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人生觀的句子

解夢佬 0

1. 老子人生觀名言

老子-哲學 1、宇宙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處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2、價值觀 無、道、德老子的價值觀由「無」、「道」、「德」三者所構成。 老子言「無」,嘗謂:「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當宇宙尚未形成,萬物不會存在,故稱「無」。天地初開,形成宇宙,故稱「有」。

「萬物」由「有」所衍生,而「有」從「無」所衍生,天下萬物均起於「有」而終於「無」。 老子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即大道無言,無法言說。老子言「道」,嘗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老子認為「道」是宇宙本體,乃萬物之根源,故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于天地萬物之先,獨立長存于萬物之外,不斷循環運行,遍及天地萬物,絕不止息。

老子又認為「道」不可觸摸、莫可名狀,故謂:「無狀之狀,無物之泉。」只能用「道」來代表,亦可勉強稱為「大」。

故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意謂「道」是玄妙深奧的,常人難以理解及形容。若可用言語來描述「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當宇宙萬物形成之際,人類會給萬物命名,但都不是事物真正的名字,因為天地萬物都是由「道」衍生出來的。人為自然萬物之一,故須遵守自然法則,故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賦予萬物生機而使各遂其生,故老子認為「道」是萬物的宗主。 老子言「德」,認為「德」乃「道」之體現,而「德」應服從於「道」,故謂:「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道家強調人應當好好行道,目的是助己之修養,避免犯過。守柔老子言「守柔」,嘗謂:「天下之至柔,馳聘天下之至剛。

」「道」之所以能循環不息,因為「道」具備了柔弱的特質,故言:「弱者道之用。」老子以「水」作喻:「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勝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

」又謂:「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強調以柔制剛,認為「強梁者不得其死」,目的在教人謙卑遜讓,以退為進。

人若如此,方可明哲保身,故謂:「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豁;為天下豁,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意謂人可有雄心壯志,但不可逞強好勝,應抱持柔弱謙下之道,保持質樸本性。

老子強調「守柔」,皆因認為除了「道」之外,世間萬物總有沒落的一日。故謂:「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老子又認為世事難測,故謂:「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老子強調「守柔」,要求人清虛自守,勿剛強好勝,否則不得善終。

居后不爭 老子認為人應有「居后不爭」之心,嘗謂:「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只有仁慈、儉樸、謙讓不爭的人,方能具備道德勇氣,進而博施於人,受人尊敬擁護而成大器。老子嘗謂:「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只要人能舍棄爭先爭勝之心,深明「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之理。莫自恃聰明,鋒芒太露,應抱持以退為進的處世態度,從而達致「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境界。

寡欲 老子謂人應「寡欲」,故謂:「罪莫大於可欲,禍其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人若懷有「可欲」、不知足」之心,則貪念自生。只有「知足」帶來的滿足感,才是真正的滿足。

老子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沉醉於聲色犬馬和口腹物欲會使人神昏意亂,使身體的感官和靈性受損。

故老子要求人「無欲」、「去欲」,故謂:「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又謂:「善為士者不武。

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

善用人者為之下。」於生活起居、待人處事應「見素抱樸,少私寡欲」,達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的境界。

3、政治觀 無為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知者不敢為,則無不治.” “無為”,不能理解為無所作為。

《淮南子·原道訓》:“無為為之而合于道”。 道家的“無為”,是清靜自守之義,是道家以“道” 修身所要達到的“合于道” 的理想境界。

能達到這種理想境界便無所不能為(無為而不無為)。 善為下 “古之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人者為下.是謂不爭之德,是以用人之力,。

2. 關于道家修心的句子

1:無欲無為,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這些都是強調內心的凈化,與佛家的禪定一致。

2:知足常樂,老子強調自足者富。老子說,禍莫大于不知足,就是強調要知足,知足者常 樂。否則 老是與別人攀比,只會致悲傷消沉,所以知足對減輕心理負擔是十分重要的,在當今物質欲,官欲 財欲高度膨脹的情況下,有了知足觀,就會什麼事都要適度,過分往往事與愿違。過分會帶來內心 緊張,所以只有知足才能有好的心態。

