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表達不同人身境遇的句子

解夢佬 0

1. 在論語有哪些句子體現了孔子的禮儀觀點

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語出《論語》首篇《學而》 理解這句話,必須弄清兩個問題,一個是“朋”的意義,一個是“朋”“自遠方來”的原因。

在古代,“朋友”一詞是一個很莊重的稱謂。“朋”是指有共同學習目的的人,“友”是指有共同人生志向的人,合而論之,“朋友”就是指在生活學習中互相切磋,互相促進,能為共同的理想而奮斗的人。

那麼該怎樣得到朋友,使他們“自遠方來”呢?想讓具有高尚修養的朋友“自遠方來”,自己也必須具有好的人格魅力才行! 進入21世紀,中國在世界舞臺上越發顯示出自身的魅力,廣交朋友,在相互學習切磋中不斷提高自己,這必將吸引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與我們相聚。2008奧運會在北京召開,正是這樣一個朋友相聚的盛會,也正是“有朋自遠方來”的有力證明。

2.“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語出《顏淵》,是子夏勸慰同學司馬牛的一句話 司馬牛是一個好學的人,但他心中卻有一個難以抹去的隱痛,就是他的哥哥桓魋。桓魋是宋國的司馬,常行惡事,且有作亂之心,甚至要殺害孔子。

有這樣一個哥哥,司馬牛滿心憂慮。雖然孔子用“君子不憂不懼”來勸慰他,但他仍傷心的認為“別人都有兄弟,偏偏我卻沒有。”

于是子夏勸慰他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一個人只要認真謹慎,沒有過失,待人謙恭有禮,那麼普天下的人都會以兄弟之情來對待你。 在人際交往中,只要以誠相待,必然會換來別人的真心。

孔子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述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語出《顏淵》、《衛靈公》 這句話在論語中出現了兩次。

在《顏淵》篇,仲弓向老師請教什麼是“仁”,孔子以此言相告;在《衛靈公》篇,子貢問老師“有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嗎?”孔子說:“其恕乎!”又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來進一步闡釋“恕”的意義,自己不喜歡做的,就不要強迫別人。 孔子重視這句話,是因為它集中體現了“仁”的思想,即以仁愛寬厚之心去對待他人。

在《論語》中,孔子多次表達了類似主張,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君子成人這美,不成人之惡”(《顏淵》)。孔子也知道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公冶長》篇中,他就曾告誡子貢:“這還不是你能做到的!”因此,他要子貢終身奉行“恕”這個準則,而他自己也是認真遵循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在今天可以被看作“換位思考”。多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想問題,充分尊重他人,如果能遵循這個原則,那麼小到人際關系,大到國際事務,許多難題就會迎刃而解了。

4.“德不孤,必有鄰”——語出《里仁》篇 孔子把為實現“仁”的理想而奮斗的人視為有德之人,但他們常常會遇到阻力,孔老夫子自己就是這樣。他之所以周游列國,就是因為在自己的國家無用武之地。

在周游途中,他遭受了匡人的武裝圍困,在宋國險遭桓魋毒手,在陳國斷糧的窘迫。此外,還有接輿、長沮、桀溺等持不同政見者的嘲笑。

其境遇,真是“若喪家之狗”。孔子老夫子也曾發出過悲嘆,甚至產生過逃避念頭,但他知道“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所以“知其不可而為之”,以天下為己任,以極大的勇氣和信心來堅守自己的理想。

在困苦的環境里,他能“樂亦在其中矣”;面對桓魋的迫害,他自信的說:“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 “德不孤,必有鄰”表現出對人生理想的執著和信心。隨著社會物質文明的飛速發展,我們更需要營造精神家園,守住心中理想的凈土。

堅信“德不孤”,堅守自己美好的節操,堅持追求理想,這就是人生動力之源泉! 5.“禮之用,和為貴”——語出《學而》篇 孔老夫子對“禮”非常重視。所謂“禮”,是一種節制、一種約束,是實現“仁”的重要準則。

