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潘先生在難中>>的結尾處有一句"潘先生覺得這當兒很有點滋味",
這一段對話描寫,如話家常,又特別俏皮,讀著只覺得語言樸素清晰,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連貫自然,達到了最佳表達效果。
作者要傳遞這樣一個信息:“潘先生最終很有點滋味地接受別人推舉,寫字幅為暫得勝利的軍閥歌功頌德。”如果這一信息用這句話平直地表達,效果會怎樣呢?一是缺乏了形象性,不能將潘先生投機茍安、無絲毫正義感的性格徹底刻畫出來。二是強調不夠,沒有襯托,就寫字幅談字幅,給人印象不深。鑒于此,作者在這一情節的篇章安排上,作了一番深思:
開頭針對戰時已停,好象故事也到此為止了,又通過潘先生前去教育局打聽開學的事情,用“像是辦喜事的樣子”來引起新的波瀾,一下子抓住了讀者,心中升起疑團,究竟有什麼喜事?潘先生到了教育局又要作何表演?作者沒有直接解謎,而是宕開一筆,用教育局里幾個職員的恭維之詞引出潘先生寫字幅的事,再用一頭霧水的潘先生的語言“寫什麼東西,我完全茫然”引來了這一喜事的由頭,只一問一答,曲折而從容自然,開頭不凡,閑閑道來,不知不覺轉入正題。接著潘先生假義推辭一番,手里捏著筆心里“覺得這當兒很有點滋味”,展開了他最得意的表演。這其中職員的語言,是陪襯,托出潘先生是主旨。寫字幅時,作者用“提起筆來在蠟箋紙上一并排寫‘功高岳牧’四個大字。第二張寫的是‘威鎮東南’。又寫第三張是‘德降恩溥’”的排比句子將潘先生一氣呵成大頌軍閥那種可鄙又可笑的性格入木三分地刻畫出來。最后用“仿佛看見許多影片,……在眼著一閉。”道出了這段情節的宗旨:潘先生不是不知道軍閥給他帶來了災難,但為了飯碗,又毫不猶豫地向軍閥阿諛諂媚。本來行文至此,也該結束了,但作者又用了兩職員奉迎的話再一次補白:潘先生寫得多好,寫得多愜意啊,永遠寫下去也是不成問題的。這樣安排篇章,行文不緊不慢,水到渠成,而又蘊味豐厚,讓人心悅誠服地接受了作者畫給讀者的潘先生這一形象。
2. 葉圣陶寫的《潘先生在難中》最后幾段什麼意思
《潘先生在難中》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潘先生的形象。
潘先生是小鎮上的一個教員,他的靈魂是灰色的。他沒有銳氣、沒有理想、安于現狀、滿足于既得利益,是個茍且偷生、逆來順受的市民式的知識分子。
在軍閥混戰的年月,逃難是人們常遇到的事。作品截取了潘先生在逃難中的三個片斷來寫人物。
第一個片斷,寫的是戰爭要來時,潘先生帶領兒女逃離小鎮,奔往上海的情形。在軍閥混戰中,潘先生絲毫不顧及國家的危難和人民的疾苦,滿腦子只是個人的得失和自家的安危。
當他所住的讓里地區受到戰爭威脅時,他張惶失措,丟下學校不管,帶著一家人倉惶逃到了上海。在上海,他把帝國主義在中國設立的“租界”看成是保護他們一家的“圣地”和“樂園”。
在租界地的旅館里,他不顧“刺鼻的油腥味”和“陣陣的尿臭”,竟自我陶醉地喝起了酒,吟起了詩。作品通過展示潘先生逃難前的慌亂,逃難中的狼狽,以及逃到租界后的慶幸等行為,生動地將潘先生遇事驚慌、自私、茍安等小市民式知識分子心態真實地表現了出來。
第二個片斷,寫潘先生獨自回到小鎮的情形。到了上海的第二天早上,潘先生一想到自己不辭而別,若是上司追究起來,就會丟掉學校里的職位。
考慮到這些,他又不顧夫人的勸阻,忙忙地回到了讓里。為了“搶頭功”,獲得上司的“賞識”,他積極籌辦開學之事。
