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杜甫憂國憂民的故事
故事: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祿山起兵叛唐。
次年六月,叛軍攻陷潼關,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靈武(今屬寧夏),是為唐肅宗,改元至德。
杜甫聞訊,即將家屬安頓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肅宗朝廷,結果不幸在途中被叛軍俘獲,解送至長安. 后因官職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肅宗至德二年(757)春,身處淪陷區的杜甫目睹了長安城一片蕭條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寫下了春望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
詩原文: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白話譯文: 國家淪陷只有山河依舊,春日的城區里荒草叢生。憂心傷感見花開卻流淚,別離家人鳥鳴令我心悸。
戰火硝煙三月不曾停息,家人書信珍貴能值萬金。愁悶心煩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發疏稀插不上簪。
出處: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春望》。 擴展資料: 作者簡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原籍湖北襄陽,后徙河南鞏縣。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后游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后,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后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
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后輾轉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
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杜甫。
2. 杜甫憂國憂民的故事
故事: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祿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軍攻陷潼關,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靈武(今屬寧夏),是為唐肅宗,改元至德。杜甫聞訊,即將家屬安頓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肅宗朝廷,結果不幸在途中被叛軍俘獲,解送至長安.
后因官職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肅宗至德二年(757)春,身處淪陷區的杜甫目睹了長安城一片蕭條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寫下了春望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
詩原文: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白話譯文:
國家淪陷只有山河依舊,春日的城區里荒草叢生。憂心傷感見花開卻流淚,別離家人鳥鳴令我心悸。
戰火硝煙三月不曾停息,家人書信珍貴能值萬金。愁悶心煩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發疏稀插不上簪。
出處: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春望》。
擴展資料:
作者簡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后徙河南鞏縣。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后游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后,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后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后輾轉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杜甫
3. 杜甫的憂國憂民的事跡也就是故事 400字左右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唐玄宗當政時期的唐王朝,在當時的世界上是一個大國。但就在這表面上看起來仍然強大的大國里,因上下其手等諸多原因,業已孳生著崩潰的征兆。終于唐王朝迅速走向傾覆的轉折點——“安史之亂”的發生。杜甫獲悉這種情況后,覺得當權者不顧民生只顧自己享樂的做法,定然會導致國家的敗亡;于是他便大為憤慨地揮筆寫下后來被選進著名選本《唐詩三百首》的詩作,亦即題為《麗人行》的七言長篇古詩。該詩由于把楊家那炙手可熱的奢侈生活作了大膽的諷刺和深刻的揭露,成為一首名副其實的“史詩”;而人們還從中概括出一個成語“炙手可熱”,用來表明氣焰很盛,權勢很大的那一號貨色。
4. 古人憂國憂民的故事
屈原
長子頃襄王立,以其弟子蘭為令尹(29)。楚人既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雖放流(30),眷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見懷王之終不悟也。--《屈原列傳》
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為家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
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杜甫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探浚粹了誄爛達熒憚僻更短, 渾欲不勝簪。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春望》寫于次年三月。