而“和”則是指不同事物和諧共處的狀態,既是一種人格理想和社會政治理想,又是一種方法論。 “禮”和“用”的結合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一方面,“和”是運用“禮”的最佳方法。孔子主張“禮讓為國”,而古人又常用味道的調合來比喻治國。

做一鍋好菜,必須以從容不迫的態度,調合百味,使之和諧暢美,這就是“和”。以“和”的方式來運用禮節,就能保證從全局出發,不偏執、不拘泥,使之發揮最大的功效。

另一方面,“和”又是“禮”的目的。孔子在重“禮”的同時,提倡“君子和而不同”,遵守禮節,能夠與人和諧相處而不茍且求同,廣泛吸收他人長處,提高自身的修養,成為既沉靜、謙和,又有良知和社會責任感的真君子。

而今,我們提倡建立和諧社會,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同時,又以兼容互補的態度吸收外來文化,不斷提升自己。這正是“禮之用,和為貴”的表現。

2. 《論語》里十句好句

學而時習之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王肅注:“誦習以時,學無廢業,所以為悅。”王釋“學”與“習”為一義,似專指誦讀。

但孔子教人學“六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誦習”僅是“一端”(見劉寶楠《論語正義》)。皇侃疏“時習”說:“凡學有三時。”

一指年歲,二指季節,三指晨夕。近人蔣伯潛認為“學是知新,習是溫故”(《十三經概論》)。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又《論語·里仁》:“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義相同。

意為做事勤奮敏捷,說話卻謹慎。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

慎于言者,不敢盡其所有余也。”(《論語集注》)又釋:“事難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謹。”

(《朱子語類》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韓詩外傳》、《說苑·雜言》等篇都有孔子語子路“慎言不嘩”的記載。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迷惘。

鄭玄注:罔,猶罔罔無知貌。“殆”有兩義:一為危殆,疑不能定。

一為疲殆,精神疲怠無所得。當從前解。

此句可與“溫故而知新”章合參。近人楊樹達注:“溫故而不能知新者,學而不思也,不溫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學也。”

(《論語疏證》)孔子首倡學思并重,對孔門弟子有很深影響。如子夏言博學近思,《中庸》言博學慎思,都認為學思不可偏廢。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鄭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國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終無可”。

朱熹說:“人面無真實誠心,則所言皆妄。”(《朱子語類》卷二四)近人蔣伯潛區分信有二義:“說話必須真實;說了話必須能踐言。”

(《語譯廣解》)孔子及后儒極重信,“言忠信,行篤敬”(《論語·衛靈公》)是孔門的處世原則。 訥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訥,遲鈍也。

言欲遲而行欲疾。”朱熹引謝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訥;力行難,故欲敏。”

《論語》中尚有許多同義之句:“慎言其余,則寡悔”(《為政》)、“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貫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參見“敏于事而慎于言”。

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 聽其言而觀其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夜。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予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

’”《說苑·尊賢》記孔子言曰:“夫取人之術也,觀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觀其言而揆其行。”《大戴禮記·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語言取人,于予邪改之。

’”也即此章義。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語聽言觀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謹于言而敏于行耳。”

(《論語集注》)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孔文子,衛大夫。“文”是他的謚。

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學不好學,位高者多恥下問。故謚法有以‘勤學好問’為文者,蓋亦人所難也。”

(《論語集注》)又說:“古人謚法甚寬”,“孔文子固是不好,只此節此一惠,則敏學下問,亦是它好處”足見孔子“寬腸大度,所以責人也寬”(《朱子語類》卷二九)。 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按字義,文,文采;質,質樸;彬彬,雜半之貌。

南宋朱熹《論語集注》:“言學者當損有余,補不足,至于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禮,有質有文。

質者,本也。禮無本不立,無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謂之中。”

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指內在的仁德,只有具備“仁”的內在品格,同時又能合乎“禮”地表現出來,方能成為“君子”。文與質的關系,亦即禮與仁的關系。

于此一則體現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則反映了其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張偏勝于文,亦不主張偏勝于質;當不偏不倚,執兩用中,而做到過點且屬不易。“子曰:‘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

