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景點優美句子

解夢佬 0

1. 描寫洛陽美景的句子

洛陽八大景

一,龍門山色:龍門又叫伊闕,位于洛陽市南。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有“洛陽四野山水之

勝,龍門首焉”的贊嘆,并于晚年居此號香山居士。今天這里除了有名聞遐邇的世界文

化遺產龍門石窟外,還有白園、香山寺等景點。龍門,香山兩山對峙,伊河中流,形勢

雄渾而山水秀麗,仍為洛陽首屈一指的游覽勝地。

二,馬寺鐘聲:位于洛陽市東13公里的白馬寺始創于東漢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8年),

是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有1900多年的歷史,號稱“釋源祖庭”。昔日寺內鐘聲悠揚,

遠聞數十里,并于洛陽城內鐘樓之鐘共鳴,堪稱一奇。近年白馬寺鐘聲再起,已是辭舊

迎新為人民祈福禳災的極樂之音了。

三,金谷春晴:西晉權臣石崇于元康八年(公元296年)在洛陽金谷澗營建別墅,與當

時名士陸機,潘岳,左思等23人結為詩社,號金谷24友,并廣收天下奇花異石于園中,

名“金谷園”,為洛陽名園。今日名園早已無跡可尋,位置考證在洛陽市東北(魏晉洛

陽城西)。洛陽火車站之金谷園只是托名,而非故址。

四,洛浦秋風:洛河之畔,自隋唐始就已桃李夾岸,楊柳成蔭,風光如畫,游人如織。

盛夏時節,漫步洛浦,涼風習習,似秋風撲面,暑氣頓消。白居易贊曰:“津橋東北斗

亭西,到此令人思詩迷,眉月晚步神女浦,臉波春傍竊娘堤;柳綠裊裊風繰出,草縷茸

茸雨剪齊,報道前驅少呼喝,恐驚黃燕不成啼”。近年市政府在此修建的洛浦公園成為

市民游客休閑觀光的好去處。

五,天津曉月:今天的洛陽橋東有一孔舊橋,橋上有一座四角亭,亭中石碑有民國主席

楊森題字。此橋既是隋唐之時天津橋之舊址,隋唐時期,洛河穿城而過,河上天津橋橫

臥,有天漢之象,北對皇城端門,南通龍門,未東都南北往來通衢。唐詩人劉希夷有詩

“天津橋下陽春水,天津橋上繁花子,馬聲回合青云外,人影動搖綠波中。”現在新舊

洛陽二橋橫跨洛水之上,夜晚華燈燦爛,月光如波,成為今日洛陽的又一新景。

六,銅駝暮雨:洛陽老城東關大通巷,唐宋之時叫銅駝陌,明清時稱銅駝街,民國初改

稱銅駝巷。唐宋之時這里桃李夾瀍河兩岸,人煙稠密,繁華無比。傍晚時分,暮色蒼茫

炊煙裊裊,猶如迷蒙煙雨,故時人美其名曰:“銅駝暮雨”。

七,平泉朝游:故址在洛陽市南25公里的梁家屯村,為唐代宰相李德裕所建的園林別墅

其間多藏海內珍奇,為唐代園林名勝,與石崇之金谷園并稱豪華。如今,平泉別墅早

已荒棄無存,只有平泉寺遺址供人憑吊。

八,邙山晚眺:邙山位于洛陽市北,又稱北山或北邙。唐時,邙山翠云峰上建有避暑宮

登臨南眺,洛陽全城、伊洛山川盡收眼底。現在翠云峰上尚存上清宮為道教宮觀,亦

為洛陽游覽景點,上清宮森林公園的建立更將增添洛陽的美麗。

2. 描寫洛陽美景的句子有哪些

描寫洛陽美景的句子如下:

1. 位于洛陽市東13公里的白馬寺始創于東漢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8年),是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有1900多年的歷史,號稱“釋源祖庭”。昔日寺內鐘聲悠揚,遠聞數十里,并于洛陽城內鐘樓之鐘共鳴,堪稱一奇。近年白馬寺鐘聲再起,已是辭舊迎新為人民祈福禳災的極樂之音了。

2. 洛河之畔,自隋唐始就已桃李夾岸,楊柳成蔭,風光如畫,游人如織。盛夏時節,漫步洛浦,涼風習習,似秋風撲面,暑氣頓消。白居易贊曰:“津橋東北斗亭西,到此令人思詩迷,眉月晚步神女浦,臉波春傍竊娘堤;柳綠裊裊風繰出,草縷茸茸雨剪齊,報道前驅少呼喝,恐驚黃燕不成啼”。近年市政府在此修建的洛浦公園成為市民游客休閑觀光的好去處。

