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與最樂優美句子積累

解夢佬 0

1. 最苦與最樂中的優美詞句段

一、《最苦與最樂》中第一段用了三個排比設問句:人生什麼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提出了關于人生最大痛苦的許多答案:貧、失意、老、死,然后一一加以否定,最后再論述“負(未盡的)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為什麼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觀點,而要先否定其他的答案呢?因為把貧困老死當作人生最大的痛苦,正是許多人的想法或說法。否定了這些答案,讀者就要尋找新的、合理的答案。這時自己的觀點就水到渠成地出現在讀者眼前。

二、1.設問句式是以自問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問題,自己提問自己回答。

2.設問句的作用: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啟下。吸引讀者。

2. 驛路梨花,最苦與最樂內容簡介,精彩語句,我的收獲(寫法借鑒,

1、《驛路梨花》,現已成為初一上學期的語文第九課。

“驛路梨花”出自陸游《聞武均州報已復西京》:“懸知寒食朝陵使,驛路梨花處處開。”

原意為可以預料到來年寒食節,祭掃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將通過梨花盛開的驛道而到達洛陽。

《驛路梨花》贊美西南少數民族人民學習雷鋒、助人為樂的精神就像潔白的梨花,開遍神州大地。

2、《最苦與最樂》,為梁啟超寫作的一篇短文,出自《梁啟超全集》,2016年入選人教社新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15課。人人必須盡責任(或“人必須對生活負責”“盡責雖苦卻樂”)

選文從最苦和最樂兩方面來談人生的責任,告誡我們:人生在世,必須要對家庭、社會、國家以及自己盡到應盡的責任,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3. 最苦和最樂的名言警句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讀書就應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

書是逆境中的慰藉。

書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禪堂。

世界上最壯麗的宮殿是藏書最多的圖書館。

年輕時讀書就像迎著朝陽走路。

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

精神能補物質的不足。

在學習中取得知識,在戰斗中取得勇敢。

勤動筆墨勤看書。

知識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如果知識不是每天在增加,就會不斷地減少。

語言是心靈和文化教養的反映。

高尚的語言包含著真誠的動機。

勤學和知識是一對最美的情人。

學到很多東西的決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的東西。

一個人的度量是一種精神力量,是一股強大的文明力量。

書都讀得來的人,還怕有什麼做不來的。

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他們的獨創精神來自他們的博學。

作者不一定能寫到老,但是他一定應該學到老。

再高深的學問也是從字母學起的。

寫十卷書要比實際行動打下基礎容易得多。

讀書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養心。

知識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靈上的滿足。

不斷認識自己的無知是人類獲得智慧的表現。

學習不但意味著接受新知識,同時還要修正錯誤乃至對錯誤的認識。

不信書不能提高境界,光信書不如無書。

掉進知識情網中的人,時時品嘗著知識的甜蜜。

穿著飲食可以因陋就簡,而搞學問是不能因陋就簡的。

努力耕耘,少問收獲。

4. 高三最苦與最樂的作文素材

人生什麼事最苦呢?

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

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雖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麼苦.獨事人在世間一天,便有一天應該做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事有幾千斤重擔壓在肩頭,再苦莫過于此.為什麼呢?因為受那良心責備,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

答應人辦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的錢沒有還,受了人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這就連這個人的面也幾乎不敢見.縱然不見他的面,睡里夢里都像有他的影子來纏著我.為什麼呢?因為覺得對不住他呀,因為自己對于他的責任還沒有解除呀.不獨是對于一個人如此,就是對于家庭,對于社會,對于國家,乃至對于自己,都是如此.

凡屬我應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的,我對于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凡屬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現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有了這種責任那良心便時時刻刻監督在后頭,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到夜里頭便是過的苦痛日子.一生應盡的責任沒有盡,到死也是帶著痛苦往墳墓里去.這種苦痛卻比不得普通的貧、病、老、死,可以達觀排解得開.所以我說,人生沒有苦痛便罷,若有苦痛,當然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了.

翻過來看,什麼事最快樂呢?

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說的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人到這個時候,那種輕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語形容.責任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久長,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種快樂還要加幾倍哩.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是真樂.人生須知道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

這種苦樂循環,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倘若不盡責任,受良心責備,這些苦都是自己找來的.反過來,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快樂.快樂之權,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說“無人而不自得”,正是這種作用.

然則為什麼孟子又說“君子有終身之憂”呢?

因為越是圣賢、豪杰,他負的責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種種責任來攬在身上,肩頭的擔子,從沒有放下的時節.曾子還說:“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不亦遠乎?”那仁人、志士的憂民、憂國,那諸圣、諸佛的悲天、憫人,雖說他是一輩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盡責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樂.所以他到底還是樂,不是苦呀.

有人說:“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遠沒有苦了嗎?”

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人生若能永遠像兩三歲小孩,本來沒有責任,那就本來沒有苦.到了成長,那責任自然壓在你頭上,如何能躲?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解除了.