虞夏之文,不勝其質;殷周之質,不勝其文;文質得中,豈易言哉?”(《禮記·表記》) 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朱熹注:“專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論語集注》)清劉寶楠則釋此句為:“謂以禮敬事鬼神也”(《論語正義》)。

《禮記·表記》:“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

3. 有哪些激勵人身生名言

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 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2、業精于勤,荒于嬉。—— 韓 愈《進學解》 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增廣賢文》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象》 5、志不強者智不達。

——《墨子•修身》 6、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勸學》 7、志當存高遠。

—— 諸葛亮《誡外生書》 8、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 曹 植《贈白馬王彪》 9、有志者事竟成。

——《后漢書•耿 列傳》 10、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王之渙《登鸛雀樓》 1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杜 甫《望岳》 12、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13、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孟子•告子下》 14、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 15、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呂氏春秋•誠廉》 16、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后漢書•光武十王列傳》 17、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 蘇 軾《晁錯論》 19、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屈 原《離騷》 20、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蓋棺。—— 陸 游《病起》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 原《卜居》 22、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曹 學《蜀中廣記•上川南道彭山縣》 23、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羅大經《鶴林玉露》 24、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格言聯璧•處事》 25、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諸葛亮《出師表》 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約,而敗于奢靡。

—— 陸 游 27、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荀子•儒效》 28、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訓俗遺規》 29、堅志而勇為,謂之剛。剛,生人之德也。

——《練兵實紀•剛復害》 30、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 曹 植《白馬篇》 3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 顧炎武 32、丈夫不報國,終為愚賤人。 —— 陳恭尹《射虎射石頭》 33、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 鮑 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34、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5、不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呂 坤《呻吟語•應務》 36、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漁夫》 37、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惟賢惟德,能服于人。劉 備 38、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

—— 魏 徵 39、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 諸葛亮 40、人生的旅途,前途很遠,也很暗。

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魯 迅 41、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尋出路,卻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我們應當在這過程中,學習穩定、冷靜,學習如何從慌亂中找到生機。

席慕蓉 42、我們活著不能與草木同腐,不能醉生夢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為。 —— 方志敏 43、做人也要像蠟燭一樣,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溫暖。

—— 蕭楚女 44、所謂天才,只不過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魯 迅 45、人類的希望像是一顆永恒的星,烏云掩不住它的光芒。

特別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個理想,一個夢,它是萬人的愿望。 —— 巴 金 46、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應該處處為國家著想。

—— 雷 鋒 47、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源泉。 —— 周恩來 48、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

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 吉鴻昌 49、春蠶到死絲方盡,人至期頤亦不休。

一息尚存須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疇。 —— 吳玉章 50、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認真學習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

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人家,“誨人不倦”,我們應取這種態度。—— 毛澤東 51、錯誤和挫折教訓了我們,使我們比較地聰明起來了,我們的情就辦得好一些。

任何政黨,任何個人,錯誤總是難免的,我們要求犯得少一點。 犯了錯誤則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徹底,越好。

毛澤東 52、一分鐘一秒鐘自滿,在這一分一秒間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評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

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見。我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養品。

—— 徐特立 53、知識是從刻苦勞動中得來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 —— 宋慶齡 54、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

……有幾分勤學苦練是成正比例的。 —— 郭沫若 55、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

—— 鄒韜奮 56、在勞力上勞心,是一切發明之母。事事在勞力上勞心,變可得事物之真理。

—— 陶行知 57、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 —— 周恩來 58、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謙虛;見多識廣有本領的人,一定謙虛。

—— 謝覺哉 59、驕傲自滿是我們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是我們自己親手挖掘的。 。

4. 聯系作品分析《滕王閣序》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

以下是《滕王閣序》全文以及賞析: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暫駐。

十旬休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于上路,訪風景于崇阿。

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臺聳翠,上出重霄;飛閣翔丹,下臨無地。

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

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軸。云銷雨霽,彩徹區明。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遙襟甫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云遏。

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并。

窮睇眄于中天,極娛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

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而相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愛宗愨之長風。

