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蘇東坡傳》中的好詞好句摘抄
·蘇堤和西湖之與杭州,正如美女花容月貌上的雙眸。我常想,倘若西湖之是空空的一片水--沒有蘇堤那秀美的修眉和虹彩般的仙島,一畫龍點睛增其神韻,那西湖該望之如何?幾百年來的中國游客,春季到來之時,向西湖蜂擁而至,度蜜月者,在湖上泛舟垂釣,或在垂楊之下的堤上散步,以消磨時光。有名的西湖十景包括東岸上的柳浪聞鶯;另一景是在湖上的小島上,由蘇東坡興建的,叫“三潭印月”。的確是,湖的四周沒一個角落不使游客覺得美麗出奇而感到蕩氣回腸的,晴天也好,在與眾也好。
蘇東坡不僅僅是一個詩人、畫家或是百姓摯友的偉人,他思想清澈,寫作優美,作為勇敢,決不為功名利祿動搖,也不因世俗之見而違背自己的意向
·蘇東坡正在思索人生的勞苦,忽然瞥見一只蒼鷹在天空盤旋的那麼悠然自在,似乎絲毫不為明天費一些心思,于是自己盤算,為了功名利祿而是文明的生活受到桎梏鐐銬的枷鎖,是否值得?在高空飄逸飛翔的蒼鷹正好是人類精神解脫后的象征。
·此一巨大的扁圓石頭,呈苔綠色,背上滿是晶瑩的小水珠。青蛙尾盡處為一石洞,其中發出清脆的潺湲之聲。
2. 求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中的精彩語段(越多越好)
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
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于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溫文。
————最好的就是這個~~。
3. 蘇東坡傳 精彩語段
君子之交淡如水:水沒有刺激的味道,但人永遠不會對它生厭。真誠的友誼永遠不會太表白的,真正的朋友彼此不需要通信,因為既是對彼此的友情深信不疑,誰也不需要通信。一年分別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
----------------------林語堂《蘇東坡傳》
林語堂版絕對是寫蘇東坡的經典,但并不怎麼好看。更多的原因是蘇東坡畢竟是個當官的,兼職啥詩人詞人畫家書法家,他的一生也不過就是在升官與貶謫中浮浮沉沉,比起那些白爛穿越小說和TVB劇確實不算精彩。但這一句讓我懂得了真正的友誼,也不會再為離別太過兒女情長。
4. 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中的好詞好句有哪些
1. 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2. 靈魂之自在確與身體之自在有關聯,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靈魂。
3. 他恨邪惡之事,對身為邪惡之人,他并不記掛于心中,只是不喜愛此等人而已,因為恨別人,是自己無能的表現,蘇東坡并非不才之人,因而他從不恨人。
4. 蘇東坡是大事聰明,小事糊涂,但構成人生的往往是許多小事,大事則少而經久不見。
5. 從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視人生,道家的簡化人生,這位詩人在心靈識見中產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觀。
6. 延緩年老展長青春的第一條規矩,是避免一切情緒上的煩擾。
7. 蘇東坡若回到民間,那他就猶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陸地上拖著鰭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個海豹。
8. 生命是某種東西剎那之間的表現,是永恒的精神在剎那之間存在軀殼之中的形式。
9. 說他是火性并無不當,因為他的一生都是精力旺盛的,簡單說來,他的氣質,他的生活,就猶如跳動飛舞的火焰,不管到何處,都能給人生命溫暖,但同時也會把東西毀滅。
10. 蘇東坡說:“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則忘其身,必不仕則忘其君。”這是孟子對孔夫子參政態度的概要結語。
11. 蘇東坡能夠到處快樂滿足,就是因為他持這種幽默的看法。后來他被貶謫到中國本土之外的瓊崖海島,當地無醫無藥,他告訴朋友說:“每念京師無數人喪生于醫師之手,予頗自慶幸。”
12. 西湖的詩情畫意,非蘇東坡的詩思不足以極其妙;蘇東坡的詩思,非遇西湖的詩情畫意不足以盡其才,一個城市,能得詩人發現其生活上復雜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詩人能在寥寥四行詩句中表現如此地的精粹、氣象、美麗,也頗不簡單。
13. 蘇東坡去世后,另一個人,姓洪,接他的職位;他對自己的文采頗自期許,他問當年侍候蘇東坡的老仆,他比蘇東坡如何?老仆回答說:“蘇東坡寫得并不見得比大人美,不過他永遠不用查書。”
14. 我若說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也許這話最能概括蘇東坡的一切了。
15. 中國的農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他們只有兩條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饑挨餓;一是遇豐年,鋃鐺入獄。
5. 蘇東坡傳好詞好句
詞:1.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1.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3.笑漸不聞聲漸消,多情卻被無情惱。
4.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5.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8.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9.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10.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
11.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12.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
13.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14.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15. 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16.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17.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18.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19.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20.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21.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22.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23.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24.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25.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2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27.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28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29.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30.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31.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32.且趁閑身未老,須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思量,能幾許?33.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34.幾時歸去,作個閑人。
