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于除夕守歲的作文680字
當2015年的春節即將來臨時,我就會不自覺地想起2014年除夕時的熱鬧場景。
我們家一直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在除夕這天晚上,全家一定要進行“守歲”這個傳統習俗。
除夕這天,我早早做好作業練完琴,守在電視機旁,等待春節聯歡晚會的到來。在漫長的廣告過后,響起了喜慶的音樂,春節聯歡晚會來了!一開始我便懷著激動的心情看起了節目。可是,過了一會兒,習慣了早睡的爺爺奶奶便熬不住就睡覺去了。我呢,卻沒有一絲睡意,反而更加興奮地等待著午夜鐘聲的敲響。一個小時、兩個小時過去了,爸爸媽媽的眼皮兒也開始打架,不一會兒,他們倆竟在沙發上睡著了!不過,這時的我也開始接連不斷地打著一個又一個哈欠。哼,我可不會這麼容易睡著的,我堅定了決心,用手把眼皮使勁兒撐起來。終于,離零點還有十分鐘了,我睜大了眼睛,九分鐘、八分鐘、七分鐘、六分鐘……我滔滔不絕地數著倒計時,像一個和尚在念著經。
“當當”鐘聲敲響了!我好像一下恢復了精神,在客廳里跳來跳去。爸爸媽媽醒了,爺爺奶奶從房間里走出來,我們跑到陽臺上,觀看四周綻開的煙花,美妙極了。這時的大街上可熱鬧了:人們在歡呼、在跳舞,喜慶的呼聲伴著鞭炮聲響徹云霄。小賣部的阿姨、服裝店的老板、街上逗留的行人、放煙花的大哥哥姐姐們,此時全都望著天,手作成喇叭狀放在嘴邊,大喊著:“春節快樂!”漸漸地人們的喊聲蓋過了煙花綻放的聲音,好像如此的吶喊也表達不完他們心中的喜悅、激動和興奮。這時,不知是誰弄來了大型煙花在空曠的地面向天空發射,看著散開的壯麗煙花,人們更加欣喜了。吶喊聲、煙花聲、電視里的歌聲、遠處汽車的喇叭聲融合在一起,別提多熱鬧了。
這個夜晚,燈火通明。
2. 形容年三十晚上的句子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
南北朝時期,梁代徐君倩在《共內人夜坐守歲》一詩中寫道:“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覓楊梅。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催。”詩中生動地記敘了詩人在除夕與妻子一起宴飲守歲的情景,從多個側面反映了1400多年前人們在除夕之夜歡樂待曉的情景。這也是我國最古老的守歲詩之一。
杜甫在其《杜位宅守歲》中描繪得更為細致生動:“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
宋蘇東坡在《守歲》中寫道:“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唐代詩人盧同在其《守歲》中也抒發了自己的感慨:“去年留不住,年來也任他。當壚一盍酒,爭奈兩年何
白居易的“守歲樽無酒,思鄉淚滿巾。”唐代詩人張說的“故歲今宵盡,新年明旦來。愁心隨斗柄,東北望春回。”戴叔倫的“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孟浩然的“守歲家家應未臥,相思那得夢魂來。”高適的“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還有,如果有需要,可以去看一下老舍筆下的春節《北京的春節》
3. 家族春節聚會優美的句子
1) 春節不知不覺在忙忙碌碌中到來,每到這個時刻,每個人都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好好和家人及親戚團聚一般,以續親情以報親恩以示孝順。這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和特有的文化情緣。
2) 春節快到了,人們都忙碌起來。去集市上轉轉,就會發現市場上的年貨很多,購置年貨的人們摩肩接踵,甚是擁擠。偶爾注目各色各式的花炮,便有了一種沖動,似乎快過年了應該高興起來,然而我卻很少有喜慶的感覺和釋然的心情。
3) 人生的意義是企盼,沒有企盼,人生便沒有意義。嚴冬來臨,我們微笑面對,坦然處之,因為知道后面接踵而來的是春節,是春天。“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春節會治愈我們手腳上的凍瘡,春天會撫平我們面龐上的皺紋。為了換取母親的微笑,孩子會加倍刻苦學習;為了春節腳步聲的誘惑,很多時候,我們“砍頭只當風吹帽”。
4)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燃起鞭炮,放起禮花,辭舊迎新,釋放一年的快樂。我當然也不例外,過足了放鞭炮的癮。回憶起童年放鞭炮來,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5) 過年了,年夜飯,一道紅紅火火的過年大餐。海鮮類,肉類,蔬菜類,各種山珍海味擠滿了團團圓圓的餐桌。平時吃慣了油膩的大魚大肉,過年時最想吃的卻是清爽可口的綠色蔬菜,這究竟是時代的進步,亦或是人們飲食習慣的后退
6) 咄咄逼人的猜忌不會再出現,春風拂過牽掛的夢灣,雖然還帶著料峭的寒意,但卻足以溫暖被愛包圍的心扉。靦腆的心事寫滿新年的首頁,愿來年的心海充滿詩意的生機!
