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修身做人名句

解夢佬 0

1. 論語十則中,論述修身做人的句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泰伯》)

曾參說:“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因為他責任很重,路途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直到死才停止,這不也是很遙遠嗎?”

詞語解釋:

弘毅:胸懷寬廣,意志堅強 :剛強,勇毅

仁:指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說:"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落的。"

補充詞解釋:

凋:凋謝

歲寒:在此指艱苦的環境 歲,指時間。

這里用松柏比喻了那些堅貞不屈,潔身自好的人。告訴我們危難之際,才能見真英雄。是當時的一種社會現象。或(借“松柏之后凋”來比喻一種社會現象即面對著利害關系。特別是事變關頭,才能真正識別君子的操守,同時也指出為人須如松柏之堅韌剛強,要經得起時間環境的考驗。)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衛靈公》)

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話可以終身奉行的? ”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不要強行加于別人身上。”

重點字詞解釋:

一言:一句話。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許。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欲:喜歡,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其:大概

評析本段:后為成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給別人。它在今天的社會道德修養方面有積極意義,已成為警世格言。

2. 關于修身做人的名人名言

.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2.智能的人珍惜擁有的一切,平庸的人認為得不到的東西最美 3.如果敵人讓你生氣,那說明你還沒有勝他的把握 4.也許有些人很可惡,有些人很卑鄙.而當我設身為他想象的時候,我才知道:他比我還可憐 5.人生短短幾十年,不要給自己留下什幺遺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該愛的時候就去愛 6.后悔是一種耗費精神的情緒,后悔是比損失更大的損失,比錯誤更大的錯誤,所以不要后悔 7.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鉆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8.功勞是老板的,官爵是一時的,只有身體是自己的,不要把一生心血精華賣給公司,留給家人的卻是破銅爛鐵 9.以健康為中心,瀟灑一點,胡涂一點. 10.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天下作偽是最苦惱的事情,老老實實是最愉快的事情。

《韜奮文集》 ●生活是欺騙不了的,一個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 馮雪峰 ●說謊話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說了真話也沒有人相信。

《伊索寓言》 ●誠實和勤勉,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 富蘭克林 ●至誠如神。

《禮記·中庸》 真誠的最高境界有如神靈。 ●忠誠是人生的本色。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 忠誠應是人生的本來面目。 ●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

《禮記·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誠的心才能感化人。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孟子·離婁上》真誠,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誠,是為人處世之理。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家人》 言:言談。物:實際內容。

行:行為。恒:恒心。

君子說話有根據,做事有恒心。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語·顏回·孔子語》君子用行動來說話,小人則光說不做。 ●處己、事上、臨下,皆當如誠為主。

明·薛瑄《讀書錄》 衡量自己,服膺上級,領導下屬,都應當一概以真誠為準則。 ●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為也。

唐·韓愈《原道》正心、誠意:使心思純正,意念真誠。將:打算。

有為:有所作為。想有所作為,必須真心誠意。

●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 唐·柳宗元《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 文士以德行為修養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誠擺在首位。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唐·韓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進行修煉的人,首先要純正自己的思想。

而要純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有能推至誠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則天地可動,金石可移。

宋·蘇轍《三論分別邪正札子》 懷著極大真誠又勤勉地撰寫文章,就可以感天動地,使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發生變化。 ●至誠則金石為開。

《西京雜記》卷五 至誠:極大的真誠。 金石為開:象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被感動了。

謂真誠最能感染人。 ●精誠所加,金石為虧。

漢·王充《論衡·感虛》 精誠:真誠。 虧:虧蝕。

只要真心誠意從事,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誠之所感,觸處皆通。

宋·吳處厚《青廂雜記》 誠:真誠。 感:感觸。

真誠能感動一切。 ●人之操履無若誠實。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操履:操守。誠實是人的最高品德。

●誠能體而存之,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 宋·朱熹《仁說》 實行并保存真誠的心,這是人生美好的源頭,行動美好的根本。

●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 宋·朱熹《四書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誠為準則是自我修養的關鍵,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舉動,又是堅持真誠的根本。

●遇欺詐之人,以誠心感動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氣薰蒸之。 明·洪自誠《菜根譚》 遇到欺騙狡詐的人,用真誠之心感動他,遇到粗暴、乖張的人,用和藹的態度感化他。

●金有一分銅鐵之雜,則不精;德有一毫人偽之雜,則不純矣。 明·薛瑄《讀書錄·體驗》 喻私心雜念影響人之德行的精純。

●竊以為天地之所以不息,國之所以立,賢人之德業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誠為之也。 清·曾國藩《復賀耦庚中丞》竊:謙指個人的意見。