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

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茲捧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鐘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慚。

嗚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于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于群公。

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全文可分為四大段落。第一部分即第一段,概寫洪州的地理風貌,引出參加宴會的人物。

起筆用四字短句,簡捷明快,樸實無華,在對偶中見工整。“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由古及今,寫稱名的沿革,道出歷史的久遠;“星分翼軫,地接衡廬”由天及地,寫界域的廣大,可見轄境的遼闊。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不僅字面上相對,而且音韻上也相對。在一句之中,平仄交替;上下句之間,平仄相反。

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與律詩的格律相同,所以音韻和諧,金聲玉振,文質兼美,讀起來瑯瑯上口(這樣的句子在本文中還很多,如“雄州霧列,俊采星馳”“時維九月,序屬三秋”“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等)。接下來的兩句,具體寫地理位置:“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襟”“帶”活用為動詞,生動形象,并同“控”“引”一樣,將洪州的氣勢寫出。然后寫“物華天寶”和“人杰地靈”,兩個四六句相對,既擴展了敘述,又升華了情感。

“雄州霧列,俊采星馳”兩句,又轉為四自短句,節奏的變換帶來了文意的轉折,由贊美“雄州”到稱贊“俊采”,另辟話題,漸近本事。“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兩句,寫州城形勝,寫賓主才美,作為過渡句,承上啟下。

下文以六四句式寫“都督閻公”和“宇文新州”大駕光臨,節奏舒緩,語氣雍容,給人一種和樂的感覺。“十旬休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幾句,又變而為四字短句,起到這樣幾個作用:一、在寫作方法上,由平和的敘述轉為抒情;二、在內容上,由詳寫到概寫;在結構上,分離上下文,避免單調的羅列。

“騰蛟起鳳”和“紫電清霜”兩句,接著寫來賓。句式又變成四六式,描摹在前,引介在后,節奏急促,格調高昂,造成“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效果,與前面的人物出場相對應,別有情味。

最后又歸于四字短句:“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這幾句寫自己的“闖入”,委婉含蓄。

贊美而又不失身份,謙遜而又不卑不亢,恰到好處。 第二部分,二、三兩段,寫三秋時節滕王閣的萬千氣象和周圍的自然、人文景觀。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兩個短句,點明了時令,字面與音韻屬對工整,格調高亢嘹亮,領起下面對秋景的描繪。“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這兩個句子都是因果性的推論,“而”字前為因,“而”字后為果。

作者抓住了“秋水”和“秋色”兩個有代表性的特征來寫秋天,寫水寫山,動靜結合,如詩如畫。接下來的四個六字短句,寫來賓駕著名車駿馬,造訪滕王閣。

節奏放慢,詞意不迫。“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寫滕王閣的自然環境和氣勢,已開始轉入正題。

“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兩個四六句,“四字”托出敘述主體,“六字”作解釋說明,意在指出閣在山水形勝之地。 第三段開頭加快節。

5. 求~孔子從生活中得到的啟示而寫成的名言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憲問》亦有此語。

其旨“欲各專一于其職”(劉寶楠《論語正義》)。也是儒家一貫的處世態度。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論語·憲問》)后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均與此文相近。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正義》引解:“慮之不遠,其憂即至,故曰近憂。”《荀子·大略》云:“先事慮事,先患慮患。

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猶成。先患慮患謂之豫,豫則禍不生。

事至而后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御。”而人宜遠慮歷為儒家所重。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名言。《論語》凡四見,旨同而文小異。

《學而》載:“子曰:‘不患人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為不必擔心別人不知我,該擔心的是我不知人。

《里仁》作:“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上句意同,下句意為:該擔心我有什麼可為人知道的。

《憲問》作:“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衛靈公》又作:“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

朱熹注:孔子“于此一事,蓋屢言之,其丁寧之意亦可見矣。”(《論語集注》)王夫之注:“能奪我名而不能奪我志,能困我于境遇而不能困我于天人無愧之中,不患也。”

(《四書訓義》)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包咸注:“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舉人也。”王肅注:“不可以無德而廢善言。”