7) 年末歲尾,百姓希望來年五谷豐登,有“祭灶”風俗。晚清詩人羅昭隱這樣描述:“一盞清茶一縷煙,灶神老爺上青天。玉皇若問人間事,為道文章不值錢。”
8) 除夕守歲,一家人開懷暢飲,團圓取樂,共祝新年。宋代席振起在《守歲》詩中云:“相邀守歲阿咸家,蠟炬傳紅映碧紗。三十六歲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
9) 歲尾年初,家家爆竹,戶戶焰火,不絕于耳,氣勢如虹。元代詩人趙孟頫在《歲月》中說:“柳絮飛殘鋪地白,桃花落地落階紅。紛紛燦爛如星隕,霍霍喧逐似火攻。”
10) 描寫春節喜慶氣氛者,王安石可算寫到極致,他的《元日》詩膾炙人口:“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11) 辭舊迎新的詩句,這篇文章介紹了新年來了之際,有關于辭舊迎新的詩句,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是歷代詩人著力描寫的重要內容。在這些詩章中,有記錄各種傳統習俗的,有抒發個人情懷的,有描寫喜慶氣象的,可謂五彩紛呈。
12) 臘月廿五日,人們開始打掃衛生,以迎新春。清代詩人寫道:“茅舍春回事事歡,屋塵收拾號除殘。太平甲子非容易,新歷頒來仔細看。”
13) 新月曲如眉,未有團圓意。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 終日劈桃瓤,仁兒在心里。兩朵隔墻花,早晚成連理。
14) 愿這和煦溫暖的祝福,那夜空的禮炮,唱著節日的樂歌,愿你的生活甜蜜美滿,天天能睡好覺。
15) 在春節即將來臨時,送你旺旺大禮包:一送你搖錢樹,二送你貴人扶,三送你工作好,四送你沒煩惱,五送你錢滿箱,六送你永安康!
16) 在辭舊的炮竹聲聲中,祝在新年里合家歡樂,事業發達,財運旺旺。
17) 祝你春風得意馬蹄疾,新年伊始,愿你乘著和煦的春風,朝著燦爛的前景,馬不停蹄奔騰捷進!
18) 大街上人來人往,大家有的去拜年,有的去買年貨,有的全家人去旅游,好一派喜慶的樣子。
19) 魚躍龍門,賀歲送福:大福小福全家福,有福享福處處福。知福來福有祝福,清福鴻福添幸福。接福納福年年福,守福祈福歲歲福!
20) 春節是中國最古老的節日,是一年四季中最隆重的日子。盡管我們民族眾多,幅員遼闊,但是千百年以來,還是逐漸形成了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
21) 一年的日子是詩集,正月就是色彩斑斕的封面。封面上畫著玻璃窗上喜鵲登梅肥豬拱門的喧鬧,畫著脆生生的鞭炮炸響的粗門大嗓,畫著大街上高蹺旱船的豪壯和瀟灑。
22) 聽著聲聲爆竹,看著朵朵煙花,人們都在等待著另一個得開始。“新年”正穿著旱冰鞋,在五彩得大道上前進著,與我們拉近了距離。
4. 有關除夕守歲的日記150字
除夕守歲大年三十,人們都要守歲,今年,我親身體驗了一次除夕守歲。
那天晚上,我們剛吃完年夜飯,妹妹就迫不及待地拉著我去放煙花,放完煙花已經是八點半了,現在干什麼呢?大人們打撲克牌,我們就來玩游戲棋吧。十點半了,再過一個半小時,新的一年就要來了!這時,奶奶端來了棗、柿餅、杏仁、長生果、年糕,于是,我說道:“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妹妹也不甘示弱,說: “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年年長高。”奶奶也說。吃完東西,我又和妹妹提著小燈籠四處走,祝碰見的熟人有個吉祥年。此時此刻的我,十分激動,再過半小時我就十二歲了,舊的一年馬上要過去了,新的一年馬上要來臨了!回到家里,我就和家人們一起,開始新年倒計時,2011年12月30日23時59分55秒,56秒、57秒、58秒、59秒!2012年正月初一0時0分0秒!時間好像在這一剎那間凝固了,我們都沉浸在這歡慶的情濃時刻!
5. 有關守歲的詩句和俗語或大家的文章
守歲源于何時?《秦中歲時記》載:“守歲之事三代前后典籍無文,至唐杜甫的《杜位宅守歲》詩云‘守歲阿咸家,椒盤已頌花’疑自唐始。”唐詩中對守歲習俗有不少的描寫。白居易《客中守歲》詩:“守歲尊無酒,思鄉淚滿巾”。孟浩然有“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的詩句。到了宋朝,守歲之見遍于城鄉。蘇東坡的“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描述了守歲的情景。《東京夢華錄》記載:“除夕……士庶之家,圍爐而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有趣的是,在日本、越南、泰國等,由于受我國的影響,均有除夕守歲之說,就連歐美和非洲,也有類似的習俗。常言道:“黃金易得,韶光難留”,愛生命,惜光陰,這也許是普天下守歲之因吧!席振起在《守歲》一詩中云:“相邀守歲阿咸家,蠟炬傳紅映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就是一例。
同樣,蘇軾的一首《守歲》也寫出了對即將逝去的舊歲留戀之情。
守歲
宋 蘇軾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守歲的“守”,即有對即將逝去的舊歲有留戀之情,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懷希望之意。“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在除舊布新之際,親朋好友,圍爐而坐。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不是沒有益處的。元朝文人辛文房撰著的《唐才子傳》里記有唐代大詩人賈島除夕“祭詩”的一段佳話:每至除夕,賈島“必取一歲之作置幾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終年苦心也。‘“他每到除夕,對過去一年得失作一番總結,對我們來說難道不可以借鑒嗎!
如果“三十六旬都浪過”,尚不“偏從此夜惜年華”,那麼,“守歲”也就失其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