我以為天地的運轉不息,國家的建立和鞏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業的發揚和持久,關鍵在于真誠。 ●百慮輸一忘,百巧輸一誠。

清·顧圖河《任運》 考慮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敗,技藝再精巧若缺乏真誠也無法成功。 ●神莫神于至誠。

宋·張商英《素書》 沒有比完美的真誠更神圣的了。 ●誠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

宋·周敦頤《通書》真誠,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業興旺的源泉。行(háng):職業,事務。

●君子乾乾不息于誠。 宋·周敦頤《通書·乾坤益動》第三十一章 乾乾不息:自強不息。

君子為達到至誠而自強不息。 ●感人以誠不以偽。

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誠:真誠。偽:虛假。

以真誠而不是以虛偽感動別人。 ●修身處世,一誠之外更無余事。

明·朱之瑜《誠誠二首》 修養自身品性,處理好人之間的關系,唯一靠的真誠。 ●圣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

《荀子·不茍》 圣人固然是無所不曉,但是不是真誠也不能感化萬民。 ●君子養心,莫善于誠。

《荀子·修身》 培養個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個人的真誠。 ●至誠無息。

《禮記·中庸》 真誠是沒有止境的。永遠以真誠自勉。

●修學不以誠,則學雜;為事不以誠,則事敗。 宋·晁說之《晁氏客語》 修學:研討學問。

雜:雜亂。為事。

3. 求儒家和道家修身修心的句子,越多越好,最好來個總結

一、儒家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

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子說:“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蕩,小人則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3、道,不同、不相為謀(正確斷句)。

現代對這句話多用引申義:道不同,指人生價值觀不同。論語中最初指的是君子和小人之別。走著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謀劃。志趣不同的人就無法共事。

4、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5、吾日三省吾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365663535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說:“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檢討:為主人出謀獻計做到忠心不二了嗎?與朋友交往合作做到誠信了嗎?老師所傳授的東西經常溫習了嗎?”

二、道家

1、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

天地雖然很大,但它們的變化是均衡的;萬物雖然繁雜,不過它 們各得其所,歸根結底是同一的。

2、人有順逆之氣生于心,心治則氣順,心亂則氣逆,心之治亂在于道德,得道則心治,失道則心亂。

人的氣順與逆都在心里,心平就氣順,心情不好就氣煩,心的好壞又在道德之上,得道則心好,不得道就心煩意亂.積德就會有好報,造福蒼生,積怨恨只會埋下禍根。

3、君子之道,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德才兼備人的品行,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

4、非寬大無以并覆,非正平無以制斷。

不淡定不能昭明賢德,不寧靜不能達成遠大目標,不寬容不能兼容并蓄,不仁慈寬厚不能心懷大眾,不正直公平不能明斷是非。

5、非淡漠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

4. 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講的是做人的道理,說說對你的啟發

此文出自于孔子的《論語》

主要告訴了我們: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個人修養.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原文出自《論語·學而》

【譯文】:孔子說:“學了,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解讀】:本章乃敘述一理想學者之畢生經歷.“學而時習之”,乃初學之文,為一境;“有朋自遠方來”,則成學后事,為二境;最后一境,本非學者所望,乃求學深造日進所得.以人為本的社會,教育關注的是人的和諧發展,《論語》把“知、能、德”作為構建人的和諧發展的三個要素放在開篇,由此可見千古至圣大師教育思想的精髓.社會,是人的社會;人,是社會的人.沖破混沌,擺脫蒙昧,要求知.只有求知,才能不斷的豐富自己,充實自己.求知為用,要廣泛地與志趣高潔的人交流,在實踐中修正自己,提高自己,形成能力.但這僅僅是“人”,而不是“才”.要真正成為社會所需的人才,必須要修德,這是和諧人的最高層面.“知、能、德”三者具備,才能達到孔子教育思想中樹人的標準,才能符合孔子的人才觀,這也是現代社會人才的標準.正如毛澤東所說:“這才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原文出自《論語·第二章·為政篇》

【譯文】: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解讀】:

溫故而知新的下一句是【可以為師矣】

“溫故而知新”有四解。一為“溫故才知新”,溫習已學的知識,并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悟;二為“溫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溫習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擷取新的知識。三為,溫故,知新。隨著自己閱歷的豐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頭再看以前看過的知識,總能從中體會到更多的東西。第四,也是我認為正確的解釋,是指通過回味歷史,而可以預見,以及解決未來的問題。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大師應該具有的能力。