可正當他發出開學通知書之時,戰火再起,鐵路不通了,學生們也大多隨家長避難去了,潘先生的一場忙碌成了“鏡中花”。為了“保家”、“活命”,他跑到紅十字會辦事處去申請入會,還給全家領了紅十字會徽章。
這一部分,作者通過寫潘先生為了保住飯碗、討得上司賞識,不顧安危回到讓里以及戰火逼近時,他又急著入紅十字會等情節,表現出了潘先生習慣看上司眼色行事、懦弱、虛偽的性格特征。 第三個片斷,先寫潘先生聽到正安失守的消息后,倉惶逃入洋人的“紅房子”里避難,后寫戰事停止后,潘先生為歡迎杜統帥而寫頌辭。
在這部分中,作品通過寫潘先生倉惶躲難以及他明明看到軍閥混戰給人民帶來了災難,但為了一己的生存,竟不惜充當軍閥的吹鼓手等情節,進一步表現了潘先生膽小怕事、茍且偷安、麻木、缺少正義感的奴性心理。 潘先生的形象在當時是很富有時代特征的。
作品通過塑造這樣一個人物,批判了當時一些知識分子的處世態度和性格弱點。同時也通過潘先生在難中的經歷,從一個側面表現出軍閥混戰給人民帶來的災難。
對人物內心活動和精神狀態作細致具體的描摹,使人物靈魂真實地暴露出來,是這篇小說最主要的藝術特征。
3. 葉圣陶《潘先生在難中》講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潘先生在難中》是葉圣陶的一篇短篇小說,也是他頗具風格的“教育小說”代表作之一。葉圣陶寫過一系列以教育為題材的小說,這些小說被稱為他的教育小說。潘先生是一個教員,軍伐混戰使他在逃竄中疲于奔命,潘先生是作者批判的一個對像,他是一個帶著濃厚小市民氣息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他軟弱,動搖,自私,表里不一,不想著為國家盡一份力,而是想著怎樣保全自己。
但小說更為批判的是在潘先生背后的,局長代表著的北洋軍伐,這是葉圣陶教育小說的特色,即:同過教育界中的小事和人物來反映整個教育界乃至社會。小說并沒有用主觀的語言來批判,而是通過人物的言行舉止,以冷靜觀察和客觀描寫的方式,把批判寓于描寫中,讓讀者自己去感悟,這也是葉圣陶的一個寫作風格。
4. 《潘先生在難中》的潘先生的性格特征
這部作品寫于1924年11月,發表于翌年元月《小說月報》第16卷第1期。這是作者描寫舊中國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灰色的卑瑣人生”的代表作。
作品以1924年江浙戰亂為背景,描寫了小學校長潘先生在戰亂中舉家逃難的種種可笑而又可鄙的行徑。潘先生是個諷刺形象,在他的整個精神世界中,只有妻子、兒女與自己的身家性命。為了維護財產安全,他主動讓出學校作婦女收容所,并在自家的門前掛了紅十字的旗幟;為了保住飯碗,不得罪權貴,他違心地為軍閥書寫歌功頌德的牌匾。作者為我們提供的,正是這樣一個不要人的尊嚴,沒有社會意識,卑怯的利已主義者的典型。潘先生這一藝術形象的社會意義,不僅在于嘲諷、批判了部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屈服于丑惡現實的人生態度和性格弱點,也從側面揭露了軍閥混戰給社會帶來的埃和苦難。
作者對潘先生這一形象既有調整、剝露,又有理解和嶼,而這兩方面又都不動聲色地消融于對感性生活的客觀描寫之中。作者長于冷靜地解剖人物心理,通過人物的言行和細節描寫,把潘先生“臨虛驚而失措,暫茍安而又喜”的心理狀態,提示得十分透徹。作品的布局嚴謹,結尾處尤見功力,余味繚繞,意蘊悠長。
(張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