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名句精選及感悟

解夢佬 0

1. 論語中的經典名句為感悟,寫一篇文章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溫故而知新”有兩解.一為“溫故才知新”:溫習已聞之事,并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悟;二為“溫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溫習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擷取新的知識.合并這兩種解法,也許更為完整:在能力范圍以內,盡量廣泛閱覽典籍,反復思考其中的涵義,對已經聽聞的知識,也要定期復習,期能有心得、有領悟;并且也要盡力吸收新知;如此則進可以開拓人類知識的領域,退也可以為先賢的智能賦予時代的意義.像這樣融會新舊、貫通古今方可稱是“溫故而知新”.

對于學過的舊知識,你要常去溫習它,你將會有新的體會,新的發現。你收獲的就會更多,你比別人懂得的就會更多,這樣在某方面就能成為別人的老師了。

生活中,每一件事,每一句話都有它的多方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也許你一時只能理解其中的一點,當但你經歷多了,見識豐富了,你再去看時,也許你會有不一樣的理解和體會。生活就是這樣多方面性的,當你對一句話不理解時,你是選擇遺棄它,還是深入的去思考?當你多次的去深究它的時候,你將會有不一樣的體會。

當我們忙完了一個階段的事情后,利用暫時的忙里偷閑,回顧曾經的點點滴滴時,才發現我們不能變成工作的奴隸,我們要學會思考和總結,要讓我們的工作充滿堅持和成長才行。

2. 論語名句解釋及感悟

論語名句解釋及感悟

1、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專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

2、禮之用,和為貴。(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

3、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4、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說:“貧窮而能不諂媚,富有而能不驕傲自大,怎麼樣?”孔子說:“這也算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貧窮卻樂于道,雖富裕而又好禮之人。”)

5、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我十五歲立志于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

8、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

9、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 一個人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10、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 與其奢侈,不如節儉;就喪事而言,與其儀式上治辦周備,不如內心真正哀傷。)

3. 論語經典句子 要有解釋 和道理

其一,關于學習的態度。

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于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雍也》)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孔子贊揚的顏淵就有這種發憤好學的樂觀精神,“孔子勉勵冉求要知難而進,只有這樣才能得道。

事實上孔子自己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人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這說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同時,孔子提倡和贊揚“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體現了孔子嚴謹的治學態度。

其二,關于學習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最著名的莫過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而》)“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與此同時,孔子還特別強調學思結合,勇于實踐。

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殆。

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鉆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另外,孔子還非常重視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對一知半解,淺嘗輒止。

其三,關于學習的內容。孔子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

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為自己的學習綱要,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識,品德修養,忠誠篤厚,堅守信約。

這四項內容對于自己和別人都具有重要意義。孔子在重視博學的同時,也強調學習要抓根本的東西,孔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這里孔子在回答子貢的問題時,說明自己的“多學”是相對的,在多學的基礎上,我是用一個道理來貫穿自己的學說的,這個道理就是學習的根本,學習重在抓住根本。這里孔子間接地說明了博與精的關系,值得借鑒。

其四,關于學習的目的。孔子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于“學以致用”。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子路》)也就是說,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治任務,卻辦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國,又不能獨立作主應對;這樣,雖然書讀得很多,又有什麼用處呢?又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述而》)也就是說,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

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于死記書本,而在于應用,在于實踐,在于“舉一反三”地靈活運用知識。關于這一思想,在孔子的學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現出來。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子路》)也就是說當官時有余力就應該學習,學習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

這一思想實質上其一,關于教育指導思想。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衛靈公》),即受教育者不應分貴賤、賢愚,應該機會均等。

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級界限,擴大了教育對象,使教育擴及于廣大平民,這在當時無疑具有重大的進步意義。 其二,關于教育的基本方法。

孔子主張“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也就是說對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

4. 論語 名句及感想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學而》)

學習需要不斷復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復習,這是愉快的事。這里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朋,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是一種樂趣。

人家不了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這是講個人修養問題。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3、子曰:“學而不思則閏;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這里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孔于說:“子路,教給你正確認識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能。”

這段說的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

5、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麼叫“文”呢?”孔子說:“他聰敏而又愛好學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因此用‘文’做他的謚號。”

這里借回答于貢的問話,借題發揮,教育弟子要勤學好問。

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孔子說:“(心里)默默地記住學習所得的東西,學習而又不自滿,教人又不倦怠,(這三樣)對我來說,有什麼呀?”

這一則是孔子的自述,講的是學習態度和方法。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里,不斷積累知識。“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誨人不倦”,講的是教學態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孔于一生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他說:“對我來說,有什麼呀?”表現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

這里說的是只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老師。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孔子說:“(對待任何事業和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這段主要講學習的三個層次,只有以之為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孔子站在河邊嘆道:“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講的是珍惜寶貴的時光。

10、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

孔于說:“我曾經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問題, (但并)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這一段講躬身實踐的重要性 。

就象這樣的

5. 要一句《論語》中的名句,帶賞析和感悟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譯文】 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在上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

不喜好觸犯在上者,而喜好悖逆爭斗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

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賞析】 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在春秋時代,周天子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其余庶子則分封為諸侯,諸侯以下也是如此。

整個社會政治結構的基礎是封建的宗法血緣關系,而孝、悌說正反映了當時宗法制社會的道德要求。

6. 《論語》經典名句

論語經典名句 1、德不孤,必有鄰。

——《論語·里仁》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學而》 4、子謂——《韶》:“盡善矣,盡美矣。”——《論語·八佾》(盡善盡美)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6、過而不改,是謂過已。——《論語·衛靈公》 7、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論語·述而》 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9、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論語·雍也》 10、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 1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里仁》 1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1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論語·衛靈公》 14、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15、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論語·雍也》 16、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泰伯》 17、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論語·衛靈公》 18、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論語·季氏》 19、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論語·里仁》 20、君子不器。——《論語·為政》 21、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22、古之學者為己(所謂為己之學),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 23、見義不為,無勇也。

——《論語·為政》 24、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25、孝弟(tì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論語·學而》 26、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溫故知新) 27、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 28、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29、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論語·子路》 30、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 31、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論語·憲問》 3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33、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論語·子張》 3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35、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

——《論語·為政》 36、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 37、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論語·述而》(舉一反三) 3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3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論語·季氏》 4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41、當仁不讓于師。

——《論語·衛靈公》 42、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論語·子路》 4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4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4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 46、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論語·述而》 4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4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論語·雍也》 49、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50、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論語·衛靈公》(殺身成仁) 51、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論語·學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