“溫故而知新”是孔子對我國教育學的重大貢獻之一,他認為,不斷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從而可以獲得新知識。這一學習方法不僅在封建時代有其價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認的適應性。人們的新知識、新學問往往都是在過去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因此,溫故而知新是一個十分可行的學習方法。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原文出自《論語·第二章·為政篇》

【譯文】:只知道學習,卻不知道思考,到頭來等于白學;只知道思考卻不去學習,則就變得有害了。

【解讀】:

楊伯峻:孔子說:“只是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惘;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缺乏信心。”

錢穆:先生說:“僅從外面學,不知用思想,終于迷惘了。僅知用思想,不向外面學,那又危殆了。”

李澤厚:孔子說:“學習而不思考,迷惘;思考而不學習,危險。”

其實并非互文,罔和殆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含義,學而不思是指只讀書學習知識而不懂自己去主動判斷,這樣對于學到的紛亂繁雜的知識不去主動判斷就會陷入迷惑當中;思而不學是指自己獨自閉門思考,而不懂去向外界、書本中學習基本的知識,陷入盲人摸象的困惑和危險中。相信有過讀書、思考經歷的人都有此體會。

朱子云:不求諸心,故緡而無得。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

程子云: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者,廢其一,非學也。

學與思相結合:只重于學習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學習,就有可能因誤入歧途而導致疲乏及危險。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原文出自《論語·述而》

【譯文】: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學習的人。我選取他們的優點而學習,用他們的缺點對照自己,加以改正。”

【解讀】:

孔子的“二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受到后人贊賞。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精神十分可貴,但更可貴的是,不僅要以善者為師,而且以不善者為師,以他人的短處作為自己的鏡子,其中包含深刻的哲理。追求善美,是一個人發掘內心道德主體性的表現,相對而言是比較容易做到的。善于從他人的不善之處,反躬自省,從而改掉自己的缺點,則是很困難的。要善于從正反兩方面著眼,才是真的會學習。

5. 孔子說的什麼成為后世儒家修身座右銘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這是孔子說的話,也是后世儒家修身養德的座右銘.“見賢思齊”是說好的榜樣對自己的震撼,驅使自己努力趕上;“見不賢而內自省”是說壞的榜樣對自己的“教益”,要學會吸取教訓,不能跟別人墮落下去.孟子的母親因為怕孟子受到壞鄰居的影響,連搬了三次家;杜甫寫詩自我夸耀“李邕求識面,王翰愿為鄰”,都說明了這種“榜樣"的作用~

6. 論語十則中求知態度 學習方法 修身做人的句子

1、關于學習的態度.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于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孔子贊揚的顏淵就有這種發憤好學的樂觀精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雍也》)其次,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述而》)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專心致志,知難而進.孔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里仁》)讀書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 世俗所累.同時,他還認為追求學問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要敢于知難而進,“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雍也》)針對冉求在學習問題上認為自己能力不夠的思想,孔子認為所謂能力不夠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來,你現在以能力不夠劃地自限,實際上是沒有堅持到底的緣故.在這里孔子勉勵冉求要知難而進,只有這樣才能得道.事實上孔子自己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這說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孔子提倡和贊揚“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體現了孔子嚴謹的治學態度. 2、關于學習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最著名的莫過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與此同時,孔子還特別強調學思結合,勇于實踐.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殆.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鉆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另外,孔子還非常重視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對一知半解,淺嘗輒止.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鑒意義.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認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幸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幸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于第一位的.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孔子還認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季氏》)充分說明仁德的價值和力量. 那麼怎樣才能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也就是說,只有克制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贊許你為仁人了.可見“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結果.當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準,這就是“剛、毅、木、訥近仁.”(《子路》)即剛強、果斷、質樸、語言謙虛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時他還提出實踐仁德的五項標準,即:“恭、寬、信、敏、惠”(《陽貨》).即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他說,對人恭謹就不會招致侮辱,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眾.孔子說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當然,在孔子看來要想完全達到仁是極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即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用禮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樣就可以不背離正道了.同時也要重視向仁德的人學習,用仁德的人來幫助培養仁德.而仁德的人應該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希望達到也幫助別人達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視修養的全面發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幫助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溫習了呢?強調從自身出發修養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孔子強調做人還要重視全面發展.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據在于德,憑籍在于仁,活動在于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那麼孔子為什麼強調做人要全面發展呢?這里體現了孔子對人的社會性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