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論語里感悟生活的句子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凡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于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哈不憂貧。”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泣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泣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2. 論語中關于做人方面和學習方面的句子
論語中關于做人方面的句子: 1.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 2.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3.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述而》)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泰伯》) 5.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6.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衛靈公》) 關于學習方面的句子: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②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③,不亦君子乎?” 2.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5.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6.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9.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0.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 在《論語》中告訴我們要以仁愛之心待人,推已及人的句子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語出于《論語·顏淵篇》,是孔子經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華之處.中國的《論語》就如同西方的《圣經》一般,是對一個民族或一個區域文化的概括和統領.《論語》分二十篇,其中的《顏淵篇》主要講述了孔子對“仁”和“恕”的解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孔子所強調的是,人應該寬恕待人,應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現.“恕”道是“仁”的消極表現,而其積極表現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所闡釋的仁以“愛人”為中心,而愛人這種行為當然就包括著寬恕待人這一方面.《論語》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這句話所揭曉的是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原則.孔子所言是指人應當以對待自身的行為為參照物來對待他人.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切勿心胸狹窄,而應寬宏大量,寬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系,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人生在世除了關注自身的存在以外,還得關注他人的存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切勿將己所不欲施于人.以上所理解的“人”是廣義的,是指大眾,然而《論語》誕生的那個時代“人”的定義通常是指狹義那方面,也就是指士以上的人,和“民”是相對而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面寫著的是“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這是在同一句話中敘述的,很明顯這里的“民”是指被剝削階級,勞動人民.用現在的語言來說,狹義的“人”是指奴隸主,即剝削階級,而“民”是指奴隸,即被剝削階級,所以這句話當然也就可以理解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種人際關系原則適用于剝削階級,而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的關系卻未必如此.這種理解并非無稽之談,也并非完全不具可能性,然而,眾所周知,孔子是鼎力推崇“仁”之士,此處的“人”應當是指廣義的.孔子所道出這麼一句話并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理.若凡事都從這個原則出發的話,很多事情都會卡在中間,難以前進.倘若兩人舉槍對峙,生命危在旦夕,甲為正,乙為邪,這時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則,豈不慘哉!甲當然不會想被殺掉,難道就不殺不想被殺的乙了麼?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條件,一定環境下才適合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條,然而在現實中許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條,一切以個人利益為中心,只顧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無論是在處理人際關系,還是政治關系方面都應當毫不猶豫地認識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條經久不衰的人際關系原則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