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親感恩的國學經典語錄

解夢佬 0

1. 國學經典中關于孝順父母,感恩的語句

百孝經

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

為人須當孝父母孝順父母如敬天

孝子能把父母孝下輩孝兒照樣還

自古忠臣多孝子君選賢臣舉考廉

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

孝親不教親生所愛親敬親孝乃全

可惜人多不知孝怎知孝能感動天

福祿皆因孝字得天將孝子另眼觀

孝子貧窮終能好不孝雖富難平安

諸事不順因不孝回心腹孝天理還

孝貴心誠無它妙孝字不分女共男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

翁婆身上能盡孝雙落孝來又落賢

和睦史弟就為孝這孝叫做順氣丸

和睦妯娌就是孝這孝家中大小歡

男有百行首重孝孝字本是百行原

女得淑名先學孝三從四德孝為先

孝字傳家孝是寶孝字站高孝路寬

能孝何在貧和富量力盡心孝不難

富孝鼎烹能致富貧孝菽水可承歡

貧孝孝中有樂趣富孝孝中有吉緣

富孝瑞氣滿潭府貧孝祥光透清天

孝從難處見真孝孝心不容一時寬

趕緊孝來孝孝孝親由我孝壽由天

親在當孝不和孝親歿知孝孝難全

生前盡孝親心悅死后盡孝予心酸

為人能把祖先孝這孝能使子孫賢

賢孝子孫錢難買著孝買來不用錢

孝字正心心能正孝字修身身能端

孝字齊家家能好孝字治國國能安

天下兒孫盡學孝一孝就是太平年

戒淫戒賭都是孝孝子成材親心歡

戒殺放生都是孝能積親壽孝通天

惜谷惜字都是孝能積親福孝非凡

真心為善是真孝萬善都在孝里邊

孝子在世聲價重孝子去世萬古傳

此篇句句不離孝離孝人倫難周全

念得十遍千個孝消災免難百孝篇

2. 有關孝親的國學句子 快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

——《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長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

——《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莊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嚴父。

——《孝經·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

——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蘇轍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

——陳宏謀 侍于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

——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

——《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長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

——《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莊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嚴父。

——《孝經·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

——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蘇轍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

——陳宏謀 侍于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

——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3. 有關孝親的國學句子 快

1“香九齡,能溫席”——三字經

講的是我國古代“黃香溫席”的故事。

黃香小時候,家中生活很艱苦。在他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黃香非常悲傷。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親生病期間,小黃香一直不離左右,守護在媽媽的病床前,母親去世后,他對父親更加關心、照顧,盡量讓父親少操心。

冬夜里,天氣特別寒冷。那時,農戶家里又沒有任何取暖的設備,確實很難入睡。一天,黃香晚上讀書時,感到特別冷,捧著書卷的手一會就冰涼冰涼的了。他想,這麼冷的天氣,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還不能好好地睡覺。想到這里,小黃香心里很不安。為讓父親少挨冷受凍,他讀完書便悄悄走進父親的房里,給他鋪好被,然后脫了衣服,鉆進父親的被窩里,用自己的體溫,溫暖了冰冷的被窩之后,才招呼父親睡下。黃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親的心。黃香溫席的故事,就這樣傳開了,街坊鄰居人人夸獎黃香。

夏天到了,黃香家低矮的房子顯得格外悶熱,而且蚊蠅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涼,盡管每人都不停地搖著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覺得涼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準備睡覺去了,這時,大家才發現小黃香一直沒有在這里。

“香兒,香兒。”父親忙提高嗓門喊他,

“爸爸,我在這兒呢。”說著,黃香從父親的房中走出來。滿頭的汗,手里還拿著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麼呢,怪熱的天氣,”爸爸心疼地說。

“屋里太熱,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勁一扇,蚊蟲就跑了,屋子也顯得涼快些,您好睡覺。”黃香說。爸爸緊緊地摟住黃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卻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黃香為了讓父親休息好,晚飯后,總是拿著扇了,把蚊蠅扇跑,還要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使勞累了一天的父親早些入睡。

9歲的小黃香就是這樣孝敬父親,人稱溫席的黃香,天下無雙。他長大以后,人們說,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愛百姓,愛自己的國家。事情正是這樣,黃香后來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負眾望,為當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傳。

2融四歲,能讓梨——三字經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并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父親叫孔融他們七兄弟從最小的小弟開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個最大的,而孔融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給哥哥們吧。”父親聽后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說:“因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融四歲,能讓梨。”就是出自這個典故。

3!《弟子規》里面首先說到到的就是孝的問題“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4. 關于感恩父母的名言名句

1、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2、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3、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孟子

5、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6、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5. 感恩父母的名言名句

◎ 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出自《勸報親恩篇》。 ◎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面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意,面帶歡笑。

出自《勸報親恩篇》。 ◎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

出自《名賢集》。 ◎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

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 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

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

出自《勸報親恩篇》。 ◎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準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 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

出自(明)《增廣賢文》。 ◎ 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出自(清)《增廣賢文》 ◎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出自《勸報親恩篇》。

◎ 首孝弟,次謹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 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

出自《大學》 ◎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出自(明)《增廣賢文》。 ◎ 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動報親恩篇》。

◎ 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意思是:養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

出自《四言》。 ◎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 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出自(春秋)《禮記》。

◎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 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

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意思是:“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

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意思是:“當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父母就行了。

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若對父母不孝敬。

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狗。

6. 弘揚孝道,感恩長輩的句子50字以內

傳統文化角度切入講述父愛母愛,古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就是修德,不愛其親而愛他人稱之為背德,所以愛我們的雙親父母在一定意義上講就是修德。“百善孝為先”,孝,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根,是形成個人品德之源,是中國人最基礎的道德。通過弘揚孝道有自身做起,推己及人,更多的了解父母,理解父母,感受父母對自己的疼愛和父母的養育之恩,從而孝敬父母,做到愛吾老及他人所老,弘揚中華民

族孝親敬長的傳統美德,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增強責任和奉獻意識,為共創和睦幸福的家庭而盡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