詩的前四句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后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
范仲淹:先天下之優而優后天下之樂而樂
5. 還有沒有關于杜甫的憂國憂民的事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鞏縣(今屬河南)。
他出身于一個具有悠久傳統的官僚世家,自十三世祖杜預以下,幾乎每一代都有人出任不同的官職,所以杜甫自豪地稱為“奉儒守官,未墜素業”(《進雕賦表》)。其母系為唐代士族中門第最高的清河崔氏。
只是杜甫的父親杜閑只做到奉天縣令,這個家庭已呈衰落之象。 家庭給予杜甫正統的儒家文化教養,和務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為的雄心。
所以,終其一生,高蹈出世的念頭很少占據他的頭腦。另外,唐代是重視詩歌的時代,而杜甫的祖父杜審言正是武后朝中最著名的詩人,這更加深了杜甫對詩歌的興趣。
他曾很驕傲地對兒子說:“詩是吾家事。”(《宗武生日》)追求仕途事業和不朽的詩名,共同構成了杜甫的人生軌道。
杜甫早慧,據稱七歲便能寫詩,十四、五歲時便“出游翰墨場”(《壯游》),與文士們交游酬唱。二十歲以后十余年中,杜甫過著漫游的生活。
這既是為了增長閱歷,也是為了交結名流、張揚聲名,為日后的仕進作準備。他先到了吳越一帶,江南景物和文化,給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二十四歲時,杜甫赴洛陽考試,未能及第,又浪游齊、趙,度過一段狂放的生活,他后來回憶說:“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 (《壯游》)三十三歲時,杜甫與李白相識于洛陽,又在梁、宋一帶為豪俠之游。
李白當時已是名震天下的詩人,他的特殊風采和出眾才華,深深吸引了杜甫。 杜甫稱做官為他們家族的“素業”——世代相襲的職業,他的各種文化教養都是與這一點相聯系的。
三十五歲左右,杜甫來到長安求取官職。開始,他滿懷信心,“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但滯留十年卻一再碰壁。
這可能是因為他的家庭背景已不夠有力,而把持權柄的李林甫等人,又對引進人才采取阻礙的態度。大約在杜甫到長安不久,父親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變得艱困起來,為了生存,為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權貴門下,作詩投贈,希望得到他們的引薦。
此外,他還多次向玄宗皇帝獻賦,如《雕賦》、《三大禮賦》等,指望玄宗對他的文才投以青睞。種種努力的結果,是到天寶十四載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這樣一個卑微的官職,而這已是安史之亂的前夕。
天寶后期,唐代社會雖維持著表面的繁盛,卻已處處埋伏危機。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玄宗和他的邊將們一意開拓疆土、窮兵黷武的政策,導致國力空虛、民生艱難,許多人無辜死亡;二是玄宗沉湎于享樂,李林甫、楊國忠等人擅權專政,阻塞言路,政治變得昏暗;三是為玄宗所寵信的安祿山身兼三節度使,手握雄兵,威脅到國家的統一。
處在逆境中的人容易看到現實中的弊病,當一場大崩潰即將到來時,杜甫透過個人的不幸看到了國家的不幸,人民的不幸。天寶十一載(752),杜甫寫下了他的名篇《兵車行》,以嚴肅的態度,真實地記錄下人民被驅往戰場送死的悲慘圖景。
這首詩標志了杜甫詩歌的轉變。此后,他又寫出《前出塞》九首,繼續對災難性的開邊戰爭提出質疑;寫出《麗人行》,揭露玄宗寵妃楊玉環的親族窮奢極欲的生活。
而長詩《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更把最高統治集團醉生夢死的情狀與民間饑寒交迫的困境加以尖銳的對照,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震撼人心的詩句概括了社會的黑暗和不合理。 安史之亂爆發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軍占據下的長安。
后來只身逃出,投奔駐在鳳翔的唐肅宗,被任為左拾遺。這是一個從八品的諫官,地位雖不高,卻是杜甫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職的經歷。
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罷相而觸怒肅宗,后于乾元初被貶斥為華州司功參軍。由于戰亂和饑荒,杜甫無法養活他的家庭,加之對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丟棄了官職,進入在當時尚為安定富足的蜀中。
從安史之亂爆發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個國家處在劇烈的震蕩中,王朝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滿危險和艱難。而他的詩歌創作,因了血與淚的滋養,達到了顛峰狀態。
《春望》、《月夜》、《悲陳陶》、《悲青坂》、《北征》、《羌村》以及“三吏”、“三別”等大量傳世名篇,從詩人浸滿憂患的筆下不絕涌出。 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幫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
后來,杜甫的故交嚴武出任劍南東西川節度使,與杜甫過從甚密,對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顧。當嚴武第二次鎮蜀時,并表薦杜甫擔任了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后世因此稱他為“杜工部”)。
杜甫是為了避亂謀食來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時間,他閑居草堂,生活確實比較安逸,當時所寫吟詠草堂周圍自然景物的詩篇,也顯出一種清新閑淡的韻致。
但這種情形并沒有維持很久。從全國來說,安史之亂雖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結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勢并未因此而停止。
外患方面,有吐蕃的嚴重侵擾,甚至攻入長安,迫使代宗倉皇出逃;內亂方面,則出現普遍的軍閥割據或半割據狀態,而政治的腐敗、官吏的橫暴,也是有增無減。從蜀中地區來說,它既是吐蕃進攻的一個重點,也是容易發生軍閥割據的地方。
就在嚴武二次鎮蜀的間隔時期,就曾發生一場嚴重的。
6. 古人憂國憂民的故事