對一長琴,一壺酒,一溪云。詩: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3.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4.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5.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6.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7.盡見西山遮岱嶺,迥分東野隔新羅。
8.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9.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
10.生前富貴草頭露,身后風流陌上花。11.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12.江山如此不歸山,江神見怪驚我頑。13.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14.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15.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16.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發是中原。
17.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18.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19.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20.請得一日假,來游半月泉。何人施大手,擘破水中天21.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332633062。
文句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晁錯論》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記承天寺夜游》3.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前)赤壁賦》4.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賦》5.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無失聲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于蜂蠆。
——《黠鼠賦》。
6. 蘇軾傳和凡高傳中的好句加賞析
蘇軾傳記的一部力作--評王水照、崔銘《蘇軾傳》 蘇軾作為中國文化史上罕見的“全能型”天才,加之偉異卓特的人格魅力,對后世之影響非同一般,因此,有關他的論著也非常之多,其中的傳記類著述,據最粗略的統計,現代以來也不下十數種。
要說流傳較廣、較為引人注目的或許要數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該著有張振玉譯本和宋碧云譯本兩種)及曾棗莊先生的《蘇軾評傳》。林著不失史實大節而假以小說筆法,主觀性較強;曾著則多客觀性記述,體現出較為嚴謹的學術性格。
2000年1月,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著名宋代文學研究專家王水照先生與其弟子崔銘博士合著的《蘇軾傳》,可以說,該著兼采林、曾二氏之長,又塑就自己的個性色彩,為蘇學研究做出了新的貢獻。 首先,這是一部規模空前的蘇軾傳記。
以往的此類著述,篇幅不一,少則數千字、幾萬字,多則如林著《蘇東坡傳》,約26萬字,曾著《蘇軾評傳》約23萬字,而此著竟達45萬字,可謂堂廡大開。它前有“引言”,介紹蘇軾生長的蜀中人文環境、家庭文化氛圍與北宋文化大背景,而意在敘說蘇軾孩童時期的生活狀況;后有“結束語”,綰合全書,給蘇軾以總評。
正文分為12章,章題既不采用通常見到的以帝王或帝王年號標示時間遞進的方式,也不用一般所說的青年、壯年這類劃分人生階段的字眼,而是按照蘇軾生活、思想、創作、性格、藝術成就等發展變化的自然歷程,將其曲折而又豐富多彩的一生劃分為12年段落,以富于藝術概括力的文字表現出各個生活段落的主旋律,從第一章“奮厲當世雄鷹出”,寫蘇軾初出茅廬、汴京應試,直到末章“皇天后土同悲悼”,寫蘇軾從海南北返、辭別人世。每章之下未設節次,而以數量不等的小標題提示出蘇軾所經歷的主要事件或其行跡、交游,如第一章第一小標題是“陰差陽錯,蘇軾沒能成為這次科考的狀元”,第五章“柏臺霜氣夜凄凄”之第九小標題是“蘇軾在御使臺差役的押送下,啟程前往黃州貶所”等等。
全書共設小標題140余個,光看這些小標題,讀者即能大體了解蘇軾的一生。如果說書后的兩個附錄列出生平年表之類與同類著作沒多少區別,本書的“后記”卻有點出人意料。
它不是一部著作完成之后作者畫蛇添足般的瑣事雜記,而是主要考證作者與讀者同樣感興趣卻又不太清晰的蘇軾的容貌、身材問題,這實在是這部煌煌大著畫龍點睛的一筆。因此,經過作者的精心設計,全書既提綱挈領,章目分明,又經緯交錯,組織嚴密,猶如一部大交響樂,前有序曲,后有尾聲,中間五音繁會而不紊亂,曲終奏雅而有余韻,其框架體系的建構顯示出傳記作者相當高超的藝術功力。
其次,這是一部優美生動的關于蘇軾傳記的“信史”,是說書中敘述的種種事件,皆有史料依據,絕不憑空編造。尤其是書中大量引用蘇軾自己的文學作品作為證據,這種第一手材料的運用為該著奠定了真實性的基礎。
即使有些故事出自宋人筆記,未必十分可靠,但這類產生于同時代的遺聞逸事,卻仍然保留著真實的時代風氣和風俗習慣,在不完全真實的材料中隱含著相對的真實性和可信性。說它“優美生動”,是說傳記作者文筆優雅、流暢,對于蘇軾所經歷的一切,皆以藝術化的語言,通過對傳主與周圍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人際環境)的關系、人物之間的對白、傳主和生活細節與心理活動等的描繪與分析,將傳主寫“活”,使其形象豐滿。
上述兩個方面,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既“堅持無一事無來歷”,又“不主張無一字無來歷”,也就是說,在追求某一事件、情節之時、地、人真實性的同時,允許作一些合乎情理的想象與推演(見《后記》)。這或者也可以說是歷史與邏輯的統一吧,對于傳記作品而言,這應該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唯其如此,人物傳記才能既不失其“真”,給讀者以歷史的直感,不會變成歷史小說或所謂的“戲說”;又能讓讀者在“感受歷史”的心境中看到富于生命活力的人物形象,得到美的享受,而不是干枯的歷史資料的排列和堆積。比如,蘇軾在黃州時期的生活,內容豐富,可供選擇的素材很多,也是本書重點敘述的部分之一,作者截取傳主生活中那些最有意義的片段,將其描寫得十分精彩,此不妨留待讀者諸君參看,這里單說蘇軾在密州任所的一段生活吧。
過去某些著作只講蘇軾在密州如何勤政愛民、為民請命,如何帶領百姓滅蝗、抗旱,又創作了多少重要作品等,雖然符合史實,卻總覺得只是史料而已。本書自然也寫到這些,但除此之外,作者還寫了蘇軾請任密州的因由;密州的自然環境、人文景觀、生活狀況與杭州的巨大反差;蘇軾心境的落寞乃至沮喪;他又如何重讀《莊子》,開始以一種全新的心態面對并接納密州的生活;還談到他的創作尤其是詞作怎樣邁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步,等等。
作者依托史料將這些故事串連起來,雖然文字不多,篇幅不長,讀者卻不僅從中認識了歷史,而且也透過時間的長廊,感知到一個活生生的歷史人物的存在,體察到傳主人生階段上又一次重要的轉折與變化。看來,傳記作者的創作原則確實收到了頗佳的效果。
第三,傳記著作不僅要敘說歷史,重現那塵封霧蒙的往事與人物,使之活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