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謝中書書運用比喻的句子

解夢佬 0

1. 答謝中書書中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的句子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沈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賞贊嘆的。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 靈 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2. 答謝中書書文中運用了那些修辭手法

答謝中書書文中運用了對偶和借代的修辭手法。

1、對偶: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2、借代:沉鱗競躍。

答謝中書書原文: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譯文: 山、水美麗的景色,自古以來人們都在談論。山,高聳入云;水,清澈見底。

兩岸石壁直立,五顏六色,交相輝映。綠樹翠竹,一年四季都有。

早晨,霧將散未散時,靈猿麗鳥啼鳴。 夕陽西下,潛游在水中的魚兒歡快地跳出水面,這實在是人間仙境。

但從謝靈運后,就沒有人能欣賞到這般美麗的景色中了。 擴展資料: 統觀全文,語言精練。

其一字一句,均是文章的重要組成一部分,少一字會斷章離義,多一字便畫蛇添足。一個景物,僅僅四字,便描繪恰當,津津有味。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個心聲一句話,不多也不少。“夕日欲頹”,勢在必然。

“沉鱗競躍”,變化突然。 分析文章結構,亦不失巧妙,雜而不亂,結合有序。

文章以感慨發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有高雅情懷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將內心的感受與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樂事。作者正是將謝中書當作能夠談山論水的朋友,同時也期望與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來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筆觸具體描繪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峰入云,清流見底”,極力描寫山之高,水之凈,用筆洗練,寥寥八字,就寫出了仰觀俯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6431察兩種視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風物,境界清新。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又改用平遠、高遠的視角極目遠眺,青翠的竹木與五彩的山石相映襯,呈現出一派絢爛輝煌的氣象,在清爽宜人的畫卷上平添了萬物勃發的生命力。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陽欲頹,沉鱗競躍”,由靜景轉入對動景的描寫。 猿鳥的鳴叫聲穿越了清晨即將消散的薄霧,傳入耳際;夕陽的余暉中,魚兒在水中競相嬉戲。

這四句通過朝與夕兩個特定時間段的生物的活動,又為畫面增添了靈動感,傳達了生命氣息。這十句作者擇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組合,使讀者對山川景物產生完整、統一的印象。

最后,文章又以感慨收束,“實欲界之仙都”,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謝靈運以來,沒有人能夠欣賞它的妙處,而作者卻能夠從中發現無盡的樂趣,帶有自豪之感,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答謝中書書。

3. 答謝中書書句子賞析

答謝中書書

原文: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譯文:

山河的壯美,是自古以來人們共同談賞的。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見底,河流兩岸懸崖峭壁,在陽光下各種光彩交相輝映。蒼青的密林和碧綠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蔥翠。每當早晨,夜霧將要消歇,可聽到猿猴長嘯,鳥雀亂鳴;每當傍晚,夕陽將落,可見到水中的魚兒競相跳躍。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謝靈運之后,還沒有人能置身這佳美的山水之中。

賞析:

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文章又以感慨收束,“實欲界之仙都”,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謝靈運以來,沒有人能夠欣賞它的妙處,而作者卻能夠從中發現無盡的樂趣,帶有自豪之感,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作者從欣賞景物中發現無窮的樂趣。同時能與謝靈運這樣的林泉高士有志向道同之處,生發出無比的自豪感,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與喜愛之情。

陶弘景一度出仕南齊,但不交外物,心如明鏡,特愛松風,聞響欣然,顧惜光景,老而彌篤。《南史》本傳稱他“遇物便了,言無煩舛”。此文只有68字,語言淡泊,境界寧靜,與作者個性有共通處。

謝中書即謝徵,其任中書郎時,弘景已70有余。文一開頭說:“山川之美,古來共談”,下面即舉他所隱居的山川之美,意思是,此處也堪稱一絕,山水竹石之處,還有早晨的猿鳥,傍晚的游魚,程顥所謂“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文末的謝康樂為劉宋謝靈運,他也愛好山水,寫了不少山水詩,后來被殺,末句可能有悼念之意。

文中寫的確是江南風物,然而這樣的山林泉壑,又是江南所常見的。為什麼他能把自然界中常人還不曾體驗到的美感,以數十字攝取到筆底呢?這里也有作者自己的“境界”。

審美的趣味固然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也應該變化,但長期的由歷史凝聚、熏陶的審美習慣,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因為我們腳所踏的還是幾千年來祖先踐踏過的泥土。

當然,這里還有兩個條件:一是這些審美習慣必須是健康的干凈的,不能離開“善”的要求,二是讀者自身也必須有素養。

4. 答謝中書書'中描寫四季之景的句子

答謝中書書

(7401人評分) 8.2

朝代:南北朝

作者:陶弘景

原文: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譯文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賞贊嘆的。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注釋

1.答:回復。謝中書:即謝微(一說謝徵),字元度,陳郡陽夏(河南太康)人。曾任中書鴻臚(掌朝廷機密文書),所以稱之為謝中書。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

2.山川:山河。之:的。

3.共談:共同談賞的。

4.五色交輝: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斕。五色,古代以青黃黑白赤為正色,交輝,指交相輝映。

5.青林:青蔥的樹林。翠竹:翠綠的竹子。

6.四時:四季。俱:都。

7.歇:消。

8.亂:此起彼伏。

9.夕日欲頹:太陽快要落山了。頹,墜落。

10.沉鱗競躍: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競躍,競相跳躍。

11.實:確實,的確。欲界之仙都:即人間仙境。欲界,佛家語,佛教把世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沒有擺脫世俗的七情六欲的眾生所處境界,即指人間。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12.康樂:指南朝著名山水人謝靈運,他繼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是南朝文學家。

13.復:又。與(yù):參與,這里有欣賞領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