3:圣人之道,為而不爭。老子的不爭之道,就是告訴人們該爭時要爭,不該爭時不爭,現在有的人 事事必爭,無形中導致了心理高壓,所以對事業的成敗及身體的健康都會有很大的影響。人的一生 要須知要做的事很多,策劃好自己何時加何事,何時減何事,理應得到的就增加,不能求到的就堅 決減掉。這樣才能保護心態好。

4: 道法自然 ,萬事萬物均有自身的規律,我們只能順應規律,順應時代的潮流,促其 前進。不能違背 規律,否則就會引起心理不平衡,而影響了身體的健康。

拓展資料:

道家思想起始于上古時期,以伏羲為遠祖、黃帝為始祖、老子為道祖、張陵為教祖,道歷已有4700多年的歷史了。

古代道家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但是主張清靜無為,反對斗爭。司馬遷之父司馬談《論六家要旨》中評價古代道家為易行難知,事少而功多。

先秦各學派中,道家雖然沒有儒家和墨家有那麼多的門徒,但隨著歷史的發展,道家思想以其獨有的宇宙、社會和人生領悟,在哲學思想上呈現出永恒的價值與生命力。

道家第一原則:“道法自然”。順應自然,不要過于刻意,“去甚,去奢,去泰”。人要以自然的態度(三個層面)對待自然,對待他人,對待自我。所以會有“自然——釋然——當然——怡然”

參考資料:道家思想-百度百科

3. 道家的人生觀是什麼,

道家的人生觀以老莊為代表,老子持消極無為的人生態度,莊子則把老子的思想作了極度的發揮。莊子和老子一樣都反對儒家的仁義說,他以自然人性論為理論根據,對仁義的桎梏人心作了進一層的批判。他認為人性原本“素樸”,是無知無欲的,仁義的提出和推行,恰恰破壞了人的素樸天性。在莊子看來,現實的人生是處處為物所役,為物所累,這樣的人生,活著不死也沒有益處。莊子志在探究人生究竟,要求擺脫世俗事務對人生的桎梏,從而提出了人生觀的一個重大問題,即人的“自由”。莊子是寓言大師,他用寓言來說明自己的觀點:生活在草澤中的野雞.雖然走十步才啄到一口食,走百步才飲到一口水,但它并不祈求被關在籠子里受人供養照料。畜養在籠里固然可以飲食不愁,長得健壯,但卻喪失了自由。莊子的寓意很明顯,他對現實的人生極為不滿,而向往理想人生狀態——自由。他既然把現實社會看作是樊籠個人身心的“不善”之物,這樣就把個人與社會對立起來,突出了人的個體存在。因而他所向往的人生自由,無非是人的個體自由。相對而言,老子雖有“成私”、“身存”的觀點,但就其總體傾向看,仍是以探求社會之治道為主旨。莊子所能找到的人生自由,只能存在于主體本身的內心自由之中,即所謂“逍遙游”;實現這種自由的途徑和方法,也只能依賴于這一玄虛的內心自由。這決不是在對客觀必然性的認識和在對客觀世界進行物質改造中所獲得的自由,恰恰相反,是通過對客觀必然性的自我超脫,或者叫做主動回避而獲得的自由。這種自由,只能是在想象中的神游,所以莊子又稱“逍遙游”為“游心”。

超世的目由,就得通過超世的方法和途徑來實現。莊子的相對主義,就是一種他在哲學上的解決方法,而相對主義和他的人生觀是互為因果的。生死問題在莊子的人生觀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相對主義觀點看來,生死一瞬息,都沒有質的穩定性.因而生與死的界限,也是無法確定的,生與死也就沒有質的區別。莊子又是徹底的自然主義者,在他看來,人與自然界的萬物一樣,同是出于造化之功的一件事物而已。現實的人生既然充滿著痛苦和悲哀,莊子就把死作為人生自由、幸福的最后歸宿,這完全是人生悲觀主義。莊子認為萬物的量是無窮的,其存在的時間是無止境的,它的得失界限是變動無常的,始和終也是轉化不定的。他根據事物的相對性,肯定了人們行為的時(時間性)、俗(空間性),進而認為對行為的善、惡評價也必須因時、俗之變而異,即相同的行為在不同的時期和世俗條件下,會有不同的道德價值,從而肯定了道德評價和道德價值的相對性。這固然具有合理性,但莊子的目的并不在此,他從事物的貴賤因時、俗而異出發,進而夸大這種相對性,得出了“物無貴賤”的結論,認為事物根本沒有質的穩定性,這樣就在善惡觀和價值觀上完全陷入相對主義和虛無主義。

