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里面表達義的思想的句子

解夢佬 0

1. 5個論語中有關 義 的句子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復習,不也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惱怒,不也很君子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有子說:”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卻喜歡犯上的人,很少。不喜歡犯上,卻喜歡做亂的,那是沒有的。君子專心從事根本,根本建立,道就有了。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這就是做人的根本啊!”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孔子說:“說話漂亮,打扮光鮮的,就少有愛人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為 人 謀 而 不 忠 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人謀事有沒有盡忠?同朋友交往有沒有不守信?老師教的有沒有練習?”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孔子說:“治理千乘之國,就要謹慎辦事,小心說話,節約開支,愛護人民,要根據時令來使用百姓”。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己。”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后獲,可謂仁矣。”?

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

亦可宗也。”

子曰:“:“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

2. 論語中有關于“義”的句子有哪些

1.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孔子說:“君子通曉道義,小人通曉私利。”

2.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就在其中了!用不義的手段得到富貴,對我來說,(那些富貴)就象(天上的)浮云。”

3. 子曰: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子路問怎樣才是一個完美的人,孔子說:“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綽的清心寡欲,卞莊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藝;再用禮樂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又說:“現在的完人又何必這樣呢,見到財利時,能想到道義;見到國家有危難時,愿付出生命;長期處于貧困的境遇也不忘平日的諾言,也就可以算做完人了。”

4. 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后獲,可謂仁矣.”

樊遲問怎樣才是“智”,孔子說:“專心致力于(倡導)人民應該遵從的仁義道德,尊敬鬼神,但要遠離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問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5. 子曰:“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孔子說:“真正的通達是:品質正直,懂禮義;善于觀察別人講話的臉色;常考慮如何謙恭待人。”

6. 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孔子說:“講信用要符合于義,(符合于義的)話才能實行;恭敬要符合于禮,這樣才能遠離恥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3. 請人幫我列舉論語中表現孔子政治思想的句子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體是仁禮學說,仁與禮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范疇 1、關于仁 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春秋前期人們把尊親敬長、愛及民眾,忠于君主和儀文美德都稱為仁。

孔子繼承了前人的觀念,并且把它發展成為系統的仁說。 什麼是仁?孔子在《論語》提到仁有一百余處,涵義甚廣,但其基本涵義有二:一是愛人。

他的弟子樊遲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問答說:"愛人"。《說文》有個解釋:"仁,親也,從二人",甚合孔子思想。

仁,就是人與人的關系,要友善相親,相互幫助。愛有差等。

按孟子的說法是:"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是先愛自己的親,然后普及到民,再推廣到物;是先已后人,先內后外,既有次第又有厚薄。

這是一種從人"自然本性"出發的"仁愛差別"。 2、關于禮 仁的第二個涵義是克己復禮。

在答復弟子顏淵時,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顏淵》)。"克己"是自覺地約束自己。

"復禮"是一切言行要納于禮。這里強調的是人的道德自覺,人們通過克制自己,達到自覺守禮的境界,達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視聽言動都合于禮,這也就是仁的境界。 "禮"也是一個古老的概念,周公就制定周禮。

不過,孔子則是從多方面進行論述的第一人。什麼是禮?禮的含義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屬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規定。

《左傳》隱公十一年載:"禮,務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這是說,禮是治理和安定國家,鞏固國家的制度和維護社會所需要的秩序。

孔子又說禮是"王之大經也"(《左傳》昭公十五年),是進行統治的根本法規,治國之綱。因此,"壞國喪家亡人必失去其禮"(<禮記·禮運))。

丟掉了禮,就要失去一切。可見孔子這里說的"禮"實際是"社會秩序和社會制度"。

二是禮儀上的規定,就是有關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喪嫁娶,侍人接物到生活細節,按不同等級、身分,都有不同的禮儀規定,這叫"儀"。這里的"儀"實際是"社會秩序和社會制度"的具體形式。

孔子認為:禮和儀又是統一的,禮是根本的,儀是從屬的,儀是禮的"節文"或形式,或者說儀是用行動規范和禮節的形式來鞏固和體現社會的秩序和制度。因此,禮的實現既靠強制的力量,又靠習俗力量,是內外結合,所以禮又和樂相連。

孔子,"克已復禮"實際上是主張建立如周朝一樣的"禮儀社會",即"秩序和制度社會"。 孔子主張禮仁結合,納仁于禮,用仁來充實禮。

這是孔子的創新。"關于禮仁關系,他認為,仁是禮的內在精神,禮是仁的表現形式。

仁是禮的最高境界,禮是實現仁的途徑。就仁和禮的本質來說,仁,歸根到底,反映的是根源于血緣關系的人與人之間的仁愛關系;禮,主要是規范社會的政治秩序和制度。

孔子的思想體系中,注重仁和禮的結合,實質上是注重了人道與政治的結合,從而對周禮作了重大的修改。仁與禮并不矛盾,因為仁是內容,禮是形式,二者的結合,才是一種制度的完善。

3、關于德治主張 同孔子的仁說和禮說相聯系,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

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于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實行德治的具體辦法: 1)重教化,輕刑罰。

孔子認為要治理好一個國家,必須在滿足百姓生活富裕的基礎上,加強教化。在禮刑問題上,孔子主張禮教是根本的,不得已而用刑,必須慎用。

認為寬猛相濟,政事才會諧和。寬猛結合,就是文武兩手并用,德治與刑治都要。

2)反對過度榨取,主張"使民也義"。義者,宜也,就是役使老百姓不要過分,要適宜。

孔子看到了當時兩極分化、貧富懸殊過大的現實,認為這是造成社會不安、國家顛覆的基本因素,因而提出來平均主義的經濟主張。他說:"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季氏》) 3)為政需正己。孔子認為要治國正人,必先正已,正己才能正人。

他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所以孔子主張統治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身體力行的"君子",這樣,為政者起表率作用,就會上行下效,自然就會政通民和國家得治。

孔子對為政者提出一定的道德水平要求。 4)舉賢才。

與孔子的德治思想相聯系,他認為國君要治平天下,就必須舉賢任能,發現和提拔優秀人才,參與國事。關于賢才的標準,孔子認為應該是"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述而》)就是要有政治理想和奮斗目標,要依據仁的精神和擁有高尚的品德,還要能善于憫熟地運用業務知識和技能。簡言之,賢才就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和治國才能。

這是一個德才兼備標準。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

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對于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資料來源:摘自張永東《先秦儒家。

4. 論語中有關的義利關系的句子

1.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君子了解義,行事也以義為標準。小人了解利,所以行事易追逐利益。

2.里仁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于比。(君子對于天下的事情沒有一定的主張非要怎樣不可,也沒有一定反對的事情,一切行事只求合于義。 )

3.見利思義。(利益當前必須要想到義。(亦即義然后取) )

4.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

5.述而篇,子曰:德之不修…聞義不能徒…是吾憂也。(知道義了之后,還不能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求合于義,是我害怕憂慮的啊。)

6.述而篇,子曰飯疏食…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經由不義而來的富貴對我而言只像是天邊的浮云一般。意為看看就算了,怎麼也不可能會想要去擁有它的。)

7.子路篇,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見小利…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子夏問為政之道,孔子說不要只注意小利,只追逐小利就難成大事。意為不因取小利而失大事能帶來的大利,這是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