意謂不因某人之言中聽而舉薦他,也不因某人有缺失而鄙棄其言。孔子這種穩重、全面的舉人之術、聽言之法為后世所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孔子此即言仁。《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又言恕。

孔子常以“恕”釋“仁”。朱熹《集注》:“恕,推己以及人也。”

也即子貢所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公冶長》)以后儒家都強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實施“仁政”。

小不忍則亂大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朱熹《論語集注》:“小不忍,如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說:“婦人之仁,不能忍于愛;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亂大謀。”

(《朱子語類》卷四五)近人楊樹達又分不忍有三義:“不忍忿”;“慈仁不忍,不能以義割恩”;“吝財不忍棄”(《論語疏證》)。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為人能把道廓大,而不能用道來廓大人。

王肅注:“才大者道隨大,才小者道隨小,故不能弘人。”熹注:“人外無道,道外無人。

然人心有覺,而道體無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論語集注》)董仲舒天人對策中也引此句,言治亂廢興在于己。

今人楊伯峻認為與愿意不合。 當仁不讓于師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當仁不讓于師。’”“當仁”有兩解:一為面臨仁德;一為擔當實現仁道之重任。

朱熹注:“當仁,以仁為己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

蓋仁者,人所自有而自為之,非有爭也,何遜之有?”(《論語集注》)“師”字一般訓解為“師長”。近人錢穆訓為“眾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是知也”之“知”,同智。朱熹注:“子路好勇,蓋有強其所不知以為知者,故夫之告之。”

(《論語集注》)《荀子·子道》所記可為佐證: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曰:“今女衣服既盛,顏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諫女矣。”又說:“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

又《儒效》篇云: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內不自以誣,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賢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子罕》:“子曰:‘三軍要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安國注:“三軍雖眾,人心不一,則其將帥可奪而取之;匹夫雖微,茍守其志,不可得而奪也。”

朱熹引侯氏曰:“三軍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帥可奪而志不可奪。

如可奪,則亦不足謂志矣。”(《論語集注》)《禮心·緇衣》篇亦曰:“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則不可奪志,死則不可奪名’。”

6. 儒家思想的經典名言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孔子)2.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荀子·勸學》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論語‧述而》(孔子)4.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自《孟子·離婁章句下》5.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

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后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

儒學作為一種學說,儒家作為一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區分開來。

7. 關于口味的成語

不可言宣 言:言語;宣:發表,表達。

指不是言語所能表達的(用在說事物的奧妙、味道)。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五:“諸法寂滅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為人?”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樂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

后形容專心學習,吃東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難,無肉可吃。

出處:《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侈衣美食 侈衣,華美的衣服;美食,鮮美的食物。言衣食俱精。

出處:《呂氏春秋·精通》:“今夫攻者,砥厲五兵,侈衣美食,發且有日矣,所被攻者不樂。”齒甘乘肥 食美味,騎駿馬。

形容生活豪奢。出處:清·王韜《原士》:“而游惰者且齒甘乘肥,三代下之國家,所以有岌岌之勢也。”

淡而無味 淡:薄,與“濃”相對。菜肴因鹽少而沒有味道。

亦泛指清淡無味。亦形容說話、寫文章內容平淡,無趣味。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二回:“庶民因其淡而無味,不及米谷之香,吃者甚少。”雕蚶鏤蛤 指精致而好吃的食物。

鳳髓龍肝 比喻珍奇美味。出處:明·孫仁孺《東郭記·吾將瞷良人之所也》:“他故人情藹,消受他鳳髓龍肝;我寸舌應嚼壞,愧沒歸遺兩女子。”

甘旨肥濃 泛指佳肴美味。出處:南朝·梁·沈約《述僧中食論》:“擾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則勢利榮名,二則妖妍靡曼,三則甘旨肥濃。”

膏梁錦繡 膏、梁:肥肉和細糧。泛指美味的食物;錦繡:精致華麗的絲織品。

形容富貴人家衣食精美的奢華生活。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所以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于膏梁錦繡之中,意如‘槁木死灰’一般。”

