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論語中有關”道德修養”的句子
1、《論語·學而》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論語·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論語·子張》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論語·子罕》
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
5、《論語·子罕》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6、《論語·述而》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7、《論語-顏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論語·學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論語·里仁》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0、《論語·述而》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論語》:
《論語》是中國古代儒家的經典著作,主要記錄了孔子與他弟子的言行,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此作主要為語錄體,集中表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和教育原則等等。
2. 論語中有關道德修養的句子
【修養】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張》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3. 論語中有關”道德修養”的句子
1、《論語·學而》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論語·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論語·子張》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論語·子罕》 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 5、《論語·子罕》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6、《論語·述而》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7、《論語-顏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論語·學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論語·里仁》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0、《論語·述而》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論語》: 《論語》是中國古代儒家的經典著作,主要記錄了孔子與他弟子的言行,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
此作主要為語錄體,集中表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和教育原則等等。
4. 論語中表現人生學習和道德修養的句子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方法)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修身做人)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道德修養)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修身做人)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修身做人)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習方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方法)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學習態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修身做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學習態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人生哲理)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道德修養)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學習方法)。
5. 《論語》中的道德(句子)
【原文】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孔子說:“早晨得知了道,就是當天晚上死去也心甘。”【評析】這一段話常常被人們所引用。
孔子所說的道究竟指什麼,這在學術界是有爭論的。我們的認識是,孔子這里所講的“道”,系指社會、政治的最高原則和做人的最高準則,這主要是從倫理學意義上說的【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1),不可以長處樂。
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注釋】(1)約:窮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認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譯文】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
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評析】在這章中,孔子認為,沒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長久地處在貧困或安樂之中,否則,他們就會為非作亂或者驕奢淫逸。
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會行仁。這種思想是希望人們注意個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環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氣節。
【原文】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
【譯文】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會擺脫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麼能叫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
【評析】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觀。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這一段內容,似乎孔子主張人們只要仁、義,不要利、欲。
事實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會甘愿過貧窮困頓、流離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貴安逸。
但這必須通過正當的手段和途徑去獲取。否則寧守清貧而不去享受富貴。
這種觀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價值。這一章值得研究者們仔細推敲。
【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譯文】孔子說:“士有志于(學習和實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為恥辱,對這種人,是不值得與他談論道的。”
【評析】本章所講“道”的含義與前章大致相同。這里,孔子認為,一個人斤斤計較個人的吃穿等生活瑣事,他是不會有遠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與這樣的人去討論什麼道的問題。
【原文】子曰:“君子懷(1)德,小人懷土(2);君子懷刑(3),小人懷惠。”【注釋】(1)懷:思念。
(2)土:鄉土。(3)刑:法制懲罰。
【譯文】孔子說:“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鄉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評析】本章再次提到君子與小人這兩個不同類型的人格形態,認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們胸懷遠大,視野開闊,考慮的是國家和社會的事情,而小人則只知道思戀鄉土、小恩小惠,考慮的只有個人和家庭的生計。
這是君子與小人之間的區別點之一。【原文】子曰:“道(1)之以政,齊(2)之以刑,民免(3)而無恥(4),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5)。”
【注釋】(1)道:有兩種解釋:一為“引導”;二為“治理”。前者較為妥貼。
(2)齊:整齊、約束。(3)免:避免、躲避。
(4)恥:羞恥之心。(5)格:有兩種解釋:一為“至”;二為“正”。
【譯文】孔子說:“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評析】在本章中,孔子舉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治國方針。
孔子認為,刑罰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恥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罰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規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恥之心。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國家時有不同于法制的特點。
但也應指出:孔子的“為政以德”思想,重視道德是應該的,但卻忽視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國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