3. 洛陽老城東關大通巷,唐宋之時叫銅駝陌,明清時稱銅駝街,民國初改稱銅駝巷。唐宋之時這里桃李夾瀍河兩岸,人煙稠密,繁華無比。傍晚時分,暮色蒼茫,炊煙裊裊,猶如迷蒙煙雨,故時人美其名曰:“銅駝暮雨”。

4.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

5. 香車傾一顧, 驚動洛陽塵。

6. 北邙山頭少閑土, 盡是洛陽人舊墓。

7. 直須看盡洛陽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8. 洛陽春日最繁花,紅綠蔭中十萬家。

9. 當春天地爭奢華, 洛陽園苑尤紛拏。

10. 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11.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12.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

13. 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

14. 悠悠遠行歸,經春涉長道。 幽冀桑始青,洛陽蠶欲老。

15. 陶令門前四五樹, 亞夫營里百千條。 何似東都正二月, 黃金枝映洛陽橋。

3. 寫一段描寫洛陽的景物

龍門石窟與山西云岡石窟、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并稱中國四大石窟。

它位于洛陽市城南十三公里,這里是香山和龍門山兩山對峙,伊河水從中穿流而過,遠望猶如一座天然的門闕,所以古稱“伊闕”。到了隋朝,隋煬帝楊廣曾登上洛陽北面的邙山,遠遠望見了洛陽南面的伊闕,就對他的侍從們說,這不是真龍天子的門戶嗎?古人為什麼不在這里建都?一位大臣獻媚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

隋煬帝聽后龍顏大悅,就在洛陽建起了隋朝的東都城,把皇宮的正門正對伊闕,從此,伊闕便被人們的習慣的稱為龍門了。 龍門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溫泉增輝。

自古以來,龍門山色被列入洛陽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說:“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石窟就開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間。

它始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遷都洛陽前后。當時孝文帝深感國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統治,而地處中原的洛陽自然條件優越,于是在公元493年遷都洛陽,同時拉開了營建龍門石窟的序幕。

龍門石窟經歷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鑿斷斷續續達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規模營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僅占10%左右。據統計,東西兩山現存窟龕2345個、佛塔70余座。

龍門石窟是我國古碑刻最多的一處,有古碑林之稱,共有碑刻題記2860多塊,其中久負盛名的龍門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闕佛龕之碑,分別是魏碑體和唐楷的典范,堪稱中國書法藝術的上乘之作。龍門全山造像11萬余尊,最大的佛像盧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最小的佛像在蓮花洞中,每個只有2厘米,稱為微雕。

龍門石窟是歷代皇室貴族發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志和行為的體現。北魏和唐代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時代風格。

北魏造像在這里失去了云崗石窟造像粗獷、威嚴、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氣息逐漸變濃,趨向活潑、清秀、溫和。這些北魏造像,臉部瘦長,雙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紋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堅勁質樸。

北魏時期人們崇尚以瘦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藝術風格。而唐代人們喜歡以胖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臉部渾圓,雙肩寬厚,胸部隆起,衣紋的雕刻使用圓刀法,自然流暢。

龍門石窟的唐代造像繼承了北魏的優秀傳統,又汲取了漢民族的文化,創造了雄健生動而又純樸自然的寫實作風,達到了佛雕藝術的頂峰。 龍門石窟也是書法藝術史是寶藏。

著名的書法精品龍門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鑒賞家從龍門石窟眾多的石刻造像題記中精選出來的書法極品。這些碑刻不僅記錄了發愿人造像的動機、目的,還為石窟考古分期斷代提供了依據。

清代學者康有為曾大力提倡整個社會書寫要用魏碑體,還稱贊魏碑有十美,如:筆法跳躍,結構天成,血肉豐美等。時值今日,魏碑體還作為標語、裝潢用字廣泛使用。

由此可見,二十品在書法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龍門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藝術表現,但它也折射出當時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時尚。

石窟中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建筑、書法、音樂、服飾、醫藥等方面的實物資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

