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比方的句子不是比喻句

解夢佬 0

1. 打比方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啊

'這個句子是不是打比方的說法?” 這是《秋天的香山公園》里的一個句子。

我不假思索地答道:“這當然是打比方。”王老師又接著問:“那是不是比喻句呢?” “是呀,當然是比喻句,這不是把香山的楓葉比著彩蝶嗎?”我又肯定地回答。

我這樣解釋道:“我認為比喻就是打比方,比喻是一種修辭手法,而打比方是一種說明事物的方法。” “不是不是!比喻和打比方是不同的,一個完整的比喻包括本體、喻體和比喻詞三部分。

而打比方可以沒本體和喻體的。”教高二年級的熊老師反駁道。

回到家,我再在網上查了查,有一條我比較認同: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用具體、形象的、為人們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生疏的事物或深奧的道理,使自己的表達更加生動、明白。這兩種修辭方法都是重在兩個事物的相似方面。

比喻是一種修辭格式,一般由本體(所說的事物)、喻體(用來做比的事物)、喻詞(用來連接本體和喻體的詞語)三部分構成。比喻要求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它們必須有相似點。

“打比方”在使用中不象比喻那樣正規,在口語里我們使用的比較多。

2. 打比方不一定要有比喻句

打比方是日常用語,常用來說明解釋一件事情.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比喻是一種修辭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依據描寫或說明的方式比喻可分為“直喻”、“隱喻”、“類喻”、“潔喻”、“對喻”、‘博喻”、.簡喻”、“詳喻”、‘引喻”“虛喻’等十類.說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同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

3. 請問打比方的句子具有什麼特征

比喻就是通常說的打比方,即用具體的、淺顯的、熟知的一個事物或情境來比方另一個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種修辭手法。

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變抽象為具體,深奧為淺顯,還能使人產生聯想和想象。比喻句常有比喻詞,如“像······似的”“像······一樣”“好比”“是”“變成”“仿佛”等。

如: 露似真珠月似弓。(明喻)陽光下盛開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暗喻)兩只小蟲都淹沒在老松樹下黃色的淚珠里。(借喻)應該注意:有“好像”“像”“是”一類詞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判斷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句,關鍵要看句子里是不是在“打比方”。有的同學一看到含有“像”、“好像”“仿佛”等詞語的句子就認為一定是比喻句,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五種“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A ,表示同類比較1.江上的輪船像一葉葉扁舟。

(《南京長江大橋》) 句中的“輪船”和“扁舟”是同一類事物,通過比較,突出長江水的浩大。2.奶奶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高大,這樣美麗。

(《賣火柴的小女孩》) 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現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情況下的比較。B,表示舉例1.“你騙誰,像你這樣的大官會沒有錢?”(《“你們想錯了”》) 句中用“像”字引出方志敏作為例子,說明凡是當官的就一定有錢。

2.“像您這樣高個兒干不了這重活兒……”(《挑山工》) 句中用“像”字引出“我”作為例子,說明凡是“高個兒”都當不了挑山工。C,表示猜測1.珊迪聽了,目不轉睛地看著我,好像表示感激。

(《小珊迪》) 句中的“好像”前后不涉及兩項事物,只是表示猜測。2.小麗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愛的草塘》) 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測,是為了加強語氣,說明估計的準確性。

D,表示聯想,想象1.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光曲》) 句中用“好像”引出皮鞋匠產生的聯想。

2.雞……咯咯地叫著,用嘴啄著木板,好像說:“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今天我喂雞》) 句中用“好像”表示作者由雞的“咯咯叫”、“啄木板”,聯想到是對小主人的說話。E,表示說明1.獵人微笑著說:“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個客人,得像個主人……”(《大森林的主人》) 句中用“像”來直接闡述某一道理。

2.狼連忙半閉著眼睛,說:“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會搖尾巴的狼》) 句中用“像”來指出某種情況。那麼,怎樣識別“像”字句是否是比喻句呢?這就要看句子是否同時具備了以下兩個條件: 一是甲和乙要是兩個不同類的事物;二是這兩個事物要有相似點。

如果同時具備了這兩個條件,那就是比喻句;否則,那就不是比喻句。練習:1下列各句中有一句屬非比喻句,這句是( )A.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