總之,莊子人生論的根本目的,是要在現世中求得身(性命)心(精神)兩全。但他的“逍遙游”的自由只是使心(精神)解脫了世俗的桎梏,卻不能使身(形體和生命)免遭世俗的累患。因此,莊子的人生論還沒有達到邏輯上的自我完滿。莊子的人生論是種以保全自身為宗旨的個人主義的人生哲理。他通過對人為物役現象的批判,肯定了人的個體存在,并由此強調了個體的獨立人格,反映了他對人的個體存在的自覺意識。莊子的人生論與宗法等級制相對立,顯然是對抑制甚至抹煞了個體存在的封建倫理觀的否定。但莊子把解脫人生桎梏的實現,寄于玄虛的內心自由,這就產生了很大的局限。莊子思想對部分士大夫知識分子來說,既滿足了憤世疾俗、自命清高的心理,又適應其軟弱無力、但求自保的品格。所謂“順世安命”的處世方法,實際上是承認并安于現狀,因而可以與儒家的“樂天知命”、“安貧樂道”等觀念結合起來。所謂“與時俱化”,在現實生活中,也可以導致隨波逐流、無所作為的作風;而清高傲世又往往成為憤世者自我陶醉的精神逃避,實際上絲毫也改變不了世俗。但是,莊子人生觀畢竟也有積極的意義,它可以使人對社會的惡勢力保持批判的距離,使人對個人人格獨立保持自覺的意識。在歷史上莊子的人生觀與儒家思想進取的人生觀互為補充,對中國人,尤其是中國文人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4. 道家的人生觀是什麼樣子的

我們知道,所謂人生觀,即對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對于人類生存的價值和意義的看法。

人生觀是由世界觀(宇宙觀)決定的。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人生觀。

道教徒的人生觀是由道教的信仰內容(包括宇宙觀)所決定的。道教徒的人生觀是怎樣的呢?對于人類生存的價值和意義,即人生價值,其含義是多方面的;第一是生命價值;第二是人類價值;第三是人格價值;第四是理想價值。

這四方面就是人生價值觀的基本問題和基本方面。 一道教對于生命價值的看法 關于人的生命價值,必須回答兩個問題,即:人的生命是實有的,還是空無的?人的生命有無實際意義?道教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生萬物。

神仙和人是由各自不同的“氣”所化生。陰陽五行、精氣神組成而有形體和生命。

人的質性是實在的,不是空幻的。認為能生活在現世界是一件樂事—人生難得;認為死亡才是最可怕最痛苦的。

所以,道教在理論上強調“仙道貴生,無量度人”;在思想上,不信“命由天定”,相信“我命在我,不屬天地”,人生命的存亡,壽命的長短,決定于自我,不是取決于天命。鼓勵人們不屈服于天命,要循道修煉性命,爭取長生成仙、與道合一。

為此,道教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功和道術,如服食、行氣、吐納、導引、守一、外丹、內丹以及齋醮、符篆、守庚申,等等。因批,道教以樂生、貴生,追求長生成仙為根本教義。

這也是道教最根本的人生觀。這一人生觀,反映了道教悅生惡死和對生命價值的高度重視。

由此可知,道教是一個非常重視生命價值的宗教。 二道教對于人類價值的看法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如何,有無價值?對于人在宇宙中地位的看法,太上老子強調,人有卓越的地位。

他說:“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認為人是宇宙中四大之一,且育于萬物之上。道教還通過神、人、鬼的宇宙生命系統來顯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道教認為,宇宙空間是由天庭、仙境、人間、地府構成的。神居于至高無上的地位,在人間之上。

鬼在人間之下的地府。人是神仙與鬼之間的中介,處于上可升為神仙,下可塑入鬼魂的叫聞地位。

因此,道教勸人行善,提倡“憑心地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勸誡人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同時,也主張修長生之道,行善積德,認為功圓果滿,則神仙可冀。