4. 洛陽的名勝古跡作文350字

我的家鄉在河南省洛陽市。

它是九朝古都。洛陽有龍門石窟、白馬寺、關林廟等名勝古跡,這些地方我都參觀過,對我印象很深,我很受鼓舞。

特別是洛陽的牡丹花、唐三彩、河洛大鼓全國有名。在洛陽,每年的四月份,各色各樣的牡丹花競相開放,姹紫嫣紅、團花錦蔟,煞是好看。

每年都吸引了許多中外游人來洛陽旅游。古人就有“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等詩句。

牡丹花是洛陽人民的驕傲,我愛我的家鄉——洛陽。 我要勤奮學習,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將來把洛陽建設得更美麗。

5. 描寫洱海,敦煌,洛陽,大理,蘇州,昆侖,樓蘭,燕王古墓等地方的

枕前發盡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爛(敦煌詞)

欲他征夫早歸來,騰身卻放我向青云里(敦煌詞)

清平調詞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

還有這個,建議截選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秾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于語言。奇服曠世,骨象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于山隅。于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攘皓腕于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

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愿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習禮而明詩,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于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爾乃眾靈雜遢,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游女,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揚輕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風,川后靜波,馮夷鳴鼓,女媧清歌。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六龍儼其齊首,載云車之容裔。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于是越北沚,過南岡,紆素領,回清陽,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珰。雖潛處于太陰,長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悵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冀靈體之復形,御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反,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為樓蘭女兒身影的不見

為敦煌飛天琵琶的喑啞

夜樓明月弦。 露下百花鮮。

情多意不設。 啼罷未歸眠。

敦煌定若遠。 一信動經年。

6. 一天游洛陽的話有哪些推薦景點

洛陽白馬寺院——洛陽龍門石窟——洛陽牡丹園

洛陽白馬寺院

河南白馬寺位于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12公里處,創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1961年,白馬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另外,安徽、青海、江西以及山西等地,也有“白馬寺”。

洛陽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陽南郊12公里處的伊河兩岸。經過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開鑿,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數量之多位于中國各大石窟之首。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范。

洛陽牡丹園

國色牡丹園又名中國洛陽國家牡丹基因庫,位于洛陽市邙山中溝西。占地面積700畝,其中牡丹觀賞園分南園和北園,面積400畝,育苗300畝,搜集國內牡丹園藝品種500余個,野生種6個,培育新品種72個,數量50余萬株,引進國外園藝品種100余個,數量5萬株。年繁殖九大色系,品種齊全,花大色艷的優質商品牡丹30萬株。目前,已成為野生牡丹引種馴化,新品種培育和商品牡丹繁殖的國內最大生產基地。

7. 贊美洛陽的詩句

洛陽城東西,長作經時別。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

——南北朝·范云《別詩》

背山見樓影,應合與山齊。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鳴雞。無限燕趙女,吹笙上金梯。風起洛陽東,香過洛陽西。公子長夜醉,不聞子規啼。

——唐·曹鄴《四望樓》(樓在洛陽東,今廢。秦時有貴公子賈虛每日宴其上。)

洛陽吹別風,龍門起斷煙。冬樹束生澀,晚紫凝華天。單身野霜上,疲馬飛蓬間。憑軒一雙淚,奉墜綠衣前。

——唐·李賀《洛陽城外別皇甫湜》

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那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

——唐·李益《洛橋》

春 游

(宋)邵雍

人間佳節惟寒食,天下名園重洛陽。

金谷暖橫宮殿碧,銅駝晴合綺羅光。

橋邊楊柳細垂地,花外秋千半出墻。

白馬蹄輕草如剪,爛游于此十年強。

8. 贊美洛陽的詩句有哪些

1.春夜洛城聞笛 / 春夜洛陽城聞笛

唐代: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2.洛陽女兒行

唐代:王維

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顏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膾鯉魚。

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檐向。

羅帷送上七香車,寶扇迎歸九華帳。

狂夫富貴在青春,意氣驕奢劇季倫。

自憐碧玉親教舞,不惜珊瑚持與人。

春窗曙滅九微火,九微片片飛花瑣。

戲罷曾無理曲時,妝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過趙李家。

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3.菩薩蠻·洛陽城里春光好

唐代:韋莊

洛陽城里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

柳暗魏王堤,此時心轉迷。

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

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

4.洛陽陌

唐代:李白

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

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

5.玉樓春·洛陽正值芳菲節

宋代:歐陽修

洛陽正值芳菲節,秾艷清香相間發。游絲有意苦相縈,垂柳無端爭贈別。

杏花紅處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誰肯遠相隨,惟有寂寥孤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