B.四合院是一個盒子。C.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

D.胡同是貫通大街的網絡。答案c2 找出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句子( )A. 一座又一座立交橋,猶如雨后春筍。

B. 長虹飛架遍京華。C. 土橋……一排排露出了像在神社屋檐椽子上見到的白色缺口。

D. 賽納河如一條美麗的帶。解答: 選C。

3 判斷是比喻還是非比喻a 塑像塑得很精致細膩,一個個都像活的,有的像在沉思,有的像在凝視~~~~走近去,你仿佛會聽見她們說笑的聲音。不是。

是表想像。b正像達爾文發現了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

不是。表同類比較。

c而今確實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來,淅淅瀝瀝,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不是。

表想象。d無數照明彈升上天空,黑夜變成了白天。

不是。同類相比。

e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麼?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擁護革命的群眾。是。

群眾——是——銅墻鐵壁,暗喻。f我們的城市是一座海濱城市。

不是。表判斷。

g老栓倒覺爽快,仿佛一旦變了少年,有給人生命的本領似的。不是。

表想像。h一個回頭看他,樣子不甚分明,很像久餓的人見了食物一般,眼里閃出一種攫取的光。

不是。表想像。

i只見一堆人的后背;頸項都伸得很長,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向上提著。是。

(樣子)---仿佛---鴨,明喻。j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

是。眼光---像----刀,明喻。

k他的精神,現在只在一個包上,仿佛抱著一個十世單傳的嬰兒,別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是。

包——仿佛——嬰兒,明喻。l兩塊肩胛骨高高凸出,印成一個陽文的“八”字。

是。(樣子)——成——“八”字,暗喻。

m兩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里注進什麼又要取出什麼似的。不是。

表猜測。n路的左邊,都埋著死刑和瘐斃的人,右邊是窮人的叢冢。

兩邊都已埋到層層疊疊,宛然闊人家是里祝壽時的饅頭。是。

兩邊的叢冢——宛然——饅頭,明喻。o華大媽化過紙,呆呆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麼似的,但自己也說不出等候什麼。

不是。表猜測。

p她不能夠講究打扮,只好穿得樸樸素素,但是她覺得很不幸,好像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不是。

表猜測。q路瓦栽,好像老了五年,他決然說:“應該想法賠償這件首飾了。”

不是。表猜測。

4. 請教哪位:打比方句和比喻句怎麼區別,謝謝

下午,教語文的王老師正改著練習冊,然后問我:“‘在大片大片的鮮紅中夾雜著深黃色、褐色……就像千萬只彩蝶上下飛舞,真是姿態萬千,絢麗多彩。’這個句子是不是打比方的說法?”

這是《秋天的香山公園》里的一個句子。我不假思索地答道:“這當然是打比方。”王老師又接著問:“那是不是比喻句呢?”

“是呀,當然是比喻句,這不是把香山的楓葉比著彩蝶嗎?”我又肯定地回答。

我這樣解釋道:“我認為比喻就是打比方,比喻是一種修辭手法,而打比方是一種說明事物的方法。”

“不是不是!比喻和打比方是不同的,一個完整的比喻包括本體、喻體和比喻詞三部分。而打比方可以沒本體和喻體的。”教高二年級的熊老師反駁道。

回到家,我再在網上查了查,有一條我比較認同: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用具體、形象的、為人們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生疏的事物或深奧的道理,使自己的表達更加生動、明白。這兩種修辭方法都是重在兩個事物的相似方面。比喻是一種修辭格式,一般由本體(所說的事物)、喻體(用來做比的事物)、喻詞(用來連接本體和喻體的詞語)三部分構成。比喻要求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它們必須有相似點。“打比方”在使用中不象比喻那樣正規,在口語里我們使用的比較多。

5. 打比方不一定要有比喻句

打比方是日常用語,常用來說明解釋一件事情.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比喻是一種修辭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依據描寫或說明的方式比喻可分為“直喻”、“隱喻”、“類喻”、“潔喻”、“對喻”、‘博喻”、.簡喻”、“詳喻”、‘引喻”“虛喻’等十類.說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同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