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人知廉恥的句子是什麼

解夢佬 0

1. 形容人不知廉恥的成語

卑鄙齷齪 形容品質惡劣,導心不正,言行骯臟。

出處:郭沫若《鄭成功》第五章:“他們里面的壞人,的確是天地間最壞的東西。背信棄義,殺人放火,橫搶武奪,卑鄙齷齪,什麼都干得出來。”

卑鄙無恥 形容品質惡劣,不顧羞恥。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五回:“辦你個‘膽大鉆營,卑鄙無恥!’下去候著吧。”

卑陋齷齪 齷齪:骯臟。形容品質惡劣。

亦作“卑鄙齷齪”。 不以為恥 不認為是可恥的。

指不知羞恥。 出處:《鄧析子·轉辭》:“今墨劓不以為恥,斯民所以亂多治少也。”

出乖露丑 乖:荒謬的;丑:可恥的。指在人前出丑。

出處: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下:“已恁地出乖弄丑,潑水再難收。” 村夫俗子 指粗野鄙俗的人。

出處:明·胡文煥《群音類先〈賽四節記·踏雪尋梅〉》:“今朝樂事古應稀,數甌滿飲,休負明時,村夫俗子,枉營營豈知滋味。” 狗彘不如 彘:豬。

形容品行卑劣到連豬狗都不如的程度。同“狗彘不若”。

出處:清·吳璿《飛龍全傳》第四十八回:“君有難,臣當不顧其身而救之,豈言退耶!直狗彘不如也!” 狗彘不若 彘:豬。連豬狗都不如。

形容品行卑劣到連豬狗都不如的程度。 出處:《荀子·榮辱》:“人也,憂忘其身,內忘其親,上忘其君,則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狗彘不食 連狗豬都不吃他的肉。形容其人的品行極端惡劣。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元后傳》:“受人孤寄,乘便利時,奪取其國,不復顧恩義。人如此者,狗豬不食其余。”

狗走狐淫 比喻卑劣淫亂。 寡廉鮮恥 寡、鮮:少。

舊指不廉潔,不知恥。現指不知羞恥。

出處: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謹,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 厚顏無恥 顏:臉面。

指人臉皮厚,不知羞恥。 出處:《詩經·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南朝·齊·孔稚圭《北山移文》:“豈可使芳杜厚顏,薜荔蒙恥。” 荒淫無恥 荒唐淫亂,不知羞恥。

形容生活糜爛。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九回:“公荒淫無道,廢賢失敗,理宜誅戮。”

穢言污語 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話。 出處:唐·宋若華、宋若昭《女語論·和柔章》:“莫學愚婦,不問根源,穢言污語,觸突尊賢。”

市井無賴 指城市中游手好閑、品行不端的人。 出處:宋·胡銓《戊午上高宗封事》:“王倫本一狎邪小人,市井無賴。”

恬不知恥 做了壞事滿不再乎,一點兒也不感到羞恥。 出處:唐·馮贄《云仙雜記》卷八:“倪芳飲后,必有狂怪,恬然不恥。”

宋·呂祖謙《左氏博議·衛禮至為銘》:“衛禮至行險,僥幸而取其國,恬不知恥,反勒其功于銘,以章示后。” 恬不知愧 安然處之,不以為恥。

同“恬不知恥”。 出處:清·閻爾梅《房琯論》:“軍法,大將失律者,斬。

琯失律,宜斬;不斬而罷,已屬非法,尚恬不知愧,賓客盈門。” 恬不知羞 安然處之,不以為恥。

同“恬不知恥”。 出處:清·王韜《凇隱漫錄·馮佩伯》:“特不解當時婦女,何以恬不知羞,豈真叔寶全無心肝者哉?” 兔頭麞腦 形容人面貌猥瑣。

多形容壞人。 無恥之尤 尤:突出的。

最無恥的。形容無恥到了極點。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至于替魏忠賢建立生祠,更被人們認為是‘無恥之尤’” 鮮廉寡恥 無廉潔之操守且不知羞恥。 行若狗彘 指人無恥,行為像豬狗一樣。

出處:西漢·賈誼《論治安策》:“故此一豫讓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 行同狗豨 豨:豬。

人的行為丑惡,如同豬狗一樣。形容人的行為卑鄙惡劣到了極點。

亦作“行如禽獸”、“行若狗彘”、“行同犬彘”。 行同狗彘 舊時指人無恥,行為和豬狗一樣。

出處:漢·賈誼《治安策》:“故此一豫讓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已而抗節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衣冠禽獸 穿戴著衣帽的禽獸。

指品德極壞,行為象禽獸一樣卑劣的人。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三回:“既是不孝,所謂衣冠禽獸,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衣冠土梟 猶衣冠禽獸。指品德極壞,行為卑劣的人。

出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七:“蘇楷、高貽休、蕭聞禮,皆人才寢陋……河朔人士,目蘇楷為衣冠土梟。” 淫辭穢語 淫:不健康;穢:骯臟。

指輕薄猥褻的下流話。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一回:“淫詞穢語,概所不錄。”

