我積勞成疾。 小瓶的酒倒光了,是大酒壇的恥辱。

孤苦伶仃的人活著,還不如早些死去的好。沒了父親,我依靠誰?沒了母親,我仰賴誰?出門在外,心懷憂傷;踏進家門,魂不守舍。

父母雙親啊!您生養了我,撫慰我、養育我、拉拔我、庇護我,不厭其煩地照顧我,無時無刻懷抱著我。想要報答您的恩德,而您的恩德就像天一樣的浩瀚無邊! 南山高聳聳,暴風陣陣起,人們沒有不過好日子的,為何只有我遭受不幸!南山高巍巍,暴風呼呼吹。

人們沒有不幸福的,為何只有我不得終養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