1、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 。唐宰相履冰之后。北宋詩人、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祖籍邠州(今陜西省彬縣),后遷居蘇州吳縣(今江蘇省吳縣)。他為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
1052 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范仲淹病逝于徐州,終年64歲。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陽東南萬安山,謚文正,封楚國公、魏國公。有《范文正公集》傳世,通行有《四部叢刊》影明本,附《年譜》及《言行拾遺事錄》等。
2、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戰國末期楚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羋”姓;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屈原的事跡,主要見于司馬遷《史記》的記載。根據《離騷》“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可推定屈原出生于楚威王元年(前339年)正月十四日。
屈原于是年正月十四誕生于丹陽,即今湖北秭歸,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于楚懷王時期。
3、岳飛
少時其母與其背刺“精忠報國”,成為其畢生的座佑銘。一生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斗,所向披靡,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他憂國愛民,其軍隊紀律嚴明,餓時不擾民,凍死不進屋,受到人民的愛戴。
4、文天祥
南恭帝德佑元年(1275年)元軍進迫臨安,他在贛州組織民兵萬人,北上勤王。次年以右相赴元營議和,因不屈被扣押,脅持北上,至鎮江逃脫,輾轉海道至福州,與張世杰等擁立趙綱為帝(端宗)。后進兵江西,號召人民繼續抗元,兵敗退守廣東。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就義。有《文山先生全集》,其詩多敘及險惡經歷,氣勢豪放,允稱詩史,其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句,尤為后世傳誦。
5、譚嗣同
因不滿清政府的腐敗統治,主張維新變法。宣傳西方資產階級社會政治學說和變法主張。8月被召入京任軍機處章京,參與戊戌變法。
9月戊戍政變時被捕,28日與楊銳、林旭、劉光第、康廣仁、楊深秀等同被殺于北京菜市口。他政治上抨擊專制政體與綱常名教、哲學上繼承王夫之的“道不離器”的觀點,又借用物理學名詞“以太”表示世界本原。所作詩歌風格雄健,富于愛國精神。
7. 杜甫的拉 關于憂國憂民的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鞏縣(今屬河南)。
他出身于一個具有悠久傳統的官僚世家,自十三世祖杜預以下,幾乎每一代都有人出任不同的官職,所以杜甫自豪地稱為“奉儒守官,未墜素業”(《進雕賦表》)。其母系為唐代士族中門第最高的清河崔氏。
只是杜甫的父親杜閑只做到奉天縣令,這個家庭已呈衰落之象。 家庭給予杜甫正統的儒家文化教養,和務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為的雄心。
所以,終其一生,高蹈出世的念頭很少占據他的頭腦。另外,唐代是重視詩歌的時代,而杜甫的祖父杜審言正是武后朝中最著名的詩人,這更加深了杜甫對詩歌的興趣。
他曾很驕傲地對兒子說:“詩是吾家事。”(《宗武生日》)追求仕途事業和不朽的詩名,共同構成了杜甫的人生軌道。
杜甫早慧,據稱七歲便能寫詩,十四、五歲時便“出游翰墨場”(《壯游》),與文士們交游酬唱。二十歲以后十余年中,杜甫過著漫游的生活。
這既是為了增長閱歷,也是為了交結名流、張揚聲名,為日后的仕進作準備。他先到了吳越一帶,江南景物和文化,給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二十四歲時,杜甫赴洛陽考試,未能及第,又浪游齊、趙,度過一段狂放的生活,他后來回憶說:“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 (《壯游》)三十三歲時,杜甫與李白相識于洛陽,又在梁、宋一帶為豪俠之游。
李白當時已是名震天下的詩人,他的特殊風采和出眾才華,深深吸引了杜甫。 杜甫稱做官為他們家族的“素業”——世代相襲的職業,他的各種文化教養都是與這一點相聯系的。
三十五歲左右,杜甫來到長安求取官職。開始,他滿懷信心,“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但滯留十年卻一再碰壁。
這可能是因為他的家庭背景已不夠有力,而把持權柄的李林甫等人,又對引進人才采取阻礙的態度。大約在杜甫到長安不久,父親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變得艱困起來,為了生存,為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權貴門下,作詩投贈,希望得到他們的引薦。
此外,他還多次向玄宗皇帝獻賦,如《雕賦》、《三大禮賦》等,指望玄宗對他的文才投以青睞。種種努力的結果,是到天寶十四載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這樣一個卑微的官職,而這已是安史之亂的前夕。
天寶后期,唐代社會雖維持著表面的繁盛,卻已處處埋伏危機。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玄宗和他的邊將們一意開拓疆土、窮兵黷武的政策,導致國力空虛、民生艱難,許多人無辜死亡;二是玄宗沉湎于享樂,李林甫、楊國忠等人擅權專政,阻塞言路,政治變得昏暗;三是為玄宗所寵信的安祿山身兼三節度使,手握雄兵,威脅到國家的統一。
處在逆境中的人容易看到現實中的弊病,當一場大崩潰即將到來時,杜甫透過個人的不幸看到了國家的不幸,人民的不幸。天寶十一載(752),杜甫寫下了他的名篇《兵車行》,以嚴肅的態度,真實地記錄下人民被驅往戰場送死的悲慘圖景。
這首詩標志了杜甫詩歌的轉變。此后,他又寫出《前出塞》九首,繼續對災難性的開邊戰爭提出質疑;寫出《麗人行》,揭露玄宗寵妃楊玉環的親族窮奢極欲的生活。
而長詩《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更把最高統治集團醉生夢死的情狀與民間饑寒交迫的困境加以尖銳的對照,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震撼人心的詩句概括了社會的黑暗和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