道教還明確強調“萬物之中,人最為貴。”認為人為萬物之靈,通過修道,便可長生成仙。

總之,人在宇宙中有一定地位,人生很有價值。 三道教對于人格價值的看法 在人格價值的間題上,道教從群體出發,崇尚大同、人類平等、和平共處。

道教所理想的杜會是一個和平、無爭、平等、自由,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勞動,有難共濟,有福同享,人人都能安居樂業,竟其天年的極大公平極大和平的大同社會。在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中講得很清楚。

該經之所以以“太平”命名,其目的在于實現理想的“太平”世界。對于道教所崇尚的人類平等、和平共處,施之于社會上人與人之間,沒有血統種族之分與地位卑賤之別,有著很大的積極意義。

道教的這一人生觀,無疑是偉大的。 道教所理想的人際關系是“齊同慈愛,異骨成親”。

“齊同慈愛”即對于物我和彼我同等慈愛,“物我兼容”。道教認為,宇宙、天地、人及萬物皆由道所化生。

是故,道教主張不殺生。“異骨成親”,即對于并無血緣關系的人視同血親。

為做到“異骨成親”,道教要求人們咸行善心,不殺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盜,不貪不欲、不憎不 ,言無華綺,口無惡聲。如此,則可“國安民豐”、“欣樂太平”。

因此,道教把太上(老子)三寶(慈、儉、不為天下先)中的“慈”作為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原則。 總而言之,對于個人在社會中的價值,道教崇尚眾生平等,提倡慈愛和善。

四道教對于理想價值的看法 理想即奮斗的目標。理想價值是指奮斗目標的最高價值。

道教與其他宗教一樣,亦有自己的理想境地與追求。道教所主張和追求的理想境地是雙重的。

第一是在世俗的、現實的世界上,按照道教教義建立一個和平、無爭、平等、自由的太平杜會。道教早期經典《木平經》中多處描寫了這種理想的社會面貌。

后世道教徒在實踐這項“大平”教義時,即在人世作為方面,表現為濟世度人。因此,“濟世度人”便成為道教徒入世方面的奮斗目標。

道教所追求的另一種理想境地是“仙境”。那里“不竟不爭”、“不驕不忌”、“不媒不聘”、“不耕不嫁”、“不織不衣”、“不病不死”,整天相攜歌唱,自由自在,非常快樂。

人通過修煉,得道成仙便可以到仙境中去過仙人的生活。因此,“得道成仙”便成為道教徒入世方面的奮斗目標。

-要達到這個目標,就要修煉道功道術,性命雙修,安神固形。道教所行的道術很多,如存思、胎息、外丹、內丹、吐納、服氣、辟谷、齋醮等等,其中,內丹學就是所行道術中最理想的修揀方法。

古往今來,人們無不渴望和追求健康長壽和得道成仙,從這個意義上講,道教無論其形態發生何種改變,而她的精華—養生—將伴隨人類永遠存在,并永遠造福于人類。

5. 求儒家和道家修身修心的句子,越多越好,最好來個總結

一、儒家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

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子說:“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蕩,小人則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3、道,不同、不相為謀(正確斷句)。

現代對這句話多用引申義:道不同,指人生價值觀不同。論語中最初指的是君子和小人之別。走著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謀劃。志趣不同的人就無法共事。

4、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5、吾日三省吾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365663535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說:“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檢討:為主人出謀獻計做到忠心不二了嗎?與朋友交往合作做到誠信了嗎?老師所傳授的東西經常溫習了嗎?”

二、道家

1、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

天地雖然很大,但它們的變化是均衡的;萬物雖然繁雜,不過它 們各得其所,歸根結底是同一的。

2、人有順逆之氣生于心,心治則氣順,心亂則氣逆,心之治亂在于道德,得道則心治,失道則心亂。

人的氣順與逆都在心里,心平就氣順,心情不好就氣煩,心的好壞又在道德之上,得道則心好,不得道就心煩意亂.積德就會有好報,造福蒼生,積怨恨只會埋下禍根。

3、君子之道,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德才兼備人的品行,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

4、非寬大無以并覆,非正平無以制斷。

不淡定不能昭明賢德,不寧靜不能達成遠大目標,不寬容不能兼容并蓄,不仁慈寬厚不能心懷大眾,不正直公平不能明斷是非。

5、非淡漠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