個中滋味 個中:其中;滋味:味道,情味。其中的味道。

指切身體會的甘苦。出處:宋·向子諺《西江月·紹興丁巳,遍走浙東諸郡……》:“居士何如學士,翰林休笑薌林。

個中真味少知音,不是清狂太甚。”侯服玉食 侯服:王侯之服;玉食:珍美食品。

穿王侯的衣服,吃珍貴的食物。形容豪華奢侈的生活。

出處:《漢書·敘傳下》:“侯服王食,敗俗傷化。”金波玉液 比喻美酒。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八回:“今聞老母被囚,雖金波玉液不能下咽矣。”津津有味 津津:興趣濃厚的樣子。

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談得很有興趣。出處:漢·王褒《洞簫賦》:“哀悁悁之可懷兮,良醰醰而有味。”

膾炙人口 膾:切細的肉;炙:烤熟的肉。膾和炙都是人們愛吃的食物。

指美味人人愛吃。比喻好的詩文受到人們和稱贊和傳訟。

出處:五代·王定寶《唐摭言》卷十:“如‘水聲常在耳,山色不離門’,又‘掃地樹留影,拂床琴有聲’……皆膾炙人口。”麟肝鳳髓 麟之肝,鳳之髓。

極言美味佳肴。靡衣玉食 指美衣美食。

其味無窮 其中的味道沒有窮盡。形容含義深刻,使人回味不盡。

出處:宋·朱熹《四書集注·中庸》:“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于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千里莼羹 千里湖里莼菜做的湯,味道鮮美,不必用鹽豉做調味品。

泛指有地方風味的土特產。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有千里莼羹,但未下鹽豉耳。”

清湯寡水 形容菜肴水太多,粗糙沒有味道。山膚水豢 本指山上水中出產的美味食物。

后泛稱美味。出處:《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三·隋元會大饗歌》:“道高物備食多方,山膚既善水豢良。”

山肴海錯 猶言山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產的各種珍貴食品。

泛指豐富的菜肴。山珍海錯 海錯:指各種海味。

山野和海里出產的各種珍貴食品。泛指豐富的菜肴。

出處:唐·韋應物《長安道詩》:“山珍海錯棄藩籬,烹犢羊羔如折葵。”山珍海味 山野和海里出產的各種珍貴食品。

泛指豐富的菜肴。出處:唐·韋應物《長安道詩》:“山珍海錯棄藩籬,烹犢羊羔如折葵。”

食不甘味 甘味:感到味道好。吃東西都覺得沒有味道。

形容心里有事,吃東西也不香。出處:《戰國策·齊策五》:“秦王恐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食魚遇鯖 比喻調換口味,使不單調。鯖,魚肉合燒的美味。

水陸畢陳 水陸:指水陸所產的珍貴食物。各種山珍海味全都陳列出來。

形容菜肴豐富。出處:唐·白居易《輕肥》詩:“尊罍溢九醞,水陸羅八珍。”

酸甜苦辣 指各種味道。比喻幸福、痛苦等各種境遇。

出處:《鹖冠子·環流五》:“陰陽不同氣,然其為和同也;酸咸甘苦之味相反,然其為善均也。”酸咸苦辣 指各種味道。

比喻幸福、痛苦等各種境遇。同“酸甜苦辣”。

甜酸苦辣 指種種不同的味道。常用以比喻生活上的種種遭遇和復雜感受。

晚食當肉 餓了再吃,味道就象吃肉一樣。后泛指不熱衷名利。

出處:《戰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鮮衣美食 鮮:有光彩的。

穿的是華麗的衣服,吃的是美味的食品。形容生活優裕。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七:“德稱此時雖然借寓僧房,圖書滿案,鮮衣美食,已不似在先了。”余味無窮 形容美妙的詩文、歌曲或可口的食物耐人回味。

飫甘饜肥 飫:飽食;饜:吃飽。飽食肥美的食品。

形容生活優裕、奢侈。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當此日,欲將已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褲之時,飫甘饜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