淫言媟語 輕狎的言詞;淫穢猥褻的言詞。 豬卑狗險 比喻卑鄙陰險的人。

出處:《南齊書·卡彬傳》:“彬又目禽獸云:‘羊性淫而狠,豬性卑而率,鵝性頑而傲,狗性險而出,皆指斥貴勢。’”。

2. 知廉恥的國學經典語句

不受非分之賜,則廉恥立。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 司馬光

大臣之廉恥,即天下之風尚。 廉恥名言明末政治家,軍事家 史可法

人如無廉恥心,就如同禽獸一般。英國詩人 史文朋

沒有廉恥的王國,是不安全的王國。古羅馬哲學家 塞內加

沒有廉恥心,就不會知道什麼是遺憾。德雷克斯

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 關于廉恥的名言

明末清初·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三。幾句大意是:不懂得廉潔的人,就什麼東西都敢據為己有;不知道羞恥的人,就什麼事情都干得出來。幾句可謂至理名言。那些見利忘義,利欲熏心,不揮手段坑騙別人,侵吞國家財物,中飽私囊,大發橫財的人,無不盡是鮮廉寡恥之徒。用~為這類人物畫像,真是惟妙惟肖。

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 顧炎武 《日知錄》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春秋時期政治家,史稱管子 管仲

如今臺灣民主亂象,包括藍綠紛爭、本省與外省,還有立法院的打架,在她看來,這都只是表面,“大家不要被表面給騙了”不管臺灣民主怎麼亂,在她看來,臺灣人都有著相同的價值觀,這價值觀就是從小被教導的“禮義廉恥”。臺灣女作家 龍應臺

3. 如何形容一些沒有廉恥的人

答: 從詞源上追溯,,禮儀一詞出自《詩經》“獻酬交錯,禮儀主度” 廉恥(Pudicitia)和端莊(dModestia)是同義名詞--注意:Modestia一字,出自Modus,意即尺度和界限--而廉恥一詞,對表達控制物欲尤其征服性欲一點,比較更為明確。

廉恥是貞操的天然保障和堅強要塞,因為廉恥控制與貞操對象緊相接近的種種 忍耐 英文exercise patience:restrainoneself 【解釋】∶把感情控制住不讓其表現出來;經受 [困苦或艱難] 例: 1.忍耐是一帖利于所有痛苦的膏藥。 忍耐和堅持是痛苦的,但它逐漸給你帶來好處. 忍耐可以避免糾紛,使社會變得更加和睦。

2.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克己一詞《論語.顏淵章》的「克己復禮為仁」是出自古代諺語克己 [解釋]1.克制自己的私心;對自己要求嚴格。

例如:克己奉公。 2.舊時商店自稱貨價便宜,不多賺錢。

3.節儉;儉省。 約束自己。

孔子倡導的一種道德修養方法。他認為“克己”是實行“忠恕之道”的先決條件,也是愛人的先決條件。

要克制凡事專從自己利益出發的行為,而應該考虛別人的利益。只要嚴格遵循“禮”所規定的標準,約束自己的言行,使之一一合乎“禮”的規范,通過這樣,就可以達到最高的倫理道德境界—“仁”。

同時,孔子還把“克己”作為“復禮”的條件,提出了“克己復禮,”的觀點。《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左傳.昭公十三年》:“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復禮,仁也。

信善哉,楚靈王若能如是,豈其辱于乾溪。” 百折不屈出處 清·惲敬《〈卓忠毅公遺稿〉書后》:“一旦竟成其名,史書及府縣志紀錄則有之,必不能千百年之后,人人變色動容,有一百折不屈之人,如在其心,如出其口,如忠毅、方學士、鐵尚書者也。”

釋義 受到無數挫折都不屈服、動搖。形容意志堅強。

答:TKD精神 精神拉 禮儀廉恥 忍耐克己 百折不屈是跆拳道的誓言,我想你也是練它的吧!據我理解在跆拳道中 ,講禮貌,知恥辱,文明禮儀,訓練時吃苦耐勞,嚴守記侓,克服自己缺點,在困難中不折不屈,(對了說句題外話,如果你是練跆拳道的話,你在哪練呀?喜歡破案麼?) 從詞源上追溯,,禮儀一詞出自《詩經》“獻酬交錯,禮儀主度" 廉恥(Pudicitia)和端莊(dModestia)是同義名詞--注意:Modestia一字,出自Modus,意即尺度和界限--而廉恥一詞,對表達控制物欲尤其征服性欲一點,比較更為明確。廉恥是貞操的天然保障和堅強要塞,因為廉恥控制與貞操對象緊相接近的種種 禮儀 廉恥 忍耐 克己 百折不屈 怎樣理解!在什麼時候它們分別的用意!! 禮儀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是要我們 日積月累 慢慢去學去領悟 禮儀就是一中教養, 廉恥就是缺少教養,忍耐就是三思而后行,克己 就控制下自己的立場 行為 語言, 百折不屈 就是不要因為挫折就屈服 要勇敢面對。

簡單的說:禮儀,一般指慶典和活動時的談吐舉止。 廉恥,很明顯說人的,不知廉恥,不要臉。

忍耐,在你對一些事和一些人不滿時要忍耐。 克己,指的是對某些明知道不好的事情但又想做而要克制自己,比如上網。

百折不屈,說明有韌性,多次遭受挫折,但卻沒有放棄。

4. 形容人丑陋卑賤的名言名句

【丑態百出】:各種丑惡的樣子都表現出來了。

【行同狗豨】:豨:豬。人的行為丑惡,如同豬狗一樣。形容人的行為卑鄙惡劣到了極點。亦作“行如禽獸”、“行若狗彘”、“行同犬彘”

【穢德彰聞】:穢德:丑惡的品質和行為;彰:明顯。丑惡的品質和行為已經為人所共知。

【人皆掩鼻】:人人都捂住鼻子。本指穢氣難聞,后指行為丑惡,誰都不愿接近。

【腥聞在上】:腥聞:原指酒肉的腥味,引伸為丑惡的名聲。比喻丑名遠揚。

【腥德發聞】:腥德:穢惡的行徑。指丑惡的行徑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